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公孫勝的來路
自那方臘的驃騎將軍徐方率兵進犯張家村,趙朗一直都忙碌著,沒有空閑和公孫勝詳談。這天,雜事安排妥當,有空閑時間了,趙朗便邀公孫勝一起品茶,聊聊安排公孫勝職位之事。
“公孫道長,你不是在梁山嗎,為何會去了陝西?據我所知,梁山的勢力還沒擴充到陝西吧?”趙朗好奇地問道。
公孫勝有點尷尬道:“東家,不瞞你說,上次晁大哥在江州救那‘及時雨’宋江,吃了你那轟天雷的虧,那宋江和一眾梁山頭領甚為惱怒,後來聽說東京甲仗庫有個叫淩振的人會製作轟天雷,便派我去找淩振學那製作之法。我一路追尋,直尋到渭州才找到那淩振,去發現其轟天雷是個假貨,失望而歸。在迴程之時,遇到了周侗世叔,受他老人家當頭棒喝,便棄梁山來投奔趙東家了。”
趙朗哈哈一笑道:“其實我心裏一直很好奇,道長你乃得道高人,不好名利,為何會與晁蓋、劉唐等人混在一起,去劫那蔡京的‘生辰綱’?”
公孫勝長歎了口氣,沉默了半晌才道:“我自辭別師父下山,看到的是遼國薊州百姓受盡欺淩,大宋境內底層百姓生活困頓時,朝廷與官員卻蠅營狗苟,特別是那蔡京,隻把持朝綱,隻手遮天,我氣不過,便尋了一個機會,夥同晁蓋等人劫了那梁中書送蔡京的‘生辰綱’,惡心惡心他。後來事情敗露,才被迫上了梁山。”
“原來是這樣。”趙朗恍然大悟,他一直都弄不明白,《水滸傳》中公孫勝不是一個愛財之人,劫了生辰綱,上了梁山後不久便離開了梁山,沒有帶走屬於自己的財物。此人也不為名,宋江受招安不久,他便告辭歸隱了。直到現在,趙朗才弄明白,這公孫道長純粹是為了給蔡京找不自在才會去劫的生辰綱。
“道長既然加入了我潯陽商行,我也不會讓你為難,若那梁山不來犯我,我自不會去打壓他們,可若他梁山來犯我江心島,我也不會手下留情。”
“那是自然。”公孫勝道:“梁山之人越聚越多,大多是一些山賊土匪,已漸忘了當初聚義的初衷。聚義聚義,把義字都弄錯了,路子越走越偏了。在山上,除了與晁蓋大哥還有點情義之外,其他的人,我也不太熟絡。那些人若來,東家不必顧我的臉麵。”
趙朗點點頭道:“梁山的那夥人在大宋打家劫舍,為害四鄰,不過是一群亂賊而已,何來義字可說?況且他們的戰力在我眼中不值一提,若是這夥人遇上女真人,保準他們一觸即潰。這夥人隻會吸百姓的血,壞大宋的根,不會為大宋、為漢民遮風擋雨,亂賊一群而已。”
公孫勝喝了口茶,忽然好象不經意地道:“東家,說起戰力,這江州團練兵確實不俗,那十一人組成的鴛鴦陣更是了不得。我在年幼之時,也曾在閩地見過有人寫過一本書,其中提到過這個鴛鴦陣,那寫書之人叫……叫戚繼光……”
“轟”趙朗瞬間覺得腦中一炸,“騰”地站了起來,雙眼緊盯著公孫勝,一字一句道:“你究竟是何人?竟然識得戚繼光?”在這大宋的時代,竟然有人說出了幾百年後明朝名將戚繼光之名,怎能不令他大驚?
公孫勝先是一驚,緊接著卻又是一喜,老天爺啊,終於找到了,找到了……
他雙目含淚 ,拱手躬身對著趙朗深深一揖道:“東家啊,我是大明時代的人啊……”眼淚終於忍不住,順著臉頰流淌下來,滴在了地上……
趙朗倒吸了一口涼氣,明代的人?又是一位穿越者?他試問道:“你,你是明朝的人?”
公孫勝抹了抹眼淚,定了定心緒道:“東家,二十年了,我來到這裏已有二十年了,二十年來,我一直地尋找來到這大宋的原因,尋找與我一樣之人,卻總也找不到。好教東家知曉,我乃大明皖國公,大順果毅將軍劉體純,明永曆十七年(1663年)兵敗巫山,不甘落入清軍之手,跳崖之時,就跳進了這大宋了。”
“你前世是南明的劉體純?”
“是呀,我就是劉體純,這個秘密隻有我與我師父知曉。此次也是聽聞那淩振會製轟天雷,還以為他是與我一樣從大明而來,便追到了陝西找到他,誰知又一次失望。後來在迴程之時,見到商行的護衛竟用鴛鴦陣殺退山賊,看到這個鴛鴦陣,心生熟悉之感,便跟著護衛尋找,竟遇到了周侗世叔。後來竟又見到了真正的轟天雷,我就知道創出這兩樣東西之人必是與我一樣,從後世而來。待見到東家,出言試探,果然印證了我的猜想。”
趙朗腦子裏的信息庫立即顯現出劉體純的信息,隻可惜上一時空他對南明的曆史興趣不大,隻是很簡略地瀏覽過一些資料,沒有詳細地研究過。不過,即便如此,趙朗還是有些許此人的信息。
這劉體純是一個很特殊的人,說他特殊,那是因為這位仁兄先是被李自成封為大順朝的右果毅將軍、光山伯,南明朝卻又在後來封他為皖國公。
清兵入關,李自成死後,他誓死反清,在陝地、四川、湖北等地聯合李定國、劉文秀共同抗清,直到康熙年間,劉體純在巫山兵敗戰死。據《房縣縣誌》和《興山縣誌》記載,此人曾聯合南明和李自成餘部兵力,共擊清軍,曾被川鄂兩地的抗清武裝集團推舉為盟主,一度號令數萬之眾,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和統帥能力。
這些信息在趙朗腦中一閃而過,他盯著公孫勝,過了一會,才問道:“你是李自成的人?”
公孫勝一臉悲傷地道:“闖王之事,已是過眼雲煙,是非功過,不提也罷。說到底,我還是大明之人。”
趙朗此時已知道這個化身為公孫勝的劉體純來自明末清初,寧死不降清朝,堪稱大明忠烈,心裏對他的觀感也好了起來。能為民族、為國家誓死力戰的人,怎麽也壞不到哪裏去。
劉體純確是稱得上忠烈,自崇禎自殺,清兵入關後,大明已名存實亡。劉體純高舉反清大旗,聯合四川、陝西、湖北反清勢力,輾轉多地,全力反清。但清兵大勢已成,大明的江山已失之八九,文官武將大多投降。
劉體純的結盟軍孫可望、田見秀、吳汝義、張鼎等人紛紛降清。原來張獻忠的義子、後來大明的大將李定國戰死,劉體純仍然堅持抗清,誓死不降,保存了民族大義,真的是一名忠烈之士。
趙朗歎了口氣道:“那我該稱你為公孫道長,還是稱你為劉將軍?”
“劉體純已是上一輩子之事,東家你還唿我為公孫勝吧。”公孫勝道。他這樣說,也是向趙朗表明他已認定自己是潯陽商行之人,也是趙朗的手下,自己也認可趙朗這個東家。至於上一輩子那些指揮千軍萬馬、縱橫馳騁之事,已是天空的浮雲,隨著那巫山的山崖中,消失無蹤了。
趙朗道:“據曆料記載,你在明末清初很是忠義,抵抗外敵,保衛漢民,立下了功勞,我也甚至是佩服。我隻是好奇,你是如何來到這大宋之地?”
公孫勝道:“說到功勞,卻是臉臊,我也沒臉領。都幹到亡族亡國了,還有甚功勞。我隻恨無法殺盡清賊,衛我漢民。東家你是不知道啊,那個慘啊!四川屠殺、江陰八十一天、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哎,慘得很,慘得很,漢人百姓死者數以百萬計、千萬計啊!”
趙良也是讀過史書之人,也看過相關的網絡資料,且不說那熟為人知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就說那四川屠殺。順治六年(1649年),刑科給事中陳調元揭匯報入川清軍將領亂殺無辜的情況:“動大兵剿之,民賊相混,玉石難分,或全城俱殲,或殺男留婦”、“蜀人受禍慘甚,死傷殆盡,千百不存一二”,根據曆史學者的研究,四川被殺害者不下五百萬人。
而那“江陰八十一日”更是令人氣憤。清順治二年(1645年)江陰百姓看那豬尾巴式的發型不順眼,為抵製剃發令,在江陰典史閻應元領導下進行的反清鬥爭。清軍圍城,江陰百姓守城前後長達81天之久,後全城殉國,無一人投降。清兵二十四萬大軍攜二百多門大炮圍城,清軍城外殺七萬五千餘人,破城後屠城,城內死者九萬七千餘人,整個江陰僅五十三人躲在寺觀塔上保全了性命,從而記載並揭露了這一慘劇。
自那方臘的驃騎將軍徐方率兵進犯張家村,趙朗一直都忙碌著,沒有空閑和公孫勝詳談。這天,雜事安排妥當,有空閑時間了,趙朗便邀公孫勝一起品茶,聊聊安排公孫勝職位之事。
“公孫道長,你不是在梁山嗎,為何會去了陝西?據我所知,梁山的勢力還沒擴充到陝西吧?”趙朗好奇地問道。
公孫勝有點尷尬道:“東家,不瞞你說,上次晁大哥在江州救那‘及時雨’宋江,吃了你那轟天雷的虧,那宋江和一眾梁山頭領甚為惱怒,後來聽說東京甲仗庫有個叫淩振的人會製作轟天雷,便派我去找淩振學那製作之法。我一路追尋,直尋到渭州才找到那淩振,去發現其轟天雷是個假貨,失望而歸。在迴程之時,遇到了周侗世叔,受他老人家當頭棒喝,便棄梁山來投奔趙東家了。”
趙朗哈哈一笑道:“其實我心裏一直很好奇,道長你乃得道高人,不好名利,為何會與晁蓋、劉唐等人混在一起,去劫那蔡京的‘生辰綱’?”
公孫勝長歎了口氣,沉默了半晌才道:“我自辭別師父下山,看到的是遼國薊州百姓受盡欺淩,大宋境內底層百姓生活困頓時,朝廷與官員卻蠅營狗苟,特別是那蔡京,隻把持朝綱,隻手遮天,我氣不過,便尋了一個機會,夥同晁蓋等人劫了那梁中書送蔡京的‘生辰綱’,惡心惡心他。後來事情敗露,才被迫上了梁山。”
“原來是這樣。”趙朗恍然大悟,他一直都弄不明白,《水滸傳》中公孫勝不是一個愛財之人,劫了生辰綱,上了梁山後不久便離開了梁山,沒有帶走屬於自己的財物。此人也不為名,宋江受招安不久,他便告辭歸隱了。直到現在,趙朗才弄明白,這公孫道長純粹是為了給蔡京找不自在才會去劫的生辰綱。
“道長既然加入了我潯陽商行,我也不會讓你為難,若那梁山不來犯我,我自不會去打壓他們,可若他梁山來犯我江心島,我也不會手下留情。”
“那是自然。”公孫勝道:“梁山之人越聚越多,大多是一些山賊土匪,已漸忘了當初聚義的初衷。聚義聚義,把義字都弄錯了,路子越走越偏了。在山上,除了與晁蓋大哥還有點情義之外,其他的人,我也不太熟絡。那些人若來,東家不必顧我的臉麵。”
趙朗點點頭道:“梁山的那夥人在大宋打家劫舍,為害四鄰,不過是一群亂賊而已,何來義字可說?況且他們的戰力在我眼中不值一提,若是這夥人遇上女真人,保準他們一觸即潰。這夥人隻會吸百姓的血,壞大宋的根,不會為大宋、為漢民遮風擋雨,亂賊一群而已。”
公孫勝喝了口茶,忽然好象不經意地道:“東家,說起戰力,這江州團練兵確實不俗,那十一人組成的鴛鴦陣更是了不得。我在年幼之時,也曾在閩地見過有人寫過一本書,其中提到過這個鴛鴦陣,那寫書之人叫……叫戚繼光……”
“轟”趙朗瞬間覺得腦中一炸,“騰”地站了起來,雙眼緊盯著公孫勝,一字一句道:“你究竟是何人?竟然識得戚繼光?”在這大宋的時代,竟然有人說出了幾百年後明朝名將戚繼光之名,怎能不令他大驚?
公孫勝先是一驚,緊接著卻又是一喜,老天爺啊,終於找到了,找到了……
他雙目含淚 ,拱手躬身對著趙朗深深一揖道:“東家啊,我是大明時代的人啊……”眼淚終於忍不住,順著臉頰流淌下來,滴在了地上……
趙朗倒吸了一口涼氣,明代的人?又是一位穿越者?他試問道:“你,你是明朝的人?”
公孫勝抹了抹眼淚,定了定心緒道:“東家,二十年了,我來到這裏已有二十年了,二十年來,我一直地尋找來到這大宋的原因,尋找與我一樣之人,卻總也找不到。好教東家知曉,我乃大明皖國公,大順果毅將軍劉體純,明永曆十七年(1663年)兵敗巫山,不甘落入清軍之手,跳崖之時,就跳進了這大宋了。”
“你前世是南明的劉體純?”
“是呀,我就是劉體純,這個秘密隻有我與我師父知曉。此次也是聽聞那淩振會製轟天雷,還以為他是與我一樣從大明而來,便追到了陝西找到他,誰知又一次失望。後來在迴程之時,見到商行的護衛竟用鴛鴦陣殺退山賊,看到這個鴛鴦陣,心生熟悉之感,便跟著護衛尋找,竟遇到了周侗世叔。後來竟又見到了真正的轟天雷,我就知道創出這兩樣東西之人必是與我一樣,從後世而來。待見到東家,出言試探,果然印證了我的猜想。”
趙朗腦子裏的信息庫立即顯現出劉體純的信息,隻可惜上一時空他對南明的曆史興趣不大,隻是很簡略地瀏覽過一些資料,沒有詳細地研究過。不過,即便如此,趙朗還是有些許此人的信息。
這劉體純是一個很特殊的人,說他特殊,那是因為這位仁兄先是被李自成封為大順朝的右果毅將軍、光山伯,南明朝卻又在後來封他為皖國公。
清兵入關,李自成死後,他誓死反清,在陝地、四川、湖北等地聯合李定國、劉文秀共同抗清,直到康熙年間,劉體純在巫山兵敗戰死。據《房縣縣誌》和《興山縣誌》記載,此人曾聯合南明和李自成餘部兵力,共擊清軍,曾被川鄂兩地的抗清武裝集團推舉為盟主,一度號令數萬之眾,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和統帥能力。
這些信息在趙朗腦中一閃而過,他盯著公孫勝,過了一會,才問道:“你是李自成的人?”
公孫勝一臉悲傷地道:“闖王之事,已是過眼雲煙,是非功過,不提也罷。說到底,我還是大明之人。”
趙朗此時已知道這個化身為公孫勝的劉體純來自明末清初,寧死不降清朝,堪稱大明忠烈,心裏對他的觀感也好了起來。能為民族、為國家誓死力戰的人,怎麽也壞不到哪裏去。
劉體純確是稱得上忠烈,自崇禎自殺,清兵入關後,大明已名存實亡。劉體純高舉反清大旗,聯合四川、陝西、湖北反清勢力,輾轉多地,全力反清。但清兵大勢已成,大明的江山已失之八九,文官武將大多投降。
劉體純的結盟軍孫可望、田見秀、吳汝義、張鼎等人紛紛降清。原來張獻忠的義子、後來大明的大將李定國戰死,劉體純仍然堅持抗清,誓死不降,保存了民族大義,真的是一名忠烈之士。
趙朗歎了口氣道:“那我該稱你為公孫道長,還是稱你為劉將軍?”
“劉體純已是上一輩子之事,東家你還唿我為公孫勝吧。”公孫勝道。他這樣說,也是向趙朗表明他已認定自己是潯陽商行之人,也是趙朗的手下,自己也認可趙朗這個東家。至於上一輩子那些指揮千軍萬馬、縱橫馳騁之事,已是天空的浮雲,隨著那巫山的山崖中,消失無蹤了。
趙朗道:“據曆料記載,你在明末清初很是忠義,抵抗外敵,保衛漢民,立下了功勞,我也甚至是佩服。我隻是好奇,你是如何來到這大宋之地?”
公孫勝道:“說到功勞,卻是臉臊,我也沒臉領。都幹到亡族亡國了,還有甚功勞。我隻恨無法殺盡清賊,衛我漢民。東家你是不知道啊,那個慘啊!四川屠殺、江陰八十一天、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哎,慘得很,慘得很,漢人百姓死者數以百萬計、千萬計啊!”
趙良也是讀過史書之人,也看過相關的網絡資料,且不說那熟為人知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就說那四川屠殺。順治六年(1649年),刑科給事中陳調元揭匯報入川清軍將領亂殺無辜的情況:“動大兵剿之,民賊相混,玉石難分,或全城俱殲,或殺男留婦”、“蜀人受禍慘甚,死傷殆盡,千百不存一二”,根據曆史學者的研究,四川被殺害者不下五百萬人。
而那“江陰八十一日”更是令人氣憤。清順治二年(1645年)江陰百姓看那豬尾巴式的發型不順眼,為抵製剃發令,在江陰典史閻應元領導下進行的反清鬥爭。清軍圍城,江陰百姓守城前後長達81天之久,後全城殉國,無一人投降。清兵二十四萬大軍攜二百多門大炮圍城,清軍城外殺七萬五千餘人,破城後屠城,城內死者九萬七千餘人,整個江陰僅五十三人躲在寺觀塔上保全了性命,從而記載並揭露了這一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