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晏之不明所以,梁絳在一旁笑。
宋教授心痛捂胸口:「給你們師徒喝茶,暴殄天物咯。」
阿姨做好飯菜,三個人上桌吃飯。
梁絳給唐晏之盛一碗湯:「烏雞湯,多喝點。」
又說:「嗯,臉色看著比那天好多了。」
唐晏之伸手接過湯:「這周不忙,睡得好,吃得也好。」
梁絳不相信。
「真的。」
梁絳問:「你不吃食堂能吃些什麽?」
「餛飩和燒賣,」唐晏之拿白瓷勺舀一勺湯,「兩樣輪著和沙拉一起吃。」
「速凍的?」梁絳問,「不過也算是有進步,起碼是冒熱氣的東西了,比外國人吃的好。」
唐晏之笑笑,又想到陸淮了。
吃過飯,宋教授和老師繼續那盤沒下完的棋,唐晏之不懂棋,但他知道觀棋不語,於是安靜待在一旁。
宋教授愛書,客廳整麵牆都打成了書櫃,他隨手抽出一本,是詩集。
他六七歲就出了國,念大學時才迴來,語文基礎沒打好,唐詩三百首也沒背全,現在翻看還覺得有些新奇。
梁絳這盤棋眼見要輸,有些走神,抬眼看唐晏之:「在看什麽?」
唐晏之信手翻到一頁,聞言輕聲念出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
感謝在2022-10-24 23:28:29~2022-10-26 17:37:1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初初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小趙隻想當鹹魚zyx 5瓶;冠劍入明庭、哎呀噢、哈哈哈、清明清、35263980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7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草,真美啊。」
「沒點文化能不能別亂吟詩,杜牧這句詩看似是在描繪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描寫莊雅肅穆的南朝古寺籠罩在朦朧的江南煙雨之中的美景,實則是在暗諷南朝統治者勞民傷財,因佞佛而荒廢國政,借古諷今,一語雙關……初中語文閱讀理解怎麽做的?」
「應景就好了好吧,你看看你,典型應試教育的受害者,剛才那段是不是還得按點給分,不標序號扣兩分啊……」
兩個小姑娘一個拿著相機一個背著包,走在石板路上拌著嘴,領路的小師父撚著佛珠安靜地走在前頭。
三人行了一段路,小師父迴過頭說:「兩位施主,從這邊走就能下山了,雨天山路濕滑,還請注意腳下。」
兩個小姑娘才覺方才失言,忙有些羞赧地雙手合十:「謝謝,麻煩您了。」
她們清早上山拍照不小心迷了路,在山裏邊四處打轉,不想這森寒深山裏還隱著方古寺,誤打誤撞讓她們闖了進來。
比起本地香火最旺,遊客摩肩擦踵的那兩座古寺,這座寺廟遊人不多,香菸裊繞,很清淨,隻聽得見木魚聲和山間的鳥鳴。
細雨連綿,寧靜肅穆的古寺裏雨聲滴滴,禪境幽幽,青燈古佛,梵音繚繞。
霧起山林,兩個小姑娘跟著師父繞過古寺一角,綠色的青苔長滿了台階,石板路的盡頭是棵極高大的古銀杏,銀杏旁就是廟裏的大殿。
兩人側頭望過去,深秋的銀杏葉鋪了一地,殿前的滿地銀杏裏站著一個人,這人沒穿僧服,穿著黑色外套和長褲,姿態閑適,脊背卻筆直,手裏捧著卷經書,像是在低聲誦經。
微風搖擊,他身前是矗立在朦朧煙雨中的古剎大殿,身後是遠處層層疊疊的雲霧和山,餘鍾磬音,他看上去虔誠無比。
小姑娘看得有些出神,下意識想舉起相機,但想了想還是放下,輕聲問帶路的小師父:「這是你們這裏的……義工?」
小師父搖搖頭:「這位施主在此禪修,每日清早會上山禮佛誦經,兩位施主,請往這邊走。」
兩個小姑娘點頭,邊跟著走邊迴頭望,飛簷、鬥拱、黃牆、灰瓦、銀杏樹下一身黑衣側臉瑩白如玉的男人,每一迴頭皆是一景。
直到走到了山下,抱著相機的小姑娘摸了摸自己的鏡頭,還覺得遺憾。
「誰叫你剛才不拍?」她的同伴說。
「怕他不想被拍。」
「你可以問問他啊,拍下來不往網上發就是了。」
小姑娘說:「當時……不想打擾他。」
同伴愣了一下,迴想起剛才:「也是。」
陸淮來這裏有一個禮拜了,他不住在寺廟的客房,在山腳下的一家民宿裏訂了房間。
每日天不亮就起床,慢悠悠地上山,聽師傅們上早課,早課後吃一碗廟裏的素齋,然後靜坐於廊下。
古寺地勢高,視野開闊,一眼望去,四方山景盡在眼前,他坐在廊下聽著前方大殿裏迴蕩的鍾聲和山間的風聲抄經誦經,為已故的父母祈福。
六點關山門,陸淮就下山,迴到民宿和民宿老闆養的幾隻小土狗玩一會兒,八點迴房間洗漱睡覺。
每年他爸媽忌日前後他都會來這裏,身邊人這時很少會給他發消息打電話,連汪洋那個話癆都會安靜下來,他日日上山帶著手機也就是個看時間和照明的用處。
所以當放在外套口袋裏的手機響起提示音的時候,陸淮還有些詫異。
彼時他剛抄完一卷佛經,正從後院盛水的大缸裏拿葫蘆瓢舀水洗手。
宋教授心痛捂胸口:「給你們師徒喝茶,暴殄天物咯。」
阿姨做好飯菜,三個人上桌吃飯。
梁絳給唐晏之盛一碗湯:「烏雞湯,多喝點。」
又說:「嗯,臉色看著比那天好多了。」
唐晏之伸手接過湯:「這周不忙,睡得好,吃得也好。」
梁絳不相信。
「真的。」
梁絳問:「你不吃食堂能吃些什麽?」
「餛飩和燒賣,」唐晏之拿白瓷勺舀一勺湯,「兩樣輪著和沙拉一起吃。」
「速凍的?」梁絳問,「不過也算是有進步,起碼是冒熱氣的東西了,比外國人吃的好。」
唐晏之笑笑,又想到陸淮了。
吃過飯,宋教授和老師繼續那盤沒下完的棋,唐晏之不懂棋,但他知道觀棋不語,於是安靜待在一旁。
宋教授愛書,客廳整麵牆都打成了書櫃,他隨手抽出一本,是詩集。
他六七歲就出了國,念大學時才迴來,語文基礎沒打好,唐詩三百首也沒背全,現在翻看還覺得有些新奇。
梁絳這盤棋眼見要輸,有些走神,抬眼看唐晏之:「在看什麽?」
唐晏之信手翻到一頁,聞言輕聲念出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
感謝在2022-10-24 23:28:29~2022-10-26 17:37:1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初初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小趙隻想當鹹魚zyx 5瓶;冠劍入明庭、哎呀噢、哈哈哈、清明清、35263980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7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草,真美啊。」
「沒點文化能不能別亂吟詩,杜牧這句詩看似是在描繪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描寫莊雅肅穆的南朝古寺籠罩在朦朧的江南煙雨之中的美景,實則是在暗諷南朝統治者勞民傷財,因佞佛而荒廢國政,借古諷今,一語雙關……初中語文閱讀理解怎麽做的?」
「應景就好了好吧,你看看你,典型應試教育的受害者,剛才那段是不是還得按點給分,不標序號扣兩分啊……」
兩個小姑娘一個拿著相機一個背著包,走在石板路上拌著嘴,領路的小師父撚著佛珠安靜地走在前頭。
三人行了一段路,小師父迴過頭說:「兩位施主,從這邊走就能下山了,雨天山路濕滑,還請注意腳下。」
兩個小姑娘才覺方才失言,忙有些羞赧地雙手合十:「謝謝,麻煩您了。」
她們清早上山拍照不小心迷了路,在山裏邊四處打轉,不想這森寒深山裏還隱著方古寺,誤打誤撞讓她們闖了進來。
比起本地香火最旺,遊客摩肩擦踵的那兩座古寺,這座寺廟遊人不多,香菸裊繞,很清淨,隻聽得見木魚聲和山間的鳥鳴。
細雨連綿,寧靜肅穆的古寺裏雨聲滴滴,禪境幽幽,青燈古佛,梵音繚繞。
霧起山林,兩個小姑娘跟著師父繞過古寺一角,綠色的青苔長滿了台階,石板路的盡頭是棵極高大的古銀杏,銀杏旁就是廟裏的大殿。
兩人側頭望過去,深秋的銀杏葉鋪了一地,殿前的滿地銀杏裏站著一個人,這人沒穿僧服,穿著黑色外套和長褲,姿態閑適,脊背卻筆直,手裏捧著卷經書,像是在低聲誦經。
微風搖擊,他身前是矗立在朦朧煙雨中的古剎大殿,身後是遠處層層疊疊的雲霧和山,餘鍾磬音,他看上去虔誠無比。
小姑娘看得有些出神,下意識想舉起相機,但想了想還是放下,輕聲問帶路的小師父:「這是你們這裏的……義工?」
小師父搖搖頭:「這位施主在此禪修,每日清早會上山禮佛誦經,兩位施主,請往這邊走。」
兩個小姑娘點頭,邊跟著走邊迴頭望,飛簷、鬥拱、黃牆、灰瓦、銀杏樹下一身黑衣側臉瑩白如玉的男人,每一迴頭皆是一景。
直到走到了山下,抱著相機的小姑娘摸了摸自己的鏡頭,還覺得遺憾。
「誰叫你剛才不拍?」她的同伴說。
「怕他不想被拍。」
「你可以問問他啊,拍下來不往網上發就是了。」
小姑娘說:「當時……不想打擾他。」
同伴愣了一下,迴想起剛才:「也是。」
陸淮來這裏有一個禮拜了,他不住在寺廟的客房,在山腳下的一家民宿裏訂了房間。
每日天不亮就起床,慢悠悠地上山,聽師傅們上早課,早課後吃一碗廟裏的素齋,然後靜坐於廊下。
古寺地勢高,視野開闊,一眼望去,四方山景盡在眼前,他坐在廊下聽著前方大殿裏迴蕩的鍾聲和山間的風聲抄經誦經,為已故的父母祈福。
六點關山門,陸淮就下山,迴到民宿和民宿老闆養的幾隻小土狗玩一會兒,八點迴房間洗漱睡覺。
每年他爸媽忌日前後他都會來這裏,身邊人這時很少會給他發消息打電話,連汪洋那個話癆都會安靜下來,他日日上山帶著手機也就是個看時間和照明的用處。
所以當放在外套口袋裏的手機響起提示音的時候,陸淮還有些詫異。
彼時他剛抄完一卷佛經,正從後院盛水的大缸裏拿葫蘆瓢舀水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