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立足江心島
李俊搓著手,對趙朗道:“門主,那個...那個,聽張順那家夥說您給他取了個字,看他那得意勁,在我麵前顯擺個不停,您說我倆同是這江州地帶的一霸,他有字,我也不能缺呀,這要是讓人給說了出去,不但我沒麵子,您老人家也落了厚此薄彼之名不是,所以我就想求您也幫我起個字。”
趙朗笑道:“這有何難,張順負責執法堂,有守業之責,因而字為守業。你負責產業堂,有慶之之責,就叫慶之如何?”
李俊一聽,樂了,道:“他守業,是防守;我慶之,有興之意,是進取,比他霸氣多了。好,好,好,多謝門主賜字。”
在一旁的陳麗卿看著趙朗,囁嚅道:“門...門主,麗卿有一事相求。”
趙朗看看她,又看看李俊,道:“陳長老有事請說。”
陳麗卿低聲道:“上次我墜馬受傷,後又被官兵追上,被迫與官兵廝殺。那官兵由三個虞侯率領,訓練有素,用軍陣與我倆交手,三名虞侯武功頗高,我受傷之下又被圍攻,頗為狼狽。我師父一人力敵數十人,帶我突圍,卻在躲避軍陣的槍刺和弩箭時被偷襲,被銅棍打傷背部,傷及內髒,至今未愈。這一次我看到了那藍光的治療效果,嗯,我的傷原來也未算是痊愈,但現在確實是完全好了,我就想求門主,下一次讓我師父也參加進來,助她療傷。”
趙朗問道:“你師父是?”
陳麗卿道:“我師父許珍君,是閭山道院的修士。”
趙朗眉頭微微一皺,道:“這事有點麻煩,你師父是道教的人,不可能加入我格物門,隻怕……”
陳麗卿忙道:“我師父在閭山道院居住修煉,研習武功,對道教之事介入不深。”
趙朗道:“你迴去聽聽你師父的意見,隻要她加入我格物門,就算她是道教之人,也是無妨。”
陳麗卿大喜稱謝,與李俊一同拜別而去。
趙朗迴到書房,靜下心來,細細感受身體的變化。直到此時,他才有時間感受第五次yz元素細胞洗滌帶來的好處。這一次,他才真真實實地感受到了感知與反應速度的提升,經過此次藍光掃描,改善了人體組織與器官的聯通性。這一次就不是那靈光一閃的頓悟了,這是一次全方位的改善,反應的準確性得到了質的提高。趙朗自信,憑著這一次收獲的速度加強與反應的準確性,無論那陳麗卿的速度與加速度如何變幻,自己也可瞬間戳到她的力道弱點。
心想,嗯,下次找個機會,找她試試,戳她……
正幻想中,書房外響起了楊德昌的聲音:“師父,徒兒德昌求見。”
趙朗喚其進書房,楊德昌行禮後,有些拘謹地站在一旁,欲言又止狀。趙朗道:“有話就說,不要婆婆媽媽。”
楊德昌“撲通”一聲雙膝跪地,道:”我求師父準許我母親參加‘乾坤洗滌器’普照。”
趙朗扶他起來,道:“我不是說過不要動不動就下跪嗎?快快起來。”
楊德昌憨笑道:“跪師父,理所當然。”
趙朗道:“凡願加入我格物門的忠義之士,均可參加藍光普照,你母親願意加入格物門,當然可以參加。你迴去跟你娘說,叫她練習一下潛水,平時也要多學多問,提升自己,管理好錢銀和賬目,待那學堂開學,你和她都要去學習。”
楊德昌躬身道:“多謝師父,定不負師父所托。”
正交談中,門外又有陳元英求見。陳元英的目的與楊德昌一樣,也想請恩師準許他妹妹參加下一次藍光普照。陳元英知道那些少年是有計劃參加的,每天都練習潛水,但師父沒有安排女娃們訓練潛水,顯然是不想讓女娃們參與,所以就求上門來了。
其實趙朗完全沒有重男輕女的觀念,在紅旗下長大的新時代青年,男女平等的思想根深蒂固,隻不過那些女娃太小了,才八九歲,最是怕水。要是下去到江底,害怕起來而發生意外,那就罪過大了。而陳元英的妹妹陳小潔已十一歲,或許可以訓練一下,看看情況再說。
於是便道:“元英,你跟小潔解釋一下,如果她願意,那就開始訓練潛水,但如果她怕下水,那就不要強求了。”
陳元英當然是千恩萬謝地離去。
之後的幾天,趙朗把門派中的大小事務都交由周侗、許貫忠處理,自己則專心編寫小學至中學的簡單教材,主要是數學、物理、化學三套教科書,挑些簡單實用的,概念性、理論性的東西點到即止。這些天,張順從吳家村請來了一名教席,教少年們讀書識字,已初有成效,十來天的學習,少年們都可識一百字左右。張漁等人和一眾張家村的孩童也一同學習,在趙朗的督促下一點都不敢偷懶。
趙朗計劃用三年的時間,把數理化的簡單知識傳授與這些少年,真正地播下科學的種子。趙朗知道,這宋朝以讀書人為貴,而讀書人以儒教為正宗,非儒教者均為邪說歪道。而前名臣韓琦那句“東華門外唱名方為好男兒”更是讓天下所有讀書人定為最高目標。這儒家的教育已有畸形化的發展,以儒為尊,以儒為貴,以寫詩詞優美為才幹,視幹涊難懂的四書五經為高貴,以老百姓聽不懂看不明的文言文來彰顯自己讀書人的身份,從而掌握社會輿論,操控百姓思想。再配合帝王鞏固江山的理念,有意打壓武人,形成重文輕武的社會潮流,並且越來越嚴重。再過十年八年,這種發展就會在女真的鐵騎下,讓大宋君王大臣們真正體會到沙堆上的繁華的道理。
而在當前這種社會氛圍下,想要傳授科學知識,隻能是從這些買迴來的少年入手,然後慢慢地傳播出去。
又過了兩天,離下一次的藍光普照還有三天時,各人均來鞋山山莊向趙朗匯報相關工作的進展。
眾人都第一時間向趙朗報出自己推薦入格物門的人選。周侗推薦4人,兒子周清雲、盧俊義、林衝和忠仆周伯;許貫忠隻推薦一人,竟然是朱武;張順再推薦一人,廬州人高寵;李俊推薦3人,揭陽嶺童威、童猛,九龍山的楊再興;張橫推薦船工施平、造船工匠吳保;陳麗卿推薦師父許珍君,隻有石秀沒有推薦人選。各人的直屬親人也在計劃之內。
略略算下來,加上少年們,足足有70人之多。以那深淵之大,四周容這些人應該沒問題,況且有一部分是要潛到深淵之中去。隻是到時要多租漁船,多放繩索,多費功夫而已。
趙朗把這一應準備之事交給了張順與許貫忠,張順與許貫忠則向趙朗匯報這些天了解江心島的情況。那江心島歸屬江州,由於進出島很不方便,所以現時島上隻有2個村落,人丁350多人左右,總人口約600人。島上耕地有5000多畝,其他都是荒地和灘塗地。
趙朗不禁愕然,這麽大的一個島,人口這麽少?想那後世,這個島上可是有將近3.5萬人的常住人口啊。其實他不知道的是,按現在宋朝的交通條件與生產力,這島上哪能養這麽多人呢,又哪會有人願意上這個與外麵隔絕的島上居住呢?
許貫忠繪製了詳細的江心島地圖,交到趙朗手中,看著這略顯粗糙的地圖,趙朗心中還是很高興,這可真是一個創業的好基地啊。這島四麵江水環繞,地勢西東走向平緩洲地,洲頭在西,西麵是長江上遊;北麵是蘄州,連接龍感湖和大官湖;南麵就是江州,張家村就在江州城通往江心島的臨江處;東麵就湖口縣,再向東則是饒州和鄱陽縣城。隻要掌握了水上交通,這江心島就變為四通八達之地。隻要建好碼頭,有足夠的船隻,那這裏就會成為江州、蘄州、饒州等州府的貨物集散地,進而可以向長江中下遊發展,真是天賜理想之地啊。
趙朗記得當時導遊介紹,後世的江洲鎮以種植棉花為主,是江西著名的棉花基地,年產棉花超7000噸,按照一噸棉花可織800公斤棉布,宋代一匹布為8公斤左右,7000噸的棉花則可織出70萬匹的棉布。此時的綢緞一匹約2兩白銀,若是棉布按一匹一兩二錢來計算,單單是這島上種植的產出就可達84萬兩,再加上從外地購買棉花加工,這一年100萬兩的紡織收入真實可期。更重要的是紡織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可安置更多的人來就業,造福這附近的百姓。
據曆史資料記載,棉花是南北朝時傳入中國的,宋末元初才開始推廣種植,現在是北宋時期,還隻有新疆、甘肅、陝西等邊遠之地種植,主要是用作填充保暖,還沒形成紡紗織布產業。這時的大宋,有錢人穿的是綢緞,窮人穿的是麻布。布衣布衣,指的就是麻布。如果自己把棉布提早100年推出來,那將會是一種革命性的創新,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將得到提升,自己這個格物門也會名垂天下,富可敵國。而這格物門的門人也會因為自豪感而凝聚。
李俊搓著手,對趙朗道:“門主,那個...那個,聽張順那家夥說您給他取了個字,看他那得意勁,在我麵前顯擺個不停,您說我倆同是這江州地帶的一霸,他有字,我也不能缺呀,這要是讓人給說了出去,不但我沒麵子,您老人家也落了厚此薄彼之名不是,所以我就想求您也幫我起個字。”
趙朗笑道:“這有何難,張順負責執法堂,有守業之責,因而字為守業。你負責產業堂,有慶之之責,就叫慶之如何?”
李俊一聽,樂了,道:“他守業,是防守;我慶之,有興之意,是進取,比他霸氣多了。好,好,好,多謝門主賜字。”
在一旁的陳麗卿看著趙朗,囁嚅道:“門...門主,麗卿有一事相求。”
趙朗看看她,又看看李俊,道:“陳長老有事請說。”
陳麗卿低聲道:“上次我墜馬受傷,後又被官兵追上,被迫與官兵廝殺。那官兵由三個虞侯率領,訓練有素,用軍陣與我倆交手,三名虞侯武功頗高,我受傷之下又被圍攻,頗為狼狽。我師父一人力敵數十人,帶我突圍,卻在躲避軍陣的槍刺和弩箭時被偷襲,被銅棍打傷背部,傷及內髒,至今未愈。這一次我看到了那藍光的治療效果,嗯,我的傷原來也未算是痊愈,但現在確實是完全好了,我就想求門主,下一次讓我師父也參加進來,助她療傷。”
趙朗問道:“你師父是?”
陳麗卿道:“我師父許珍君,是閭山道院的修士。”
趙朗眉頭微微一皺,道:“這事有點麻煩,你師父是道教的人,不可能加入我格物門,隻怕……”
陳麗卿忙道:“我師父在閭山道院居住修煉,研習武功,對道教之事介入不深。”
趙朗道:“你迴去聽聽你師父的意見,隻要她加入我格物門,就算她是道教之人,也是無妨。”
陳麗卿大喜稱謝,與李俊一同拜別而去。
趙朗迴到書房,靜下心來,細細感受身體的變化。直到此時,他才有時間感受第五次yz元素細胞洗滌帶來的好處。這一次,他才真真實實地感受到了感知與反應速度的提升,經過此次藍光掃描,改善了人體組織與器官的聯通性。這一次就不是那靈光一閃的頓悟了,這是一次全方位的改善,反應的準確性得到了質的提高。趙朗自信,憑著這一次收獲的速度加強與反應的準確性,無論那陳麗卿的速度與加速度如何變幻,自己也可瞬間戳到她的力道弱點。
心想,嗯,下次找個機會,找她試試,戳她……
正幻想中,書房外響起了楊德昌的聲音:“師父,徒兒德昌求見。”
趙朗喚其進書房,楊德昌行禮後,有些拘謹地站在一旁,欲言又止狀。趙朗道:“有話就說,不要婆婆媽媽。”
楊德昌“撲通”一聲雙膝跪地,道:”我求師父準許我母親參加‘乾坤洗滌器’普照。”
趙朗扶他起來,道:“我不是說過不要動不動就下跪嗎?快快起來。”
楊德昌憨笑道:“跪師父,理所當然。”
趙朗道:“凡願加入我格物門的忠義之士,均可參加藍光普照,你母親願意加入格物門,當然可以參加。你迴去跟你娘說,叫她練習一下潛水,平時也要多學多問,提升自己,管理好錢銀和賬目,待那學堂開學,你和她都要去學習。”
楊德昌躬身道:“多謝師父,定不負師父所托。”
正交談中,門外又有陳元英求見。陳元英的目的與楊德昌一樣,也想請恩師準許他妹妹參加下一次藍光普照。陳元英知道那些少年是有計劃參加的,每天都練習潛水,但師父沒有安排女娃們訓練潛水,顯然是不想讓女娃們參與,所以就求上門來了。
其實趙朗完全沒有重男輕女的觀念,在紅旗下長大的新時代青年,男女平等的思想根深蒂固,隻不過那些女娃太小了,才八九歲,最是怕水。要是下去到江底,害怕起來而發生意外,那就罪過大了。而陳元英的妹妹陳小潔已十一歲,或許可以訓練一下,看看情況再說。
於是便道:“元英,你跟小潔解釋一下,如果她願意,那就開始訓練潛水,但如果她怕下水,那就不要強求了。”
陳元英當然是千恩萬謝地離去。
之後的幾天,趙朗把門派中的大小事務都交由周侗、許貫忠處理,自己則專心編寫小學至中學的簡單教材,主要是數學、物理、化學三套教科書,挑些簡單實用的,概念性、理論性的東西點到即止。這些天,張順從吳家村請來了一名教席,教少年們讀書識字,已初有成效,十來天的學習,少年們都可識一百字左右。張漁等人和一眾張家村的孩童也一同學習,在趙朗的督促下一點都不敢偷懶。
趙朗計劃用三年的時間,把數理化的簡單知識傳授與這些少年,真正地播下科學的種子。趙朗知道,這宋朝以讀書人為貴,而讀書人以儒教為正宗,非儒教者均為邪說歪道。而前名臣韓琦那句“東華門外唱名方為好男兒”更是讓天下所有讀書人定為最高目標。這儒家的教育已有畸形化的發展,以儒為尊,以儒為貴,以寫詩詞優美為才幹,視幹涊難懂的四書五經為高貴,以老百姓聽不懂看不明的文言文來彰顯自己讀書人的身份,從而掌握社會輿論,操控百姓思想。再配合帝王鞏固江山的理念,有意打壓武人,形成重文輕武的社會潮流,並且越來越嚴重。再過十年八年,這種發展就會在女真的鐵騎下,讓大宋君王大臣們真正體會到沙堆上的繁華的道理。
而在當前這種社會氛圍下,想要傳授科學知識,隻能是從這些買迴來的少年入手,然後慢慢地傳播出去。
又過了兩天,離下一次的藍光普照還有三天時,各人均來鞋山山莊向趙朗匯報相關工作的進展。
眾人都第一時間向趙朗報出自己推薦入格物門的人選。周侗推薦4人,兒子周清雲、盧俊義、林衝和忠仆周伯;許貫忠隻推薦一人,竟然是朱武;張順再推薦一人,廬州人高寵;李俊推薦3人,揭陽嶺童威、童猛,九龍山的楊再興;張橫推薦船工施平、造船工匠吳保;陳麗卿推薦師父許珍君,隻有石秀沒有推薦人選。各人的直屬親人也在計劃之內。
略略算下來,加上少年們,足足有70人之多。以那深淵之大,四周容這些人應該沒問題,況且有一部分是要潛到深淵之中去。隻是到時要多租漁船,多放繩索,多費功夫而已。
趙朗把這一應準備之事交給了張順與許貫忠,張順與許貫忠則向趙朗匯報這些天了解江心島的情況。那江心島歸屬江州,由於進出島很不方便,所以現時島上隻有2個村落,人丁350多人左右,總人口約600人。島上耕地有5000多畝,其他都是荒地和灘塗地。
趙朗不禁愕然,這麽大的一個島,人口這麽少?想那後世,這個島上可是有將近3.5萬人的常住人口啊。其實他不知道的是,按現在宋朝的交通條件與生產力,這島上哪能養這麽多人呢,又哪會有人願意上這個與外麵隔絕的島上居住呢?
許貫忠繪製了詳細的江心島地圖,交到趙朗手中,看著這略顯粗糙的地圖,趙朗心中還是很高興,這可真是一個創業的好基地啊。這島四麵江水環繞,地勢西東走向平緩洲地,洲頭在西,西麵是長江上遊;北麵是蘄州,連接龍感湖和大官湖;南麵就是江州,張家村就在江州城通往江心島的臨江處;東麵就湖口縣,再向東則是饒州和鄱陽縣城。隻要掌握了水上交通,這江心島就變為四通八達之地。隻要建好碼頭,有足夠的船隻,那這裏就會成為江州、蘄州、饒州等州府的貨物集散地,進而可以向長江中下遊發展,真是天賜理想之地啊。
趙朗記得當時導遊介紹,後世的江洲鎮以種植棉花為主,是江西著名的棉花基地,年產棉花超7000噸,按照一噸棉花可織800公斤棉布,宋代一匹布為8公斤左右,7000噸的棉花則可織出70萬匹的棉布。此時的綢緞一匹約2兩白銀,若是棉布按一匹一兩二錢來計算,單單是這島上種植的產出就可達84萬兩,再加上從外地購買棉花加工,這一年100萬兩的紡織收入真實可期。更重要的是紡織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可安置更多的人來就業,造福這附近的百姓。
據曆史資料記載,棉花是南北朝時傳入中國的,宋末元初才開始推廣種植,現在是北宋時期,還隻有新疆、甘肅、陝西等邊遠之地種植,主要是用作填充保暖,還沒形成紡紗織布產業。這時的大宋,有錢人穿的是綢緞,窮人穿的是麻布。布衣布衣,指的就是麻布。如果自己把棉布提早100年推出來,那將會是一種革命性的創新,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將得到提升,自己這個格物門也會名垂天下,富可敵國。而這格物門的門人也會因為自豪感而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