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你以後,不要再為了不相關的人讓我傷心了。難道阿姊對你來說,還不如雋娘重要麽?」
我這才明白她為何那麽生氣,可是「不相關的人」這幾個字,又是那麽刺耳。
「阿姊,我是修佛之人。雋娘就算真的有負於阿姊,斯人已逝,也不該讓她做孤魂野鬼。否則……對阿姊來說也不是好事啊。」
原來有一天,我在大周皇帝武曌麵前的說辭,也需要用在阿姊身上。
「什麽孤魂野鬼!都是用來強人所難的說辭!」
我和阿姊皆是一驚,見李顯連披衣都未脫,就怒氣沖沖地大步走了進來。
不過一瞬,阿姊就恢復如常,見怪不怪地問道:「今日又沒有上朝,還能有什麽事讓你生氣的?」
「逼了我那麽多天,我已經都聽他們的了!趙氏已經追封為恭皇後了,竟還要我招魂安葬、班祔太廟!」
阿姊懶懶道:「這也不是什麽大事,況且也是應該的。」
「我才不管應不應該!」李顯喊道,「香兒,我們說好的生同衾、死同穴,我為什麽要跟別的女人葬在一處?」
我沒有開口發問,倒是阿姊說出了我心裏的不解,「趙氏去世多年,如今招魂安葬,也是皇後陵。他年聖上駕崩,自然不會葬入皇後陵。趙氏陵墓既成,也不會再與聖人合葬的。」
李顯輕哼一聲,「話雖如此,可誰又知道我死了之後,他們會怎麽欺負你呢?趙氏是常樂公主之女,大唐光復,李家宗室格外優待,誰能保證不出什麽岔子?」
阿姊無所謂地迴道:「那便隨你吧,反正是你的髮妻,又不是我的。」
無論他對阿姊再說些什麽,我都聽不進去半分了。他對阿姊的濃情蜜意,無論真假,都是建立在對趙氏的冷酷刻薄之上。
二十五歲的英王李顯,尚且在王府中深夜悄悄祭奠亡妻。五十歲的大唐皇帝李顯,連一個墳塋都不願意給她了。
「團兒」,李顯突然對我說道,「四弟現在如何了?」
我低頭答道:「迴聖人,安國相王身子已好多了,不過還需要些時日調養,才好進宮謝恩。」
「我聽聞,他要給他死去的四位妻妾招魂安葬?他做這些事,未必有些勞心費神了。」
我忽然反應過來,李顯不願對比出自己的涼薄,從敏她們四個……今年之內怕是安葬無望了。
「這些事自然不急的,安國相王現在養好身子才是要緊事,妾迴府後自當轉達聖人的關懷。」
李顯笑道:「那便是好。還有一事,賢首國師德高望重,又是大唐的不二功臣,我打算請他為我和你阿姊,還有安國相王一起授菩薩戒。」
我忙蹲身行禮,「能受菩薩戒者,乃累世功德故。團兒在此恭賀聖人、誠賀皇後殿下。」
「都說了不必再拜,你瞧你。」阿姊輕嗔道,急忙把我拉起。
李顯也點頭道:「迴去好生照顧四弟,總不能拖著病身去受戒吧。」
我正要答應,卻見內侍來傳,上官昭容求見。
阿姊倒很高興,「快叫她進來吧。」
婉兒一身華麗宮裝,僅屈身下拜,就被李顯和阿姊扶起。
她抬頭看到我,露出一笑,「團兒也來了。」
我們四人圍著煨爐而坐,阿姊笑著遞給婉兒一隻烤梨,婉兒也輕快地接過。
「聖人、皇後,已逝酷吏包括周興、來俊臣、索元禮在內,共二十三人,均已追奪官爵。聖人和皇後囑咐的曾任房州刺史的兩人,張知謇和其兄弟五人皆連升數級,封為郡公的旨意也已傳達了。就是崔敬嗣……」婉兒猶豫著。
李顯不悅道:「怎麽?旨意早發出去了,現在又有朝臣對崔敬嗣有微辭嗎?」
「倒不是這個,聖人已接連兩次提拔崔敬嗣,他也就任了」,婉兒解釋道,「可婉兒查閱卷宗時才發現,這個崔敬嗣並不曾任過房州刺史,怕隻是同名同姓的。」
「搞錯了?」阿姊驚問,「那從前在房州的崔敬嗣,現在何處啊?」
「已經故去了。」
阿姊與李顯對視一眼,兩人皆懷悲戚神色。
李顯登基,提拔曾在房州為官的人,昭示他的仁慈,實屬正常。可他們在房州十五年,論理該有五六任房州刺史才對,怎麽隻提兩個人?
「在房州時,就隻有他們二人對我們以禮相待、供給豐贍,崔敬嗣尤甚。」阿姊嘆道。
我總以為,當年除了禦史台的酷吏和武姓宗親,地方官吏總要顧及廬陵王的身份,不敢對他們如何。我總以為,除了大周皇帝時不時派去恐嚇他們的欽臣,他們的日子至少是平靜無瀾的。
我總以為,那些年,李顯的日子比李旦好過很多。
「他還有兒子、兄弟嗎?」李顯又問道。
「隻有一子崔光遠,並未入仕。」
李顯大手一揮,「給一個五品的官職吧。若是真有才幹,再報與我。還有別的事嗎?」
「是」,婉兒低頭道,「五位郡公請降靜德王為國公的奏章,又上了一道。」
「得寸進尺!」李顯扔下手中的烤筷,又一次怒斥道,「大唐龍興,武三思不僅無過反而有功,還自請從親王降為郡王,這些人還不滿足嗎?我看居功自傲、目無君上的是他們,根本就不是武家人!」
婉兒抿嘴一笑,「五大臣自詡忠義之士,對大唐有不世之功。瞧不起憑血親封爵的,也是情理之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我這才明白她為何那麽生氣,可是「不相關的人」這幾個字,又是那麽刺耳。
「阿姊,我是修佛之人。雋娘就算真的有負於阿姊,斯人已逝,也不該讓她做孤魂野鬼。否則……對阿姊來說也不是好事啊。」
原來有一天,我在大周皇帝武曌麵前的說辭,也需要用在阿姊身上。
「什麽孤魂野鬼!都是用來強人所難的說辭!」
我和阿姊皆是一驚,見李顯連披衣都未脫,就怒氣沖沖地大步走了進來。
不過一瞬,阿姊就恢復如常,見怪不怪地問道:「今日又沒有上朝,還能有什麽事讓你生氣的?」
「逼了我那麽多天,我已經都聽他們的了!趙氏已經追封為恭皇後了,竟還要我招魂安葬、班祔太廟!」
阿姊懶懶道:「這也不是什麽大事,況且也是應該的。」
「我才不管應不應該!」李顯喊道,「香兒,我們說好的生同衾、死同穴,我為什麽要跟別的女人葬在一處?」
我沒有開口發問,倒是阿姊說出了我心裏的不解,「趙氏去世多年,如今招魂安葬,也是皇後陵。他年聖上駕崩,自然不會葬入皇後陵。趙氏陵墓既成,也不會再與聖人合葬的。」
李顯輕哼一聲,「話雖如此,可誰又知道我死了之後,他們會怎麽欺負你呢?趙氏是常樂公主之女,大唐光復,李家宗室格外優待,誰能保證不出什麽岔子?」
阿姊無所謂地迴道:「那便隨你吧,反正是你的髮妻,又不是我的。」
無論他對阿姊再說些什麽,我都聽不進去半分了。他對阿姊的濃情蜜意,無論真假,都是建立在對趙氏的冷酷刻薄之上。
二十五歲的英王李顯,尚且在王府中深夜悄悄祭奠亡妻。五十歲的大唐皇帝李顯,連一個墳塋都不願意給她了。
「團兒」,李顯突然對我說道,「四弟現在如何了?」
我低頭答道:「迴聖人,安國相王身子已好多了,不過還需要些時日調養,才好進宮謝恩。」
「我聽聞,他要給他死去的四位妻妾招魂安葬?他做這些事,未必有些勞心費神了。」
我忽然反應過來,李顯不願對比出自己的涼薄,從敏她們四個……今年之內怕是安葬無望了。
「這些事自然不急的,安國相王現在養好身子才是要緊事,妾迴府後自當轉達聖人的關懷。」
李顯笑道:「那便是好。還有一事,賢首國師德高望重,又是大唐的不二功臣,我打算請他為我和你阿姊,還有安國相王一起授菩薩戒。」
我忙蹲身行禮,「能受菩薩戒者,乃累世功德故。團兒在此恭賀聖人、誠賀皇後殿下。」
「都說了不必再拜,你瞧你。」阿姊輕嗔道,急忙把我拉起。
李顯也點頭道:「迴去好生照顧四弟,總不能拖著病身去受戒吧。」
我正要答應,卻見內侍來傳,上官昭容求見。
阿姊倒很高興,「快叫她進來吧。」
婉兒一身華麗宮裝,僅屈身下拜,就被李顯和阿姊扶起。
她抬頭看到我,露出一笑,「團兒也來了。」
我們四人圍著煨爐而坐,阿姊笑著遞給婉兒一隻烤梨,婉兒也輕快地接過。
「聖人、皇後,已逝酷吏包括周興、來俊臣、索元禮在內,共二十三人,均已追奪官爵。聖人和皇後囑咐的曾任房州刺史的兩人,張知謇和其兄弟五人皆連升數級,封為郡公的旨意也已傳達了。就是崔敬嗣……」婉兒猶豫著。
李顯不悅道:「怎麽?旨意早發出去了,現在又有朝臣對崔敬嗣有微辭嗎?」
「倒不是這個,聖人已接連兩次提拔崔敬嗣,他也就任了」,婉兒解釋道,「可婉兒查閱卷宗時才發現,這個崔敬嗣並不曾任過房州刺史,怕隻是同名同姓的。」
「搞錯了?」阿姊驚問,「那從前在房州的崔敬嗣,現在何處啊?」
「已經故去了。」
阿姊與李顯對視一眼,兩人皆懷悲戚神色。
李顯登基,提拔曾在房州為官的人,昭示他的仁慈,實屬正常。可他們在房州十五年,論理該有五六任房州刺史才對,怎麽隻提兩個人?
「在房州時,就隻有他們二人對我們以禮相待、供給豐贍,崔敬嗣尤甚。」阿姊嘆道。
我總以為,當年除了禦史台的酷吏和武姓宗親,地方官吏總要顧及廬陵王的身份,不敢對他們如何。我總以為,除了大周皇帝時不時派去恐嚇他們的欽臣,他們的日子至少是平靜無瀾的。
我總以為,那些年,李顯的日子比李旦好過很多。
「他還有兒子、兄弟嗎?」李顯又問道。
「隻有一子崔光遠,並未入仕。」
李顯大手一揮,「給一個五品的官職吧。若是真有才幹,再報與我。還有別的事嗎?」
「是」,婉兒低頭道,「五位郡公請降靜德王為國公的奏章,又上了一道。」
「得寸進尺!」李顯扔下手中的烤筷,又一次怒斥道,「大唐龍興,武三思不僅無過反而有功,還自請從親王降為郡王,這些人還不滿足嗎?我看居功自傲、目無君上的是他們,根本就不是武家人!」
婉兒抿嘴一笑,「五大臣自詡忠義之士,對大唐有不世之功。瞧不起憑血親封爵的,也是情理之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