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綰造反這件事對於劉邦來說可謂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甚至可以說是導致劉邦被活活氣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劉邦自身情緒難以自控、衣錦還鄉後生活習慣不良等因素也可能對他的健康產生了一定影響。


    當劉邦被英布的箭矢射中受傷後,呂雉迅速派遣太醫前來診治。


    劉邦詢問太醫病情是否能夠治愈,太醫迴答說可以。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劉邦突然爆發出一陣怒罵:“朕本是一介平民百姓,手持三尺長劍斬殺白蛇,最終才奪得這天下。這難道不是上天注定的嗎?既然我的命運由天定,即使扁鵲在世,又能對我有何幫助呢?”


    這段話展現了劉邦內心深處的一種無奈和絕望感。


    他意識到自己的生死已非人力所能左右,而是受到天命的製約。


    這種觀念或許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命運的看法,但同時也透露出劉邦對自己一生奮鬥成果的感慨和對死亡的恐懼。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是很多失敗者常常發出的慨歎。


    西楚霸王項羽,一代英雄豪傑,力能扛鼎,氣壓萬夫,最後卻兵敗垓下,四麵楚歌。他長歎一聲:“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意思是上天要滅亡我,並非我用兵打仗的過錯啊!


    無獨有偶,漢初三大名將之一的韓信,輔佐劉邦建立漢朝後被呂後誘殺,臨死前,他歎息道:“吾不用蒯通計,反為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他認為自己沒有聽從謀士蒯通的建議,反而被呂後設計陷害,這是天意啊!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自己不去謀劃,又怎能成功呢?


    既然不用謀略,那麽失敗也是理所當然的。


    漢高祖劉邦病重,呂後請來太醫為他醫治,但劉邦拒絕接受治療,並把太醫趕了出去。


    他認為人的生死是由上天決定的,即使是名醫扁鵲也無法改變命運。


    因此,他寧願相信天命,也不願接受醫生的治療。


    這讓人想起《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的一個故事,當齊桓公病入膏肓時,神醫扁鵲前來救治,但齊桓公卻固執地認為自己的命運由上天決定,不肯接受治療,最終病逝。


    由此可見,當一個人生病嚴重時,如果不積極治療,隻寄希望於上天的保佑,那結果隻有死亡。


    我們不能僅僅依靠奇跡,而應該努力去爭取和創造機會。


    如果隻是等待奇跡的發生,而不采取實際行動,那麽奇跡永遠不會降臨。


    所以,我們要明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隻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更好地把握機遇,實現自己的目標。


    呂雉眼見劉邦不行了,心急如焚,忙問:“你死後,倘若蕭何也跟著去了,誰能夠代替蕭何?”


    劉邦微微喘息著迴答道:“曹參可以。”


    呂雉又緊接著追問:“那曹參之後呢?”


    劉邦沉默片刻後緩緩說道:“王陵為人憨直,可以讓他擔任丞相,但需要陳平來輔佐他。此外,周勃雖然木訥,但忠誠可靠,可以任命他為太尉。”


    說完這些話,劉邦已經氣喘籲籲,無法繼續迴答呂雉的問題。


    事實上,這是劉邦留給呂雉的一道巨大難題。


    這些人都各有特點,難以輕易駕馭。


    蕭何一直以來都勤勤懇懇地為劉氏家族效力,堪稱楷模。如果呂雉能夠將他收為己用,那麽他將成為她的得力助手。然而,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曹參看似糊塗,實則精明無比。他善於偽裝自己,讓人難以捉摸。對於呂雉來說,如果想要掌控權力,就必須麵對來自曹參的阻礙。


    王陵則是個直腸子,性格耿直,必定會成為呂雉掌握權力的絆腳石。


    而周勃雖然勇猛無畏,但卻非常依賴陳平,事事以陳平頂頭。


    至於陳平本人,看起來平淡無奇,但呂雉卻始終無法看穿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和深度。


    更為棘手的是,陳平和灌嬰領兵十萬駐守滎陽,樊噲和周勃領兵二十萬駐守代國,這些人都是劉邦的心腹大臣,如果呂雉稍有不慎,就會引來殺身之禍。


    劉邦已經死了好幾天,但呂雉卻沒有發布喪訊。


    她想要掌握權力,但又擔心陳平、灌嬰、周勃等大臣們的反對。


    於是,她陷入了苦惱之中,思考著應對的策略。


    看到呂雉憂愁滿麵,她的寵臣審食其提出了一個建議:“開國功臣與皇上一樣,都是從平民百姓開始的。如今他們雖然成為了臣子,但心中可能並不舒服。


    現在皇上駕崩了,要讓這些將領們服從新皇帝,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將他們全部斬殺。”


    這個建議讓呂雉感到震驚,她深知這樣做的後果將會非常嚴重。


    然而,麵對權力的誘惑,她開始動搖起來……


    膽小的審食其所求不過是大臣臣服於劉盈,呂雉的胃口卻要大得多,她要朝臣臣服於她。


    審食其說得對,隻有誅殺大臣,才能保證權力順利過渡。


    隻要誅殺大臣,就沒人敢說“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這樣的話。


    隻要功臣全死,呂雉就能掌管天下,劉氏天下就會變成呂氏天下。


    皇帝駕崩的消息傳到酈商的耳朵裏。


    他看透呂雉的陰謀,立刻找到審食其,恐嚇道:“我聽說皇上駕崩了,然而已經過去四天了,你們竟然還沒有發喪,難道是想先誅殺諸位開國大將嗎?


    如果你們真的這樣做,那麽大漢天下將會陷入巨大的危機之中。


    陳平和灌嬰現在統領十萬大軍駐守滎陽,樊噲和周勃也率領二十萬軍隊駐守燕代。


    一旦他們得知皇上去世後,自己將要被誅殺,必定會領兵反攻關中。


    到那時,內有大臣叛變,外有諸將造反,你們就隻能束手待斃了!”


    郵商的話猶如一聲驚雷,將呂雉從權力的美夢中驚醒。她一心想要掌握權力,欲望蒙蔽了她的雙眼,讓她看不清現實。


    此時的呂雉已經失去了理智,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幻想之中。


    而審食其作為呂雉的寵臣,他的話也並非毫無道理。


    然而,這種想法缺乏實際操作性,如果貿然實施,必將引發武將們的叛亂和文臣們的背叛。


    這樣一來,呂雉的奪權計劃將會徹底失敗,她的黃粱美夢也會化為泡影。


    在這個關鍵時刻,呂雉終於冷靜下來,開始思考應對之策。


    她明白,現在必須采取一種穩健的策略,以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


    於是,她決定先舉行發喪儀式,這是一個緩兵之計,可以暫時穩住局麵,觀察陳平、周勃和灌嬰等人的反應。


    如果陳平和周勃等人能夠認清形勢,不與呂雉作對,那麽雙方或許還能維持表麵的和平。


    但如果他們不識趣,繼續挑戰呂雉的權威,那麽一場激烈的政治鬥爭將不可避免。


    此刻,呂雉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焦慮。她既渴望權力,又擔心自己的行動會引發更大的混亂。


    麵對如此複雜的局勢,她能否保持清醒頭腦,做出明智決策呢?答案尚未可知,一切都取決於她接下來的行動。


    二月十八日,呂雉發喪,大赦天下。


    人一旦死了,就隻是一具冰冷的屍體,未死之人可以隨意處置。劉邦將彭越剁成肉醬,而呂雉遲遲不給劉邦發喪,兩者並無本質區別。


    五月十七,劉邦葬於長陵。劉盈繼承皇位,年僅十六歲。


    劉邦去世後,呂雉迫不及待地想要找茬鏟除大臣,為自己掌權鋪平道路。此時,呂雉想拿陳平開刀。


    盧綰謀反,劉邦重病纏身,命令樊噲率軍出征。


    劉邦病得頭暈目眩,聽說樊噲是呂雉的黨羽,企圖殺害他心愛的兒子劉如意和寵妃戚夫人。


    頓時,憤怒湧上心頭,說道:“樊噲見我病重,竟然想殺我的兒子,斬我的美人!我要先殺了他!”於是下令陳平和周勃前往軍中斬殺樊噲。


    曾經,在那驚心動魄的鴻門宴上,樊噲挺身而出,救下了劉邦一命。


    劉邦在爭奪天下的時候依靠他,在守護天下的時候依然依賴他。


    劉邦平定各路王侯的叛亂,幾乎每一次樊噲都立下赫赫戰功。


    劉邦欣賞樊噲的勇猛,但同時也對他的勇猛感到恐懼。樊噲與呂雉有著密切的關係,是她的妹夫,這讓劉邦擔心自己離世後,樊噲會轉而支持呂雉,進而誅殺戚姬和劉如意。


    劉邦還未去世,樊噲就已經有殺害戚姬母子的意圖,劉邦怎能不心生恨意?


    而現在,這個任務卻讓陳平陷入了極度的尷尬境地。


    如果不殺樊噲,就是違抗聖旨;但如果殺了樊噲,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首先,樊噲屢次立下戰功,是朝廷中的重要人物。


    其次,樊噲還是呂雉的妹夫,如果有人在呂雉麵前進讒言,那麽呂雉的狠辣手段必將伸向陳平。


    陳平和周勃接到聖旨後立刻出發,一路上,陳平憂心忡忡地對周勃說:“樊噲可是皇上的老相識啊,而且他戰功赫赫,更重要的是,他不僅是呂雉的妹夫,更是皇室的親戚和朝廷的重臣。


    如今皇上在氣頭上才下令殺他,但萬一皇上突然反悔怎麽辦?


    所以我覺得咱們應該先把樊噲抓起來,然後帶到長安,讓皇上親自處置。”


    不得不說,陳平確實聰明過人。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如果劉邦堅持要斬殺樊噲,那麽這個責任就不會落在他們身上。


    而要是劉邦決定赦免樊噲,那他們就是樊噲的救命恩人,同時也是劉邦的得力幹將,更是呂雉的大功臣。


    陳平這一招實在高明,既避免了得罪任何人,又為自己留好了退路。


    還沒到軍中,陳平先築個壇,招來樊噲前來領旨。樊噲有勇無謀,接到消息後立刻趕來。然而,樊噲剛一到,立即就被抓住了。


    隨後,周勃代替樊噲督軍繼續攻打盧綰,盧綰則逃到長城腳下,靜靜觀察局勢變化。


    沒想到,在行至半途時,突然傳來劉邦去世的噩耗。


    陳平心中暗自憂慮,擔心樊噲的妻子呂媭會趁機向呂雉進讒言陷害自己。


    於是,他當機立斷,拋下樊噲,放慢行程,獨自急忙趕往長安奔喪。果然不出陳平所料,剛剛到達滎陽,他就遇到了招他迴長安的使者。


    陳平不敢耽擱,快馬加鞭,火速進宮,跪在劉邦靈前放聲大哭。


    呂雉見到陳平哭得如此悲痛欲絕,心生憐憫之情,心腸也先軟了下來。


    等陳平哭訴說劉邦曾派遣他誅殺樊噲,但他不忍心下手,將樊噲押迴長安等待處理時,呂雉得知樊噲並未死亡,心裏十分高興。


    陳平哭得如此悲痛,讓呂雉也不禁心生側隱之情,她安慰道:“陳丞相,節哀順變啊,莫要傷了身子。”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陳平不僅智謀過人,更擅長演戲。


    他的表演實在太過逼真,就連心狠手辣的呂雉都被蒙蔽了雙眼。哭原本是戚姬的拿手好戲,可她隻能騙過劉邦;而陳平並不擅長哭泣,卻能夠成功欺騙呂雉。


    女人的淚水向來是最為致命的武器,有時候男人的眼淚同樣具有強大的殺傷力。


    諸葛亮哭祭周瑜時,或許與陳平的行為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為了確保自身安全,避免被小人讒言陷害,陳平向呂雉請求留在長安為劉邦守靈,並暫時觀望局勢變化。


    呂雉同意了他的請求。


    就這樣,陳平通過巧妙的計策,不僅讓樊噲恢複官職,而且讓自己得以全身而退。這便是真正的智慧所在。


    呂後開始料理起劉邦的後事,而陳平也一直待在宮中,盡心盡力地為劉邦守靈。


    期間,但凡有人來祭奠劉邦,陳平都會哭得極為傷心,讓眾人對他越發信任。


    某天,呂後將陳平召進寢宮,詢問其對朝政的看法。


    陳平表現得很是恭敬,表示一切聽從呂後的安排。呂後甚是滿意,隨即賜予陳平諸多財寶,還給他升了官。


    出宮後,陳平長舒一口氣。


    如今,他深得呂雉信任,不僅性命無虞,還手握重權。接下來,他隻需靜待時機,便能全身而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脈撒滿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篤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篤誌並收藏血脈撒滿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