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預料到項羽肯定會首先攻擊劉邦,因此,出於想給項羽製造麻煩的目的,以關心項羽的名義,寫了一封信。
張良在信中說:“漢王本來就是應當得到關中的人,但卻沒有得到,這是因為項羽違約。
如今漢王發動戰爭,目的隻是為了取迴自己應得的封地,並不是要與您爭奪天下啊!
如果能讓漢王像當初約定的那樣成為關中的主人,漢王就心滿意足了,絕不會再有其他的想法。
現在最緊迫的問題其實是在您的北方,齊國和趙國現在已經結成聯盟了,而且還煽動各國諸侯一起謀反。
我這裏有他們的書信,可以作為證據一並呈獻給您。這兩國可是公然向您挑釁,請您一定要盡早做出決斷啊!”
張良的意思很明確:劉邦隻是想拿迴屬於自己的東西,並沒有向東擴張的野心。
你項羽違背了當初的約定,這是你的錯,不應該試圖阻止劉邦。
如今齊國和趙國公然造反,證據確鑿,你應該去攻打他們。
項羽看完張良的信後,臉色一陣紅一陣綠,然後又是一陣蒼白。
項羽是一個非常愛麵子的人。
他心裏清楚,無論如何,劉邦先進入關中,而自己卻將他趕到巴蜀,這件事確實不太地道。
現在劉邦自己去奪取,也是理所當然的。
而且,章邯是殺害他伯父項梁的兇手,實在沒必要為了救章邯而背負不義之名。
再者,劉邦在鴻門宴上對項羽畢恭畢敬,鴻門宴之後更是讓他往西就不敢往東。然而,田榮和陳餘呢?
項家有難時,他們不但沒有伸出援手,還從未向項羽表示過臣服之意。
現在,他們竟然煽動諸侯背叛項家。那麽,該找誰算賬呢?答案不言而喻。
世上了解項羽性格的人很多,但能像張良這樣巧妙抓住項羽心理弱點的人卻寥寥無幾。
項羽果然如張良所料,輕易落入圈套。他放棄了西進援助章邯的計劃,轉而準備北上攻擊田榮。
然而,此時傳來了漢將王陵率領一軍即將到達陽夏(今河南太康縣)的消息,這讓項羽對劉邦心生警覺。
於是,他迅速冊封好友鄭昌為韓王,命其抵禦劉邦,並派遣一支精銳部隊在陽夏攔截王陵。
張良成功地將給項羽的信送出去後,便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逃亡之旅,這次他選擇投奔劉邦。
懷著對項羽的滿腔怒火,張良決心助劉邦斬殺西楚霸王,自此,項羽又多了一個死敵。
“怎麽樣?信上都說了什麽?”朱河一臉焦急地在牧雙旁邊詢問道。
他的眼神裏充滿了憂慮和不安,似乎對信件中的內容非常關心。
牧雙沉默片刻後,緩緩開口:“也沒說什麽,隻是說讓我和他一起去平定反叛。”說完,牧雙麵無表情地放下手中的信。
朱河聽到這句話後,心中的擔憂愈發加深。
他皺起眉頭,語氣焦急地說:“雙哥,你打算怎麽辦?畢竟我們的金礦才剛剛開采出來,一切都正在步入正軌。如果你離開,這裏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
牧雙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堅定地迴答:“現在隻能裝病,拖著了。”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決然,仿佛早已做好了決定。
朱河張了張嘴,還想繼續勸說牧雙改變主意,但最終還是把話咽了下去。
因為他知道,牧雙一旦做出決定,就很難被改變。
而且,他也明白,牧雙留下對於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麽。
隻要牧雙願意留下來,他們就可以繼續安心地開發金礦,不用擔心其他的麻煩。
所以,盡管朱河內心依然有些擔憂,但他還是選擇了相信牧雙的決定。
牧雙對生活其實並沒有太高的要求和追求,如今他已擁有可供耕種的土地達十萬餘畝,這還是在將大部分土地分配給手下兄弟後,自己所剩餘的部分。
此刻,他隻想安穩地度過餘下的人生,享受平靜與安寧。
此外,他還獲得了一座金礦,這讓他感到十分滿足和幸福。
畢竟,他曾在項羽身邊待過一段時間,深知項羽是個怎樣的人。
而且,他能取得98場戰鬥連勝的輝煌戰績,足以證明他是一個聰慧之人。
如果他不夠聰明,絕無可能達成如此成就。
“對了,老弟,現在情況也可以產出黃金了,你把我的那份黃金拿到牧家去采購一些生活必用物資,我好給我手底下的兄弟們一些福利。
畢竟也打了好幾年仗了,他們都還沒有娶上媳婦,我作為他們的好大哥,應該替他們著想。”牧雙適實的說了一嘴。
其實,牧雙內心很清楚,如果沒有這些兄弟們跟隨,他很難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
所以,他決定拿出一部分黃金來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這也是他作為一個領導者應盡的責任。
牧雙手底下的兄弟,大部分都是從中原招募而來的。
當初,項羽分封天下時,牧雙曾找到那些與他一同來自牧家的人,並邀請他們前往自己的封地生活。
然而,有些人選擇了接受邀請,而另一些人則依然堅定地追隨項羽。
對於那些選擇留在他身邊的兄弟,牧雙深感感激和責任重大。
他們一直以來都忠誠地跟隨他,為他效力。因此,他決心要好好照顧他們,確保他們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
“行,雙哥就按你的意思來辦。”朱河點點頭,答應道。
牧雙拍了拍朱河的肩膀,感激地說道:“還好有你的幫助,我現在已經忙得腳不沾地了,因為我的封地可以說是什麽都沒有,要不是有你的幫助,我還不知道怎麽辦呢?
還好,現在是正值天下大亂,遍地都是流民,所以我才能安置這麽多流民,為我們開荒。”
他歎了口氣,繼續說道:“唉,我現在才知道當家作主有多難啊!
每天都要處理各種各樣的事情,還要想辦法讓大家吃飽穿暖,真是不容易啊!
不過,看到這些流民們能夠安居樂業,我也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朱河笑著安慰道:“雙哥,你別太辛苦了,我會一直支持你的。
而且,你看現在的情況不是越來越好了嗎?隻要我們堅持下去,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牧雙點了點頭,堅定地說道:“嗯,我相信隻要我們努力,一定能夠把這片荒地變成一片繁榮的土地。到時候,我們就能過上安穩的日子了。”
朱河看著牧雙,眼中閃過一絲敬佩之色,說道:“雙哥,你說得對。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做到的。”
就在項羽準備北上之時,突然傳來消息,說有一支軍隊正在逼近陽夏,領軍者正是王陵。
項羽一聽,頓時皺起眉頭,心中暗自思忖:這王陵可是個人物,不能小覷啊!於是,他急忙召集將領,商討應對之策,並迅速安排兵力前往陽夏,試圖阻止王陵的進軍。
說起王陵,那可真是一個有趣的人物。他和劉邦一樣,都是沛縣人,兩人可以說是老鄉。
然而,盡管同在一個縣,但他們的身份卻有著天壤之別。
當年劉邦隻是一個普通百姓,頂多算得上是個富農,而王陵的家族則是沛縣為數不多的豪強之一。
在劉邦還未擔任亭長之前,他常常跟隨在王陵身後,就像一個小跟班一樣,盡心盡力地伺候著王陵,猶如對待自己的親兄弟一般。
然而,王陵的性格與劉邦大不相同。劉邦是個典型的市井之徒,而王陵則是一個讀書人,他性格倔強,直言不諱,心裏想什麽就說什麽。
盡管劉邦一直努力討好王陵,但王陵卻始終看不上劉邦。
後來,劉邦跟風起義,他的勢力越來越強大,逐漸成為一方諸侯,最終成功打進鹹陽。
與此同時,王陵也舉起了起義的旗幟,聚集了數千名士兵。
當時很多人都覺得劉邦是個潛力股,紛紛前去投靠,但王陵卻對此毫無興趣,他選擇帶著數千人馬盤踞在南陽(今河南南陽),自封為王,獨樹一幟。
在天下豪傑反秦時,隻要隨便拉點人馬就能成為一方勢力。
然而,如今秦朝已亡,天下成了各路諸侯的戰場。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王陵想要繼續守著南陽過日子已經不再可能。
恰逢此時,劉邦從漢中殺出,展現出奪取天下的雄心壯誌。
王陵心想:反正都是要找個人投靠,既然如此,那為何不選劉邦呢?
畢竟他們之間還有些交情,說不定以後還能得到照顧。於是,他毅然決然地帶領自己的人馬歸降了劉邦。
劉邦對於王陵的到來自然是十分重視和歡迎的,欣然接受了他的歸附。
而此時的劉邦正忙於在關中剿滅章邯,分身乏術,無法親自前往沛縣迎接家人,便派王陵代勞。
出來這麽長時間了,父親、妻子和孩子還在項羽眼皮子底下。
現在劉邦沒公開打項羽,倒也罷了,以後要是打起來,難保項羽不拿劉家人要換他,所以必須接出來。
要接劉邦家眷哪那麽容易?畢竟他們現在身處沛縣,而沛縣如今已被項羽控製。
王陵作為劉邦的忠實支持者,決定親自去沛縣接迴劉邦的家眷。
然而,當他剛剛有所行動時,項羽就得知了這個消息,並迅速派兵將王陵攔住。
秦漢時代,地方勢力強大,尤其是一些郡縣中的豪強。
這些豪強在當地擁有廣泛的影響力和人脈關係,甚至可以左右一縣的政治局勢。
因此,如果某個郡縣出現了一個豪強,那麽很快就會傳遍全國,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
項羽自然是對王陵的大名早有耳聞,知道他是沛縣的大豪強。
而項羽本人非常敬佩那些豪強,認為他們有著非凡的勇氣和實力。
同時,他也喜歡與這些豪強結交,希望能借助他們的力量來實現自己的大業。
聽說王陵投降了漢王劉邦後,項羽並沒有生氣,反而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他開始思考如何才能策反王陵,讓他跟隨自己一起征戰天下。
因為在項羽看來,像王陵這樣的豪傑如果能加入自己的陣營,無疑會大大增強自己的實力。
於是,他開始策劃一係列的計劃,試圖拉攏王陵。
項羽左思右想,忽然想到了一個主意——王陵的老母親還在沛縣呢!
他立刻兩眼放光,趕忙命令手下將王老太太接到軍中,並派遣專人向王陵傳話:“你的母親如今已在我手中。若你肯背棄漢王、歸降楚國,便能確保你的母親平安無事;倘若你執迷不悟,休怪我無情!”
王陵可是出了名的大孝子,一聽聞老母落入項羽之手,頓時方寸大亂。
他匆忙派遣親信使者前往拜見項羽,表明隻要能保證母親的安全,任何條件都可以談。
項羽聽聞使者轉達的王陵有投降之意,心中大喜,當即設宴招待使者,同時也將王陵的母親請出,安排她坐在上座,而自己則以晚輩的身份坐在下首陪同。
項羽此舉,實則是想通過使者的嘴告訴王陵:我待你母親如親人一般。
酒足飯飽後,項羽決定送王陵的使者迴漢營。
這時,王陵的母親提出要單獨送一送使者,並順便叮囑幾句。項羽爽快地答應了。
王老太太把使者拉到一旁,壓低聲音說:“我以前在沛縣時,曾見過漢王劉邦。那時他雖然並不起眼,但我能看出他絕非池中之物。
如今我身在項羽軍中,經過觀察,發現這個項羽絕對不是漢王的對手。
將來,天下必定屬於漢王。你這次迴去,務必替我給我的兒子帶個話,讓他一心一意地跟隨漢王,不要因我而分心。
我已經老了,不想成為兒子的累贅。今天,我就在這裏結束自己的生命,請你立刻離開。”
說完,老太太突然抽出使者腰間的佩劍,自刎身亡。使者驚恐萬分,不知所措。
王氏倒在血泊之中,這一幕讓項羽怒不可遏。
他憤怒地下令,將王氏的屍體扔進滾燙的油鍋中。可憐的王氏,生前遭受折磨,死後還不得安寧!
在這件事情上,項羽的做法確實有些過分,無論是從道義還是自身利益方麵來看,都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首先,從道義上講,王氏是長輩,而且已經自殺身亡。
項羽作為晚輩,與王氏和王陵並沒有什麽深仇大恨,卻將王氏的屍體油炸,實在是殘忍至極。
其次,從自身利益出發,雖然王氏的自殺與項羽挾持她做人質有關,但人並不是項羽親手殺死的。
如果項羽有劉邦那樣的手段,他可以在王氏的屍體前流下幾滴眼淚,表示悲痛,並妥善安葬王氏。
這樣一來,即使王陵不會感激他,至少也不會對項羽恨之入骨。
然而,項羽卻選擇了最糟糕的方式。他不僅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變本加厲地做出了這種殘忍的行為。
對於項羽來說,王氏已經去世,油炸她的屍體並不能帶來任何實際的好處;而厚葬王氏,則有可能挽迴一些負麵影響。
使者一臉驚恐地逃迴王陵軍中,將王氏托自己帶的話以及王氏死後的下場一五一十地講給了王陵聽。
王陵一聽,隻覺得心如刀絞、萬箭穿心,痛得眼前發黑,“噗通”一聲暈倒在地。
等他醒來後,已是淚流滿麵,咬牙切齒道:“項羽啊項羽!你好狠的心腸!我王陵與你不共戴天!”
張良在信中說:“漢王本來就是應當得到關中的人,但卻沒有得到,這是因為項羽違約。
如今漢王發動戰爭,目的隻是為了取迴自己應得的封地,並不是要與您爭奪天下啊!
如果能讓漢王像當初約定的那樣成為關中的主人,漢王就心滿意足了,絕不會再有其他的想法。
現在最緊迫的問題其實是在您的北方,齊國和趙國現在已經結成聯盟了,而且還煽動各國諸侯一起謀反。
我這裏有他們的書信,可以作為證據一並呈獻給您。這兩國可是公然向您挑釁,請您一定要盡早做出決斷啊!”
張良的意思很明確:劉邦隻是想拿迴屬於自己的東西,並沒有向東擴張的野心。
你項羽違背了當初的約定,這是你的錯,不應該試圖阻止劉邦。
如今齊國和趙國公然造反,證據確鑿,你應該去攻打他們。
項羽看完張良的信後,臉色一陣紅一陣綠,然後又是一陣蒼白。
項羽是一個非常愛麵子的人。
他心裏清楚,無論如何,劉邦先進入關中,而自己卻將他趕到巴蜀,這件事確實不太地道。
現在劉邦自己去奪取,也是理所當然的。
而且,章邯是殺害他伯父項梁的兇手,實在沒必要為了救章邯而背負不義之名。
再者,劉邦在鴻門宴上對項羽畢恭畢敬,鴻門宴之後更是讓他往西就不敢往東。然而,田榮和陳餘呢?
項家有難時,他們不但沒有伸出援手,還從未向項羽表示過臣服之意。
現在,他們竟然煽動諸侯背叛項家。那麽,該找誰算賬呢?答案不言而喻。
世上了解項羽性格的人很多,但能像張良這樣巧妙抓住項羽心理弱點的人卻寥寥無幾。
項羽果然如張良所料,輕易落入圈套。他放棄了西進援助章邯的計劃,轉而準備北上攻擊田榮。
然而,此時傳來了漢將王陵率領一軍即將到達陽夏(今河南太康縣)的消息,這讓項羽對劉邦心生警覺。
於是,他迅速冊封好友鄭昌為韓王,命其抵禦劉邦,並派遣一支精銳部隊在陽夏攔截王陵。
張良成功地將給項羽的信送出去後,便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逃亡之旅,這次他選擇投奔劉邦。
懷著對項羽的滿腔怒火,張良決心助劉邦斬殺西楚霸王,自此,項羽又多了一個死敵。
“怎麽樣?信上都說了什麽?”朱河一臉焦急地在牧雙旁邊詢問道。
他的眼神裏充滿了憂慮和不安,似乎對信件中的內容非常關心。
牧雙沉默片刻後,緩緩開口:“也沒說什麽,隻是說讓我和他一起去平定反叛。”說完,牧雙麵無表情地放下手中的信。
朱河聽到這句話後,心中的擔憂愈發加深。
他皺起眉頭,語氣焦急地說:“雙哥,你打算怎麽辦?畢竟我們的金礦才剛剛開采出來,一切都正在步入正軌。如果你離開,這裏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
牧雙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堅定地迴答:“現在隻能裝病,拖著了。”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決然,仿佛早已做好了決定。
朱河張了張嘴,還想繼續勸說牧雙改變主意,但最終還是把話咽了下去。
因為他知道,牧雙一旦做出決定,就很難被改變。
而且,他也明白,牧雙留下對於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麽。
隻要牧雙願意留下來,他們就可以繼續安心地開發金礦,不用擔心其他的麻煩。
所以,盡管朱河內心依然有些擔憂,但他還是選擇了相信牧雙的決定。
牧雙對生活其實並沒有太高的要求和追求,如今他已擁有可供耕種的土地達十萬餘畝,這還是在將大部分土地分配給手下兄弟後,自己所剩餘的部分。
此刻,他隻想安穩地度過餘下的人生,享受平靜與安寧。
此外,他還獲得了一座金礦,這讓他感到十分滿足和幸福。
畢竟,他曾在項羽身邊待過一段時間,深知項羽是個怎樣的人。
而且,他能取得98場戰鬥連勝的輝煌戰績,足以證明他是一個聰慧之人。
如果他不夠聰明,絕無可能達成如此成就。
“對了,老弟,現在情況也可以產出黃金了,你把我的那份黃金拿到牧家去采購一些生活必用物資,我好給我手底下的兄弟們一些福利。
畢竟也打了好幾年仗了,他們都還沒有娶上媳婦,我作為他們的好大哥,應該替他們著想。”牧雙適實的說了一嘴。
其實,牧雙內心很清楚,如果沒有這些兄弟們跟隨,他很難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
所以,他決定拿出一部分黃金來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這也是他作為一個領導者應盡的責任。
牧雙手底下的兄弟,大部分都是從中原招募而來的。
當初,項羽分封天下時,牧雙曾找到那些與他一同來自牧家的人,並邀請他們前往自己的封地生活。
然而,有些人選擇了接受邀請,而另一些人則依然堅定地追隨項羽。
對於那些選擇留在他身邊的兄弟,牧雙深感感激和責任重大。
他們一直以來都忠誠地跟隨他,為他效力。因此,他決心要好好照顧他們,確保他們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
“行,雙哥就按你的意思來辦。”朱河點點頭,答應道。
牧雙拍了拍朱河的肩膀,感激地說道:“還好有你的幫助,我現在已經忙得腳不沾地了,因為我的封地可以說是什麽都沒有,要不是有你的幫助,我還不知道怎麽辦呢?
還好,現在是正值天下大亂,遍地都是流民,所以我才能安置這麽多流民,為我們開荒。”
他歎了口氣,繼續說道:“唉,我現在才知道當家作主有多難啊!
每天都要處理各種各樣的事情,還要想辦法讓大家吃飽穿暖,真是不容易啊!
不過,看到這些流民們能夠安居樂業,我也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朱河笑著安慰道:“雙哥,你別太辛苦了,我會一直支持你的。
而且,你看現在的情況不是越來越好了嗎?隻要我們堅持下去,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牧雙點了點頭,堅定地說道:“嗯,我相信隻要我們努力,一定能夠把這片荒地變成一片繁榮的土地。到時候,我們就能過上安穩的日子了。”
朱河看著牧雙,眼中閃過一絲敬佩之色,說道:“雙哥,你說得對。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做到的。”
就在項羽準備北上之時,突然傳來消息,說有一支軍隊正在逼近陽夏,領軍者正是王陵。
項羽一聽,頓時皺起眉頭,心中暗自思忖:這王陵可是個人物,不能小覷啊!於是,他急忙召集將領,商討應對之策,並迅速安排兵力前往陽夏,試圖阻止王陵的進軍。
說起王陵,那可真是一個有趣的人物。他和劉邦一樣,都是沛縣人,兩人可以說是老鄉。
然而,盡管同在一個縣,但他們的身份卻有著天壤之別。
當年劉邦隻是一個普通百姓,頂多算得上是個富農,而王陵的家族則是沛縣為數不多的豪強之一。
在劉邦還未擔任亭長之前,他常常跟隨在王陵身後,就像一個小跟班一樣,盡心盡力地伺候著王陵,猶如對待自己的親兄弟一般。
然而,王陵的性格與劉邦大不相同。劉邦是個典型的市井之徒,而王陵則是一個讀書人,他性格倔強,直言不諱,心裏想什麽就說什麽。
盡管劉邦一直努力討好王陵,但王陵卻始終看不上劉邦。
後來,劉邦跟風起義,他的勢力越來越強大,逐漸成為一方諸侯,最終成功打進鹹陽。
與此同時,王陵也舉起了起義的旗幟,聚集了數千名士兵。
當時很多人都覺得劉邦是個潛力股,紛紛前去投靠,但王陵卻對此毫無興趣,他選擇帶著數千人馬盤踞在南陽(今河南南陽),自封為王,獨樹一幟。
在天下豪傑反秦時,隻要隨便拉點人馬就能成為一方勢力。
然而,如今秦朝已亡,天下成了各路諸侯的戰場。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王陵想要繼續守著南陽過日子已經不再可能。
恰逢此時,劉邦從漢中殺出,展現出奪取天下的雄心壯誌。
王陵心想:反正都是要找個人投靠,既然如此,那為何不選劉邦呢?
畢竟他們之間還有些交情,說不定以後還能得到照顧。於是,他毅然決然地帶領自己的人馬歸降了劉邦。
劉邦對於王陵的到來自然是十分重視和歡迎的,欣然接受了他的歸附。
而此時的劉邦正忙於在關中剿滅章邯,分身乏術,無法親自前往沛縣迎接家人,便派王陵代勞。
出來這麽長時間了,父親、妻子和孩子還在項羽眼皮子底下。
現在劉邦沒公開打項羽,倒也罷了,以後要是打起來,難保項羽不拿劉家人要換他,所以必須接出來。
要接劉邦家眷哪那麽容易?畢竟他們現在身處沛縣,而沛縣如今已被項羽控製。
王陵作為劉邦的忠實支持者,決定親自去沛縣接迴劉邦的家眷。
然而,當他剛剛有所行動時,項羽就得知了這個消息,並迅速派兵將王陵攔住。
秦漢時代,地方勢力強大,尤其是一些郡縣中的豪強。
這些豪強在當地擁有廣泛的影響力和人脈關係,甚至可以左右一縣的政治局勢。
因此,如果某個郡縣出現了一個豪強,那麽很快就會傳遍全國,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
項羽自然是對王陵的大名早有耳聞,知道他是沛縣的大豪強。
而項羽本人非常敬佩那些豪強,認為他們有著非凡的勇氣和實力。
同時,他也喜歡與這些豪強結交,希望能借助他們的力量來實現自己的大業。
聽說王陵投降了漢王劉邦後,項羽並沒有生氣,反而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他開始思考如何才能策反王陵,讓他跟隨自己一起征戰天下。
因為在項羽看來,像王陵這樣的豪傑如果能加入自己的陣營,無疑會大大增強自己的實力。
於是,他開始策劃一係列的計劃,試圖拉攏王陵。
項羽左思右想,忽然想到了一個主意——王陵的老母親還在沛縣呢!
他立刻兩眼放光,趕忙命令手下將王老太太接到軍中,並派遣專人向王陵傳話:“你的母親如今已在我手中。若你肯背棄漢王、歸降楚國,便能確保你的母親平安無事;倘若你執迷不悟,休怪我無情!”
王陵可是出了名的大孝子,一聽聞老母落入項羽之手,頓時方寸大亂。
他匆忙派遣親信使者前往拜見項羽,表明隻要能保證母親的安全,任何條件都可以談。
項羽聽聞使者轉達的王陵有投降之意,心中大喜,當即設宴招待使者,同時也將王陵的母親請出,安排她坐在上座,而自己則以晚輩的身份坐在下首陪同。
項羽此舉,實則是想通過使者的嘴告訴王陵:我待你母親如親人一般。
酒足飯飽後,項羽決定送王陵的使者迴漢營。
這時,王陵的母親提出要單獨送一送使者,並順便叮囑幾句。項羽爽快地答應了。
王老太太把使者拉到一旁,壓低聲音說:“我以前在沛縣時,曾見過漢王劉邦。那時他雖然並不起眼,但我能看出他絕非池中之物。
如今我身在項羽軍中,經過觀察,發現這個項羽絕對不是漢王的對手。
將來,天下必定屬於漢王。你這次迴去,務必替我給我的兒子帶個話,讓他一心一意地跟隨漢王,不要因我而分心。
我已經老了,不想成為兒子的累贅。今天,我就在這裏結束自己的生命,請你立刻離開。”
說完,老太太突然抽出使者腰間的佩劍,自刎身亡。使者驚恐萬分,不知所措。
王氏倒在血泊之中,這一幕讓項羽怒不可遏。
他憤怒地下令,將王氏的屍體扔進滾燙的油鍋中。可憐的王氏,生前遭受折磨,死後還不得安寧!
在這件事情上,項羽的做法確實有些過分,無論是從道義還是自身利益方麵來看,都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首先,從道義上講,王氏是長輩,而且已經自殺身亡。
項羽作為晚輩,與王氏和王陵並沒有什麽深仇大恨,卻將王氏的屍體油炸,實在是殘忍至極。
其次,從自身利益出發,雖然王氏的自殺與項羽挾持她做人質有關,但人並不是項羽親手殺死的。
如果項羽有劉邦那樣的手段,他可以在王氏的屍體前流下幾滴眼淚,表示悲痛,並妥善安葬王氏。
這樣一來,即使王陵不會感激他,至少也不會對項羽恨之入骨。
然而,項羽卻選擇了最糟糕的方式。他不僅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變本加厲地做出了這種殘忍的行為。
對於項羽來說,王氏已經去世,油炸她的屍體並不能帶來任何實際的好處;而厚葬王氏,則有可能挽迴一些負麵影響。
使者一臉驚恐地逃迴王陵軍中,將王氏托自己帶的話以及王氏死後的下場一五一十地講給了王陵聽。
王陵一聽,隻覺得心如刀絞、萬箭穿心,痛得眼前發黑,“噗通”一聲暈倒在地。
等他醒來後,已是淚流滿麵,咬牙切齒道:“項羽啊項羽!你好狠的心腸!我王陵與你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