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浩然送給蕭雲川的書籍,名為《柳青風術解》,柳青風這三個字,顯然是某人的名字。


    徐淮是浩然閣的第一任閣主,也是蕭逸辰的師兄,他一生收了兩位弟子。


    宋浩然被稱浩然閣修士,稱之為小師叔,他的身份自然是徐淮的小徒弟,而徐海的大徒弟便是柳青風,也是浩然閣的第二任閣主。


    既然說起柳青風,那就不得不說說,王天龍和李雲飛了,他們三人年齡相仿,拜入九霄劍宗的時間也相差無幾,關係自然相交莫逆。


    九霄劍宗的輩分很亂,比如蕭雲川的四師兄李長安,他是李雲飛的遺腹子,而餘青白又是李雲飛的徒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所以李長安和餘青白應該同輩相稱。但李長安卻又拜了蕭逸辰為師,他的輩分提升至父親李雲飛一輩……


    九霄劍宗的這種情況,其實還有很多,這裏便不一一贅述了。


    李雲飛身為將門之後,自幼世襲將軍位,當年天道國犯邊南侵後,李雲飛毅然接下唐主兵符,率領著王朝軍,還有九霄劍宗的三千劍修,北衛邊境。


    而柳青風和王天龍,跟隨好友李雲飛的腳步,一同守護國土。


    那場衛國之戰,李雲飛和柳青風都身死道消,戰死於兩國沙場,而王天龍則被斬去一臂,臉龐也落下了一道猙獰的傷疤。


    李雲飛也是第二任太淵閣主,所以當時太淵閣的弟子,幾乎傾巢而出,義無反顧參與了那場衛國之戰。


    正是因為那場大戰,太淵閣元氣大傷,幾近凋零,還好餘青白沒辜負自己師傅李雲飛的期望,帶領太淵閣走向中興。


    這本由柳青風編著的術法秘籍,自然是無比珍貴,宋浩然將此書送與蕭雲川,或許也是對他有著莫大的期許。


    九霄劍宗的劍術、劍法、秘籍,總計多達百萬本,而低階術法則又占據了最多的數量。


    柳青風於金丹期境界時,嘔心瀝血著寫此書,他從九霄劍宗的百萬本術法裏,挑選出近百種精華術法,編入此書。


    因為柳青風當時的境界,所以他挑選的術法,幾乎都是低階術法,隻適合金丹期以下修士。


    蕭雲川翻開《柳青風術解》的第一頁,書本裏記載的術法名為《喚劍術》。


    九霄劍宗立派三千年,這三千年的時間裏,九霄劍宗的修士鑄劍、集劍、藏劍、葬劍,總共收納了百萬柄劍,而則百萬柄劍,盡藏於鑄劍閣的後山劍塚。


    身為九霄劍宗的修士,隻要修為達到築基期,便可以去一趟劍塚,使用這《喚劍術》,召喚一柄屬於自己的劍。


    劍塚裏的百萬柄劍,排名也有先後的座次,排名越靠前,劍的品質越高。


    《喚劍術》隻是很簡單的術法,蕭雲川運轉太和之目,隻消耗了三成靈力,便通過太和之目的解析,徹底領悟了《喚劍術》。


    又翻過一頁《柳青風術解》,這頁記載的術法名為《引力術》,同樣也是很基礎的術法。


    蕭雲川貼了天罡金符,身體重如山嶽,行走不便。


    宋浩然就是因為看出了這點,才將《柳青風術解》贈予蕭雲川,因為書中記載的《引力術》,可以減輕天罡金符的壓力和重量。


    《引力術》乃是馭劍閣的入門術法,修煉至大成,可使山嶽輕若鴻毛。


    蕭雲川再次運轉起太和之目,如同解析《喚劍術》那樣,很輕鬆就完成了修煉。


    看向第三頁,這頁記載的術法名為《禦劍術》,隻要修煉了這術法,就可以禦劍飛行,《禦劍術》同樣也是馭劍閣的基礎術法,蕭雲川繼續解析著……


    翻過一頁頁《柳青風術解》,不斷解析著書中的基礎法術,時間隨著悄然逝去。


    ……


    時間臨近冬至。


    《柳青風術解》隻記載了近百種術法,而且大多都是基礎的術法,蕭雲川好歹是築基後期的修士,而且還有太和之目的協助,他領悟這些基礎術法,信手拈來、易如反掌,簡直不要太簡單。


    隻用了一個月,他就吃透了《柳青風術解》裏的全部術法。


    而這剩餘的瞬間,蕭雲川則在是解析《青蓮劍典》。


    《青蓮劍典》的第一式、第二式,煉氣期境界就能修煉,但第三式卻要築基期,蕭雲川吃透了《柳青風術解》後,著手便解析起了第三式《一江春水》。


    解析《青蓮劍典》的難度,自然要遠超《柳青風術解》,但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耗費數月的時間,他終於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解析術法的時候,蕭雲川偶爾心慌意亂時,也會到九霄劍宗到處逛逛,就是這幾次偶爾外出,他觀察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九閣修士的佩劍習慣,各不一樣。


    浩然閣崇尚君子之風,因此浩然閣的修士,劍柄處都掛有劍穗。


    霸劍閣修士習慣背著劍,但這些劍都是重武器,又大、又寬、又闊、又重。


    天機閣的修士比較特殊,他們身上看不到劍的影子,但蕭雲川推測應該是放在了儲物袋。


    鑄劍閣修士背負劍匣,劍匣裏裝著很多柄劍。


    太淵閣修士的劍,橫著別於腰後。


    劍靈閣修士的身邊,跟有一位捧劍的劍靈。


    淩空閣修士掛劍於腰間,劍柄朝前,劍尖朝後。


    馭劍閣修士也背著劍,但劍的數量比較多,最少者二柄,最多者幾十柄。


    但最特殊的還是流雲閣。


    師傅蕭逸辰的劍,掛在自己房內。


    大師兄齊映雲不知是沒有劍,還是和天機閣修士一樣,將劍放在了儲物袋裏。


    二師兄吳狄背著巨劍,這很顯然就是霸劍閣的配劍作風。


    三師姐楊柳溪修煉的應該是淩空閣的劍法,應該她的劍掛於腰間,劍柄朝前,劍尖朝後。


    四師兄李長安的配劍方式,蕭雲川就無從得知了,但他當下也很苦惱,苦惱自己應該選擇哪種配劍方式。


    按照以往的習慣,他的劍應該是放在儲物袋裏,但這樣外人會不會誤以為他是天機閣的修士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點滿福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忙碌的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忙碌的西瓜並收藏開局點滿福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