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的小露晞見到我,一股腦兒抱著我的腿,嘴裏喋喋不休地喊著「韋姨」。
我把她軟乎乎的身子攬在懷裏,拿出偷偷藏著的胡餅和豆團,塞給她的娘親。
她急忙向我行禮,我見狀又匆匆扶起她,「英娘快收著,我可沒辦法帶太多過來,別讓人看見。」
我曾問過她姓名,她隻說自己已不記得本家姓了,自小就被賣與裴家為奴,後來成了少郎君房內的婢女,就有了露晞,「晚英」一名是她夫君起的。
「韋娘子」,她將幾塊胡餅收起,伸手拉住我,「上次你托我的事,已有了眉目。」
我欣喜地看著她,忙問道:「她們在哪兒?」
之前幾次來到掖庭講經,我曾私下託付她打聽裴懿妻女的下落。
「知道消息的宮人說,還在長安掖庭。不過韋娘子若是找到她們,打算如何呢?」
「裴大郎與我兄長是至交好友,還曾護送我雙親靈柩安葬於故裏,我自然要關照他的家眷。」
英娘看我的眼神似有幾分閃躲,卻掩不住其中的好奇,「可裴炎似乎是韋娘子家中仇敵。」
我看著她眉目清秀的臉說:「朝政中的事,若細究起來,人人都是仇敵了。不過,她們既然還在長安,我恐怕也力不能及了。」
英娘嘴唇微動,又愣了片刻,問道:「我隻是好奇,韋娘子若是能見到她們,會如何照拂呢?」
輕輕一笑,無奈地嘆道:「不過是如同照料你們母女一般罷了。人微言輕,我也做不到更多了。」
她似有思慮,轉而點點頭安慰我,幾句之後又急忙問道:「娘子今日講什麽經?」
「日前賢首國師進宮,以瑤光殿內金獅子為喻,辨析佛法大義、華嚴事事無礙法門,太後聽了極為讚賞。我既然有幸聽聞,自當東施效顰,講給你們呀。」
說罷,便拿起講卷,眼睛看向院內的數百娘子。
垂拱二年,太後命人造銅匭置於洛陽宮城前。
銅匭分四匭,為養民勸農、評判朝政、申訴冤屈、建言獻策之用,由此,天下民情可直達天聽。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已經讀完,下筆記錄已有萬字,隻是唯恐讀不盡國師之意,想著總要反覆讀上幾遍再交與慧苑。
這幾日天氣極為燥熱,太後也不時胸悶。到今日傍晚才下起了滂沱大雨,宮內的流金鑠石,總算能疏解幾分。
太後喜聽雨聲,累了大半日,正靠著隱囊閉目養神,我在旁為她略講《五教章》大意。
殿外一陣響動,隱在嘩啦嘩啦的聲響中。
一個著鵝黃宮裝的小娘子走進殿內,她的大半身子都被淋濕,上前跪在太後麵前,有些瑟瑟發抖。抬起頭時,我看清了她的臉。
是芳媚。
一陣不安掠過心頭,我忙上前扶起她,問是什麽事。
「求太後恩典,準我嫁與聖人。」芳媚的身子仍然微微發顫,聲音裏也帶著哭腔,可神色卻異常堅定,臉上的表情冷意如霜。
我呆立她身旁,心中大為困惑。
她要嫁給聖人?為什麽?到底是安福殿裏出了事,還是平簡……
不敢去想最壞的情況,我定下心,靜靜地細聽她與太後的對話。
太後稍稍起身,抬了抬小臂,眼裏也凝著幾分疑惑,開口問道:「發生了何事?」
「阿姊王充容產後出血,一個時辰前已沒了氣息。可她留下一雙孿生兒女,我想親自照顧這兩個孩子。」
「什麽?怎麽可能?」
王充容身子一向無礙,孕期也安穩,從未聽說她有任何不適。如今怎麽會突然產後出血?
我雖與她往來甚少,可到底是活生生的一個人、一條命,如此突然,誰又能泰然處之?
第三十二章 雨散
太後聽罷起身,慌亂間我才想起上前服侍,腦中卻一片空白。
「你阿姊因為生產故去,實在可憐。我會著人同聖人去說,追封你阿姊為妃的。隻是安福殿女眷眾多,皇後、竇德妃,還有崔昭儀和唐婕妤,她們都能照顧這一雙兒女,你年紀還小,怎麽非要自己撫養呢?
「更何況,團兒」,太後轉向我,開口問道,「你曾說芳媚與安禁衛兩情相悅已久,還求我待他迴來賜婚的。這三年之期將至,要反悔麽?」
我心中驚惶,上前走到芳媚身邊,蹲下身輕聲問道:「芳媚,你想照顧這一雙兒女,不必嫁給聖人的。你和平簡情投意合,他也快迴來了,你們該成婚才是啊。」
「太後的恩典我萬分感激,隻是在芳媚心中,男女之情不過是錦上添花,遠不如阿姊重要。安福殿女眷雖多,可皇後與竇德妃、崔昭儀皆有親子,若是照顧阿姊的一雙兒女,難免會厚此薄彼、顧及不周的。唐婕妤今年方才入宮,諸事生疏,若是再撫育孩子,必然力不從心。
「我知道太後疼惜我,才會答應賜婚。可是如今,芳媚的心中隻有阿姊的孩子,太後若是顧念我,就請應允我嫁與聖人,悉心照料太後的孫兒。此願達成,芳媚再無所求。」
她跪在那裏,身姿卻挺得筆直,一番話說得堅定無疑。雖未有不敬之語,可言辭與語氣間,卻有一股咄咄逼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態勢。
「芳媚」,我輕輕扶住她的肩膀,低下頭對她道,「竇德妃一定會好好照看孩子的,你相信她。安福殿上下,一定都希望你自身歡愉喜樂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我把她軟乎乎的身子攬在懷裏,拿出偷偷藏著的胡餅和豆團,塞給她的娘親。
她急忙向我行禮,我見狀又匆匆扶起她,「英娘快收著,我可沒辦法帶太多過來,別讓人看見。」
我曾問過她姓名,她隻說自己已不記得本家姓了,自小就被賣與裴家為奴,後來成了少郎君房內的婢女,就有了露晞,「晚英」一名是她夫君起的。
「韋娘子」,她將幾塊胡餅收起,伸手拉住我,「上次你托我的事,已有了眉目。」
我欣喜地看著她,忙問道:「她們在哪兒?」
之前幾次來到掖庭講經,我曾私下託付她打聽裴懿妻女的下落。
「知道消息的宮人說,還在長安掖庭。不過韋娘子若是找到她們,打算如何呢?」
「裴大郎與我兄長是至交好友,還曾護送我雙親靈柩安葬於故裏,我自然要關照他的家眷。」
英娘看我的眼神似有幾分閃躲,卻掩不住其中的好奇,「可裴炎似乎是韋娘子家中仇敵。」
我看著她眉目清秀的臉說:「朝政中的事,若細究起來,人人都是仇敵了。不過,她們既然還在長安,我恐怕也力不能及了。」
英娘嘴唇微動,又愣了片刻,問道:「我隻是好奇,韋娘子若是能見到她們,會如何照拂呢?」
輕輕一笑,無奈地嘆道:「不過是如同照料你們母女一般罷了。人微言輕,我也做不到更多了。」
她似有思慮,轉而點點頭安慰我,幾句之後又急忙問道:「娘子今日講什麽經?」
「日前賢首國師進宮,以瑤光殿內金獅子為喻,辨析佛法大義、華嚴事事無礙法門,太後聽了極為讚賞。我既然有幸聽聞,自當東施效顰,講給你們呀。」
說罷,便拿起講卷,眼睛看向院內的數百娘子。
垂拱二年,太後命人造銅匭置於洛陽宮城前。
銅匭分四匭,為養民勸農、評判朝政、申訴冤屈、建言獻策之用,由此,天下民情可直達天聽。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已經讀完,下筆記錄已有萬字,隻是唯恐讀不盡國師之意,想著總要反覆讀上幾遍再交與慧苑。
這幾日天氣極為燥熱,太後也不時胸悶。到今日傍晚才下起了滂沱大雨,宮內的流金鑠石,總算能疏解幾分。
太後喜聽雨聲,累了大半日,正靠著隱囊閉目養神,我在旁為她略講《五教章》大意。
殿外一陣響動,隱在嘩啦嘩啦的聲響中。
一個著鵝黃宮裝的小娘子走進殿內,她的大半身子都被淋濕,上前跪在太後麵前,有些瑟瑟發抖。抬起頭時,我看清了她的臉。
是芳媚。
一陣不安掠過心頭,我忙上前扶起她,問是什麽事。
「求太後恩典,準我嫁與聖人。」芳媚的身子仍然微微發顫,聲音裏也帶著哭腔,可神色卻異常堅定,臉上的表情冷意如霜。
我呆立她身旁,心中大為困惑。
她要嫁給聖人?為什麽?到底是安福殿裏出了事,還是平簡……
不敢去想最壞的情況,我定下心,靜靜地細聽她與太後的對話。
太後稍稍起身,抬了抬小臂,眼裏也凝著幾分疑惑,開口問道:「發生了何事?」
「阿姊王充容產後出血,一個時辰前已沒了氣息。可她留下一雙孿生兒女,我想親自照顧這兩個孩子。」
「什麽?怎麽可能?」
王充容身子一向無礙,孕期也安穩,從未聽說她有任何不適。如今怎麽會突然產後出血?
我雖與她往來甚少,可到底是活生生的一個人、一條命,如此突然,誰又能泰然處之?
第三十二章 雨散
太後聽罷起身,慌亂間我才想起上前服侍,腦中卻一片空白。
「你阿姊因為生產故去,實在可憐。我會著人同聖人去說,追封你阿姊為妃的。隻是安福殿女眷眾多,皇後、竇德妃,還有崔昭儀和唐婕妤,她們都能照顧這一雙兒女,你年紀還小,怎麽非要自己撫養呢?
「更何況,團兒」,太後轉向我,開口問道,「你曾說芳媚與安禁衛兩情相悅已久,還求我待他迴來賜婚的。這三年之期將至,要反悔麽?」
我心中驚惶,上前走到芳媚身邊,蹲下身輕聲問道:「芳媚,你想照顧這一雙兒女,不必嫁給聖人的。你和平簡情投意合,他也快迴來了,你們該成婚才是啊。」
「太後的恩典我萬分感激,隻是在芳媚心中,男女之情不過是錦上添花,遠不如阿姊重要。安福殿女眷雖多,可皇後與竇德妃、崔昭儀皆有親子,若是照顧阿姊的一雙兒女,難免會厚此薄彼、顧及不周的。唐婕妤今年方才入宮,諸事生疏,若是再撫育孩子,必然力不從心。
「我知道太後疼惜我,才會答應賜婚。可是如今,芳媚的心中隻有阿姊的孩子,太後若是顧念我,就請應允我嫁與聖人,悉心照料太後的孫兒。此願達成,芳媚再無所求。」
她跪在那裏,身姿卻挺得筆直,一番話說得堅定無疑。雖未有不敬之語,可言辭與語氣間,卻有一股咄咄逼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態勢。
「芳媚」,我輕輕扶住她的肩膀,低下頭對她道,「竇德妃一定會好好照看孩子的,你相信她。安福殿上下,一定都希望你自身歡愉喜樂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