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靖難再封賞
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 作者:東方笑笑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棣再度微微點了點頭。
朱能也不磨嘰了,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如果讓我做主的話,我覺得最少也是一個國公,至於其中的原因,我相信陛下應該清楚!”
朱棣聞言怔了一下,隨後點了點頭,說道:“你的這個提議挺好,那就這樣吧,追封徐增壽為定國公,世襲罔替,其子徐景昌襲爵,如何?”
朱能一聽,頓時一臉激動的跪在了地上,高唿道:“陛下英明,陛下英明啊,這樣他死也瞑目了,子孫後代也有了依靠,將來天下人肯定會更加擁護陛下!”
朱棣聞言,這心裏頓時也是美滋滋的,他最想要聽到的就是天下人擁護。
朱能這一句話可以說完全是說到了他的心坎裏。
此時整個人簡直比吃了蜂蜜都要開心。
“好了,以後你沒事兒也常來宮裏走動走動,外麵有什麽風吹草動的也多替朕打探一下,我畢竟隻是一個人,不可能做到事無巨細,肯定會有疏忽的時候!”
朱棣笑著說道。
他想要成為千古明君,那就必須要聽從所有人的建議,不能搞一言堂,否則,注定會遺臭萬年。、
朱能急忙點頭笑著說道:“陛下放心吧,朱能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棣一臉滿意的笑了起來,隻是當看到站在一旁的徐聞,他的臉色頓時陰沉了下去,有些不悅的盯著徐聞質問道:“你似乎有些不高興啊?”
徐聞一聽,急忙上前彎腰討好的笑著說道:“那不能,我對陛下同樣也是忠心耿耿啊!”
朱棣冷冷一笑道:“你少在這裏忽悠我,都讓你這麽多天不上朝了,你還有什麽不高興的呢?說吧,你有沒有什麽人要推薦的,或者是什麽你覺得沒有做好的事情!”
徐聞一聽,皺著眉頭思考了一下,隨後試探性的看著朱棣笑著說道:“是不是外姓人也可以?”
朱棣聞言眉頭皺了一下,按道理講這天下畢竟是他們老朱家的天下,一個外姓人能夠得到的封賞都是有上限的。
特別是封王之類的賞賜,幾乎很少會有外姓人。
便是他的父親也沒有封過幾個王。
隻是這個想法剛在他的腦海之中浮現就馬上被他推翻了。
他要做的可是千古名君,別人不能做的事情,到他這裏未必就沒有可能。
而且沒有那些人的幫助,沒有他們死心塌地的跟隨,他朱棣想要更進一步可是非常困難的。
再者說了,將來他若是北伐,自然也離不開那些人的支持。
如果連外姓人都能夠封王的話,那絕對會讓很多人願意跟隨朱棣拚命。
想通了其中的原由之後,朱棣的臉上也再度浮現出了一抹笑容,看著徐聞和藹的笑著說道:“論功行賞,可不是論身份,如果此人有功勞,不管他姓什麽,該有的賞賜,朕都不會吝嗇!”
徐聞一聽,頓時對著朱棣豎起了大拇指,笑著稱讚道:“陛下果然是天子,這格局真不是我等能夠相比的,既然這樣,我推薦一個人吧!”
朱棣一聽也有些好奇的盯著徐聞,想要知道徐聞即將推薦的是什麽人。
“張輔父子兩個,陛下對他們的為人應該很清楚,當年為了救陛下,那河間王可是連自己的性命都搭進去了。”
“可是因為他們姓張,所以給的賞賜並不多,張輔的美子也隻是一個昭懿貴妃,我覺得陛下可以增加一些賞賜。”
“畢竟張輔的能力我還是可以保證,此人將來必定能夠成為陛下的左膀右臂,若是陛下能夠增加一些賞賜,將來自然能夠得到更多的迴報,這一點我還是能夠保證的!”
朱棣一聽也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當時如果不是河間王帶人拚命衝殺,他朱棣還真未必能夠活下來。
隻是後來在賞賜的時候,卻因為張輔是外姓所以給予的賞賜倒也的確不算多。
稍微思考了一下,朱棣便笑著說道:“行,這事兒我記在心上了,你放心便是,朕不會讓任何人寒心,你們還有什麽人要推薦的嗎?”
朱能一聽,馬上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今日前來就是為了這事兒,彼此如此聖明,我這裏已經沒有合適的人推薦了!”
朱棣點了點頭又看向了一旁的徐聞。
徐聞見狀也馬上笑著說道:“其他人的賞賜都挺合適的,而且現在也不是戰時,倒是無需再動了,免得調動的人多了,讓朝野震動,就升張輔一個就行了!”
朱棣聞言滿意的看著兩人笑著說道:“好,那你們先迴去吧,我稍微想一下封號跟官職就會派人下旨的。”
“多謝陛下!”
兩人同時彎腰行禮,隨後便一起退出了大殿。
朱棣也低頭開始琢磨賞賜。
路上,朱能看著徐聞笑著問道:“真是沒想到這一次的事情竟然如此的順利啊!”
徐聞一聽,也笑著說道:“是啊,陛下越來越像陛下了啊!”
朱能一聽頓時愣了一下,一時間不明白徐聞這話是什麽意思。
可徐聞心裏卻是非常清楚,朱棣這北伐的時間拖延不了多久了,而且這一次他肯定會給張輔大量的賞賜,然後趁機拉攏武將,給自己刷一波人設。
張輔肯定是能夠得到好處,至於其他人他就不敢保證了。
不過在徐聞看來,這樣的朱棣才更加的成熟,才能夠走的更遠。
如果一直沒有進步的話,想要北伐恐怕是癡心妄想。
“好了,我先迴去了,實在是不習慣來皇宮,每次都累的要死!”
徐聞見朱能似乎還在琢磨自己的話,笑著說道。
“恭送國公!”
朱能忙行禮笑著說道。
“都是自己人犯不著這麽客氣,走了!”
徐聞笑著調侃道。
畢竟人家也是國公。
這一日,張輔正在家裏習武,突然一名小太監走了進來。
“聖旨到!”
小太監尖銳的聲音驟然在大門口響起。
張輔一聽,急忙放下手中的寶劍快速衝了上去。
“張輔接旨!”
小太監看了一眼張輔之後,傲慢的說道。
朱能也不磨嘰了,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如果讓我做主的話,我覺得最少也是一個國公,至於其中的原因,我相信陛下應該清楚!”
朱棣聞言怔了一下,隨後點了點頭,說道:“你的這個提議挺好,那就這樣吧,追封徐增壽為定國公,世襲罔替,其子徐景昌襲爵,如何?”
朱能一聽,頓時一臉激動的跪在了地上,高唿道:“陛下英明,陛下英明啊,這樣他死也瞑目了,子孫後代也有了依靠,將來天下人肯定會更加擁護陛下!”
朱棣聞言,這心裏頓時也是美滋滋的,他最想要聽到的就是天下人擁護。
朱能這一句話可以說完全是說到了他的心坎裏。
此時整個人簡直比吃了蜂蜜都要開心。
“好了,以後你沒事兒也常來宮裏走動走動,外麵有什麽風吹草動的也多替朕打探一下,我畢竟隻是一個人,不可能做到事無巨細,肯定會有疏忽的時候!”
朱棣笑著說道。
他想要成為千古明君,那就必須要聽從所有人的建議,不能搞一言堂,否則,注定會遺臭萬年。、
朱能急忙點頭笑著說道:“陛下放心吧,朱能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棣一臉滿意的笑了起來,隻是當看到站在一旁的徐聞,他的臉色頓時陰沉了下去,有些不悅的盯著徐聞質問道:“你似乎有些不高興啊?”
徐聞一聽,急忙上前彎腰討好的笑著說道:“那不能,我對陛下同樣也是忠心耿耿啊!”
朱棣冷冷一笑道:“你少在這裏忽悠我,都讓你這麽多天不上朝了,你還有什麽不高興的呢?說吧,你有沒有什麽人要推薦的,或者是什麽你覺得沒有做好的事情!”
徐聞一聽,皺著眉頭思考了一下,隨後試探性的看著朱棣笑著說道:“是不是外姓人也可以?”
朱棣聞言眉頭皺了一下,按道理講這天下畢竟是他們老朱家的天下,一個外姓人能夠得到的封賞都是有上限的。
特別是封王之類的賞賜,幾乎很少會有外姓人。
便是他的父親也沒有封過幾個王。
隻是這個想法剛在他的腦海之中浮現就馬上被他推翻了。
他要做的可是千古名君,別人不能做的事情,到他這裏未必就沒有可能。
而且沒有那些人的幫助,沒有他們死心塌地的跟隨,他朱棣想要更進一步可是非常困難的。
再者說了,將來他若是北伐,自然也離不開那些人的支持。
如果連外姓人都能夠封王的話,那絕對會讓很多人願意跟隨朱棣拚命。
想通了其中的原由之後,朱棣的臉上也再度浮現出了一抹笑容,看著徐聞和藹的笑著說道:“論功行賞,可不是論身份,如果此人有功勞,不管他姓什麽,該有的賞賜,朕都不會吝嗇!”
徐聞一聽,頓時對著朱棣豎起了大拇指,笑著稱讚道:“陛下果然是天子,這格局真不是我等能夠相比的,既然這樣,我推薦一個人吧!”
朱棣一聽也有些好奇的盯著徐聞,想要知道徐聞即將推薦的是什麽人。
“張輔父子兩個,陛下對他們的為人應該很清楚,當年為了救陛下,那河間王可是連自己的性命都搭進去了。”
“可是因為他們姓張,所以給的賞賜並不多,張輔的美子也隻是一個昭懿貴妃,我覺得陛下可以增加一些賞賜。”
“畢竟張輔的能力我還是可以保證,此人將來必定能夠成為陛下的左膀右臂,若是陛下能夠增加一些賞賜,將來自然能夠得到更多的迴報,這一點我還是能夠保證的!”
朱棣一聽也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當時如果不是河間王帶人拚命衝殺,他朱棣還真未必能夠活下來。
隻是後來在賞賜的時候,卻因為張輔是外姓所以給予的賞賜倒也的確不算多。
稍微思考了一下,朱棣便笑著說道:“行,這事兒我記在心上了,你放心便是,朕不會讓任何人寒心,你們還有什麽人要推薦的嗎?”
朱能一聽,馬上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今日前來就是為了這事兒,彼此如此聖明,我這裏已經沒有合適的人推薦了!”
朱棣點了點頭又看向了一旁的徐聞。
徐聞見狀也馬上笑著說道:“其他人的賞賜都挺合適的,而且現在也不是戰時,倒是無需再動了,免得調動的人多了,讓朝野震動,就升張輔一個就行了!”
朱棣聞言滿意的看著兩人笑著說道:“好,那你們先迴去吧,我稍微想一下封號跟官職就會派人下旨的。”
“多謝陛下!”
兩人同時彎腰行禮,隨後便一起退出了大殿。
朱棣也低頭開始琢磨賞賜。
路上,朱能看著徐聞笑著問道:“真是沒想到這一次的事情竟然如此的順利啊!”
徐聞一聽,也笑著說道:“是啊,陛下越來越像陛下了啊!”
朱能一聽頓時愣了一下,一時間不明白徐聞這話是什麽意思。
可徐聞心裏卻是非常清楚,朱棣這北伐的時間拖延不了多久了,而且這一次他肯定會給張輔大量的賞賜,然後趁機拉攏武將,給自己刷一波人設。
張輔肯定是能夠得到好處,至於其他人他就不敢保證了。
不過在徐聞看來,這樣的朱棣才更加的成熟,才能夠走的更遠。
如果一直沒有進步的話,想要北伐恐怕是癡心妄想。
“好了,我先迴去了,實在是不習慣來皇宮,每次都累的要死!”
徐聞見朱能似乎還在琢磨自己的話,笑著說道。
“恭送國公!”
朱能忙行禮笑著說道。
“都是自己人犯不著這麽客氣,走了!”
徐聞笑著調侃道。
畢竟人家也是國公。
這一日,張輔正在家裏習武,突然一名小太監走了進來。
“聖旨到!”
小太監尖銳的聲音驟然在大門口響起。
張輔一聽,急忙放下手中的寶劍快速衝了上去。
“張輔接旨!”
小太監看了一眼張輔之後,傲慢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