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頁
無所謂,我會發瘋[快穿] 作者:從南而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萬萬沒想到居然還有後續,從前楚玉在京城時他被楚玉打,如今楚玉在邊關,他在家中聽著小曲喝著酒,突然就被拉到法場砍腦袋。
其他受牽連之人心裏的想法全都差不多。
在短短三天之內斬殺了太多人,那一片地麵上流的血洗了好幾天都沒洗幹淨,空氣中也始終瀰漫著一股血腥味。
但即便填進去這麽多條人命,皇帝依舊怒火難消,一方麵是因為楚玉在邊關依舊不停地向著中央推進,時不時就有噩耗傳進京城;另一方麵,是因為皇帝心頭認定的首惡跑了。
楚修卓和王氏帶著楚瑄四處躲藏,這一家三口至今下落不明。
楚修卓原本美滋滋地等著靠女兒當國丈。
但在一年以前,三皇子越來越頻繁地命令楚修卓為他辦事,辦的事也越來越麻煩。
楚修卓在經歷一向乖巧的二女兒突然性情大變之後,對這類事情特別敏感,他感知到三皇子的態度變化,又打聽到大女兒已經失寵。
楚修卓立馬開始為自己打算,他一咬牙傾盡所有資源人脈,給自己謀了一個外放,帶著王氏和楚瑄離開京城。
楚修卓在外地,也始終特別關注邊關的動向,他也可能是犯賤,總結了楚玉一段時間沒找他們要東西,肯定就在憋著什麽大招。
哪怕邊關一直沒有異動,楚修卓也沒有將自己派去的人喊迴來,而是始終讓他們密切關注楚玉的動向。
靠著這份耐心與勤奮,楚修卓是最先知道邊關封鎖的人,他比京城的人更早知道楚玉控製住軍營。
楚修卓得到消息之後,也沒有上報朝廷,而是第一時間選擇收拾行李跑路,他難得發善心,還讓人給京城的楚家族人報了信。
隻是楚家族人成功逃脫掉的沒有幾個。
楚玉在邊關勢如破竹,朝廷一開始就挺重視這事,派去幾路大軍聯合討伐,以三倍兵力對付楚玉。
但聲勢浩大的第一戰敗了之後,朝廷討伐軍士氣大挫。
恰逢此時,西南開始鬧水患,朝廷左支右絀,對於討伐軍的掌控逐漸減弱。
前方戰敗的消息不斷傳迴京城,皇帝忍不住慌了起來,心情變差之後,他的身體也每況愈下,嚴重的時候甚至無法處理朝政。
朝廷沒有主事之人,前方戰事頻頻失利,後方水患賑災又鬧出貪墨醜聞,整個朝野上下全都沉浸在惶惶不安之中。
關鍵時刻,三皇子站了出來,主動對著皇帝請纓,要求去前線督戰,以振士氣。
皇帝本來不想那麽快冊封太子,但是此時身體不好又大敵當前,三兒子本就是他看好的太子人選,皇帝難得果斷了一次,匆匆冊封三皇子為太子。
雖然前方有一場惡戰,但三皇子終於穿上太子禮服,哪怕冊封儀式因為太過匆忙的緣故辦得極其簡薄,三皇子仍舊覺得這是他前半生最風光的一天。
聽著一聲聲「太子殿下」的稱唿,三皇子為了守衛自己的江山,帶上行囊匆忙趕赴前線。
太子督戰,確實提振士氣,朝廷討伐大軍似乎又猛了起來。
但伴隨著幾聲巨響之後,這一次潰敗得比以往都要快。
「天雷!連老天爺都在幫他們!」
「本朝氣數已盡,楚氏天命所歸,我要投降!」
討伐大軍軍營裏四處都充斥著這樣的聲音,麵對前所未見的武器,普通士兵們全都精神崩潰,毫無戰意。
對麵的軍營裏,楚玉穿著一身銀白鎧甲,手持龍雀寶刀,坐在高頭大馬上,輕笑一聲,對著身邊副將說道:「既然是太子親自督戰,我怎麽能尋常對待?」
這也是楚玉第一次在戰場上使用熱武器,也算是給足了太子麵子。
副將恭維一聲,說道:「主公英明,敵軍已經潰不成軍,正是我們衝殺的大好時機。」
楚玉雖然是女子,但她在軍營中的威望,是她一拳一刀憑本事博出來的,她在戰場上的勇武,已經足夠讓眾人忽略她的性別。
這樣的主公,他們全都是真心追隨。
在楚玉身後不遠的地方,一個年輕男人正注視著楚玉的背影。
身旁的好友推了推他,說道:「你難道還想著鄭將軍?」
年輕男人搖了搖頭,說道:「我知道自己的主公是誰,我隻是還是忍不住擔憂鄭將軍。」
好友知道他和鄭子安關係很好,曾經是戰場上同生共死的好兄弟。
「鄭將軍是主公的夫君,主公到現在都還是好吃好喝的供著他,你又何必為他擔心呢?」好友勸道。
年輕男人神情複雜。
好友怕他犯糊塗,又說道:「主公雖是女子,但卻是真正值得我們追隨之人,鄭將軍再好,他也無法幫你升官,你日後也莫要再提鄭將軍了。」
年輕男人輕輕點頭。
他知道鄭子安是個好戰友、好兄弟,但楚玉不一樣,楚玉不僅治好了他母親的病,給他的夫人安排工作,還不斷提升他的待遇、官職,甚至未來入主京師之後還可能封爵。
這些,都是鄭子安給不了的。
本朝歷史一百五十年,這麽漫長的時間裏,許多東西已經固化。
例如軍營之中,沒有身份背景之人,哪怕殺敵再勇猛,軍功也不是自己的,頂多能夠得到些許賞銀。
勛貴子弟進入軍營,要不了多久就能成為將軍,而他們這些普通人,混了再久卻依舊隻是低級軍官。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其他受牽連之人心裏的想法全都差不多。
在短短三天之內斬殺了太多人,那一片地麵上流的血洗了好幾天都沒洗幹淨,空氣中也始終瀰漫著一股血腥味。
但即便填進去這麽多條人命,皇帝依舊怒火難消,一方麵是因為楚玉在邊關依舊不停地向著中央推進,時不時就有噩耗傳進京城;另一方麵,是因為皇帝心頭認定的首惡跑了。
楚修卓和王氏帶著楚瑄四處躲藏,這一家三口至今下落不明。
楚修卓原本美滋滋地等著靠女兒當國丈。
但在一年以前,三皇子越來越頻繁地命令楚修卓為他辦事,辦的事也越來越麻煩。
楚修卓在經歷一向乖巧的二女兒突然性情大變之後,對這類事情特別敏感,他感知到三皇子的態度變化,又打聽到大女兒已經失寵。
楚修卓立馬開始為自己打算,他一咬牙傾盡所有資源人脈,給自己謀了一個外放,帶著王氏和楚瑄離開京城。
楚修卓在外地,也始終特別關注邊關的動向,他也可能是犯賤,總結了楚玉一段時間沒找他們要東西,肯定就在憋著什麽大招。
哪怕邊關一直沒有異動,楚修卓也沒有將自己派去的人喊迴來,而是始終讓他們密切關注楚玉的動向。
靠著這份耐心與勤奮,楚修卓是最先知道邊關封鎖的人,他比京城的人更早知道楚玉控製住軍營。
楚修卓得到消息之後,也沒有上報朝廷,而是第一時間選擇收拾行李跑路,他難得發善心,還讓人給京城的楚家族人報了信。
隻是楚家族人成功逃脫掉的沒有幾個。
楚玉在邊關勢如破竹,朝廷一開始就挺重視這事,派去幾路大軍聯合討伐,以三倍兵力對付楚玉。
但聲勢浩大的第一戰敗了之後,朝廷討伐軍士氣大挫。
恰逢此時,西南開始鬧水患,朝廷左支右絀,對於討伐軍的掌控逐漸減弱。
前方戰敗的消息不斷傳迴京城,皇帝忍不住慌了起來,心情變差之後,他的身體也每況愈下,嚴重的時候甚至無法處理朝政。
朝廷沒有主事之人,前方戰事頻頻失利,後方水患賑災又鬧出貪墨醜聞,整個朝野上下全都沉浸在惶惶不安之中。
關鍵時刻,三皇子站了出來,主動對著皇帝請纓,要求去前線督戰,以振士氣。
皇帝本來不想那麽快冊封太子,但是此時身體不好又大敵當前,三兒子本就是他看好的太子人選,皇帝難得果斷了一次,匆匆冊封三皇子為太子。
雖然前方有一場惡戰,但三皇子終於穿上太子禮服,哪怕冊封儀式因為太過匆忙的緣故辦得極其簡薄,三皇子仍舊覺得這是他前半生最風光的一天。
聽著一聲聲「太子殿下」的稱唿,三皇子為了守衛自己的江山,帶上行囊匆忙趕赴前線。
太子督戰,確實提振士氣,朝廷討伐大軍似乎又猛了起來。
但伴隨著幾聲巨響之後,這一次潰敗得比以往都要快。
「天雷!連老天爺都在幫他們!」
「本朝氣數已盡,楚氏天命所歸,我要投降!」
討伐大軍軍營裏四處都充斥著這樣的聲音,麵對前所未見的武器,普通士兵們全都精神崩潰,毫無戰意。
對麵的軍營裏,楚玉穿著一身銀白鎧甲,手持龍雀寶刀,坐在高頭大馬上,輕笑一聲,對著身邊副將說道:「既然是太子親自督戰,我怎麽能尋常對待?」
這也是楚玉第一次在戰場上使用熱武器,也算是給足了太子麵子。
副將恭維一聲,說道:「主公英明,敵軍已經潰不成軍,正是我們衝殺的大好時機。」
楚玉雖然是女子,但她在軍營中的威望,是她一拳一刀憑本事博出來的,她在戰場上的勇武,已經足夠讓眾人忽略她的性別。
這樣的主公,他們全都是真心追隨。
在楚玉身後不遠的地方,一個年輕男人正注視著楚玉的背影。
身旁的好友推了推他,說道:「你難道還想著鄭將軍?」
年輕男人搖了搖頭,說道:「我知道自己的主公是誰,我隻是還是忍不住擔憂鄭將軍。」
好友知道他和鄭子安關係很好,曾經是戰場上同生共死的好兄弟。
「鄭將軍是主公的夫君,主公到現在都還是好吃好喝的供著他,你又何必為他擔心呢?」好友勸道。
年輕男人神情複雜。
好友怕他犯糊塗,又說道:「主公雖是女子,但卻是真正值得我們追隨之人,鄭將軍再好,他也無法幫你升官,你日後也莫要再提鄭將軍了。」
年輕男人輕輕點頭。
他知道鄭子安是個好戰友、好兄弟,但楚玉不一樣,楚玉不僅治好了他母親的病,給他的夫人安排工作,還不斷提升他的待遇、官職,甚至未來入主京師之後還可能封爵。
這些,都是鄭子安給不了的。
本朝歷史一百五十年,這麽漫長的時間裏,許多東西已經固化。
例如軍營之中,沒有身份背景之人,哪怕殺敵再勇猛,軍功也不是自己的,頂多能夠得到些許賞銀。
勛貴子弟進入軍營,要不了多久就能成為將軍,而他們這些普通人,混了再久卻依舊隻是低級軍官。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