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點點頭,隨後卻又搖搖頭,突然露出一笑,「沒事的,韋姨。」
我疑惑著踏入流杯殿,見仙蒲和裹兒倚在阿姊和李顯身旁,一家人圍著烤爐,親自動手炙羊肉,笑語連連,很是快活。
「見過聖人」,我微微屈身行禮,「阿姊,兩位公主。」
阿姊還沒來得及說話,裹兒就笑跳著過來拉起我,「阿姨怎麽才來。」
「在掖庭耽擱了,天寒路滑的,一路走來也慢些」,我強笑著坐在一旁問道,「來時又見殿外……衛王犯了什麽大錯?」
阿姊沒有說什麽,李顯不屑地哼出一聲,裹兒聽到後便對我說:「他在祖母孝期擊鞠取樂,惹得阿耶難做,阿耶隻罰他跪在外頭,已經是格外仁慈了。」
「擊鞠?」我覺得頗為意外,李重潤死後,李重俊會跟著誰擊鞠呢?
思慮幾分,我對裹兒笑道:「你如此心疼你阿耶,實在令人感動。隻是……」
我又將目光看向李顯,「聽聞雍王不過三十四歲,雙膝便疼痛難忍,甚至能預知晴雨。當年雍王軟禁於東宮,雖說受杖刑是最大的緣故,可常年跪於陰雨天中,也大有關係。衛王犯錯該罰,隻是別像雍王一樣,落下一輩子的病根才是。」
李顯仍在皺眉,阿姊卻神色微動,淡淡道:「讓他迴去,在衛王府跪著吧。」
終於鬆下一口氣,我挨在阿姊身邊笑問:「奴奴怎麽沒有進宮來?」
「這幾日太冷,她年紀小怕凍著,我就特意免了她進宮問安。」
李顯有些不悅地抱怨,「她一個小娘子不來也就罷了,重茂竟也跟著犯懶,真是不像話。」
「這才剛滿十二歲,還是個孩子呢,你就不能多疼他些。」阿姊輕輕撇嘴,李顯也就不再多說了。
裹兒將烤好的一大塊羊排夾給李顯,撒嬌地問道:「阿耶,裹兒說的事,你到底準不準嘛?」
「現在開府置官署、等同親王的公主,就隻有對大唐有功的鎮國太平公主,你也要如此,我找什麽理由呢?」李顯笑嘻嘻地接過,對裹兒絲毫不怪罪。
「阿姑對社稷有功,我和阿姊對當今天子有功呀!」裹兒撅嘴道,「有我們姊妹陪在身邊,阿耶阿娘在房州那麽多年也過得有滋有味。而且,我和阿姊是阿耶和阿娘僅有的孩子了,難道阿耶忍心看著我們與阿姑天差地別麽?」
阿姊側頭看向仙蒲,「仙蒲,你以為呢?」
仙蒲隻是輕輕一笑,「裹兒說得有道理,我們是皇帝和皇後的女兒,更該與旁的公主平起平坐。那些年在房州,堂堂鎮國太平公主可沒有吃苦。」
「團兒,你覺得該用什麽由頭來擬詔?」阿姊突然問我。
公主與親王待遇等同,這樣的事我自然樂見其成,隻是如阿姊和李顯所說,總要找個名正言順的理由。
雖然其實,原本如此,就已經名正言順。
「聖人,阿姊」,我想了想,正色道,「仙蒲和裹兒所言不虛,大唐公主為何不能如親王一般有自己的署官?隻是這理由嘛……大唐早有先例,前有平陽公主以軍禮下葬,後有鎮國太平公主躍居親王之上。聖人若不想引得朝中議論心有偏私,隻需對聖人的血親一同施恩。」
「你是說……」阿姊微微蹙眉,「宣城長公主?」
我點點頭,「還有奴奴,既然已被聖人收為養女,就也是名正言順的血親。」
阿姊看著我,笑容裏帶著欣賞,「看來許多事也無需問上官昭容了。」
我急忙笑著推辭道:「婉兒的見識遠在我之上。」
「那這樣……」裹兒輕聲嘟囔著,美麗的眼睛看著李顯,「豈不是我和她們沒有分別了。」
「你想要的東西既已得到,管別人有沒有呢?」仙蒲冷不丁地扔出一句。
「好了,我的小裹兒」,李顯輕捏了捏裹兒的臉頰,笑眯眯地哄道,「你放心,阿耶一定會好好補償你的。」
「真的?」裹兒眨眨眼睛,笑著問道。
阿姊斜睨一眼,無奈道:「阿耶阿娘什麽時候騙過你?」
李顯笑出幾分灑脫,「那就這樣定了,叫團兒擬旨,四位公主同時置官署,實封等同親王。你們姊妹兩個,務必珍視阿耶許給你們的一切,不要令公主府官署毫無用處。」
我突然警醒起來,李顯的話太刺耳了。
他不是僅僅為了疼愛女兒,才給她們參與朝政的權利,而是想借用自己女兒的府邸官署,籠絡朝臣,培養自己的勢力。
如今的朝中,比則天皇後在位時更為複雜。
李旦和太平公主的勢力早就盤根錯節,哪怕一時避世,東山再起也不過瞬息。
況且,李旦辭去的是太尉、知政事和皇太弟,南衙的兵馬,他並沒有放手。
李顯一直在拉攏和重用的,其實是武家、韋家人。縱然韋家可用的也隔了幾脈,縱然武三思、武攸暨等人再三請辭,但聊勝於無,至少可信。
政治的博弈,忠心永遠都是第一要緊的。
想到這裏,在相王府中為李旦不平的心思就淡了幾分。
「張柬之……已經走了嗎?」阿姊突然問道。
李顯正要說話,卻突然看了我一眼,頓了一頓才迴道:「他年事已高,準他開春後再迴原籍。」
我想開口問,卻明白李顯應該不願讓我知道得太多,隻能忍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我疑惑著踏入流杯殿,見仙蒲和裹兒倚在阿姊和李顯身旁,一家人圍著烤爐,親自動手炙羊肉,笑語連連,很是快活。
「見過聖人」,我微微屈身行禮,「阿姊,兩位公主。」
阿姊還沒來得及說話,裹兒就笑跳著過來拉起我,「阿姨怎麽才來。」
「在掖庭耽擱了,天寒路滑的,一路走來也慢些」,我強笑著坐在一旁問道,「來時又見殿外……衛王犯了什麽大錯?」
阿姊沒有說什麽,李顯不屑地哼出一聲,裹兒聽到後便對我說:「他在祖母孝期擊鞠取樂,惹得阿耶難做,阿耶隻罰他跪在外頭,已經是格外仁慈了。」
「擊鞠?」我覺得頗為意外,李重潤死後,李重俊會跟著誰擊鞠呢?
思慮幾分,我對裹兒笑道:「你如此心疼你阿耶,實在令人感動。隻是……」
我又將目光看向李顯,「聽聞雍王不過三十四歲,雙膝便疼痛難忍,甚至能預知晴雨。當年雍王軟禁於東宮,雖說受杖刑是最大的緣故,可常年跪於陰雨天中,也大有關係。衛王犯錯該罰,隻是別像雍王一樣,落下一輩子的病根才是。」
李顯仍在皺眉,阿姊卻神色微動,淡淡道:「讓他迴去,在衛王府跪著吧。」
終於鬆下一口氣,我挨在阿姊身邊笑問:「奴奴怎麽沒有進宮來?」
「這幾日太冷,她年紀小怕凍著,我就特意免了她進宮問安。」
李顯有些不悅地抱怨,「她一個小娘子不來也就罷了,重茂竟也跟著犯懶,真是不像話。」
「這才剛滿十二歲,還是個孩子呢,你就不能多疼他些。」阿姊輕輕撇嘴,李顯也就不再多說了。
裹兒將烤好的一大塊羊排夾給李顯,撒嬌地問道:「阿耶,裹兒說的事,你到底準不準嘛?」
「現在開府置官署、等同親王的公主,就隻有對大唐有功的鎮國太平公主,你也要如此,我找什麽理由呢?」李顯笑嘻嘻地接過,對裹兒絲毫不怪罪。
「阿姑對社稷有功,我和阿姊對當今天子有功呀!」裹兒撅嘴道,「有我們姊妹陪在身邊,阿耶阿娘在房州那麽多年也過得有滋有味。而且,我和阿姊是阿耶和阿娘僅有的孩子了,難道阿耶忍心看著我們與阿姑天差地別麽?」
阿姊側頭看向仙蒲,「仙蒲,你以為呢?」
仙蒲隻是輕輕一笑,「裹兒說得有道理,我們是皇帝和皇後的女兒,更該與旁的公主平起平坐。那些年在房州,堂堂鎮國太平公主可沒有吃苦。」
「團兒,你覺得該用什麽由頭來擬詔?」阿姊突然問我。
公主與親王待遇等同,這樣的事我自然樂見其成,隻是如阿姊和李顯所說,總要找個名正言順的理由。
雖然其實,原本如此,就已經名正言順。
「聖人,阿姊」,我想了想,正色道,「仙蒲和裹兒所言不虛,大唐公主為何不能如親王一般有自己的署官?隻是這理由嘛……大唐早有先例,前有平陽公主以軍禮下葬,後有鎮國太平公主躍居親王之上。聖人若不想引得朝中議論心有偏私,隻需對聖人的血親一同施恩。」
「你是說……」阿姊微微蹙眉,「宣城長公主?」
我點點頭,「還有奴奴,既然已被聖人收為養女,就也是名正言順的血親。」
阿姊看著我,笑容裏帶著欣賞,「看來許多事也無需問上官昭容了。」
我急忙笑著推辭道:「婉兒的見識遠在我之上。」
「那這樣……」裹兒輕聲嘟囔著,美麗的眼睛看著李顯,「豈不是我和她們沒有分別了。」
「你想要的東西既已得到,管別人有沒有呢?」仙蒲冷不丁地扔出一句。
「好了,我的小裹兒」,李顯輕捏了捏裹兒的臉頰,笑眯眯地哄道,「你放心,阿耶一定會好好補償你的。」
「真的?」裹兒眨眨眼睛,笑著問道。
阿姊斜睨一眼,無奈道:「阿耶阿娘什麽時候騙過你?」
李顯笑出幾分灑脫,「那就這樣定了,叫團兒擬旨,四位公主同時置官署,實封等同親王。你們姊妹兩個,務必珍視阿耶許給你們的一切,不要令公主府官署毫無用處。」
我突然警醒起來,李顯的話太刺耳了。
他不是僅僅為了疼愛女兒,才給她們參與朝政的權利,而是想借用自己女兒的府邸官署,籠絡朝臣,培養自己的勢力。
如今的朝中,比則天皇後在位時更為複雜。
李旦和太平公主的勢力早就盤根錯節,哪怕一時避世,東山再起也不過瞬息。
況且,李旦辭去的是太尉、知政事和皇太弟,南衙的兵馬,他並沒有放手。
李顯一直在拉攏和重用的,其實是武家、韋家人。縱然韋家可用的也隔了幾脈,縱然武三思、武攸暨等人再三請辭,但聊勝於無,至少可信。
政治的博弈,忠心永遠都是第一要緊的。
想到這裏,在相王府中為李旦不平的心思就淡了幾分。
「張柬之……已經走了嗎?」阿姊突然問道。
李顯正要說話,卻突然看了我一眼,頓了一頓才迴道:「他年事已高,準他開春後再迴原籍。」
我想開口問,卻明白李顯應該不願讓我知道得太多,隻能忍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