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赤炎堂銷聲匿跡後,南路村的生活稍微好了一些,但這裏仍然充滿了貧困的人。
陽光透過稀疏的樹葉灑在村中的土路上,塵土飛揚。村民們的臉上寫滿了生活的艱辛與無奈。
尤其是在生病的時候,這成了很大的問題。沒有足夠的錢財,村民們隻能默默承受病痛的折磨。在大病麵前,他們往往隻能自求多福,祈禱自己能夠挺過去。
在為每天三餐而掙紮的情況下,很多人都不敢去藥房看病。藥房雖然近在咫尺,但對於他們來說,那卻是遙不可及的地方。他們害怕麵對無法支付的賬單。
宋素一家也是如此。
幾年前,父親因病去世,留下了一家老小。母親的身體本就虛弱,如今更是病倒在床,整日咳嗽不止。宋素看著病榻上的母親,心中充滿了無助。她知道,母親需要醫藥來治療,但家裏的經濟狀況卻讓她無能為力。
如今年僅十五歲的她能做的事情本就不多,更何況她若離開家,誰來照顧和病魔鬥爭的母親呢?
每天,她都隻能在家中忙碌,為母親煎藥、做飯,盡力減輕她的痛苦。她的生活被家庭的瑣事和母親的病情填滿,沒有一刻的喘息之機。每天僅僅解決一日三餐就很已經拚盡全力。
今天跟往常一樣,等母親入睡後,宋素才出了房間。她站在院子裏,長歎一口氣,仿佛要將心中的愁悶一並吐出。夜色中,她的身影顯得格外單薄,仿佛一陣風就能將她吹倒。
就在她站在院子裏長歎一口氣的時候,鄰居張大嬸來到了她麵前。張大嬸是村裏的熱心人,常常幫助鄰裏,她的出現讓宋素感到一絲安慰。
“素啊。”張大嬸的聲音帶著一絲關切。
“大嬸,您怎麽來了?”宋素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我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張大嬸的臉上露出笑容。
“是嗎?是什麽好消息……”
“趕緊帶你母親去南路藥房看看吧。”張大嬸的聲音急切,仿佛生怕宋素錯過這個機會。
南路藥房是附近幾個村最大的藥房。
當然,這裏的“最大”也隻是相對而言,與大都市的藥房相比,還是顯得很小。藥房雖然不大,但在南路村卻像是救命稻草一般珍貴。
“我也想去,可是……”宋素的聲音低了下來,眼中閃過一絲無奈。
去不了,問題就在於缺錢。藥費對於她們來說,是一筆無法承受的負擔。
但張大嬸不是那種不明白這種情況的人。她知道宋家的情況,也知道這個消息對宋素意味著什麽。
“現在那裏在招募患者,免費提供藥材!”張大嬸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興奮。
“什麽?大嬸,您說什麽?免費提供藥材?”宋素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的光芒,她從未想過會有這樣的好事。
“是的。所以現在那裏的人多得不得了。你也趕緊帶你母親去看看吧。”
“好的,我知道了!”
宋素仿佛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第二天一大早,她立刻跑進屋內,叫醒了熟睡的母親,匆忙趕往藥房。
* * *
當宋素到達南路藥房時,望著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她心中燃起希望的火苗。
陽光灑在藥房前的空地上,照亮了那些渴望康複的麵孔。平日冷冷清清的藥房,人們的笑聲交織在一起,此刻顯熱鬧非凡。
終於輪到了她,大夫開始為她的母親診斷。大夫輕輕搭上宋素母親的手腕,凝神細聽脈象。片刻之後,他微微皺眉,臉上露出幾分憂慮。
“唉,肺病得很嚴重啊。再拖下去可是大問題。”大夫的話語如同一記重錘,敲擊在宋素的心上,讓她不禁握緊了拳頭。
她知道母親的病不輕,但聽到大夫的診斷,依然讓她感到一陣心酸。
“真的嗎?那麽現在該怎麽辦,大夫……”宋素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她多麽希望能夠讓母親早日康複。
“別擔心,吃兩個月的藥,好好休息就能好。”
這時,宋素的母親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無奈。她的聲音微弱,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口氣:
“不需要,我不用吃藥。”
“您這是什麽意思,母親。”宋素的聲音中帶著不解與焦急。
“兩個月的藥費,我們怎麽付得起啊。”母親說的是事實,巨額的藥費是她們無法逾越的鴻溝。
就在這時,一名男子走到了大夫身邊,正是壁友。
他向宋素的母親安慰道:“不用擔心,藥是免費的。”
“什麽,免、免費?真的嗎?真的要給我們免費藥嗎?”宋素的聲音中帶著難以置信的驚喜。
“是的,如假包換。”
“真是太謝謝您了,公子!”她的眼中閃過一絲淚光,表達著內心的感激與喜悅。
“不用謝我,這藥不是我贈送的,是這位仁兄提供的。”壁友看向一旁,旁邊一臉複雜的男子正是當事人唐士民。
“謝謝您,這麽做好事,定會有好報的。”宋素聲音顫抖著說道,一邊向唐士民深深的鞠了一躬。
“呃,不用客氣。”唐士民一臉尷尬的輕聲說道,也不由自主地鞠躬。
當然,他心裏已經如火燒一般。
由於害怕後果,他乖乖地聽從壁友的指示,從唐家的倉庫中取走了一半的毒材。這些毒藥的數量巨大,隨即通過醫生的手轉化為大量藥材。即使是難以處理的劇毒,也被送到其他藥房,與藥材交換。看著家族寶貴的毒藥都變成了藥材被分發掉,心裏那叫一個肉疼。
總之,通過這種方式使得這裏堆滿了大量藥材,壁友正將這些藥材分給那些貧窮而需要幫助的人。
當然,為了避免被濫用,規定必須帶病人前來診斷後才能領取藥材,而對於行動不便的病人則親自上門。
這樣的安排既保證了藥材的合理使用,也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了救治。
因此,得知消息的人越來越多,導致隊伍越來越長。人們從四麵八方趕來,匯聚在這小小的藥房前。
就在藥房門前長長的隊列旁,有人在忙著製作什麽東西。叮叮當當的敲擊聲伴隨著輕微的唿喝,吸引了不少排隊者的目光。
撲通!
在藥房入口旁的牆外,一根原木穩穩地插入地麵——是由春三完成的。他那粗壯的手臂揮動如風,動作利落。原木深深地插入泥土中,發出沉悶的聲響。
“好了!”春三的聲音如雷鳴般響起,帶著幾分自豪與滿足。
他拍了拍手,直起身子,望向旁邊的諸葛昭。
旁邊的諸葛昭點了點頭,並詢問另一位身形更加魁梧的男子王巨龍。
“這樣可以嗎?”
王巨龍仔細打量了一下那根原木,微微點頭表示認可。
“完全足夠。”
春三插在地上的原木大約到人胸口那麽高,頂部設計成一個平整的平台,可以穩穩地放置物品。原木的表麵被打磨得光滑如鏡,木紋清晰可見。
此外,邊上還懸掛了一個小鈴鐺,金色的鈴身閃爍著迷人的光澤。
“……?”
排隊的人群不禁對它投以好奇的目光,有人低聲議論,有人目不轉睛地盯著那個奇怪的裝置,大家都在猜測這個奇怪的裝置要用來幹什麽。
諸葛昭清了清嗓子,朝大家朗聲說道:
“請大家稍微注意一下這裏!”
聲音中氣十足,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前來取藥的人以及通過傳言來看熱鬧的人都紛紛側目,注視著聽他講話。
“我叫諸葛昭,是昆侖山半山腰昆侖客棧的店員。”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自豪,“從今往後,我們昆侖客棧將接受餐食配送訂單,為各位的家中直接送餐。”
“送餐……?”有人低聲驚唿,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是真的嗎?”有人帶著幾分疑惑,目光緊緊鎖定在諸葛昭的臉上。
“是的。”諸葛昭微微一笑道。
眾人驚訝地睜大了眼睛,送餐服務,這簡直是一項顛覆傳統的創舉。諸葛昭繼續解釋道:
“訂單可以寫在任何紙上。隻需將所需食物和詳細地址寫好放入這裏,並敲響鈴鐺,即可盡快為您送餐,敬請告知鄰裏。”
每當鈴聲響起,附近的鴿子就會飛來拿走訂單,送往昆侖客棧,然後按照訂單送餐。這個精巧的設計,令人歎為觀止。
“那豈不是不用親自去客棧也能吃到客棧的美食了?”人群中有人驚喜的問道。
“就是這樣。”諸葛昭微笑著點頭。
“哇哦!我一直忘不了那兒的美食,可實在太遠去不了。現在還能送餐,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有人興奮地喊道。
“沒錯!這方法真是絕妙!”另一人激動的附和道。
集聚著的許多人都知道昆侖客棧,對其美味佳肴更是讚不絕口。他們紛紛對這項新服務表示支持與期待。
看到這一幕,已經悄悄走到外麵的壁友微微一笑。
一切順利。
壁友早已與藥房的大夫商量好。
由於用唐家的毒材換來了大量藥材,這些藥材中不乏許多稀世珍品,大夫因此也獲得了可觀的收入。
因此,他提出要在藥房門口立一個訂餐聯絡點的時候,大夫幾乎沒有多加思索,便爽快地答應了。畢竟,大夫方麵也沒有任何損失,而且這聯絡點設立之後,不僅方便了病患,也讓這藥房多了幾分人氣。
諸葛昭將他之前對眾人解釋的內容詳細寫在紙上。他取出一張上好的宣紙,用工整的小楷字跡將聯絡點的使用方法、訂餐流程等一一列明,生怕有半點遺漏。寫畢,他將紙張貼到藥房的外牆上,確保每個路過之人皆能一目了然。
而壁友則在裝訂單的原木上掛上事先製作的小牌子。那牌子正麵刻著九個大字,字跡蒼勁有力。
## 昆侖客棧第一訂餐棒 ##
當看病的人陸續散去,取藥的患者也各自歸家,壁友一行人準備返迴昆侖客棧。
春三走在最後,他看著那根原木,總覺得少了點什麽。他思索片刻,忽然從腰間取出一柄小刀,蹲下身子,在木棒下方刻了一句小字。
## 破壞此物者死於我手——春三 ##
陽光透過稀疏的樹葉灑在村中的土路上,塵土飛揚。村民們的臉上寫滿了生活的艱辛與無奈。
尤其是在生病的時候,這成了很大的問題。沒有足夠的錢財,村民們隻能默默承受病痛的折磨。在大病麵前,他們往往隻能自求多福,祈禱自己能夠挺過去。
在為每天三餐而掙紮的情況下,很多人都不敢去藥房看病。藥房雖然近在咫尺,但對於他們來說,那卻是遙不可及的地方。他們害怕麵對無法支付的賬單。
宋素一家也是如此。
幾年前,父親因病去世,留下了一家老小。母親的身體本就虛弱,如今更是病倒在床,整日咳嗽不止。宋素看著病榻上的母親,心中充滿了無助。她知道,母親需要醫藥來治療,但家裏的經濟狀況卻讓她無能為力。
如今年僅十五歲的她能做的事情本就不多,更何況她若離開家,誰來照顧和病魔鬥爭的母親呢?
每天,她都隻能在家中忙碌,為母親煎藥、做飯,盡力減輕她的痛苦。她的生活被家庭的瑣事和母親的病情填滿,沒有一刻的喘息之機。每天僅僅解決一日三餐就很已經拚盡全力。
今天跟往常一樣,等母親入睡後,宋素才出了房間。她站在院子裏,長歎一口氣,仿佛要將心中的愁悶一並吐出。夜色中,她的身影顯得格外單薄,仿佛一陣風就能將她吹倒。
就在她站在院子裏長歎一口氣的時候,鄰居張大嬸來到了她麵前。張大嬸是村裏的熱心人,常常幫助鄰裏,她的出現讓宋素感到一絲安慰。
“素啊。”張大嬸的聲音帶著一絲關切。
“大嬸,您怎麽來了?”宋素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我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張大嬸的臉上露出笑容。
“是嗎?是什麽好消息……”
“趕緊帶你母親去南路藥房看看吧。”張大嬸的聲音急切,仿佛生怕宋素錯過這個機會。
南路藥房是附近幾個村最大的藥房。
當然,這裏的“最大”也隻是相對而言,與大都市的藥房相比,還是顯得很小。藥房雖然不大,但在南路村卻像是救命稻草一般珍貴。
“我也想去,可是……”宋素的聲音低了下來,眼中閃過一絲無奈。
去不了,問題就在於缺錢。藥費對於她們來說,是一筆無法承受的負擔。
但張大嬸不是那種不明白這種情況的人。她知道宋家的情況,也知道這個消息對宋素意味著什麽。
“現在那裏在招募患者,免費提供藥材!”張大嬸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興奮。
“什麽?大嬸,您說什麽?免費提供藥材?”宋素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的光芒,她從未想過會有這樣的好事。
“是的。所以現在那裏的人多得不得了。你也趕緊帶你母親去看看吧。”
“好的,我知道了!”
宋素仿佛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第二天一大早,她立刻跑進屋內,叫醒了熟睡的母親,匆忙趕往藥房。
* * *
當宋素到達南路藥房時,望著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她心中燃起希望的火苗。
陽光灑在藥房前的空地上,照亮了那些渴望康複的麵孔。平日冷冷清清的藥房,人們的笑聲交織在一起,此刻顯熱鬧非凡。
終於輪到了她,大夫開始為她的母親診斷。大夫輕輕搭上宋素母親的手腕,凝神細聽脈象。片刻之後,他微微皺眉,臉上露出幾分憂慮。
“唉,肺病得很嚴重啊。再拖下去可是大問題。”大夫的話語如同一記重錘,敲擊在宋素的心上,讓她不禁握緊了拳頭。
她知道母親的病不輕,但聽到大夫的診斷,依然讓她感到一陣心酸。
“真的嗎?那麽現在該怎麽辦,大夫……”宋素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她多麽希望能夠讓母親早日康複。
“別擔心,吃兩個月的藥,好好休息就能好。”
這時,宋素的母親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無奈。她的聲音微弱,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口氣:
“不需要,我不用吃藥。”
“您這是什麽意思,母親。”宋素的聲音中帶著不解與焦急。
“兩個月的藥費,我們怎麽付得起啊。”母親說的是事實,巨額的藥費是她們無法逾越的鴻溝。
就在這時,一名男子走到了大夫身邊,正是壁友。
他向宋素的母親安慰道:“不用擔心,藥是免費的。”
“什麽,免、免費?真的嗎?真的要給我們免費藥嗎?”宋素的聲音中帶著難以置信的驚喜。
“是的,如假包換。”
“真是太謝謝您了,公子!”她的眼中閃過一絲淚光,表達著內心的感激與喜悅。
“不用謝我,這藥不是我贈送的,是這位仁兄提供的。”壁友看向一旁,旁邊一臉複雜的男子正是當事人唐士民。
“謝謝您,這麽做好事,定會有好報的。”宋素聲音顫抖著說道,一邊向唐士民深深的鞠了一躬。
“呃,不用客氣。”唐士民一臉尷尬的輕聲說道,也不由自主地鞠躬。
當然,他心裏已經如火燒一般。
由於害怕後果,他乖乖地聽從壁友的指示,從唐家的倉庫中取走了一半的毒材。這些毒藥的數量巨大,隨即通過醫生的手轉化為大量藥材。即使是難以處理的劇毒,也被送到其他藥房,與藥材交換。看著家族寶貴的毒藥都變成了藥材被分發掉,心裏那叫一個肉疼。
總之,通過這種方式使得這裏堆滿了大量藥材,壁友正將這些藥材分給那些貧窮而需要幫助的人。
當然,為了避免被濫用,規定必須帶病人前來診斷後才能領取藥材,而對於行動不便的病人則親自上門。
這樣的安排既保證了藥材的合理使用,也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了救治。
因此,得知消息的人越來越多,導致隊伍越來越長。人們從四麵八方趕來,匯聚在這小小的藥房前。
就在藥房門前長長的隊列旁,有人在忙著製作什麽東西。叮叮當當的敲擊聲伴隨著輕微的唿喝,吸引了不少排隊者的目光。
撲通!
在藥房入口旁的牆外,一根原木穩穩地插入地麵——是由春三完成的。他那粗壯的手臂揮動如風,動作利落。原木深深地插入泥土中,發出沉悶的聲響。
“好了!”春三的聲音如雷鳴般響起,帶著幾分自豪與滿足。
他拍了拍手,直起身子,望向旁邊的諸葛昭。
旁邊的諸葛昭點了點頭,並詢問另一位身形更加魁梧的男子王巨龍。
“這樣可以嗎?”
王巨龍仔細打量了一下那根原木,微微點頭表示認可。
“完全足夠。”
春三插在地上的原木大約到人胸口那麽高,頂部設計成一個平整的平台,可以穩穩地放置物品。原木的表麵被打磨得光滑如鏡,木紋清晰可見。
此外,邊上還懸掛了一個小鈴鐺,金色的鈴身閃爍著迷人的光澤。
“……?”
排隊的人群不禁對它投以好奇的目光,有人低聲議論,有人目不轉睛地盯著那個奇怪的裝置,大家都在猜測這個奇怪的裝置要用來幹什麽。
諸葛昭清了清嗓子,朝大家朗聲說道:
“請大家稍微注意一下這裏!”
聲音中氣十足,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前來取藥的人以及通過傳言來看熱鬧的人都紛紛側目,注視著聽他講話。
“我叫諸葛昭,是昆侖山半山腰昆侖客棧的店員。”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自豪,“從今往後,我們昆侖客棧將接受餐食配送訂單,為各位的家中直接送餐。”
“送餐……?”有人低聲驚唿,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是真的嗎?”有人帶著幾分疑惑,目光緊緊鎖定在諸葛昭的臉上。
“是的。”諸葛昭微微一笑道。
眾人驚訝地睜大了眼睛,送餐服務,這簡直是一項顛覆傳統的創舉。諸葛昭繼續解釋道:
“訂單可以寫在任何紙上。隻需將所需食物和詳細地址寫好放入這裏,並敲響鈴鐺,即可盡快為您送餐,敬請告知鄰裏。”
每當鈴聲響起,附近的鴿子就會飛來拿走訂單,送往昆侖客棧,然後按照訂單送餐。這個精巧的設計,令人歎為觀止。
“那豈不是不用親自去客棧也能吃到客棧的美食了?”人群中有人驚喜的問道。
“就是這樣。”諸葛昭微笑著點頭。
“哇哦!我一直忘不了那兒的美食,可實在太遠去不了。現在還能送餐,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有人興奮地喊道。
“沒錯!這方法真是絕妙!”另一人激動的附和道。
集聚著的許多人都知道昆侖客棧,對其美味佳肴更是讚不絕口。他們紛紛對這項新服務表示支持與期待。
看到這一幕,已經悄悄走到外麵的壁友微微一笑。
一切順利。
壁友早已與藥房的大夫商量好。
由於用唐家的毒材換來了大量藥材,這些藥材中不乏許多稀世珍品,大夫因此也獲得了可觀的收入。
因此,他提出要在藥房門口立一個訂餐聯絡點的時候,大夫幾乎沒有多加思索,便爽快地答應了。畢竟,大夫方麵也沒有任何損失,而且這聯絡點設立之後,不僅方便了病患,也讓這藥房多了幾分人氣。
諸葛昭將他之前對眾人解釋的內容詳細寫在紙上。他取出一張上好的宣紙,用工整的小楷字跡將聯絡點的使用方法、訂餐流程等一一列明,生怕有半點遺漏。寫畢,他將紙張貼到藥房的外牆上,確保每個路過之人皆能一目了然。
而壁友則在裝訂單的原木上掛上事先製作的小牌子。那牌子正麵刻著九個大字,字跡蒼勁有力。
## 昆侖客棧第一訂餐棒 ##
當看病的人陸續散去,取藥的患者也各自歸家,壁友一行人準備返迴昆侖客棧。
春三走在最後,他看著那根原木,總覺得少了點什麽。他思索片刻,忽然從腰間取出一柄小刀,蹲下身子,在木棒下方刻了一句小字。
## 破壞此物者死於我手——春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