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收獲


    公孫勝立即按“春風行動”的計劃,安排史進守北防線,魯貴守南防線,接替昌國團和東海艦隊,依次後撤。


    昌國團和東海艦隊的傷員和戰歿的士兵早已運上船,兩個部隊現在一聽到撤退命令,馬上就列隊向江邊退去,炮兵先退,步兵殿後。炮兵部隊已把9磅滑膛炮從炮架上拆了下來,單單是炮管,隻有400斤,四個人抬著,就可以飛奔而退,留下的炮架則直接放棄了,迴去重鑄一個炮架也不費多少事。佛朗機隻有300多斤重,炮手們搬運起來也方便得很,不一會,防線內就隻剩下了特種部隊。


    退到了官道,見到官道上還有幾十輛馬車的貨物沒來得及運上船,朱武與李俊一聲令下,約兩個團的士兵都幫忙搬運貨物上船。人多好辦事,不到一刻鍾,剩下的財貨全都運上了船。


    趙朗見流求部隊已陸續上船,公孫勝率領的特種部隊節節抵抗,離官道已不遠,心中稍安。魯貴和史進兩位特種部隊的營長指揮著部眾,保持著防守陣型,以強弩與手雷阻擊敵人,依次交替撤離。朱武見特種部隊已退上了官道,而那些摩尼教兵已追了上來,並進入了火炮的射程,立即下令江麵火炮開炮。


    幾十門9磅滑膛炮齊鳴,把追擊的摩尼教兵打得人仰馬翻,死傷慘重,追擊為之一滯。鐵絲網的攔阻也讓摩尼教的士兵隻能通過木板通過,也遲緩了司行方部隊的士兵速度,加上江上火炮的支援,特種兵手中的手雷和本身的勇猛,公孫勝率領的特種部隊終於順利地撤上了商船。


    早已準備好的船員用木杆子一撐,最後的幾艘小運輸船也離開了江岸,順著江水向下遊駛去。不一會兒,就離開了岸基四五十米。摩尼教的士兵亂箭齊射,沿著江岸一路射箭。可這都隻是徒勞,財貨都已被運走了,這江麵上的船隻,憑他們摩尼教又怎能追得迴來呢?


    呂師囊、司行方、吳值、王績、晁中等人站在岸邊,麵如死灰。前後共六萬精兵,六七萬教徒和百姓,硬是阻止不了財物被劫,就在這光天化日之下,在十幾萬摩尼教精兵、教徒的圍攻下,把736馬車的財物給劫走了。怎麽說這都是匪夷所思,若被聖公方臘得知,這些人將麵對怎樣的懲罰?


    這種事兒怎麽向聖公解釋?那些從一裏外就會發出石彈的神器和隔著一百丈就射倒一大片的兵械又是何物?還有那些轟天雷,一炸就炸倒方圓兩丈之人,那根本就不是人力可敵啊!不是親身經曆,就算是別人如何說也不會相信會有這樣的東西。


    要怎麽樣向聖公交待?錢財沒了,精兵死傷近萬,賊子也跑了,更甚的是連對方是什麽人也不得知,隻知道是乘船而來,駕舟而去。手握震天的大殺器,其他的一無所知。


    這可怎麽辦才好……


    且不說呂師囊等人在風中淩亂、恐懼,卻說趙朗等人把736輛馬車的財物都運到了昌國的秀山島,下令部隊休整,安排信得過的人員看護著暫放的財物。同時,安排安道全醫治傷員,又令李俊把戰歿的士兵安葬在昌國縣,足足忙了三天,才與許貫忠、公孫勝、李俊、張橫、朱武等人上了秀山島清點財物。


    秀山島四麵環海,財物放在那裏,安全得很。


    楊蔣氏領著五十多人在島上清點,這一清點,真是不得了,端的是大開眼界。736車的財物用箱子裝著,一萬二千多個箱子堆在當初林衝、李涓練兵的訓練場上,頓時明白什麽叫堆積如山。饒是見過大世麵,趙朗站在麵前的一萬多箱財物麵前,在視覺效果的衝擊下,也不禁乍舌。楊蔣氏帶著財政司的十幾個執事和一眾官吏,還有燕青、楊德昌、張海、張河等趙朗的弟子,正一箱箱地指揮著財政司的吏員進行清點。三百多名特種兵在訓練場外圍守備。


    當趙朗等人來到訓練場時,清點工作已接近了尾聲。楊蔣氏等一眾人已在這裏清點了五天多,隻剩下300多個箱子還沒清點。


    趙朗圍 著訓練場上的箱子轉了兩圈,大半個時辰後,楊蔣氏上前稟報,所有財物已清點完畢。接過楊蔣氏遞過來的財物,趙朗不禁再次吃了一驚。


    銅錢273萬貫,白銀3728萬兩,黃金115萬兩,珠寶、玉器、瑪瑙、琉璃等寶物一千多箱,古董、字畫三百多箱。


    這是富可敵國的財富啊,單單是金銀、銅錢已超過5000萬貫,還有不計其數的珠寶、玉器、瑪瑙、琉璃、古董、字畫,若以價值來算,恐怕也不會低於已統計出來的金銀銅錢。


    大宋一年的財政收入也是大約5000萬貫,幹這一票就把相當於大宋一年的收撈了迴來。


    看著這清單,趙朗覺得自己這五年所創的實業簡直是小打小鬧,什麽紡織業、製鹽業、水泥、製糖,打生打死,累死累活,也不過是每年營收700多萬貫,最多的去年也隻盈利300多萬貫,投入了流求開發後,已所剩無幾。原覺得自己財大氣粗的趙朗,在解救了9萬的百姓,保障這些百姓的衣、食、住後,格物門積攢的錢銀已消耗了一小半,再經過李俊花了大量的金錢造船,又消耗了一部分積蓄,直到流求府建軍,每月需要的官?、軍餉便達十五萬貫,趙朗就覺得自己的手頭開始緊張了。好在幾個月前,流求的工業作坊已陸續有產出,流求的肥皂、香皂等商品逐漸可以向流求迴血,流求不再是單單的消耗錢財了。


    這一次,有了這樣海量的錢財,趙朗腦子裏的計劃就可以實施了。


    三天後,滿載著財物的蓋倫船和福船從秀山島出發,直向流求駛去。


    經過清點,這批5000萬貫的財物重達2500多噸,也就是500多萬斤,還沒把那些珠寶、古董計算在內。趙朗吩咐許貫忠、張橫、楊蔣氏,把所有的珠寶、古董字畫運迴流求,金銀、銅錢分開三份,一份2000萬貫運迴流求以作戰略儲備,一份1500萬貫放在秀山島,還有一份1500萬貫則在加工後運至泉州。


    之所以這樣分配,是為了趙朗三年前已籌備的大計劃,銀行!


    在這個時代,應稱為錢莊。


    錢莊這種金融組織,最早出現在明代初期,明代之前的宋代則有交子鋪,再往前的唐代則稱之為金銀店或是櫃坊。及至明代,政府欲專行紙鈔,民間仍用銀錠和銅錢,銀、錢、鈔三品並行,多種公私機構商號兼營兌換業務。明英宗正統年間(1436-1449),大明寶鈔貶值,政府放鬆用銀禁令,銀錢公開流通。此後幾代,由於私錢龐雜,銅錢輕重不一,成色各異,製錢、私錢、白錢三者之間的比價差異大,變動多,兌換業更為發達。如嘉靖時大開鑄爐,錢幣名類繁多,單是製錢就有金背、旋邊等幾十種名目。在此情況下,販賣銅錢和私鑄私熔更多,於是乎,就出現若幹專營銅錢兌換的金融組織,稱為錢店,又叫錢莊!


    錢莊就是這樣隆重登場的。明代建成的錢莊,延續到清及民國繼續發展。清以銀兩為主,兼用製錢,晚期加上銀元、銅元和紙幣,延伸到民國沿用,更為複雜多變。這五大類貨幣之間及其本身就有多種成色、版別、折價、鑒定、公估、兌換行情及地區差價等等的計算行用。因此,清初四朝時錢莊業務愈加活躍,除包攬兌換外,還大做存放匯和保管保證等業務,並發行錢票和其他票券,成為該期的主要金融機構,操縱兌換和銀行大權。


    趙朗設計的大宋錢莊不想一步就這麽複雜,但基本的業務還是要包括,最起碼的應有兌換、存放匯和保管保證等業務,最關鍵的是要發行貨幣。


    趙朗不想一步到位的建立銀行,他謀劃的是趁著大宋出現了交子信用危機帶來的金融危機,建立大宋的錢莊,大賺特賺富戶、豪門的錢。隻有趙朗這位在華爾街從事金融業的金融專家,才知道錢莊這樣類似銀行的機構那驚人的吸金和賺錢能力。


    錢莊的幾大要素:儲備金、人才、製度、信用。


    現在儲備金有了,人才需要趙朗親自培訓,製度建設簡單,腦子裏有大把,挑選一些適用大宋的抄錄出來即可;而信用嘛,則要經過積累與沉澱。現在有了5000多萬貫的儲備金,建立錢莊的時機已經成熟。


    想到三年之後的靖康之亂,這錢莊暫時還是設在江南。杭州、泉州這兩處商業最為發達,正是設立錢莊的最佳之處。這時期的交子之亂,加上方臘亂匪橫掃江南,再有後期的金兵入侵,此時正是趙朗籌劃錢莊布局之時,錢莊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潯陽錢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他從水底中走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年三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年三省並收藏他從水底中走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