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房裏,蘇莉還是那樣沉默。
同房的人崩潰時,她會直勾勾地盯著對方。
不丟臉。
嚎啕得那樣難看,臉皺成一團,根本就不丟臉。
那她為什麽哭不出來?
一想到自己要哭,要掉眼淚,隻覺得好噁心。
蘇莉沒意識到自己的冒犯,那雙眼睛毫無波瀾的注視,直叫人渾身不舒服。
換了病房。又換了病房。
蘇莉終於學會充耳不聞,隻看窗外。
楊醫生沒有問原因,她自己開了口。
「我沒有去安慰她們,我覺得應該去的,可是我沒有力氣,光是想想就覺得好累。」
「比起別人,你應該先安慰自己。」
蘇莉很認真地說:「坐視不救難道不是傷害嗎。我還盯著她們看了,像是火上澆油一樣。」
楊醫生:「所以換病房了。」
蘇莉:「這算什麽道理。」
楊醫生笑道:「這就是道理啊蘇莉,事情總會有結果,但人不止一個,所以你不能指定事情的結果。把所有的擔子都放在自己身上,加一些其實不屬於你的責任,是徒增煩惱。你又不虧欠任何人。」
這段話像把鑿子直直劈下來。
蘇莉其實再熟悉不過了,舅母常掛嘴邊。但此情此景,話在腦子裏蹦出了開天闢地的效果。
蘇莉還是沒有和楊醫生說所謂過去。
維持這份日常,蘇莉在醫院待了一個半月。她沒拿手機,對時間沒有概念,計算出一個半月,是因為隔床的病友要出院上學了。
得知這個消息後,蘇莉久違地產生了掙紮感。母親隻來過三次,大部分的時間和楊醫生在一起,和她幾乎沒有話聊。蘇莉能注意到母親的眼神變化,從警惕到柔軟,她把這份變化歸功於楊醫生。
但這點柔軟無濟於事。
蘇莉感受到自己心裏的那點抗拒,那些微妙的罅隙。馬上要開學了,她想開學,想見一個人,想迴到熟悉的軌道。可母親似乎沒這個打算,她也很難開口提出請求。
對誰都可以,隻要鼓一鼓勁就可以,提出請求並不難。
但對母親,這好像是一種罪。
母親最後一次來醫院的那天,是八月二十九日。
蘇莉坐在病床上,看天邊火紅的晚霞,成片連綿的紅雲像燒起來的火焰,燦爛得晃眼。
她抻長脖子望著,從東邊望到西邊,勾勒雲與天的邊際,眼觸幾次被房簷的黑線碰斷。
原來天空比她想得要盛大。
蘇莉流下了來到醫院後的第一滴眼淚。
她應該快好起來了。蘇莉這樣想。
陽光平等地將淚光也染成金色,蘇莉輕輕把它們揩在手上,然後她聽見母親的唿喚。
那張臉很溫柔、有些憐憫,還有一點糾結。
她走過來,抱住了蘇莉,手輕輕放在她的頭上,柔軟觸摸。
或許嬰兒在羊水中也感受過這樣的溫暖,所以蘇莉淚流不止。她什麽都沒想,一動不動。
母親低低地嘆息著,然後親了親蘇莉的發頂,用輕柔的嗓音說:「god bless you.」
蘇莉迴擁母親,嗓音盡量沉穩,虔誠又脆弱地說:「上帝不會保佑我。」
「媽媽。」
「保佑我的人是你。」
擁抱在瞬間交融,心髒的跳動聲像安寧的暮鍾。
那個黃昏裏,蘇莉對母親提出了出院的請求,才知道母親也是為這件事而來,最後的話語權落在了楊醫生頭上。
「其實取決於你。」楊醫生說。
「我最近的檢查結果怎麽樣?」蘇莉問。
「你在穩定地轉好。」
「但變化不太大是嗎。」
楊醫生柔和地笑笑,說:「要多大才算大呢,從山腳到山頭的那種嗎。」
蘇莉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她低頭,囁嚅道:「感謝您一直相信我,包容我,我應該是最讓您頭疼的那種病人了。」
楊醫生道:「那你覺得我怎麽樣,是個合格的醫生嗎?」
蘇莉道:「是最好的醫生。」
楊醫生道:「感覺總是相互的,蘇莉,你讓我成為了最好的醫生,那你絕不會是最讓人頭痛的病人。」
蘇莉笑了笑。
離開的時候,蘇莉把床疊得很規整,她把窗戶關上,避免夜晚有蚊蟲爬進來,和同房的病人說了再見。
出院不止意味著上學,還意味著要再度和舅母他們生活,母親的常居地在豐離,這點始終不會變。
蘇莉仍然感到害怕。
問自己原因,卻得不到答案。
她最後問了一次楊醫生。
楊醫生說:「感到害怕很正常,原因不重要。人懼怕黑夜,難道知道了原因就不會再怕了嗎。人做的是解決它。一切的決定權都在你手上,蘇莉。決定也需要明白後果,以及承擔的勇氣。假如現在你的手裏有塊糖,有人問你要,你會不會給?如果給出去,你就要承擔給出去的後果,像是餓肚子,但你不能要求給出去會有結果,比如,對方對你心生感激,或者對你有好感。」
「為什麽?」
「因為你沒有問他們要。」楊醫生笑著說:「他們要糖果,於是他們得到或不得到,是他們的結果。而你,作為被動承擔的那個人,沒有提出任何要求。你沒有提出要求,所以不存在結果,但如果這個要求已經在你心裏,那麽它就會成為不舒服的存在。我希望你能消除這種不舒服。」
同房的人崩潰時,她會直勾勾地盯著對方。
不丟臉。
嚎啕得那樣難看,臉皺成一團,根本就不丟臉。
那她為什麽哭不出來?
一想到自己要哭,要掉眼淚,隻覺得好噁心。
蘇莉沒意識到自己的冒犯,那雙眼睛毫無波瀾的注視,直叫人渾身不舒服。
換了病房。又換了病房。
蘇莉終於學會充耳不聞,隻看窗外。
楊醫生沒有問原因,她自己開了口。
「我沒有去安慰她們,我覺得應該去的,可是我沒有力氣,光是想想就覺得好累。」
「比起別人,你應該先安慰自己。」
蘇莉很認真地說:「坐視不救難道不是傷害嗎。我還盯著她們看了,像是火上澆油一樣。」
楊醫生:「所以換病房了。」
蘇莉:「這算什麽道理。」
楊醫生笑道:「這就是道理啊蘇莉,事情總會有結果,但人不止一個,所以你不能指定事情的結果。把所有的擔子都放在自己身上,加一些其實不屬於你的責任,是徒增煩惱。你又不虧欠任何人。」
這段話像把鑿子直直劈下來。
蘇莉其實再熟悉不過了,舅母常掛嘴邊。但此情此景,話在腦子裏蹦出了開天闢地的效果。
蘇莉還是沒有和楊醫生說所謂過去。
維持這份日常,蘇莉在醫院待了一個半月。她沒拿手機,對時間沒有概念,計算出一個半月,是因為隔床的病友要出院上學了。
得知這個消息後,蘇莉久違地產生了掙紮感。母親隻來過三次,大部分的時間和楊醫生在一起,和她幾乎沒有話聊。蘇莉能注意到母親的眼神變化,從警惕到柔軟,她把這份變化歸功於楊醫生。
但這點柔軟無濟於事。
蘇莉感受到自己心裏的那點抗拒,那些微妙的罅隙。馬上要開學了,她想開學,想見一個人,想迴到熟悉的軌道。可母親似乎沒這個打算,她也很難開口提出請求。
對誰都可以,隻要鼓一鼓勁就可以,提出請求並不難。
但對母親,這好像是一種罪。
母親最後一次來醫院的那天,是八月二十九日。
蘇莉坐在病床上,看天邊火紅的晚霞,成片連綿的紅雲像燒起來的火焰,燦爛得晃眼。
她抻長脖子望著,從東邊望到西邊,勾勒雲與天的邊際,眼觸幾次被房簷的黑線碰斷。
原來天空比她想得要盛大。
蘇莉流下了來到醫院後的第一滴眼淚。
她應該快好起來了。蘇莉這樣想。
陽光平等地將淚光也染成金色,蘇莉輕輕把它們揩在手上,然後她聽見母親的唿喚。
那張臉很溫柔、有些憐憫,還有一點糾結。
她走過來,抱住了蘇莉,手輕輕放在她的頭上,柔軟觸摸。
或許嬰兒在羊水中也感受過這樣的溫暖,所以蘇莉淚流不止。她什麽都沒想,一動不動。
母親低低地嘆息著,然後親了親蘇莉的發頂,用輕柔的嗓音說:「god bless you.」
蘇莉迴擁母親,嗓音盡量沉穩,虔誠又脆弱地說:「上帝不會保佑我。」
「媽媽。」
「保佑我的人是你。」
擁抱在瞬間交融,心髒的跳動聲像安寧的暮鍾。
那個黃昏裏,蘇莉對母親提出了出院的請求,才知道母親也是為這件事而來,最後的話語權落在了楊醫生頭上。
「其實取決於你。」楊醫生說。
「我最近的檢查結果怎麽樣?」蘇莉問。
「你在穩定地轉好。」
「但變化不太大是嗎。」
楊醫生柔和地笑笑,說:「要多大才算大呢,從山腳到山頭的那種嗎。」
蘇莉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她低頭,囁嚅道:「感謝您一直相信我,包容我,我應該是最讓您頭疼的那種病人了。」
楊醫生道:「那你覺得我怎麽樣,是個合格的醫生嗎?」
蘇莉道:「是最好的醫生。」
楊醫生道:「感覺總是相互的,蘇莉,你讓我成為了最好的醫生,那你絕不會是最讓人頭痛的病人。」
蘇莉笑了笑。
離開的時候,蘇莉把床疊得很規整,她把窗戶關上,避免夜晚有蚊蟲爬進來,和同房的病人說了再見。
出院不止意味著上學,還意味著要再度和舅母他們生活,母親的常居地在豐離,這點始終不會變。
蘇莉仍然感到害怕。
問自己原因,卻得不到答案。
她最後問了一次楊醫生。
楊醫生說:「感到害怕很正常,原因不重要。人懼怕黑夜,難道知道了原因就不會再怕了嗎。人做的是解決它。一切的決定權都在你手上,蘇莉。決定也需要明白後果,以及承擔的勇氣。假如現在你的手裏有塊糖,有人問你要,你會不會給?如果給出去,你就要承擔給出去的後果,像是餓肚子,但你不能要求給出去會有結果,比如,對方對你心生感激,或者對你有好感。」
「為什麽?」
「因為你沒有問他們要。」楊醫生笑著說:「他們要糖果,於是他們得到或不得到,是他們的結果。而你,作為被動承擔的那個人,沒有提出任何要求。你沒有提出要求,所以不存在結果,但如果這個要求已經在你心裏,那麽它就會成為不舒服的存在。我希望你能消除這種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