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普比她還要小三歲,他牽著自己祖母、攝政太後沒祿氏的手,遠遠地就對來自長安的公主行了一禮。奴奴沒想到自己竟受了贊普的禮,把來時路上吐蕃使臣教習的禮節忘得一幹二淨,急急跑到贊普的麵前,對他行了一個長安的叉手禮。
才滿十歲的贊普瞪大了眼睛,似乎從未見過這麽奇怪的禮,兩隻手在胸前暗暗比劃,卻總也做不出叉手禮的樣子。
奴奴忍俊不禁,對比她矮一頭的贊普嬌聲說:「我教你!」
她教會了贊普長安的叉手禮,贊普卻轉頭興沖沖地又去教給了自己的,那囊氏的小女兒——央宗。
原來,贊普和溫王阿兄一樣,他們都有自己的善衡阿姊,她想。
金城公主奴奴言:仲夏盛熱,伏惟皇帝兄起居萬福,禦膳勝常。奴奴奉見舅甥平章書,雲還依舊日,重為和好。既奉如此進止,奴奴還同再生,下情不勝喜躍。伏蒙皇帝兄所賜信物,並依數奉領。謹獻金盞、羚羊衫、段青長毛氈各一。奉表以聞。
李奴奴用手撐著額頭,就著酥油燈的光線,又將一年以前的《謝恩賜錦帛器物表》重讀了一遍。細密的紋路出現在她的眉間,她不禁搖搖頭感嘆道:「杜尚宮,你說吐蕃人什麽時候才不會再逼我寫信了呢?」
杜尚宮滿眼心疼,想要觸碰奴奴的雙手伸出幾寸,又縮了迴來,隻能寬慰道:「贊普對公主還是很好的。」
「他對我好又有什麽用呢?在吐蕃又不是他說了算。如今的日子,比起攝政太後在時,不知苦了多少。」
杜尚宮點點頭道:「是,攝政太後一心與大唐交好,不似現在。聽聞贊普又要娶妻了。」
奴奴麵色未有波瀾,隻是好奇問道:「又是和親來的公主麽?這次又是哪裏?」
在她嫁給贊普之後,贊普先後又娶了南詔國的公主和自己心愛的那囊氏。
「是西突厥的公主」,杜尚宮和緩地說,又怕她傷心,急忙解釋,「不過贊普有言在先,隻許那囊氏與公主並稱讚蒙。」
贊蒙是吐蕃的王後。其實奴奴都知道,贊普心中的贊蒙隻有那囊氏一個。隻許她與那囊氏並稱讚蒙,不是因為贊普愛重她,隻是因為年少的贊普一心想與大唐交好,卻受製於人,隻能以這樣的法子對大唐來的公主示以敬意。
她不怎麽關心這些。她隻知道,從前贊普娶了南詔國的公主無傷大雅,因為南詔國早已是大唐的屬國。可是西突厥就不同了。
更令她憂心的是,西突厥的公主嫁來沒有多久,贊普的姊姊就嫁給了突騎施汗國的蘇祿可汗。
西突厥和突騎施,與大唐和吐蕃的關係都很微妙。兩樁婚事,牽一髮而動全身。自己曾經設想過的,以己之身換取兩國和平,終究是白日做夢。
「杜尚宮,這些事我不想再管了。」李奴奴閉上雙眼,有些懶散地說。
杜尚宮猶豫許久,終於忍不住撫上奴奴的額頭,心疼地說:「那公主就不要管了。兩軍交戰,豈是一個女子就能扭轉幹坤的?」
奴奴疲累地點點頭,卻忽然驚醒,坐起來帶著哭腔說:「可我還是放心不下善衡阿姊。」
三年前,溫王李重茂在房州莫名死亡的消息,還是七拐八拐地傳到了她的耳邊。
他不過才二十歲,身體一向健康。在皇帝李隆基親政後的第二年就暴亡,縱是癡傻之人也知道緣由。
李旦和李隆基父子靠著政變當了皇帝,搶了溫王阿兄的皇位,必然容不下中宗在這世上留下的血脈,哪怕隻是讓他不得自由地活著。
她輾轉多人,去討問溫王妃陸氏的下落,卻隻得到四個字:不知所蹤。
堂堂一個大活人,被他們軟禁在王府中,竟然可以不知所蹤,真是天大的笑話。
杜尚宮用手指順著她的頭髮,安慰她道:「溫王妃吉人天相,又有淨覺大師的陀羅尼經咒保佑,一定會沒事的。說不定早就迴了吳郡的家中,朝廷不許外傳罷了。」
她摸到腕上的金鐲,突然開始大哭。
都怪她。離開長安之前,她偷偷調換了兩人的金鐲,心想她們拿著寫有對方生辰八字的陀羅尼經咒,就可以永遠陪伴著對方了。
如果不是她換了金鐲,是不是善衡阿姊就會得到佛陀的庇佑,早就沒事了?
她撲進杜尚宮的懷裏,感到落在肩上的雙手幾分僵硬、幾分顫抖,過了許久才緊緊摟住她。抱著她的杜尚宮,竟陪著她一起哭了。
妹奴奴言:李行褘至,奉皇帝兄正月敕書。伏承皇帝萬福,奴惟加喜躍。今得舅甥和好,永無改張,天下黔庶,並加安樂。然去年崔琳迴日,請置府。李行褘至,及尚他辟迴,其府事不蒙進止。望皇帝兄商量,矜奴所請。
十六年後,開元二十一年,金城公主李奴奴給大唐皇帝李隆基寫了第三封書信——《請置府表》。
隻不過這一次,讓她寫信的不再是吐蕃的攝政大臣,而是已經親政的贊普、自己的丈夫。
她十六年沒有給大唐寫信,吐蕃和大唐就真的打了十六年。
贊普不想再戰,降低姿態,求和的誠意十足。皇帝麵對日漸強大的突騎施汗國,也不願將兵力再分給吐蕃。
一拍即合,雙方很快就在赤嶺會盟,立碑為誓,「不以兵強而害義,不以為利而棄言」。
如果這一次的赤嶺會盟,真的能換來兩國長久的和平,那她這一生,也不算全無用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才滿十歲的贊普瞪大了眼睛,似乎從未見過這麽奇怪的禮,兩隻手在胸前暗暗比劃,卻總也做不出叉手禮的樣子。
奴奴忍俊不禁,對比她矮一頭的贊普嬌聲說:「我教你!」
她教會了贊普長安的叉手禮,贊普卻轉頭興沖沖地又去教給了自己的,那囊氏的小女兒——央宗。
原來,贊普和溫王阿兄一樣,他們都有自己的善衡阿姊,她想。
金城公主奴奴言:仲夏盛熱,伏惟皇帝兄起居萬福,禦膳勝常。奴奴奉見舅甥平章書,雲還依舊日,重為和好。既奉如此進止,奴奴還同再生,下情不勝喜躍。伏蒙皇帝兄所賜信物,並依數奉領。謹獻金盞、羚羊衫、段青長毛氈各一。奉表以聞。
李奴奴用手撐著額頭,就著酥油燈的光線,又將一年以前的《謝恩賜錦帛器物表》重讀了一遍。細密的紋路出現在她的眉間,她不禁搖搖頭感嘆道:「杜尚宮,你說吐蕃人什麽時候才不會再逼我寫信了呢?」
杜尚宮滿眼心疼,想要觸碰奴奴的雙手伸出幾寸,又縮了迴來,隻能寬慰道:「贊普對公主還是很好的。」
「他對我好又有什麽用呢?在吐蕃又不是他說了算。如今的日子,比起攝政太後在時,不知苦了多少。」
杜尚宮點點頭道:「是,攝政太後一心與大唐交好,不似現在。聽聞贊普又要娶妻了。」
奴奴麵色未有波瀾,隻是好奇問道:「又是和親來的公主麽?這次又是哪裏?」
在她嫁給贊普之後,贊普先後又娶了南詔國的公主和自己心愛的那囊氏。
「是西突厥的公主」,杜尚宮和緩地說,又怕她傷心,急忙解釋,「不過贊普有言在先,隻許那囊氏與公主並稱讚蒙。」
贊蒙是吐蕃的王後。其實奴奴都知道,贊普心中的贊蒙隻有那囊氏一個。隻許她與那囊氏並稱讚蒙,不是因為贊普愛重她,隻是因為年少的贊普一心想與大唐交好,卻受製於人,隻能以這樣的法子對大唐來的公主示以敬意。
她不怎麽關心這些。她隻知道,從前贊普娶了南詔國的公主無傷大雅,因為南詔國早已是大唐的屬國。可是西突厥就不同了。
更令她憂心的是,西突厥的公主嫁來沒有多久,贊普的姊姊就嫁給了突騎施汗國的蘇祿可汗。
西突厥和突騎施,與大唐和吐蕃的關係都很微妙。兩樁婚事,牽一髮而動全身。自己曾經設想過的,以己之身換取兩國和平,終究是白日做夢。
「杜尚宮,這些事我不想再管了。」李奴奴閉上雙眼,有些懶散地說。
杜尚宮猶豫許久,終於忍不住撫上奴奴的額頭,心疼地說:「那公主就不要管了。兩軍交戰,豈是一個女子就能扭轉幹坤的?」
奴奴疲累地點點頭,卻忽然驚醒,坐起來帶著哭腔說:「可我還是放心不下善衡阿姊。」
三年前,溫王李重茂在房州莫名死亡的消息,還是七拐八拐地傳到了她的耳邊。
他不過才二十歲,身體一向健康。在皇帝李隆基親政後的第二年就暴亡,縱是癡傻之人也知道緣由。
李旦和李隆基父子靠著政變當了皇帝,搶了溫王阿兄的皇位,必然容不下中宗在這世上留下的血脈,哪怕隻是讓他不得自由地活著。
她輾轉多人,去討問溫王妃陸氏的下落,卻隻得到四個字:不知所蹤。
堂堂一個大活人,被他們軟禁在王府中,竟然可以不知所蹤,真是天大的笑話。
杜尚宮用手指順著她的頭髮,安慰她道:「溫王妃吉人天相,又有淨覺大師的陀羅尼經咒保佑,一定會沒事的。說不定早就迴了吳郡的家中,朝廷不許外傳罷了。」
她摸到腕上的金鐲,突然開始大哭。
都怪她。離開長安之前,她偷偷調換了兩人的金鐲,心想她們拿著寫有對方生辰八字的陀羅尼經咒,就可以永遠陪伴著對方了。
如果不是她換了金鐲,是不是善衡阿姊就會得到佛陀的庇佑,早就沒事了?
她撲進杜尚宮的懷裏,感到落在肩上的雙手幾分僵硬、幾分顫抖,過了許久才緊緊摟住她。抱著她的杜尚宮,竟陪著她一起哭了。
妹奴奴言:李行褘至,奉皇帝兄正月敕書。伏承皇帝萬福,奴惟加喜躍。今得舅甥和好,永無改張,天下黔庶,並加安樂。然去年崔琳迴日,請置府。李行褘至,及尚他辟迴,其府事不蒙進止。望皇帝兄商量,矜奴所請。
十六年後,開元二十一年,金城公主李奴奴給大唐皇帝李隆基寫了第三封書信——《請置府表》。
隻不過這一次,讓她寫信的不再是吐蕃的攝政大臣,而是已經親政的贊普、自己的丈夫。
她十六年沒有給大唐寫信,吐蕃和大唐就真的打了十六年。
贊普不想再戰,降低姿態,求和的誠意十足。皇帝麵對日漸強大的突騎施汗國,也不願將兵力再分給吐蕃。
一拍即合,雙方很快就在赤嶺會盟,立碑為誓,「不以兵強而害義,不以為利而棄言」。
如果這一次的赤嶺會盟,真的能換來兩國長久的和平,那她這一生,也不算全無用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