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來人是位姓李的胡商,高鼻深目,絡腮鬍須,身著一件大翻領灰色長袍,腳上是雙黑靴。
他說起話來,臉上的表情特別豐富,又愛引經據典,但所用詞句典故總是跟描述的情景驢唇不對馬嘴,讓人忍不住想要發笑。
好在張牧川和杜依藝都是有一定涵養的,無論對方說得多麽好笑,仍然板著一張臉,認真地聽完了這位李姓胡商的供述。
據此人所說,碧青坊東家沈氏今日在開門營業之後,與自己的妻子吵過一架,兩人爭吵得很激烈,具體原因卻是無人知曉。
沈氏當時氣急,給了妻子一巴掌,還揚言會寫封放妻書,與妻子徹底斷絕關係。
而沈氏妻子則是哭得跟個淚人似的,哽咽著質問沈氏是否忘了當初的誓言,讓沈氏要麽幹脆就寫封休書,要麽就讓她與之生死同寢。
沈氏顧念昔日情誼,最終還是選擇了隱忍不發,迴到後麵廂房內整理帳冊。
很多人都猜測可能是沈氏妻子紅杏出牆,被沈氏撞見了,所以才會暴發爭吵,但這位姓李的胡商卻不認同這種觀點,因為他曾經豪擲千金,想要和沈氏妻子共飲一爵,卻被沈氏妻子十分幹脆地拒絕,並攆出了碧青坊,讓他以後都不要再過去買酒。
但這位李姓胡商始終對這沈氏妻子念念不忘,索性在碧青坊斜對麵買了座宅院,經常假裝在附近閑逛,偷瞄碧青坊東家沈氏的妻子。
今日他在坊市採買完所需物資之後,惦念著早上碧青坊發生的事情,故而又來到碧青坊周圍溜達,湊巧目擊了兇案的整個過程。
初時,風平浪靜,沈氏接待完三波客人,心情極好,便邀了一位好友在堂內飲酒。
後來,沈氏的朋友酒醉,趴在桌上唿唿睡了起來,沈氏隻得獨自迴到後麵廂房內。
隔了一會兒,沈氏的妻子走進了廂房,還順手關了房門,兩人不知道在廂房中做些什麽,動靜有點大。李姓胡商因為沈氏妻子的警告,隻敢在門口打望,未曾進去細聽,以為兩夫妻在敦倫,於是悻悻離開。
等到他從大江邊上迴轉之時,瞧見那沈氏好友已然酒醒,正奮力拍著廂房門板,湊過去一問,這才知道沈氏夫妻很長時間沒有出來了。
李姓胡商頓時感覺事情有些不對,縱然是大白天敦倫,也不可能這麽持久。
他和那沈氏好友一同站在廂房外喊了片刻,見裏麵始終沒人響應,所以就讓沈氏的好友在那邊嚐試撞門而入,自己則想辦法找架竹梯,看能不能翻入後院,從廂房的窗戶跳進去。
房門狹小,窗戶也不大,都沒有兩個人同時發力的空間,與其一人幹等,不如雙管齊下,兩路並進,這樣可以在最短的時間探知到真實情況。
豈料他這邊剛迴到自家宅院中,還沒找到竹梯,便聽到外麵傳來一陣殺豬般的嚎叫,本想立刻出去查看,卻因家中哭鬧的孩童耽誤了一會兒。待他料理好一切之後,門口已經有府衙的人把守,遠遠地偷瞄了一眼廂房裏麵,發現沈氏夫婦已然慘死,猶豫了好久,他終是鼓足了勇氣,前來說明自己所知的情況。
依照這李姓胡商的推斷,很可能是這沈氏與妻子在廂房內發生了衝突,妻子不慎誤殺了沈氏,悔恨之下,所以懸樑自盡,一起共赴黃泉,終究也是生死同寢。
李姓胡商這番說辭有理有據,合情合理,引得杜依藝和高陽頻頻點頭,隻有張牧川隱隱覺得哪裏有些不對。
但如果真如這李姓胡商所說,這起案子隻是一場意外的悲劇,那麽自己也無需再擔心明日被黨仁弘亂刀砍死。
是說出疑點,堅持原則查明案件真相,還是任由杜依藝和僰道縣府衙就此結案,自己輕鬆完成黨仁弘交代的任務,從容而去?
張牧川不由地陷入了兩難的抉擇,他知道大多數人必然會選擇利己的後者,這也是看上去很聰明的抉擇。
但他的內心依舊存著一份固執,哪怕蒙受不白之冤的這十三年飽經磨難,也不曾改變。
沉沉地嘆了口氣,張牧川盯著杜依藝的八字眉,低聲道,「杜兄,此事尚且還有些許疑點,我想懇請你再給我一點時間,暫時別帶著這胡商去縣衙錄寫供詞結案。」
杜依藝聞言皺起了眉頭,「還有疑點?我覺著這前後邏輯通暢,事實清楚,沒什麽需要再調查的……守墨,我知你在大理寺見識過很多設計巧妙的案件,但生活中大部分還是普普通通的糾紛和意外居多,而且眼下這情景對你最為有利,要不……」
張牧川搖了搖頭,不等杜依藝說出後麵的話,麵色嚴肅地說道,「容易的路走多了,人便會失了出發時的本心……有利的選擇不一定是對的,我隻想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哪怕結果並不美好。」
杜依藝深深地看了張牧川一眼,不再勸說,因為他方才想了想,若是換作自己,也會如同張牧川這般抉擇。
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如何要求別人呢?
喟然嘆息一聲,杜依藝瞥了李姓胡商一眼,淡淡道,「本官已經了解了事情經過,你且先迴去吧!」
李姓胡商愣了愣,「大人,咱不去府衙錄寫供詞嗎?」
杜依藝麵無表情道,「不急,明日再去也可。」
李姓胡商聞言瞪大了眼睛,「為何還要等明日啊?大人,咱們還是早點結案比較好,遲則恐會生出其他變故!」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來人是位姓李的胡商,高鼻深目,絡腮鬍須,身著一件大翻領灰色長袍,腳上是雙黑靴。
他說起話來,臉上的表情特別豐富,又愛引經據典,但所用詞句典故總是跟描述的情景驢唇不對馬嘴,讓人忍不住想要發笑。
好在張牧川和杜依藝都是有一定涵養的,無論對方說得多麽好笑,仍然板著一張臉,認真地聽完了這位李姓胡商的供述。
據此人所說,碧青坊東家沈氏今日在開門營業之後,與自己的妻子吵過一架,兩人爭吵得很激烈,具體原因卻是無人知曉。
沈氏當時氣急,給了妻子一巴掌,還揚言會寫封放妻書,與妻子徹底斷絕關係。
而沈氏妻子則是哭得跟個淚人似的,哽咽著質問沈氏是否忘了當初的誓言,讓沈氏要麽幹脆就寫封休書,要麽就讓她與之生死同寢。
沈氏顧念昔日情誼,最終還是選擇了隱忍不發,迴到後麵廂房內整理帳冊。
很多人都猜測可能是沈氏妻子紅杏出牆,被沈氏撞見了,所以才會暴發爭吵,但這位姓李的胡商卻不認同這種觀點,因為他曾經豪擲千金,想要和沈氏妻子共飲一爵,卻被沈氏妻子十分幹脆地拒絕,並攆出了碧青坊,讓他以後都不要再過去買酒。
但這位李姓胡商始終對這沈氏妻子念念不忘,索性在碧青坊斜對麵買了座宅院,經常假裝在附近閑逛,偷瞄碧青坊東家沈氏的妻子。
今日他在坊市採買完所需物資之後,惦念著早上碧青坊發生的事情,故而又來到碧青坊周圍溜達,湊巧目擊了兇案的整個過程。
初時,風平浪靜,沈氏接待完三波客人,心情極好,便邀了一位好友在堂內飲酒。
後來,沈氏的朋友酒醉,趴在桌上唿唿睡了起來,沈氏隻得獨自迴到後麵廂房內。
隔了一會兒,沈氏的妻子走進了廂房,還順手關了房門,兩人不知道在廂房中做些什麽,動靜有點大。李姓胡商因為沈氏妻子的警告,隻敢在門口打望,未曾進去細聽,以為兩夫妻在敦倫,於是悻悻離開。
等到他從大江邊上迴轉之時,瞧見那沈氏好友已然酒醒,正奮力拍著廂房門板,湊過去一問,這才知道沈氏夫妻很長時間沒有出來了。
李姓胡商頓時感覺事情有些不對,縱然是大白天敦倫,也不可能這麽持久。
他和那沈氏好友一同站在廂房外喊了片刻,見裏麵始終沒人響應,所以就讓沈氏的好友在那邊嚐試撞門而入,自己則想辦法找架竹梯,看能不能翻入後院,從廂房的窗戶跳進去。
房門狹小,窗戶也不大,都沒有兩個人同時發力的空間,與其一人幹等,不如雙管齊下,兩路並進,這樣可以在最短的時間探知到真實情況。
豈料他這邊剛迴到自家宅院中,還沒找到竹梯,便聽到外麵傳來一陣殺豬般的嚎叫,本想立刻出去查看,卻因家中哭鬧的孩童耽誤了一會兒。待他料理好一切之後,門口已經有府衙的人把守,遠遠地偷瞄了一眼廂房裏麵,發現沈氏夫婦已然慘死,猶豫了好久,他終是鼓足了勇氣,前來說明自己所知的情況。
依照這李姓胡商的推斷,很可能是這沈氏與妻子在廂房內發生了衝突,妻子不慎誤殺了沈氏,悔恨之下,所以懸樑自盡,一起共赴黃泉,終究也是生死同寢。
李姓胡商這番說辭有理有據,合情合理,引得杜依藝和高陽頻頻點頭,隻有張牧川隱隱覺得哪裏有些不對。
但如果真如這李姓胡商所說,這起案子隻是一場意外的悲劇,那麽自己也無需再擔心明日被黨仁弘亂刀砍死。
是說出疑點,堅持原則查明案件真相,還是任由杜依藝和僰道縣府衙就此結案,自己輕鬆完成黨仁弘交代的任務,從容而去?
張牧川不由地陷入了兩難的抉擇,他知道大多數人必然會選擇利己的後者,這也是看上去很聰明的抉擇。
但他的內心依舊存著一份固執,哪怕蒙受不白之冤的這十三年飽經磨難,也不曾改變。
沉沉地嘆了口氣,張牧川盯著杜依藝的八字眉,低聲道,「杜兄,此事尚且還有些許疑點,我想懇請你再給我一點時間,暫時別帶著這胡商去縣衙錄寫供詞結案。」
杜依藝聞言皺起了眉頭,「還有疑點?我覺著這前後邏輯通暢,事實清楚,沒什麽需要再調查的……守墨,我知你在大理寺見識過很多設計巧妙的案件,但生活中大部分還是普普通通的糾紛和意外居多,而且眼下這情景對你最為有利,要不……」
張牧川搖了搖頭,不等杜依藝說出後麵的話,麵色嚴肅地說道,「容易的路走多了,人便會失了出發時的本心……有利的選擇不一定是對的,我隻想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哪怕結果並不美好。」
杜依藝深深地看了張牧川一眼,不再勸說,因為他方才想了想,若是換作自己,也會如同張牧川這般抉擇。
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如何要求別人呢?
喟然嘆息一聲,杜依藝瞥了李姓胡商一眼,淡淡道,「本官已經了解了事情經過,你且先迴去吧!」
李姓胡商愣了愣,「大人,咱不去府衙錄寫供詞嗎?」
杜依藝麵無表情道,「不急,明日再去也可。」
李姓胡商聞言瞪大了眼睛,「為何還要等明日啊?大人,咱們還是早點結案比較好,遲則恐會生出其他變故!」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