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書郎道,「中丞大人如此交代,明個是不來上值了嗎?」
裴湛笑道,「本官於禦前告了五日假,如今還剩的三日,且容我偷得浮生半日閑。」
*
東風漸隱夕陽斜。
裴湛走出宮門時,已近傍晚。
他已經理清原委。
午後在敬事房中,黃總管兩次給他遞上的輪值檔案,雖不過一瞬。但他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看清楚了小夏子近些日子當值的日期。
其中五月二十九,內三關潼關守將段飛、徐林、虎牢關守將的齊庭、張嵩並著城防禁軍統領賀蘭雲五人曾一同入宮論政,這一日亦是小夏子當值。
一個巧合是巧合。
巧合多了,便是有意為之了。
裴湛腳下生風,看西隱的落日,待暮色上浮,城門即將關上的一刻,易容喬裝策馬出了城,直奔驪山而去。
他有三日假期,但是真正留給他的時間卻不多。
明日六月初十,乃夏苗第一日。
驪山夏苗的第一日,君臣同上圍場,便是動手的最佳時機。
如此,他必須在明日日出之前阻止世家行動。
這是在下午從敬事房迴去後,他推測的結果。但是他必須也給自己擇出來,保證自己的安全,且借任上同僚的眼睛,證明一切如常,證明他什麽也不曾知曉。
他如常上下值,這一日是再尋常不過的一日。
夕陽落下,弦月上升。
裴湛策馬疾奔,兩百裏路途塵土轉夜露。
終於在戌時時分,到達了驪山。
馬疲人乏。
裴湛勒韁歇馬,眺望星火點點的山頭。
此距權貴紮營的半山腰還有數裏,山路難行,馬亦吃力,他索性下馬,禦輕功直上。
*
話說這日,原本晌午時分,蕭無憂便來了盧文鬆處。
半山多是營地,但帳篷皆為百官群臣居住。
盧氏地位特殊,占著西山上的一處別苑。
隻是蕭無憂等了一日都不曾等到盧文鬆,便是王蘊亦不在此間。侍者隻道是國公夫婦多年未來驪山,此番想好好散心,故而提前去看了圍獵場地。連著大公子和夫人亦一同前往,如今園中隻剩了二少夫人。
二少夫人薑氏,乃盧溯盧二郎遺孀。
盧二郎三年前為護太子妃崔氏身死,如今梅姨娘又撒手人寰,盧七離府去了公主府,於薑氏而言,能貼心說上話的,已然沒有。
隻是這個關鍵口,盧文鬆尚且能將他們孤兒寡母帶上驪山,可見心中還是念著他們的。
自然,還有旁的一層緣故。
蕭無憂本等的心焦,派人去尋盧文鬆,卻始終沒有迴應。她基本猜到,當是擇了僻靜地同其他家主在做最後的謀劃。
連派了幾波人,根本毫無消息。
從晌午一直侯到下午,薑氏歇晌醒來,帶著孩子過來與她說話。
蕭無憂心中急切,然茲事體大,亦不好告知薑氏。縱是告訴他,也無濟於事。如此要事,盧文鬆自然不會與薑氏通氣,能來驪山左右是為著無論成敗,一家人皆在一起的考量。
然待靜下心來,看著薑氏抱著稚子一副閑適安然模樣。
蕭無憂突然意識道,這人或許是知曉內情的。
畢竟盧文鬆心係蕭氏江山,不曾有反叛之心。今日此舉成則成矣,一旦失敗,當是抄家滅族之大罪。
盧二郎死得那般慘,盧文鬆無論如何都會給自己孫子鋪條後路,如此同來驪山,未嚐沒有可能是薑氏自己的抉擇。
抱著這樣的心思,蕭無憂開口道,「二嫂,你可知曉阿耶在何處,我當真有頂重要的事同他說。再晚便來不及了。」
薑氏懷抱著三歲幼兒,逗了逗他從不離手的人偶娃娃,看了眼外頭落入西山的日頭,搖首道,「我不知。時辰不早了,七妹早些迴去吧。指不定陛下又傳您。」
「無妨的,我著人與陛下說了,今日住在此間,不迴山巔行宮。」
蕭無憂換到薑氏身側坐下,她自以盧七之身重生,這數月裏,???事情接二連三,原也不曾與薑氏好好說過話。
盧七的記憶中,薑氏原是個明朗跳脫的性子,姑嫂間關係甚好,可謂無話不談。
隻是自盧溯去世,薑氏便換了副性子,徹底安靜了下來,成日隻閉於屋中,悼念亡夫,撫養幼子。
同是天涯淪落人。
這一刻,蕭無憂不由想起自己的皇嫂崔氏。
據說當日太子府被屠戮之際,她才誕下太子第三子將將百日。如今若是活著,便是薑氏這幅模樣。
「你不迴去了?」薑氏問。
蕭無憂頷首,「不迴去,且陪著二嫂。」
薑氏笑了笑,「待過了明日,有的是我們姑嫂相聚的日子。」
明日!
蕭無憂心細如髮,「二嫂,明日可有大事發生?你是不是知道些什麽?」
薑氏蹙眉看她,「明日驪山夏苗,可不是大事嗎?七妹聽二嫂一眼,今個還是迴行宮去吧,一日來迴也是勞乏,讓宋嬤嬤給你備湯浴好好解解乏。」
「湯浴」二字出口,蕭無憂便確定,薑氏是知曉一切的。
隻豁然起身,四下掃過,低聲道,「二嫂,你定是知曉阿耶在何處,一定通知他取消明日的事宜。明日,根本是請君入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裴湛笑道,「本官於禦前告了五日假,如今還剩的三日,且容我偷得浮生半日閑。」
*
東風漸隱夕陽斜。
裴湛走出宮門時,已近傍晚。
他已經理清原委。
午後在敬事房中,黃總管兩次給他遞上的輪值檔案,雖不過一瞬。但他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看清楚了小夏子近些日子當值的日期。
其中五月二十九,內三關潼關守將段飛、徐林、虎牢關守將的齊庭、張嵩並著城防禁軍統領賀蘭雲五人曾一同入宮論政,這一日亦是小夏子當值。
一個巧合是巧合。
巧合多了,便是有意為之了。
裴湛腳下生風,看西隱的落日,待暮色上浮,城門即將關上的一刻,易容喬裝策馬出了城,直奔驪山而去。
他有三日假期,但是真正留給他的時間卻不多。
明日六月初十,乃夏苗第一日。
驪山夏苗的第一日,君臣同上圍場,便是動手的最佳時機。
如此,他必須在明日日出之前阻止世家行動。
這是在下午從敬事房迴去後,他推測的結果。但是他必須也給自己擇出來,保證自己的安全,且借任上同僚的眼睛,證明一切如常,證明他什麽也不曾知曉。
他如常上下值,這一日是再尋常不過的一日。
夕陽落下,弦月上升。
裴湛策馬疾奔,兩百裏路途塵土轉夜露。
終於在戌時時分,到達了驪山。
馬疲人乏。
裴湛勒韁歇馬,眺望星火點點的山頭。
此距權貴紮營的半山腰還有數裏,山路難行,馬亦吃力,他索性下馬,禦輕功直上。
*
話說這日,原本晌午時分,蕭無憂便來了盧文鬆處。
半山多是營地,但帳篷皆為百官群臣居住。
盧氏地位特殊,占著西山上的一處別苑。
隻是蕭無憂等了一日都不曾等到盧文鬆,便是王蘊亦不在此間。侍者隻道是國公夫婦多年未來驪山,此番想好好散心,故而提前去看了圍獵場地。連著大公子和夫人亦一同前往,如今園中隻剩了二少夫人。
二少夫人薑氏,乃盧溯盧二郎遺孀。
盧二郎三年前為護太子妃崔氏身死,如今梅姨娘又撒手人寰,盧七離府去了公主府,於薑氏而言,能貼心說上話的,已然沒有。
隻是這個關鍵口,盧文鬆尚且能將他們孤兒寡母帶上驪山,可見心中還是念著他們的。
自然,還有旁的一層緣故。
蕭無憂本等的心焦,派人去尋盧文鬆,卻始終沒有迴應。她基本猜到,當是擇了僻靜地同其他家主在做最後的謀劃。
連派了幾波人,根本毫無消息。
從晌午一直侯到下午,薑氏歇晌醒來,帶著孩子過來與她說話。
蕭無憂心中急切,然茲事體大,亦不好告知薑氏。縱是告訴他,也無濟於事。如此要事,盧文鬆自然不會與薑氏通氣,能來驪山左右是為著無論成敗,一家人皆在一起的考量。
然待靜下心來,看著薑氏抱著稚子一副閑適安然模樣。
蕭無憂突然意識道,這人或許是知曉內情的。
畢竟盧文鬆心係蕭氏江山,不曾有反叛之心。今日此舉成則成矣,一旦失敗,當是抄家滅族之大罪。
盧二郎死得那般慘,盧文鬆無論如何都會給自己孫子鋪條後路,如此同來驪山,未嚐沒有可能是薑氏自己的抉擇。
抱著這樣的心思,蕭無憂開口道,「二嫂,你可知曉阿耶在何處,我當真有頂重要的事同他說。再晚便來不及了。」
薑氏懷抱著三歲幼兒,逗了逗他從不離手的人偶娃娃,看了眼外頭落入西山的日頭,搖首道,「我不知。時辰不早了,七妹早些迴去吧。指不定陛下又傳您。」
「無妨的,我著人與陛下說了,今日住在此間,不迴山巔行宮。」
蕭無憂換到薑氏身側坐下,她自以盧七之身重生,這數月裏,???事情接二連三,原也不曾與薑氏好好說過話。
盧七的記憶中,薑氏原是個明朗跳脫的性子,姑嫂間關係甚好,可謂無話不談。
隻是自盧溯去世,薑氏便換了副性子,徹底安靜了下來,成日隻閉於屋中,悼念亡夫,撫養幼子。
同是天涯淪落人。
這一刻,蕭無憂不由想起自己的皇嫂崔氏。
據說當日太子府被屠戮之際,她才誕下太子第三子將將百日。如今若是活著,便是薑氏這幅模樣。
「你不迴去了?」薑氏問。
蕭無憂頷首,「不迴去,且陪著二嫂。」
薑氏笑了笑,「待過了明日,有的是我們姑嫂相聚的日子。」
明日!
蕭無憂心細如髮,「二嫂,明日可有大事發生?你是不是知道些什麽?」
薑氏蹙眉看她,「明日驪山夏苗,可不是大事嗎?七妹聽二嫂一眼,今個還是迴行宮去吧,一日來迴也是勞乏,讓宋嬤嬤給你備湯浴好好解解乏。」
「湯浴」二字出口,蕭無憂便確定,薑氏是知曉一切的。
隻豁然起身,四下掃過,低聲道,「二嫂,你定是知曉阿耶在何處,一定通知他取消明日的事宜。明日,根本是請君入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