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自己,以待來日。這是他告訴我的,我今日懂得了。
第十六章 星離
二月初七,豫王李旦即皇帝位,改元文明。
次日,封王妃劉氏為皇後,立嫡長子李成器為皇太子。
太後詔令,合宮上下不日啟程迴長安。
今年洛陽的暖意比往年來得早些,宮裏的泡桐樹已有新葉,多日積雪漸漸轉薄。宮人皆說大唐有明君即位,全是好兆頭。
我正在太後寢殿裏揀擇要帶迴長安的佛經卷文,太後身邊的宮婢宜孫來喚,說太後傳我去瑤光殿侍候。
如今太後身邊的侍女,除了婉兒,便是宜孫與我侍奉得多些。宜孫尤擅打理些子景,身材瘦小,樣貌濃麗。
今日本不該我當值,不知太後此時召我去殿前是何意。
太後斜倚在瑤光殿的憑幾上,雙眼閉著,手裏的經卷已掉在裙邊,我不曾見過這樣平和的太後。
她是所有悲劇的締造者。我今時的家破人亡、骨肉離散,全是她的一念之舉。
可是,我不知道該不該恨她,能不能恨她。這樣的事,婉兒經歷了一遍,她選擇不去恨她,因為她還要活著,她的母親還要活著。
我也有牽掛的人還活著,我自己也想活著。
太後緩緩睜開雙眼,見我盯著她,懶倦一笑,「想殺了我,就該早些動手。」
我猛然一驚,急忙跪下,「團兒不敢,團兒隻是看見太後如此睏倦,有點驚詫。」
太後輕聲一笑,沒有理睬我的話,「我讓婉兒先迴去了,今日便由你做個起居舍人吧。」
起居舍人記錄皇帝一言一行,自太後和先帝並稱二聖起,已有自己的起居舍人了。
我隻答是,起身添水研墨。
不到一刻,宜孫便傳聖上前來問安。
研墨的手突然停下,心裏酸澀難忍。自那一日我從他身邊跑到清寧宮,從未再見過。
熟悉的氣味緩緩飄來,夾著苦味的香氣在我周身環繞,耳邊是他如同往日一般柔潤的聲音,「兒子見過母親。母親可安好?」
我雙手緊緊握著磨石,眼睛盯著案上的硯台,不敢抬眼看他。
「我一切尚好。今日叫你來,是想在迴長安之前,把你的妾室封號定下來」,太後在我身旁緩緩說道,「如今皇後和太子各歸其位,其他妾室尚未有封號,於禮不合。」
「後宮……」他頓了一頓,「此事自然由母親做主。」
「豆盧孺人雖離宮修道,卻也是為了先帝祈福,不可薄待了她」,太後緩了緩,又接著道,「竇孺人入府多年,雖未生育,卻與你感情甚篤,也一併加封。王孺人入府日子尚淺,你便自己看著辦吧。」
「是。」他低聲迴道。
我仍低頭用力研墨,如今是加封他的妻妾,與我毫無瓜葛了,真的毫無瓜葛了。
「團兒。」太後在身邊輕喚,我嚇了一跳,慌忙把磨石放下,看向太後。
太後卻是一笑,「讓你做起居舍人,你就隻是研磨麽?」
我這才迴過神來,仍未抬頭,提筆落字。一筆一劃,皆與他有關,皆與我無關。
太後又問了些成器的事,他一一作答。沉默片刻之後,隻聽他的聲音近了些,我的餘光瞥見了他的衣角。
「還有一事,兒子懇請阿娘準許。」他仍是聲色平淡地說。
「四郎還有何事?」
隻一瞬的停頓,耳邊便再次是他柔潤的聲音。
「自阿耶故去,孩兒身子便一直不好,平日雖無大礙,但勞累不得。如今既為國君,自然應當為阿娘分憂以盡孝心,卻總力不從心。兒子懇請待迴到長安後,暫居含涼殿休養,朝政之事,便煩勞阿娘再累些時日吧。」
他自請軟禁,已是完全看到了太後的野心。兩個同母兄長的前車之鑑就在眼前,如今還有比這更好的法子麽?
廢帝之前,他便告訴過我,保全自己才能以圖時日。
隻是,這個以圖時日,是以皇帝的名分、李家的尊嚴為代價的。
而他,如此雲淡風輕地說著。
我仍強忍著,不敢去看他的身影、他的表情,更不敢對上他的眼睛,直到他起身告辭。
「太後,陛下似落下了橫笛。」宜孫在旁說道。
「哦?」太後輕探,「那便叫住他,給他送去吧。」
宜孫答是,卻被太後攔下,「還是讓團兒送去吧。」
我伸手接過橫笛,躺在我的手心格外重。那是我的橫笛,五兄教我學會橫笛,我曾在豫王府吹與他聽。
踏過瑤光殿的殿門,陽光格外刺眼,整個洛陽宮都罩著一層金色的霧。他在我身前不過幾丈,身影頎長,步履緩緩,日光投在他的肩頭,影影綽綽。
我輕跑到他身後,鼻尖縈繞著他的香氣。
「聖人忘了這個。」我將橫笛舉起越過肩頭,雙眼緊緊盯著裙角,沒有看他。
餘光裏,他停住了腳步,沒有轉身,也沒有開口。
許久許久,我已有些冷意,他仍一動未動。
我狠下心,又開口說道:「太後命婢子交予聖人。」
「你留下吧」,他終是開口,仍是背對著我,聲音竟也起伏不定,鼻音濃重,「迴去吧。」
說罷,他便快步離去。
我終於敢抬頭看他,青灰色的披衣在風裏搖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第十六章 星離
二月初七,豫王李旦即皇帝位,改元文明。
次日,封王妃劉氏為皇後,立嫡長子李成器為皇太子。
太後詔令,合宮上下不日啟程迴長安。
今年洛陽的暖意比往年來得早些,宮裏的泡桐樹已有新葉,多日積雪漸漸轉薄。宮人皆說大唐有明君即位,全是好兆頭。
我正在太後寢殿裏揀擇要帶迴長安的佛經卷文,太後身邊的宮婢宜孫來喚,說太後傳我去瑤光殿侍候。
如今太後身邊的侍女,除了婉兒,便是宜孫與我侍奉得多些。宜孫尤擅打理些子景,身材瘦小,樣貌濃麗。
今日本不該我當值,不知太後此時召我去殿前是何意。
太後斜倚在瑤光殿的憑幾上,雙眼閉著,手裏的經卷已掉在裙邊,我不曾見過這樣平和的太後。
她是所有悲劇的締造者。我今時的家破人亡、骨肉離散,全是她的一念之舉。
可是,我不知道該不該恨她,能不能恨她。這樣的事,婉兒經歷了一遍,她選擇不去恨她,因為她還要活著,她的母親還要活著。
我也有牽掛的人還活著,我自己也想活著。
太後緩緩睜開雙眼,見我盯著她,懶倦一笑,「想殺了我,就該早些動手。」
我猛然一驚,急忙跪下,「團兒不敢,團兒隻是看見太後如此睏倦,有點驚詫。」
太後輕聲一笑,沒有理睬我的話,「我讓婉兒先迴去了,今日便由你做個起居舍人吧。」
起居舍人記錄皇帝一言一行,自太後和先帝並稱二聖起,已有自己的起居舍人了。
我隻答是,起身添水研墨。
不到一刻,宜孫便傳聖上前來問安。
研墨的手突然停下,心裏酸澀難忍。自那一日我從他身邊跑到清寧宮,從未再見過。
熟悉的氣味緩緩飄來,夾著苦味的香氣在我周身環繞,耳邊是他如同往日一般柔潤的聲音,「兒子見過母親。母親可安好?」
我雙手緊緊握著磨石,眼睛盯著案上的硯台,不敢抬眼看他。
「我一切尚好。今日叫你來,是想在迴長安之前,把你的妾室封號定下來」,太後在我身旁緩緩說道,「如今皇後和太子各歸其位,其他妾室尚未有封號,於禮不合。」
「後宮……」他頓了一頓,「此事自然由母親做主。」
「豆盧孺人雖離宮修道,卻也是為了先帝祈福,不可薄待了她」,太後緩了緩,又接著道,「竇孺人入府多年,雖未生育,卻與你感情甚篤,也一併加封。王孺人入府日子尚淺,你便自己看著辦吧。」
「是。」他低聲迴道。
我仍低頭用力研墨,如今是加封他的妻妾,與我毫無瓜葛了,真的毫無瓜葛了。
「團兒。」太後在身邊輕喚,我嚇了一跳,慌忙把磨石放下,看向太後。
太後卻是一笑,「讓你做起居舍人,你就隻是研磨麽?」
我這才迴過神來,仍未抬頭,提筆落字。一筆一劃,皆與他有關,皆與我無關。
太後又問了些成器的事,他一一作答。沉默片刻之後,隻聽他的聲音近了些,我的餘光瞥見了他的衣角。
「還有一事,兒子懇請阿娘準許。」他仍是聲色平淡地說。
「四郎還有何事?」
隻一瞬的停頓,耳邊便再次是他柔潤的聲音。
「自阿耶故去,孩兒身子便一直不好,平日雖無大礙,但勞累不得。如今既為國君,自然應當為阿娘分憂以盡孝心,卻總力不從心。兒子懇請待迴到長安後,暫居含涼殿休養,朝政之事,便煩勞阿娘再累些時日吧。」
他自請軟禁,已是完全看到了太後的野心。兩個同母兄長的前車之鑑就在眼前,如今還有比這更好的法子麽?
廢帝之前,他便告訴過我,保全自己才能以圖時日。
隻是,這個以圖時日,是以皇帝的名分、李家的尊嚴為代價的。
而他,如此雲淡風輕地說著。
我仍強忍著,不敢去看他的身影、他的表情,更不敢對上他的眼睛,直到他起身告辭。
「太後,陛下似落下了橫笛。」宜孫在旁說道。
「哦?」太後輕探,「那便叫住他,給他送去吧。」
宜孫答是,卻被太後攔下,「還是讓團兒送去吧。」
我伸手接過橫笛,躺在我的手心格外重。那是我的橫笛,五兄教我學會橫笛,我曾在豫王府吹與他聽。
踏過瑤光殿的殿門,陽光格外刺眼,整個洛陽宮都罩著一層金色的霧。他在我身前不過幾丈,身影頎長,步履緩緩,日光投在他的肩頭,影影綽綽。
我輕跑到他身後,鼻尖縈繞著他的香氣。
「聖人忘了這個。」我將橫笛舉起越過肩頭,雙眼緊緊盯著裙角,沒有看他。
餘光裏,他停住了腳步,沒有轉身,也沒有開口。
許久許久,我已有些冷意,他仍一動未動。
我狠下心,又開口說道:「太後命婢子交予聖人。」
「你留下吧」,他終是開口,仍是背對著我,聲音竟也起伏不定,鼻音濃重,「迴去吧。」
說罷,他便快步離去。
我終於敢抬頭看他,青灰色的披衣在風裏搖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