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就明白會有這一日,隻是同我一樣,沒有想到阿姊竟說得這樣直白。
「阿娘」,他緩過神來,起身說道,「我如今一心向道,若提婚嫁之事,隻怕會誤了韋娘子終身。」
「我知道你素來崇道,但道教最是講究陰陽調和,你現今身邊隻有豆盧氏和王氏兩個孺人,的確是太冷清了,添上一兩個也是應當的。」陛下輕笑著說。
「阿娘掛念,兒子心中感激至極。隻是兒子年歲已長,連成器都已有了孩子,有豆盧孺人和王孺人打理相王府也很適宜。若再從母親身邊奪了如此得力的韋娘子,既是不孝,也叫韋娘子明珠暗投、大材小用了。」
「豆盧氏和王氏皆有宗親高居相位」,阿姊微微一笑,果然盯著他反問道,「相王如此不情願,可是因為我們韋家無人為官?」
「太子妃如此惦記妹妹的終身大事,四弟就如此不給太子妃和東宮幾分薄麵嗎?」李顯也在一旁不悅地丟出一句。
我不會為他與李顯和阿姊的關係一再感傷,但是當下是我自己夾在中間,我太過厭惡這樣被人推來搡去的境況。
「陛下」,我徑直走到陛下身邊,恭恭敬敬地跪下道,「團兒有一不情之請,陛下不要怪罪團兒的貪心。」
「說來聽聽。」
第八十九章 抗婚
我正跪於陛下座前,字字懇切地說:「天授二年,邙山遊獵時,陛下就曾體貼團兒,特準團兒入東宮為妃,團兒感念至今。如今九年過去了,陛下,團兒的心誌還如往昔,不曾有變。」
陛下微微側著身子,聽我說完,溫和地笑著,過了片刻才緩緩說:「你誌氣高遠,不願在王府蹉跎一生,我也捨不得放你走。可這天下的事,未必就不能兩全。」
我盯著已顯衰老卻仍神采飛揚的陛下,全然不明白她的意思。
「四郎, 你過來。」
熟悉的身體在我身邊跪下,柔潤的吐息和體溫一如既往。
陛下看著並肩跪著的我們,「你們已經耽誤了大半生,有些事團兒力不從心,你不能怪她。」
「阿娘,我不曾怨怪韋娘子,隻是不願再誤了她。」
「這麽多年,團兒的心裏也不曾再有別人,你們再這樣下去才是誤了她。今日便由我做主,將團兒嫁與你為王妃」,陛下同他說完,又轉而對我道,「團兒,你白天照常入宮服侍,依舊掌管掖庭令之職,隻是宮門落鎖之前迴到相王府便是了。」
「阿娘」,原本淡然的他突然顯出焦急,「豆盧孺人和王孺人陪伴兒子多年,又含辛茹苦撫育子女長大,視如己出,兒子不忍她們在王府執妾禮。」
我看得出來,他不是做戲,是真的不願再有正妻,哪怕是我。
「如此說來,四弟便忍心我這禦前侍奉的妹妹為王府姬妾了?」阿姊插話問道。
「陛下」,我趕忙說道,「團兒體諒相王的情義,也不願辛勞多年的兩位孺人受委屈。況且陛下特準團兒入宮做事,團兒分身乏術,難以照管相王府。既不能承載這份重任,又豈敢白白擔了名分?」
「也罷,你說得有理。那便還是將你封為孺人,與豆盧氏和王氏平起平坐,你們都不必再有後顧之憂了。」
身旁的人抬手握住了我,與我一同叩首謝恩,與十八年前的那一次似乎沒有區別。
十八年過去了,我再一次嫁給了他。
手上的力道逐漸加重,他寬大而粗糙的掌心將我緊緊包裹,溫度隨著掌心的貼合逐漸升騰。
我在心中輕嘆了一口氣,緩緩迴握住了他的手。
在場眾人皆舉杯道賀,隔著無數喜樂之聲,我和婉兒的眼神相遇。
暗含力量的微笑,在彼此的臉上綻開。
我再次坐迴陛下近旁,幾番推杯換盞,對著滿臉笑意的李重潤輕輕點頭,餘光裏卻躲閃不掉在他身旁的武延基。
他的目光太過沉重,太過複雜,我不願也不敢去讀懂。不過一瞬的停滯,我將思緒重新拉扯迴來,靜靜聽著陛下的言語。
太子、相王與梁王之後,作詩便輪到邵王李重潤與魏王武延基,陛下又特意囑咐,令狄仁傑與二張兄弟一同作陪。
若說一年之前,張氏兄弟對朝政的影響不可小覷,那麽現今仗著陛下明目張膽的偏寵,已有氣焰滔天之態了。
陛下聽過幾人的詩作,不禁稱好。平心而論,二張兄弟的確有幾分才情,所作詩篇不在武延基之下,比起李重潤也算略勝一籌。
「陛下既覺得我們兄弟作的詩不錯,我們二人可能討到些什麽賞賜?」張昌宗眯起一雙桃花眼,對陛下撒嬌道。
「今日王公朝臣作詩同樂,好詩自然有賞。」陛下暢快地笑著。
「五兄曾對陛下提過,我們兄弟的女侄平恩王妃有一胞妹,已到了出嫁年紀,最是品貌兼備的。今日才俊眾多,我們二人鬥膽請陛下賜婚,好叫小娘子得陛下恩澤庇佑。」
眼看著陛下一天一天老去,張氏兄弟急不可耐地找尋一切日後的靠山。
「我記得這事」,陛下泛起一笑,點頭道,「今日才俊雖多,可誰也奪不去我親孫兒的光彩。」
親孫兒……我猛地抬頭,不知陛下指的是誰,又有什麽我看不分明的操控。
張氏兄弟也是一愣,對視一眼,張易之才緩緩開口,「義興王與小娘子年紀相仿,張氏若能再與太子殿下結親,實在是累世積善的大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阿娘」,他緩過神來,起身說道,「我如今一心向道,若提婚嫁之事,隻怕會誤了韋娘子終身。」
「我知道你素來崇道,但道教最是講究陰陽調和,你現今身邊隻有豆盧氏和王氏兩個孺人,的確是太冷清了,添上一兩個也是應當的。」陛下輕笑著說。
「阿娘掛念,兒子心中感激至極。隻是兒子年歲已長,連成器都已有了孩子,有豆盧孺人和王孺人打理相王府也很適宜。若再從母親身邊奪了如此得力的韋娘子,既是不孝,也叫韋娘子明珠暗投、大材小用了。」
「豆盧氏和王氏皆有宗親高居相位」,阿姊微微一笑,果然盯著他反問道,「相王如此不情願,可是因為我們韋家無人為官?」
「太子妃如此惦記妹妹的終身大事,四弟就如此不給太子妃和東宮幾分薄麵嗎?」李顯也在一旁不悅地丟出一句。
我不會為他與李顯和阿姊的關係一再感傷,但是當下是我自己夾在中間,我太過厭惡這樣被人推來搡去的境況。
「陛下」,我徑直走到陛下身邊,恭恭敬敬地跪下道,「團兒有一不情之請,陛下不要怪罪團兒的貪心。」
「說來聽聽。」
第八十九章 抗婚
我正跪於陛下座前,字字懇切地說:「天授二年,邙山遊獵時,陛下就曾體貼團兒,特準團兒入東宮為妃,團兒感念至今。如今九年過去了,陛下,團兒的心誌還如往昔,不曾有變。」
陛下微微側著身子,聽我說完,溫和地笑著,過了片刻才緩緩說:「你誌氣高遠,不願在王府蹉跎一生,我也捨不得放你走。可這天下的事,未必就不能兩全。」
我盯著已顯衰老卻仍神采飛揚的陛下,全然不明白她的意思。
「四郎, 你過來。」
熟悉的身體在我身邊跪下,柔潤的吐息和體溫一如既往。
陛下看著並肩跪著的我們,「你們已經耽誤了大半生,有些事團兒力不從心,你不能怪她。」
「阿娘,我不曾怨怪韋娘子,隻是不願再誤了她。」
「這麽多年,團兒的心裏也不曾再有別人,你們再這樣下去才是誤了她。今日便由我做主,將團兒嫁與你為王妃」,陛下同他說完,又轉而對我道,「團兒,你白天照常入宮服侍,依舊掌管掖庭令之職,隻是宮門落鎖之前迴到相王府便是了。」
「阿娘」,原本淡然的他突然顯出焦急,「豆盧孺人和王孺人陪伴兒子多年,又含辛茹苦撫育子女長大,視如己出,兒子不忍她們在王府執妾禮。」
我看得出來,他不是做戲,是真的不願再有正妻,哪怕是我。
「如此說來,四弟便忍心我這禦前侍奉的妹妹為王府姬妾了?」阿姊插話問道。
「陛下」,我趕忙說道,「團兒體諒相王的情義,也不願辛勞多年的兩位孺人受委屈。況且陛下特準團兒入宮做事,團兒分身乏術,難以照管相王府。既不能承載這份重任,又豈敢白白擔了名分?」
「也罷,你說得有理。那便還是將你封為孺人,與豆盧氏和王氏平起平坐,你們都不必再有後顧之憂了。」
身旁的人抬手握住了我,與我一同叩首謝恩,與十八年前的那一次似乎沒有區別。
十八年過去了,我再一次嫁給了他。
手上的力道逐漸加重,他寬大而粗糙的掌心將我緊緊包裹,溫度隨著掌心的貼合逐漸升騰。
我在心中輕嘆了一口氣,緩緩迴握住了他的手。
在場眾人皆舉杯道賀,隔著無數喜樂之聲,我和婉兒的眼神相遇。
暗含力量的微笑,在彼此的臉上綻開。
我再次坐迴陛下近旁,幾番推杯換盞,對著滿臉笑意的李重潤輕輕點頭,餘光裏卻躲閃不掉在他身旁的武延基。
他的目光太過沉重,太過複雜,我不願也不敢去讀懂。不過一瞬的停滯,我將思緒重新拉扯迴來,靜靜聽著陛下的言語。
太子、相王與梁王之後,作詩便輪到邵王李重潤與魏王武延基,陛下又特意囑咐,令狄仁傑與二張兄弟一同作陪。
若說一年之前,張氏兄弟對朝政的影響不可小覷,那麽現今仗著陛下明目張膽的偏寵,已有氣焰滔天之態了。
陛下聽過幾人的詩作,不禁稱好。平心而論,二張兄弟的確有幾分才情,所作詩篇不在武延基之下,比起李重潤也算略勝一籌。
「陛下既覺得我們兄弟作的詩不錯,我們二人可能討到些什麽賞賜?」張昌宗眯起一雙桃花眼,對陛下撒嬌道。
「今日王公朝臣作詩同樂,好詩自然有賞。」陛下暢快地笑著。
「五兄曾對陛下提過,我們兄弟的女侄平恩王妃有一胞妹,已到了出嫁年紀,最是品貌兼備的。今日才俊眾多,我們二人鬥膽請陛下賜婚,好叫小娘子得陛下恩澤庇佑。」
眼看著陛下一天一天老去,張氏兄弟急不可耐地找尋一切日後的靠山。
「我記得這事」,陛下泛起一笑,點頭道,「今日才俊雖多,可誰也奪不去我親孫兒的光彩。」
親孫兒……我猛地抬頭,不知陛下指的是誰,又有什麽我看不分明的操控。
張氏兄弟也是一愣,對視一眼,張易之才緩緩開口,「義興王與小娘子年紀相仿,張氏若能再與太子殿下結親,實在是累世積善的大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