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退圈迴粵省老家種田爆紅了 作者:大河東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簽了協議後第一批大數額的收菜,所以不單單安滿倉、周銀梅在場,村長、安筱筠也在陪同在旁。
安滿倉和周銀梅種的是一片生菜地,趙老闆來到地頭隨手拔了一顆,揪了一片下來,在水龍頭下沖了沖就放進了嘴裏。
周銀梅有些緊張的看著他,「怎麽樣?沒什麽變化吧,我覺得跟我之前種的差別不大,我也檢測過了,你看這個檢測單。」
趙老闆看了檢測單,點了點頭,沒說什麽,然後拿出帶來的泡麵小鍋,用白水煮生菜,又嚐了一遍。
這個場麵安滿倉和周銀梅都不是第一迴 見了,在旁邊安靜的看著他操作,他們自己也試過了,心裏基本有數,隻是沒有得到一個準話,所以還有些忐忑。
嚐過了,趙老闆肯定了這一批菜的質量。
「還是老樣子,這個生菜我用兩塊五一斤的價格跟你們收。」
爺爺奶奶的菜苗品種這迴不是抽籤的,而是指定了這個最早收穫的生菜,好給其他人打個樣。
這一片地有九分多,原本是水田,現在都成了菜地,按照估計,得有個兩千到兩千四百斤。
按照最低的兩千斤算,就有個五千塊,耗時三十多天。
而過兩天,另一塊地的生菜也能收了,比這塊地大一些,大約能有五千五,加起來這就有一萬了!
雖然也要成本,但孫女賣給他們的菜苗真的不算太貴,而且也是按斤稱的,就她這裏的菜苗成本,也就幾百塊,而且還是賣出去後才去結算菜苗錢。
另外的成本就是農藥和水費了,也不多。
人力?
哪個農民會把自己的勞力當做成本呢?
他們高興,趙老闆也高興,他這邊兩塊五收,轉手最少四塊錢賣出去,他都不用入庫,拉上車就直接到賣家那裏卸貨。
村長拿著計算器按個不停,他們村人多地少,每戶基本上就那麽幾畝地,還分優劣,如果普遍這個價格上下的話,要是把所有地收出來,每個月是真能掙萬把塊錢啊!
現在這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還不多,但隻要他們賣過一次,自己心裏也有數了。
隨著這第一批買菜苗的人陸續收穫,他們看著立刻到帳的錢,一秒鍾都沒耽擱,跑到村大隊那裏去登記。
「我這迴定的菜苗太少了,我要翻一倍!」
「我的也不夠,我就種了幾分地,後悔啊。」這幾分地,就給他掙了兩千多塊錢。
「你們誰有我後悔,我明明抽中的菜苗不少,後麵我擔心賣不上價,轉手給我鄰居了,要是沒轉手,能多掙一倍!」
村大隊裏熱熱鬧鬧,村長笑的合不攏嘴:「我知道了,你們來這裏登記,打算什麽時候要,要多少地的,都給我登記清楚……」
激動過後,他們不約而同的給安筱筠家送東西,比如自家養的雞,自家做的點心,自家做的燻肉,都是禮輕情意重的東西。
畢竟他們要送重禮的話,算一下自己的身家,還真送不起,安廣川和陶蓮盈他們在村裏本來就十分受歡迎的,人氣現在又上了一個台階。
大家不是傻子,知道這是他們家有心扶持,才會有這個結果。
就連他們的員工工作的積極性都增加了一大截。
有那些隔壁村的,還時常跑到村大隊詢問,什麽時候這菜苗可以賣給他們?
這裏麵不得不說有村長和村幹部的功勞,他們也擔心有人因為一點蠅頭小利,就是因為彼此抽籤抽中的菜品的不同,產生的收入差異不懂事去鬧,所以一遍遍的跟他們說,他們村有安筱筠他們這種願意帶著大家一塊掙錢的人是多大的福氣。
有的時候就是缺那麽一個領頭羊,或許他們村也能成為跟那些模範村一樣的集體富裕文明示範村呢?
這個目標不得不說十分遠大,但不想當將軍的小兵,不是好兵,村長認為這是一樣的道理。
有了這一批吃到吃螃蟹的人在前麵做示範,第二批申請菜苗的不管是人數還是菜苗數量一下子就漲了上來,不過不是他們想要多少就多少,還是一樣去抽籤,抽到多少抽到什麽品種都是看運氣。
這也是因為菜價不是固定的,要是大家一窩蜂都去種目前單價最高的菜,之後菜價跌了呢?
還不如分散開來,看運氣,這樣大家都有機會,而且就算運氣差一些的,搭配的菜品市場價在當時也不會差太多。
隨著他們村紅紅火火,有一些建築群也悄悄的立了起來。
這些建築最顯眼的就是聞昭的地方,他建了三座別墅,另外還在他承包的山頭也種上了果樹。
他承包的地方也有適合種菜的,不過目前他不是本村戶口,和安家也沒有沾親帶故的關係,目前還在排隊當中。
他不是大柳村唯一的外來戶。
鄭家兄妹也在村裏買了房,買的是村民們多餘的宅基地,自己建房子。
農村的房子沒有房本,不是合格的商品房,但小產權房也不是什麽新鮮玩意兒了,合同簽了,使用權就歸他們了。
倒是還有人想來大柳村承包土地,但現在村委不是那麽容易鬆口的,村民們見到了實實在在的前景,也不樂意把自己的地低價包出去。
就是聞昭,他若不是有「鈔能力」,也沒法這麽順利拿下。
聞昭倒是沒想著插手做農業相關的生意,他之所以種,是打算自己吃,送人,或者是作為員工福利。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安滿倉和周銀梅種的是一片生菜地,趙老闆來到地頭隨手拔了一顆,揪了一片下來,在水龍頭下沖了沖就放進了嘴裏。
周銀梅有些緊張的看著他,「怎麽樣?沒什麽變化吧,我覺得跟我之前種的差別不大,我也檢測過了,你看這個檢測單。」
趙老闆看了檢測單,點了點頭,沒說什麽,然後拿出帶來的泡麵小鍋,用白水煮生菜,又嚐了一遍。
這個場麵安滿倉和周銀梅都不是第一迴 見了,在旁邊安靜的看著他操作,他們自己也試過了,心裏基本有數,隻是沒有得到一個準話,所以還有些忐忑。
嚐過了,趙老闆肯定了這一批菜的質量。
「還是老樣子,這個生菜我用兩塊五一斤的價格跟你們收。」
爺爺奶奶的菜苗品種這迴不是抽籤的,而是指定了這個最早收穫的生菜,好給其他人打個樣。
這一片地有九分多,原本是水田,現在都成了菜地,按照估計,得有個兩千到兩千四百斤。
按照最低的兩千斤算,就有個五千塊,耗時三十多天。
而過兩天,另一塊地的生菜也能收了,比這塊地大一些,大約能有五千五,加起來這就有一萬了!
雖然也要成本,但孫女賣給他們的菜苗真的不算太貴,而且也是按斤稱的,就她這裏的菜苗成本,也就幾百塊,而且還是賣出去後才去結算菜苗錢。
另外的成本就是農藥和水費了,也不多。
人力?
哪個農民會把自己的勞力當做成本呢?
他們高興,趙老闆也高興,他這邊兩塊五收,轉手最少四塊錢賣出去,他都不用入庫,拉上車就直接到賣家那裏卸貨。
村長拿著計算器按個不停,他們村人多地少,每戶基本上就那麽幾畝地,還分優劣,如果普遍這個價格上下的話,要是把所有地收出來,每個月是真能掙萬把塊錢啊!
現在這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還不多,但隻要他們賣過一次,自己心裏也有數了。
隨著這第一批買菜苗的人陸續收穫,他們看著立刻到帳的錢,一秒鍾都沒耽擱,跑到村大隊那裏去登記。
「我這迴定的菜苗太少了,我要翻一倍!」
「我的也不夠,我就種了幾分地,後悔啊。」這幾分地,就給他掙了兩千多塊錢。
「你們誰有我後悔,我明明抽中的菜苗不少,後麵我擔心賣不上價,轉手給我鄰居了,要是沒轉手,能多掙一倍!」
村大隊裏熱熱鬧鬧,村長笑的合不攏嘴:「我知道了,你們來這裏登記,打算什麽時候要,要多少地的,都給我登記清楚……」
激動過後,他們不約而同的給安筱筠家送東西,比如自家養的雞,自家做的點心,自家做的燻肉,都是禮輕情意重的東西。
畢竟他們要送重禮的話,算一下自己的身家,還真送不起,安廣川和陶蓮盈他們在村裏本來就十分受歡迎的,人氣現在又上了一個台階。
大家不是傻子,知道這是他們家有心扶持,才會有這個結果。
就連他們的員工工作的積極性都增加了一大截。
有那些隔壁村的,還時常跑到村大隊詢問,什麽時候這菜苗可以賣給他們?
這裏麵不得不說有村長和村幹部的功勞,他們也擔心有人因為一點蠅頭小利,就是因為彼此抽籤抽中的菜品的不同,產生的收入差異不懂事去鬧,所以一遍遍的跟他們說,他們村有安筱筠他們這種願意帶著大家一塊掙錢的人是多大的福氣。
有的時候就是缺那麽一個領頭羊,或許他們村也能成為跟那些模範村一樣的集體富裕文明示範村呢?
這個目標不得不說十分遠大,但不想當將軍的小兵,不是好兵,村長認為這是一樣的道理。
有了這一批吃到吃螃蟹的人在前麵做示範,第二批申請菜苗的不管是人數還是菜苗數量一下子就漲了上來,不過不是他們想要多少就多少,還是一樣去抽籤,抽到多少抽到什麽品種都是看運氣。
這也是因為菜價不是固定的,要是大家一窩蜂都去種目前單價最高的菜,之後菜價跌了呢?
還不如分散開來,看運氣,這樣大家都有機會,而且就算運氣差一些的,搭配的菜品市場價在當時也不會差太多。
隨著他們村紅紅火火,有一些建築群也悄悄的立了起來。
這些建築最顯眼的就是聞昭的地方,他建了三座別墅,另外還在他承包的山頭也種上了果樹。
他承包的地方也有適合種菜的,不過目前他不是本村戶口,和安家也沒有沾親帶故的關係,目前還在排隊當中。
他不是大柳村唯一的外來戶。
鄭家兄妹也在村裏買了房,買的是村民們多餘的宅基地,自己建房子。
農村的房子沒有房本,不是合格的商品房,但小產權房也不是什麽新鮮玩意兒了,合同簽了,使用權就歸他們了。
倒是還有人想來大柳村承包土地,但現在村委不是那麽容易鬆口的,村民們見到了實實在在的前景,也不樂意把自己的地低價包出去。
就是聞昭,他若不是有「鈔能力」,也沒法這麽順利拿下。
聞昭倒是沒想著插手做農業相關的生意,他之所以種,是打算自己吃,送人,或者是作為員工福利。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