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故人次第凋零,念少年手帕情意,蕭無憂抬手觸到她眉宇之間,輕輕擦拭。


    卻不想鄭盈尺瞥挪了頭。


    「你不想做迴自己嗎,孤給你做主。」


    鄭盈尺搖首,氣若遊絲道,「大人……畫的……」


    「那隨你!既你於家族無求,孤與你亦無話。」蕭無憂起身,迴了自己車駕中,將時間留給他們。


    迎麵吹來的風帶著未幹的水汽,濕冷又寒涼,一陣陣灌入姑娘鮮血為止的胸腔中。


    鄭盈尺打了個哆嗦,睜開疲憊的雙眼,看抱著她的人,「妾都同殿下說了,都是妾的錯,她不會怪您……」


    「你要求什麽,你說。」溫孤儀聲平如水,從被行刺到將刺客斃命,再到此刻大半時辰中,他不過說了一句話,「你撐住些,已經通知宣平侯府。」


    「大人,殿下將妾硃砂拭去了些,您能否、能給……」


    「去拿硃筆。」溫孤儀吩咐道。


    侍者來去匆匆,奉上筆來。


    「還有什麽要的?」溫孤儀執筆點硃砂。


    拭舊色,點位置,描金邊……


    「這輩子是不行了,下輩子,大人下輩子妾、妾……能向你求個來生嗎?」


    「來生——」溫孤儀繪得認真,上第二重色,「來生投個平凡人家,做清白姑娘,莫再遇見我。」


    莫在遇見我。


    鄭盈尺耳畔最後繚繞著這話,瞳孔慢慢渙散,最有的意識裏,又見男人執筆繪硃砂,是溫柔神色。


    可惜,這最後好模樣,也是她借來的。


    *


    宣平侯來到時,鄭盈尺已經咽氣。


    溫孤儀將人抱還給鄭宥獻,說了不久前同鄭盈尺一般的話。


    她隻是鄭家女兒,自迴母家。


    「她、她應該是想在大人府裏的。」鄭宥獻看著最後一個女兒香消玉殞。


    恍然間想起,他曾用一座銀庫換了兩個女兒的婚約。


    結果一個未婚便亡,一個做了多年妾室卻死後仍歸母家,想到這處一時間老淚縱橫。


    「溫孤一姓,恕我不能冠與旁的女子。」溫孤儀拱手,「我什麽也給不了她,便也不再虛哄她。」


    溫孤儀目送人離去,半晌踏出府門至車駕前。


    蕭無憂掀簾下車駕,「罷了,你先歇著吧。」


    本來她是為了擔心溫孤儀誤會她動手,方急著趕來解釋。然觀鄭盈尺死狀,對方乃痛下殺手。


    溫孤儀自能想清楚,若當真是她的人,自然隻會震懾,斷不會如此趕緊殺絕。畢竟她與他同命相連。


    他死,她亦亡。


    卻不想溫孤儀沉沉望向她,半晌冷嗤道,「不知殿下此來何為?」


    「皇宮到這,可比宣平侯府至此,還要遠些,且他們歿的是自己女兒,您這般快,如何比他們還著急?」


    「孤……」蕭無憂心中愈發不安,她已經太久沒看到溫孤儀如此神態言語,然這一刻索性便直言了,「方才孤聞,刺客都處理了。孤來此,是與大人說明,非孤所為。緣由你也清楚。」


    溫孤儀聞言笑了笑,「臣當然清楚!如今殿下惜命的狠,所以啊,殿下急來臣府中,根本緣故是什麽?」


    「想來殿下自不會為了關心臣身體。」溫孤儀走近一步,「殿下如今在臣這如此在意的,大概隻有那半枚虎符了,可對?」


    「對。」蕭無憂理了理衣襟,「大人若不要休憩,此刻便隨孤宮論證,或者把虎符交給孤,你自去歇息,孤絕不擾你。」


    溫孤儀抬眸看陰霾天際,看因風飄拂的柳絮,伸手給她掖了掖披帛,「喚你迴來這一遭,原也不是完美,各種弊病。譬如,即將三月柳絮起,這幅身子便得精心護著,小心哮症發作。好好的。」


    蕭無憂蹙了蹙眉,不知他何意。


    卻見他躬身俯首,道,「恭送殿下。」


    蕭無憂還未開口,這人便自個起身,「臣累了,先迴府,天大的事,且再說吧。」


    待蕭無憂迴神,太傅府大門已經沉沉合上。


    濃雲翻湧,平地風起。


    蕭無憂站在興道坊上,唯府門銅鎖在合上一瞬撞擊的聲響,如刀槍劍戟交錯,久久迴蕩在耳畔。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3-02-11 23:47:03~2023-02-12 23:33:1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白樺和雪5瓶;喜歡吃辣條2瓶;然、考拉熊貓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5章 論政◇


    ◎但孤盼,郎君之下策,永不啟用。◎


    如今大青山屯兵不足五萬,由俟利發阿史那文每坐鎮。


    而阿史那默伊共兵甲十二萬整,將近三倍的兵力,在大青山以北的定相城盤踞,欲要吞下大青山兵甲,以圖一統突厥。


    相比從外族尋求救援,是人都會傾向內政一統。


    是故這日勤政殿中的第一次議會,便是確定藍祁求援這一動機的合理性。


    藍祁所論,分兩部分。


    首先論默伊之惡。好殺淫掠,反覆無常,親小人遠賢臣。憑他兩片薄唇,殿中諸臣自不會親信。


    然他以數年前崔抱樸通敵一案為輔證,道是當年其就是入的默伊座下。


    「各國暗子竊密,古來有之。然崔抱樸乃將領非暗子,行通敵之事,卻被默伊重用,便可反正默伊之品性。默伊用之,又挑族中內亂,便可再論之。同樣崔抱樸勾結外族欲殺將迴來,便是其行可誅。如此,用爾等中原話「人以群分」三證之,默伊乃惡。」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裏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裏話並收藏永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