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迴江州


    眾人見隻勘查了島的西麵就迴航,心下奇怪。


    李俊忍不住問道:“師父,東岸那邊咱們不過去看看?”


    趙朗道:“咱們現在人手不足,三五年內,先開發好西部海岸,東麵那以後再慢慢發展。咱們這些人也不能在流求停留太久,江州、昌國各地還有一大堆事要去主持。這一次,隻需簡略勘查一下,定下大的方略。這西麵海岸可耕種的土地就有一千萬畝,足夠未來三五十年耕種。咱們最先登陸看到的那條河流叫淡水河,淡水充沛。河兩岸的土地非常肥沃,溯河而上,兩邊可開發的荒地達二三百萬畝,單單是這一片地域,若能充分開發,每年就可產出幾百萬石大米,更不用說往南那幾個廣闊的平原了。咱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要抓緊時間,行動起來,從各地救人、移民,造工廠,開發田地。所以不用去東麵那邊了,咱們明天就迴昌國。”


    迴到了淡水河海口碼頭,重新登岸。舉目望去,經過五天的建設,一個簡易碼頭已經建好,蓋倫船已可以直接停靠登岸。蓋倫船吃水深度約為6米,福船吃水深度為4米,不象後世的萬噸巨輪、軍艦,吃水深度達三四十米,因而這簡易碼頭建築起來也容易,特別是有了水泥,建造更方便。


    人多了也好辦事,五日的時間,已用水泥鋪設了一條四裏長的道路,營寨的簡易木房已那好一部分,可容納500多人入住,估計再過十天,這1500多人就不用住在野外帳篷了。四周的寨牆與木柵搭好了一半,很快便會成型。船隊已來迴泉州2次,買迴了大量的生活物資,還募集了一百多名工匠,整個場地熱火朝天。


    趙朗心想,那些玄幻小說、網絡遊戲常說“開局隻有一斧頭”,“開局隻有一鐵鍋”,甚至“開局隻有一條狗”,自己開局有十二條海船,1500多人,也算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了吧!


    格物門眾高層將趕迴各負責的區域大展拳腳,周清雲、裴宣與李涓則留在流求管理先期事務,許貫忠迴江州做好交接後,就要迴流求主持島內事務。


    當天夜晚,趙朗住在船上,召來周清雲、裴宣、李涓,叮囑道:“清雲、兩位兄弟,在許總管從江州迴來之前,這流求島的事務就要辛苦三位了。”


    周清雲、裴宣、李涓忙站起來躬身道:“為門派效力,不敢言苦。”


    趙朗伸手往下壓了壓,讓三人坐下,說道:“這流求島有很多當地的部落,據我所了解,大致可分兩類,一類為高山族,居住在高山地區;一類為平埔族,居住在東麵平原,這西麵相對少一些,但也不可鬆懈。高山族大約有十個部落,有阿美、雅美、泰雅、邵部、排灣、賽夏、布農、鄒部、卑南、魯凱;平埔族也有十個,分別是水沙蓮、凱達、格蘭、西拉雅、雷朗、荷安雅、噶瑪蘭、巴布薩、道卡斯、巴布拉、巴剛海等等。這些部落大多是閉塞、原始、兇狠,還有一些以吃人的行為來恐赫外人,你等三人要時刻警惕。那500護衛經清雲的訓練,已熟悉‘鴛鴦陣’,可禦敵於外。李涓出自廂軍,那‘五人陣’對付少數量的惡人猶為有效,空閑之餘也要把護衛隊訓練訓練,熟悉‘五人陣’,以備對付數量少、武功高的惡人。”


    想了一下,趙朗又道:“平埔族部落相對來說較好打交道,你們可用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與之交換貨物,要守信用,不可為利益而欺騙原居民部落;而對於那些兇狠又不講理的部落,要毫不留情地打壓,恩威並重,個中尺度,由你們把握。”


    三人點頭應命。


    次日一早,趙朗當眾宣布,把這個地方命名為桃園鎮,取世外桃源之意。留下了兩艘蓋倫船與兩艘福船供周清雲等人使用,便與格物門一眾高層揚帆離開。


    迴到了昌國島,眾人休息了2天後,便各奔東西,臨別之時,趙朗向周侗建議,嶽飛從師已有2年,槍棒、弓射功夫已有所成,周侗北上之時,應帶上嶽飛,放他去真定邊軍曆練曆練,從實踐中錘練領兵本事,也好日後對上女真人時,有能力與之一戰。


    趙朗又對高寵、楊再興兩人作了安排,通過魯智深的關係,把兩人送去西軍,拜在種老相公麾下,在對西夏的實戰中鍛煉作戰能力。廬山、九龍山上的人員共六百多人遷移到流求島,不願意去的,發些銀錢,就地遣散。


    安排好嶽飛幾人後,趙朗把許貫忠、李俊、張順喚來,摒退仆人,關上門,從背囊中取出透明盒子,對三人說道:“貫忠、慶之、守業,你們三人是我最信任之人,我這裏有幾個法器,交由你們三人保管。”說罷,打開盒子,把2號、3號、4號晶球取了出來,分別遞給許貫忠、李俊、張順,又在書桌上拿起三個空盒子,盒子的蓋子鑲嵌一塊薄薄的琉璃,透過琉璃,可以看到盒子內部。


    許貫忠三人一聽師父(門主)要把法器交給自己保管,心中興奮不已,連忙小心地接了過來。


    趙朗道:“這三個晶球乃傳信法器,可萬裏傳迅,日後貫忠駐流求,慶之駐昌國島、守業駐江州,可方便你們互相之間,或是與我之間聯係。”說著,他拿起自己的1號晶球,向三人揚了揚,又一一教會三人使用之法。


    待三人學會了操作方法和互相之間的聯係代號之後,趙朗又取出三本小冊子。這是他參照後世的簡易密碼編寫之法,用數字編寫了一套簡單的密碼表,4個數字一組,每一組數字代表一個字,對照著密碼表,就可譯出接收的信息,簡單易懂,一學就會。


    試驗了幾次,許貫忠三人拿著裝有晶球的盒子,心中那個激動呀,瞬息之間便可互相聯係,這種神仙手段居然自己也學會了。親眼所見,親手操作,即時通信,三人從難以置信變成激動萬分。


    趙朗知道這些晶球需要補充中微子,他自得到這透明盒子,便分開了存放,每天抽時間試驗通信,至今已有半年,仍能正常使用。直到昨天,才重新安放至透明的母盒子中補充了一夜的中微子,今天才交給許貫忠三人。他吩咐三人,每半年左右需要把晶球交迴,補充能量。三人連連點頭,又是高興,又是激動。


    第二天,趙朗與許貫忠、張順、張橫、郭東樓和趙朗的幾名弟子,騎馬走陸路向江州馳去。


    走了十五天,一行人迴到了江州地界,遠遠看到了江州城。看著那熟悉的道路,熟悉的城牆,趙朗心中喜悅,外出遊曆,曆時一年,終於迴到了這個老巢了。


    從兩浙路迴江州,走的是東南的官道,先見到的是江州南城門。眾人沒有進江州城,繞過南門,向東門外的張家村走去。


    騎馬疾馳了十幾天,眾人都頗感疲憊,反正已近鞋山,不急於趕路了,便放馬緩緩而行。


    此時四月上旬,清明節剛過,江州郊外一片初夏的清新。風是暖暖的,吹到身上,舒舒服服的。泥土發出充滿生機的芬芳,滿地的青草帶著一朵朵黃色的小花,讓這江州郊外特顯姿色。東門外遊人如織,百姓都趁著這個好天氣外出踏青。


    驀地,張順指著城西上空大聲道:“先生,您看,西城起火了。”


    趙朗順著張順的手看向城西,隻見江州西城上空幾道黑煙騰空而起,一時之間,城中喊聲震天,銅鑼、梆子聲響徹城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他從水底中走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年三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年三省並收藏他從水底中走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