第二百一十四章 錢莊被劫事件


    李俊幾人見趙朗與王素一同走進議事廳,不由一愣,都心虛起來。趙門主還在養病期呀,若王素怪罪下來,李俊等幾人可擔待不起。


    王素見幾人的神情,知道自己留在此處會影響趙朗商議軍事事宜,與眾人打了個招唿,便退出了議事廳,返迴趙府去了。


    王素一走,李俊幾人的臉色便凝重了起來。李俊道:“師父,按飛鴿傳書的消息,那夥劫匪行動突然,手段狠辣,進退有據,定是老手所為。”


    “劫匪有多少人?”趙朗問道。


    崔誌成道:“對方約有三百五十人,咱們商行與錢莊有一百一十名護衛,十名是特種兵。可事發當天,有一半人手護送客戶財物過了江,隻有五十二人在錢莊,被對方打了個措手不及,讓我們損失慘重,不但錢莊被劫,還折了不少兄弟。”


    “這群賊鳥!”李俊罵了一聲,臉色陰冷。這個虧吃得有點莫名其妙,不找迴場子,不符合他“混江龍”李俊的性格。


    趙朗轉頭看向燕青,問道:“應天府那邊的情報係統事前有沒有收到消息?”


    燕青麵露愧色,搖了搖頭,這半年,他跟隨師父赴遼東,再迴昌國照顧師父起居,情報係統的建設確實是耽擱了下來。


    趙朗看了一眼燕青,就知道情報係統沒有收集到有價值的信息,便對李俊道:“通知了三軍都督府了嗎?”


    李俊道:“已發電報給公孫都督,公孫都督正在外麵演習,朱武軍師剛好在東海附近,正向昌國這邊趕。”


    童威解釋道:“朱軍師五天前在福州出海,正向昌國駛來,估計三天後會到達昌國。”


    趙朗閉眼沉思,議事廳內一片寂靜。過了一會,趙朗睜開眼,說道:“信息太少,連對方是誰也不知曉,無法製定對應計劃,且各自散去,收集情報,三天後,待朱武到來,再作商議。”


    眾人散去,趙朗坐在議事廳裏繼續思考。此事透著詭異,他用排他法進行逐一分析。


    首先排除的是官兵。宋徽宗剛剛才整頓江南吏治,此時的江南官員和軍隊正全力對付方臘,這種在大街之上明搶的荒唐之事,他們還不敢去做。應天府不是昌國縣,應天府是大州府,人口密集,宋代的應天府人口超過50萬,沒有官兵敢在這樣的府城中明搶。也就是孤懸海外的昌國島,才會有廂兵官兵明搶這樣荒誕之事發生。


    第二可排除的是那些豪門大戶、百年老家族。這類人現在正提心吊膽,想方設法躲避方臘兵禍,哪還會聚集人手去搶錢莊?


    第三可排除的是周邊的山賊水匪。這幾年,魯智深、林衝以長江以南的山賊為演習對象,早已把大江之南稍大一點的山匪、強盜勢力清掃了幾遍,應天府附近已無人數超過百人的山賊。水匪就更不用說了,朱武近年來打通大江南北,大一點水路中的水匪早已被打怕或收服,不要說應天府附近的水域,就連恭州這麽遠的水路,也被潯陽商行所征服,水匪搶錢慶幸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排除了這三類人的可能性,趙朗真鬧不明白還有哪路人馬敢殺到應天府劫潯陽錢莊。


    難道是方臘?這又不太可能。方臘去年從杭州撤離,已退守睦州,正被童貫圍著打,哪還有精力和能力到應天府作亂?方臘老小子正謀劃再次反攻杭州呢。


    百思不得其解,而有用的信息又太小,趙朗隻好先把此事放下,吩咐燕青盡快收集消息,再作進一步的謀劃。


    就在趙朗幾人等待應天府消息的時候,江州的張順和江州團練使張立正在府衙作客。


    摩尼教南離大元帥石寶已再次攻陷洪州,擊敗江南宣撫副使譚稹的十萬大軍。譚稹退守廬州,無奈之下隻有征調周邊廂軍和團練鄉兵前往支援。


    蔡九知府召張順、張立到府衙,正是相議征調鄉團兵之事。


    蔡九對張立道:“張團練使,那方臘勢頭很大,我朝廷大軍已退守廬州,譚稹副使的征調令已至,要從江州調一千團練鄉兵前去支援,張團練使要好好配合朝廷用兵啊。”


    張立看了張順一眼,模棱兩可道:“府尊大人,下官認為,此事不宜過急,還需從長計議。”


    蔡九在江州經營多年,知道團練鄉兵中真正話事之人乃是張順,眼光看向了張順,說道:“張副使,你也說道說道吧。”


    張順略一沉吟便道:“蔡大人,下官認為江州團練兵不宜赴廬州。”


    蔡九一聽,麵色一沉道:“兩位乃朝廷命官,現朝廷征調,卻不應征,就不怕被彈劾嗎?”


    張立忙打圓場道:“大人息怒,大人息怒,不是不應征,這不是商量來著嘛。”


    蔡九道:“江州廂軍五千,上次征調已調去兩千,還餘三千廂兵守衛州府及附近縣鎮,已無力再派出廂軍支援。這一次,隻能從團練鄉兵中抽調一千人馬去廬州,你們速作安排。”


    蔡大人這是要直接下命令了。


    張順拱手道:“大人,不是團練兵不願應征,而是另有原因啊。上一次,譚稹大人過境江州,兩次攻打張家村,因為誤會,在張家村和團練兵打了兩仗,折了2000多人馬,與江州團練兵結了深仇。若這一次江州團練兵調一千人馬過去,恐怕這一千弟兄有去無迴啊!”


    蔡九一想,這還真是個棘手的問題。那一次他親身經曆,譚稹率領一萬人攻打張家村,與江州團練兵扛上了,譚稹前前後後折了差不多兩千人,雙方算是結下了死仇。特別是最後那一次進攻,被“無上天君”天降神威,一個天雷直接劈死了一千人,把譚稹也震得昏死了過去,醒來後嚇得屁滾尿流,第二天就領大軍狼狽地撤出了江州,逃離般地奔向洪州。當時蔡九就在現場,“無上天君”那法術的天地之威,他到現在還心有戚戚,現在如果把江州團練兵的一千人馬送去廬州,他可不敢擔保譚稹不報複。


    這一下,蔡九可陷入了兩難。送團練兵過去吧,無異於送羊入虎口,這張家村可是“無上天君”庇護的地方,萬萬得罪不得;可不派兵,又違反了調令。當下官家以剿方臘為首要之事,若因不派團練兵被譚稹參上一本,惹得官家生氯,他蔡九肯定不會有好日子過。


    看著蔡九那一臉的苦澀,張順知道不好讓這位蔡大人太過難堪,於是便道:“蔡大人,下官有一計,或許會解當下之難題。”


    蔡九一聽,忙道:“快快道來。”


    張順道:“大人你也知道,下官是潯陽商行江州分店的掌櫃,我可向東家請示,捐出錢銀,在江州購買五萬石的糧食,再由知府大人您派人送去廬州,這五萬石的糧食,足夠譚稹大人的大軍食用一個多月了,知府大人就可借口說江州近來匪患嚴重,兵力吃緊,暫時派不出鄉兵來助,但考慮到大軍之難處,江州願用糧食代替。江州士紳、商戶湊錢買了一批糧食,以助大軍破敵。這樣一來,既可以解決了譚大人缺糧之困境,又可以免去鄉兵外調,一舉兩得呀。”


    蔡九大喜,連聲叫好,並吩咐張立即著手購買糧食,其他場麵上的工作則由蔡九的幕僚籌劃。


    張順沒有留下來商量具體事宜,與官府打交道之事,他都交給了張立去辦。


    他迴到了江心島,迴到自己位於江邊的院子裏,吩咐仆人把童猛與韓望招來。大半個時辰後,童猛與韓望走進了張順的院子,張順叫仆人端上了酒菜,與兩人邊吃邊聊。


    留守江州基地的格物門高層,除了張順,就剩下童猛和韓望了。童猛是揭陽領的老兄弟,韓望原是飛魚幫的師爺,被趙朗親自出手製服,見了趙朗的手段,便死心塌地的為格物門服務,經過了多次的考驗,也算是格物門的老門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他從水底中走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年三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年三省並收藏他從水底中走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