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利避害是所有生物與生俱來的本能和天性,這種本能驅使著它們不斷尋找生存和繁衍的最佳條件。
盡管孟軻先生早就已經發出了“舍生取義”的呐喊,但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或許沒有預料到,這句名言的理解和實踐會如此多樣化。
而對於劉邦這樣一個以實用主義為信條的人來說,這句話似乎並不完全適用於他。
畢竟,劉邦向來瞧不起儒生,認為他們隻會空談理論,不切實際。
因此,他更傾向於從自身利益出發,權衡利弊,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決策。
時間迴到漢王二年(公元前 205年)的三月間,當時項羽正在圍攻城陽,卻久久未能攻克城池,反而被田橫拖住,陷入了與齊國的苦戰之中。
與此同時,漢王劉邦在河南一帶頻繁活動,試圖引起項羽的注意。
然而,他很快發現項羽並沒有將精力放在他身上,而是全力攻打城陽。
於是,劉邦決定抓住這個機會,迅速集結兵力,直撲彭城,企圖一舉摧毀項羽的後方基地。
這次行動中,劉邦帶來的軍隊規模龐大,匯集了來自巴蜀、漢中、塞、雍、翟、殷、韓、河南、西魏等地的士兵,總人數達到了驚人的五十六萬之眾。
此外,他還率領了眾多將領如張耳、申陽、鄭昌、姬豹、司馬卬等,聲勢浩大,士氣高昂,一路殺氣騰騰地衝向彭城。
在路上,劉邦得到消息說義帝熊心已死。這個消息對劉邦來說猶如天上掉餡餅一般,他心中暗自竊喜,因為這無疑是煽動天下人反對項羽的絕佳機會。
然而,他並沒有表露出來,而是裝出一副悲痛欲絕的樣子,大聲痛哭流涕,並為義帝舉行了一場為期三天的盛大葬禮。
以此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深情厚意和仁義道德,同時凸顯出項羽的冷酷無情和背信棄義。
劉邦發表了一篇討伐項羽的宣言:“秦滅之後,天下諸侯共同推舉並擁立義帝,我們都以臣子之禮侍奉他。
但沒想到,項羽竟然不顧君臣之道,將義帝流放至江南,並殘忍地將其殺害,這種行為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今日,我與諸侯們身披孝服,為義帝舉行哀悼儀式。
在此,我鄭重宣誓,必將率領諸侯共同討伐項羽這個兇手,為義帝報仇雪恨!”
雖然劉邦言辭懇切,但實際上他隻是在尋找進攻項羽的借口罷了。
如果項羽再晚幾年動手,即使熊心沒有死於項羽之手,也難逃劉邦的毒手。
劉邦揮舞著“義”字大旗,率領大軍直撲楚國,勢如破竹地來到了彭城之下。
此時,楚國的主力部隊正在跟隨項羽攻打田橫,國內防守空虛,劉邦趁機占便宜,一舉攻克了彭城。
進入彭城後,劉邦誌得意滿,將項羽王宮中的美女和金銀財寶全部據為己有,每天都大擺宴席,與眾人開懷暢飲。
此刻,樊噲被派遣去攻打楚國的其他城池,而張良則因為身體不適一直在調養休息。
劉邦又犯了老毛病,但這次卻沒有人在他身邊勸諫。
劉邦認為項羽已經完蛋了,然而,項羽豈能如劉邦所願?
當得知漢軍來襲時,項羽命令部下繼續攻打城陽,自己則親自率領三萬精兵火速趕來。三萬對陣五十六萬?
這樣的懸殊差距,真的可行嗎?
項羽天不怕地不怕,又豈會怕劉邦?
雖然劉邦這次帶來了五十六萬大軍,但其中大部分都被他派去攻打其他城池了,留守在彭城的漢軍不過三十萬而已。
即便是這三十萬漢軍,如果正麵交鋒,十個打一個,楚軍也未必能討得了好。
因此項羽並沒有選擇與漢軍正麵決戰,而是趁著清晨時分,對漢軍發起了突襲。
短短半天時間,他便率領楚軍從蕭縣(今安徽合肥肖縣)殺至彭城,打得漢軍猝不及防。
要知道,蕭縣與彭城相距六百多裏,而項羽僅用了半天時間就攻克了這段路程,足見楚軍進攻速度之快,也反映出漢軍戰鬥力之差。
盡管彭城有劉邦親自坐鎮指揮,但由於敗退的漢軍士兵情緒低落,導致城中人心惶惶,士氣大挫。
沒多久,彭城便落入了項羽手中。
劉邦帶著敗軍瘋狂逃竄,項羽則馬不停蹄,帶著三萬楚軍像老虎趕羊群一樣銜尾追殺。
在這場戰鬥中,楚軍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和士氣,他們毫不畏懼地衝向漢軍,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屠殺。
盡管劉邦的軍隊人數眾多,但由於指揮係統已經崩潰,無法有效地組織抵抗,導致他們陷入混亂狀態。
而項羽緊緊咬住劉邦的主力部隊,不給他們任何喘息的機會,一步步將他們逼入絕境。
在被追擊至睢水河畔時,漢軍麵臨著生死抉擇。
按理說,背水一戰應該能激發士兵們的勇氣和決心,但此時的漢軍早已喪失了鬥誌,隻顧爭相逃命。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背水一戰也無法改變局勢。
在極度恐慌下,大量漢軍紛紛跳入睢水中,試圖逃脫楚軍的追殺。
然而,由於人數過多且相互擁擠,許多人不幸溺水身亡。
最終,睢水被密密麻麻的死屍堵塞,河水斷流!
這場戰役是曆史上罕見的以少勝多的例子。盡管漢軍數量龐大,但在項羽的猛攻下,他們毫無還手之力,最終遭受了慘重的損失。
這次失敗使得劉邦陷入了困境,他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和戰術,並尋找新的機會來扭轉戰局。
此時的劉邦,前進不能,後退無路,已經被楚軍圍困得水泄不通,生命危在旦夕。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充滿戲劇性。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狂風從西北方向席卷而來。
據史書記載,這場大風異常兇猛,吹得天地昏暗,讓人分不清東西南北。一時間,房屋倒塌,風沙漫天,仿佛是天神發怒,又似妖魔作祟。
這場大風的到來實在太過突然和猛烈,使得楚軍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士兵們驚慌失措,無法正常作戰。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劉邦趁機帶著數十名貼身侍衛,乘坐夏侯嬰駕駛的馬車,成功逃離了楚軍的包圍。
大風過後,楚軍才意識到劉邦已經逃走,於是立刻派出大批人馬四處搜尋。
他們沿著劉邦逃跑的路線展開地毯式搜索,但始終未能找到劉邦的蹤跡。
最終,劉邦得以逃脫楚軍的追捕,撿迴了一條性命。
而這場大風,則成為了他死裏逃生的關鍵因素。
僥幸撿了一條命的劉邦此時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楚兵緊緊追趕著,他選擇從沛縣逃走,一方麵是因為順路,另一方麵也是想借此機會將家人一起帶走。
當他終於到達沛縣家中時,卻發現父親和妻子早已逃離,不知去向。
而讓他驚訝的是,劉邦的兩個孩子——劉盈和劉樂竟然被留在了半路上。
這兩個孩子真是福大命大,他們在逃跑途中恰好遇到了劉邦。
劉邦看到孩子們那副狼狽不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模樣,心中頓時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悲痛。
他急忙將孩子們接上馬車,與他們相擁痛哭。
然而,劉邦剛剛擦幹眼淚,就聽到車後傳來一陣喧鬧的人聲和馬匹嘶鳴聲,緊接著是馬蹄踏地的聲音,如雷貫耳。
他好奇地探出身子張望,結果嚇得臉色慘白,原來後麵追來的正是楚軍。
他驚恐萬分,立刻命令夏侯嬰加快速度前進。
夏侯嬰不敢怠慢,迅速揚起馬鞭,駕車如火箭般疾馳而去。
但是,無論馬車怎麽拚命奔跑,都無法超越那些沒有拉車負擔的戰馬,更何況車上還坐著四個人呢!
眼看著楚國追兵越來越近,原本模糊的身影逐漸變得清晰可見。
劉邦心急如焚,他深知此時若再不采取行動,他們幾人恐怕都要喪命於此。
於是他狠下心來,伸手猛地一推,隻聽到兩聲慘叫——\"啊!哇!\"
夏侯嬰下意識地迴頭一看,隻見劉盈和劉樂兩個孩子已被劉邦推下馬車。
他們摔倒在地,渾身沾滿灰塵,胳膊和腿部都有擦傷,疼得坐在地上放聲大哭。
夏侯嬰心地善良,見此情景,怎能忍受?他立刻拉緊韁繩,停下馬車,迅速將兩個孩子抱迴車上。
然而,由於這一耽擱,楚軍已經越來越近了。
劉邦見狀,心中焦慮萬分,再次毫不猶豫地將兩個孩子推下車。
夏侯嬰無奈,隻得再次停車去撿孩子。
如此反複多次,劉邦顯然是不願讓孩子們成為逃亡的負擔,但夏侯嬰卻不忍心拋棄他們。
劉邦對夏侯嬰的行為感到憤怒不已,甚至想要殺死他以擺脫這個累贅。
但他也清楚自己的駕車技術並不精湛,如果沒有夏侯嬰,他們可能會更早被楚軍追上。
權衡之下,劉邦不得不放棄殺夏侯嬰的念頭,任由他繼續保護著兩個孩子。
誰能想到夏侯嬰居然這麽厲害,即使身後有大量楚軍追殺,他還是成功地帶領著劉邦等一行人逃脫了。
逃避死亡和傷害是生物天生就會的本能,但與此同時,保護下一代也是生物的本能之一。
兇猛如虎的野獸都不會吃掉自己的孩子。然而,與動物不同的是,劉邦和呂氏似乎並沒有這樣的本能。
呂氏為了自保,可以輕易拋棄自己的孩子。
劉邦為了逃生,竟然能夠狠心地將自己的孩子丟棄。這種情景實在令人感到可悲。
幸運的是,劉邦最終逃過一劫,兩個孩子也得以獲救。
隨後,他們一同前往下邑(現今安徽省碭山縣),投奔呂雉的兄長。
當時,呂雉的兄長正率領軍隊在此地駐守。
而劉邦的父親和呂雉原本是在舍人的護送下準備尋找劉邦,可惜途中遭遇楚軍,不幸被項羽俘虜。
劉邦這一敗仗,讓那些見風使舵的諸侯們又開始動搖立場。
司馬欣、董翳和姬豹等人趁機再次投靠項羽。
與此同時,齊國的田橫趁著項羽不在,迅速收複了齊國,並擁立田榮之子田廣為新的齊王。
趙王歇和代王陳餘也紛紛向楚國拋出橄欖枝,表示願意與其結盟。
在下邑,劉邦成功收攏了一些戰敗的士兵,蕭何則緊急在關中地區征召兵馬。
由於兵力不足,他甚至不得不招募一些老弱病殘來補充軍隊人數。
經過努力,他終於湊齊了一大批人並送往戰場。
劉邦逐漸穩住陣腳,在張良的建議下,成功策反了與項羽已經離心離德的九江王英布。
這一舉動迫使項羽不得不派出大將龍且前去征討英布,從而分散了項羽的力量。
此外,劉邦還與彭越取得聯係,並獲得了他的支持。
在滎陽(今河南滎陽北)之南,聚集了大量兵力的劉邦再次與項羽交戰。
這次戰鬥異常激烈,但最終劉邦成功抵擋住了項羽的進攻。
迴到關中後,劉邦決定立劉盈為太子,以穩定國家局勢。
同時,韓信也因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而被封為左丞相,負責指揮軍隊作戰。
劉邦聽取了韓信提出的建議:“向北奪取燕國和趙國,向東攻打齊國,向南切斷楚國的糧道,向西與大王在滎陽會師。”
於是,他再次前往滎陽,意圖吸引並牽製住項羽的主力軍。
這樣一來,漢軍就能夠在其他戰場上尋覓到更多的戰機。
自此以後,楚漢之間陷入了僵持不下的局麵。
雙方互有勝負,但都未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戰爭的形勢變得撲朔迷離,誰也無法預測最終的結局。
就在劉邦還在廢丘和章邯鏖戰的時候,韓信已經率領漢軍悄悄地離開了關中。
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被圍十月之久的雍王章邯。
此時的章邯已經是強弩之末,但仍然堅守不降。
韓信迅速發動攻擊,一舉攻破了廢丘城,並斬殺了章邯。這一戰不僅讓韓信聲名大噪,也讓劉邦得以徹底平定三秦之地。
接著,韓信馬不停蹄地揮師東進,直擊降而複叛的西魏王姬豹。
得到韓信興師而來的情報,西魏王姬豹如臨大敵,立刻在蒲阪(今山西永濟)布置了重兵,封鎖了河關(黃河渡口臨晉關,後改名蒲津關)。
這座雄關憑借黃河天險,可謂易守難攻。但韓信可不是個會硬吃的笨蛋,他在河關對岸陳列了大量的船隻,營造出要渡河強攻的假象。
而暗中,他卻派精兵從夏陽(今陝西韓城)抓著木盆、木桶偷偷渡過黃河,成功地偷襲了西魏之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禹王城)。
姬豹得知後方失守,慌忙引兵反擊,但為時已晚,最終被韓信俘虜。
後來,姬豹在滎陽被殺。
這兩場勝利,使得韓信的威名遠揚,也讓劉邦的勢力進一步擴大。
盡管孟軻先生早就已經發出了“舍生取義”的呐喊,但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或許沒有預料到,這句名言的理解和實踐會如此多樣化。
而對於劉邦這樣一個以實用主義為信條的人來說,這句話似乎並不完全適用於他。
畢竟,劉邦向來瞧不起儒生,認為他們隻會空談理論,不切實際。
因此,他更傾向於從自身利益出發,權衡利弊,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決策。
時間迴到漢王二年(公元前 205年)的三月間,當時項羽正在圍攻城陽,卻久久未能攻克城池,反而被田橫拖住,陷入了與齊國的苦戰之中。
與此同時,漢王劉邦在河南一帶頻繁活動,試圖引起項羽的注意。
然而,他很快發現項羽並沒有將精力放在他身上,而是全力攻打城陽。
於是,劉邦決定抓住這個機會,迅速集結兵力,直撲彭城,企圖一舉摧毀項羽的後方基地。
這次行動中,劉邦帶來的軍隊規模龐大,匯集了來自巴蜀、漢中、塞、雍、翟、殷、韓、河南、西魏等地的士兵,總人數達到了驚人的五十六萬之眾。
此外,他還率領了眾多將領如張耳、申陽、鄭昌、姬豹、司馬卬等,聲勢浩大,士氣高昂,一路殺氣騰騰地衝向彭城。
在路上,劉邦得到消息說義帝熊心已死。這個消息對劉邦來說猶如天上掉餡餅一般,他心中暗自竊喜,因為這無疑是煽動天下人反對項羽的絕佳機會。
然而,他並沒有表露出來,而是裝出一副悲痛欲絕的樣子,大聲痛哭流涕,並為義帝舉行了一場為期三天的盛大葬禮。
以此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深情厚意和仁義道德,同時凸顯出項羽的冷酷無情和背信棄義。
劉邦發表了一篇討伐項羽的宣言:“秦滅之後,天下諸侯共同推舉並擁立義帝,我們都以臣子之禮侍奉他。
但沒想到,項羽竟然不顧君臣之道,將義帝流放至江南,並殘忍地將其殺害,這種行為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今日,我與諸侯們身披孝服,為義帝舉行哀悼儀式。
在此,我鄭重宣誓,必將率領諸侯共同討伐項羽這個兇手,為義帝報仇雪恨!”
雖然劉邦言辭懇切,但實際上他隻是在尋找進攻項羽的借口罷了。
如果項羽再晚幾年動手,即使熊心沒有死於項羽之手,也難逃劉邦的毒手。
劉邦揮舞著“義”字大旗,率領大軍直撲楚國,勢如破竹地來到了彭城之下。
此時,楚國的主力部隊正在跟隨項羽攻打田橫,國內防守空虛,劉邦趁機占便宜,一舉攻克了彭城。
進入彭城後,劉邦誌得意滿,將項羽王宮中的美女和金銀財寶全部據為己有,每天都大擺宴席,與眾人開懷暢飲。
此刻,樊噲被派遣去攻打楚國的其他城池,而張良則因為身體不適一直在調養休息。
劉邦又犯了老毛病,但這次卻沒有人在他身邊勸諫。
劉邦認為項羽已經完蛋了,然而,項羽豈能如劉邦所願?
當得知漢軍來襲時,項羽命令部下繼續攻打城陽,自己則親自率領三萬精兵火速趕來。三萬對陣五十六萬?
這樣的懸殊差距,真的可行嗎?
項羽天不怕地不怕,又豈會怕劉邦?
雖然劉邦這次帶來了五十六萬大軍,但其中大部分都被他派去攻打其他城池了,留守在彭城的漢軍不過三十萬而已。
即便是這三十萬漢軍,如果正麵交鋒,十個打一個,楚軍也未必能討得了好。
因此項羽並沒有選擇與漢軍正麵決戰,而是趁著清晨時分,對漢軍發起了突襲。
短短半天時間,他便率領楚軍從蕭縣(今安徽合肥肖縣)殺至彭城,打得漢軍猝不及防。
要知道,蕭縣與彭城相距六百多裏,而項羽僅用了半天時間就攻克了這段路程,足見楚軍進攻速度之快,也反映出漢軍戰鬥力之差。
盡管彭城有劉邦親自坐鎮指揮,但由於敗退的漢軍士兵情緒低落,導致城中人心惶惶,士氣大挫。
沒多久,彭城便落入了項羽手中。
劉邦帶著敗軍瘋狂逃竄,項羽則馬不停蹄,帶著三萬楚軍像老虎趕羊群一樣銜尾追殺。
在這場戰鬥中,楚軍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和士氣,他們毫不畏懼地衝向漢軍,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屠殺。
盡管劉邦的軍隊人數眾多,但由於指揮係統已經崩潰,無法有效地組織抵抗,導致他們陷入混亂狀態。
而項羽緊緊咬住劉邦的主力部隊,不給他們任何喘息的機會,一步步將他們逼入絕境。
在被追擊至睢水河畔時,漢軍麵臨著生死抉擇。
按理說,背水一戰應該能激發士兵們的勇氣和決心,但此時的漢軍早已喪失了鬥誌,隻顧爭相逃命。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背水一戰也無法改變局勢。
在極度恐慌下,大量漢軍紛紛跳入睢水中,試圖逃脫楚軍的追殺。
然而,由於人數過多且相互擁擠,許多人不幸溺水身亡。
最終,睢水被密密麻麻的死屍堵塞,河水斷流!
這場戰役是曆史上罕見的以少勝多的例子。盡管漢軍數量龐大,但在項羽的猛攻下,他們毫無還手之力,最終遭受了慘重的損失。
這次失敗使得劉邦陷入了困境,他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和戰術,並尋找新的機會來扭轉戰局。
此時的劉邦,前進不能,後退無路,已經被楚軍圍困得水泄不通,生命危在旦夕。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充滿戲劇性。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狂風從西北方向席卷而來。
據史書記載,這場大風異常兇猛,吹得天地昏暗,讓人分不清東西南北。一時間,房屋倒塌,風沙漫天,仿佛是天神發怒,又似妖魔作祟。
這場大風的到來實在太過突然和猛烈,使得楚軍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士兵們驚慌失措,無法正常作戰。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劉邦趁機帶著數十名貼身侍衛,乘坐夏侯嬰駕駛的馬車,成功逃離了楚軍的包圍。
大風過後,楚軍才意識到劉邦已經逃走,於是立刻派出大批人馬四處搜尋。
他們沿著劉邦逃跑的路線展開地毯式搜索,但始終未能找到劉邦的蹤跡。
最終,劉邦得以逃脫楚軍的追捕,撿迴了一條性命。
而這場大風,則成為了他死裏逃生的關鍵因素。
僥幸撿了一條命的劉邦此時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楚兵緊緊追趕著,他選擇從沛縣逃走,一方麵是因為順路,另一方麵也是想借此機會將家人一起帶走。
當他終於到達沛縣家中時,卻發現父親和妻子早已逃離,不知去向。
而讓他驚訝的是,劉邦的兩個孩子——劉盈和劉樂竟然被留在了半路上。
這兩個孩子真是福大命大,他們在逃跑途中恰好遇到了劉邦。
劉邦看到孩子們那副狼狽不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模樣,心中頓時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悲痛。
他急忙將孩子們接上馬車,與他們相擁痛哭。
然而,劉邦剛剛擦幹眼淚,就聽到車後傳來一陣喧鬧的人聲和馬匹嘶鳴聲,緊接著是馬蹄踏地的聲音,如雷貫耳。
他好奇地探出身子張望,結果嚇得臉色慘白,原來後麵追來的正是楚軍。
他驚恐萬分,立刻命令夏侯嬰加快速度前進。
夏侯嬰不敢怠慢,迅速揚起馬鞭,駕車如火箭般疾馳而去。
但是,無論馬車怎麽拚命奔跑,都無法超越那些沒有拉車負擔的戰馬,更何況車上還坐著四個人呢!
眼看著楚國追兵越來越近,原本模糊的身影逐漸變得清晰可見。
劉邦心急如焚,他深知此時若再不采取行動,他們幾人恐怕都要喪命於此。
於是他狠下心來,伸手猛地一推,隻聽到兩聲慘叫——\"啊!哇!\"
夏侯嬰下意識地迴頭一看,隻見劉盈和劉樂兩個孩子已被劉邦推下馬車。
他們摔倒在地,渾身沾滿灰塵,胳膊和腿部都有擦傷,疼得坐在地上放聲大哭。
夏侯嬰心地善良,見此情景,怎能忍受?他立刻拉緊韁繩,停下馬車,迅速將兩個孩子抱迴車上。
然而,由於這一耽擱,楚軍已經越來越近了。
劉邦見狀,心中焦慮萬分,再次毫不猶豫地將兩個孩子推下車。
夏侯嬰無奈,隻得再次停車去撿孩子。
如此反複多次,劉邦顯然是不願讓孩子們成為逃亡的負擔,但夏侯嬰卻不忍心拋棄他們。
劉邦對夏侯嬰的行為感到憤怒不已,甚至想要殺死他以擺脫這個累贅。
但他也清楚自己的駕車技術並不精湛,如果沒有夏侯嬰,他們可能會更早被楚軍追上。
權衡之下,劉邦不得不放棄殺夏侯嬰的念頭,任由他繼續保護著兩個孩子。
誰能想到夏侯嬰居然這麽厲害,即使身後有大量楚軍追殺,他還是成功地帶領著劉邦等一行人逃脫了。
逃避死亡和傷害是生物天生就會的本能,但與此同時,保護下一代也是生物的本能之一。
兇猛如虎的野獸都不會吃掉自己的孩子。然而,與動物不同的是,劉邦和呂氏似乎並沒有這樣的本能。
呂氏為了自保,可以輕易拋棄自己的孩子。
劉邦為了逃生,竟然能夠狠心地將自己的孩子丟棄。這種情景實在令人感到可悲。
幸運的是,劉邦最終逃過一劫,兩個孩子也得以獲救。
隨後,他們一同前往下邑(現今安徽省碭山縣),投奔呂雉的兄長。
當時,呂雉的兄長正率領軍隊在此地駐守。
而劉邦的父親和呂雉原本是在舍人的護送下準備尋找劉邦,可惜途中遭遇楚軍,不幸被項羽俘虜。
劉邦這一敗仗,讓那些見風使舵的諸侯們又開始動搖立場。
司馬欣、董翳和姬豹等人趁機再次投靠項羽。
與此同時,齊國的田橫趁著項羽不在,迅速收複了齊國,並擁立田榮之子田廣為新的齊王。
趙王歇和代王陳餘也紛紛向楚國拋出橄欖枝,表示願意與其結盟。
在下邑,劉邦成功收攏了一些戰敗的士兵,蕭何則緊急在關中地區征召兵馬。
由於兵力不足,他甚至不得不招募一些老弱病殘來補充軍隊人數。
經過努力,他終於湊齊了一大批人並送往戰場。
劉邦逐漸穩住陣腳,在張良的建議下,成功策反了與項羽已經離心離德的九江王英布。
這一舉動迫使項羽不得不派出大將龍且前去征討英布,從而分散了項羽的力量。
此外,劉邦還與彭越取得聯係,並獲得了他的支持。
在滎陽(今河南滎陽北)之南,聚集了大量兵力的劉邦再次與項羽交戰。
這次戰鬥異常激烈,但最終劉邦成功抵擋住了項羽的進攻。
迴到關中後,劉邦決定立劉盈為太子,以穩定國家局勢。
同時,韓信也因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而被封為左丞相,負責指揮軍隊作戰。
劉邦聽取了韓信提出的建議:“向北奪取燕國和趙國,向東攻打齊國,向南切斷楚國的糧道,向西與大王在滎陽會師。”
於是,他再次前往滎陽,意圖吸引並牽製住項羽的主力軍。
這樣一來,漢軍就能夠在其他戰場上尋覓到更多的戰機。
自此以後,楚漢之間陷入了僵持不下的局麵。
雙方互有勝負,但都未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戰爭的形勢變得撲朔迷離,誰也無法預測最終的結局。
就在劉邦還在廢丘和章邯鏖戰的時候,韓信已經率領漢軍悄悄地離開了關中。
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被圍十月之久的雍王章邯。
此時的章邯已經是強弩之末,但仍然堅守不降。
韓信迅速發動攻擊,一舉攻破了廢丘城,並斬殺了章邯。這一戰不僅讓韓信聲名大噪,也讓劉邦得以徹底平定三秦之地。
接著,韓信馬不停蹄地揮師東進,直擊降而複叛的西魏王姬豹。
得到韓信興師而來的情報,西魏王姬豹如臨大敵,立刻在蒲阪(今山西永濟)布置了重兵,封鎖了河關(黃河渡口臨晉關,後改名蒲津關)。
這座雄關憑借黃河天險,可謂易守難攻。但韓信可不是個會硬吃的笨蛋,他在河關對岸陳列了大量的船隻,營造出要渡河強攻的假象。
而暗中,他卻派精兵從夏陽(今陝西韓城)抓著木盆、木桶偷偷渡過黃河,成功地偷襲了西魏之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禹王城)。
姬豹得知後方失守,慌忙引兵反擊,但為時已晚,最終被韓信俘虜。
後來,姬豹在滎陽被殺。
這兩場勝利,使得韓信的威名遠揚,也讓劉邦的勢力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