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父皇!
蕭無憂忍住心中歡喜,隻掀被起身吩咐道,「趕緊給我更衣!」
「堂堂天子,來看我作甚?」寬衣的時辰裏,蕭無憂有些迴過神,她如今是盧家女,一個小小女子,怎勞天子探視?
「自姑娘落水,陛下將你抱迴,便一直關心著,每日都打發太醫來。」琳琅迴道,「可能是昨個太醫迴了陛下,您有轉醒的跡象,陛下方來的。」
蕭無憂抬手摸了摸自己麵龐,盧七和她有幾分相似,大抵是父皇借之排遣哀思。
「那如今是貞德三年,好好的,陛下怎改了年號?」
這話落下,琳琅理衣襟的手猛地一僵,隻垂著眼瞼道,「新帝上位,自然改年號,姑娘連這都忘了。」
新帝?
蕭無憂心口皺縮,須臾也釋然了。父皇已過花甲,重病纏綿多年,這般去了也算解脫。
「我睡糊塗了。」蕭無憂穿好衣衫至妝檯前坐下,忍不住掩口咳了兩聲,「太子仁善,如今繼位,定是個英明的君主。」
「啪!」琳琅像是聽到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事,臉煞白,手一抖玉梳跌在地上。
「怎麽了?」蕭無憂被扯到髮絲,台鏡開了一半又合上,不禁側首問道。
「姑娘哎,可不敢渾說……」常姑姑亦是一臉驚色,上來摸著她額頭,「這是真燒糊塗了?」
蕭無憂才要拂開她的手,再欲問話,隻聽得一聲「陛下駕到——」
頓時,屋內外所有人俯身跪拜。
唯蕭無憂思親心切,隻本能地站起身,提袍出去。
卻在踏出門檻的第一步,頓住了步伐。
迎麵而來的——
玄金冕服,金玉帶,雙龍紐交冠,是九五之尊。
但那眉眼深邃,笑不盈眸的人,不是她溫潤如水的皇兄。
「他是新帝?」蕭無憂氣血翻湧。
「姑娘快跪下!」追來的琳琅用力扯著她袖角,暗示她行禮。
「他是大鄴朝的新帝?」蕭無憂兀自喃喃,聲若遊絲。
「姑娘,如今是大寧國了。」琳琅一咬牙將她按下身,帶著哭腔悄聲道,「蕭鄴王朝三年前就亡了。」
第5章 烈骨
◎盧氏輔國公府,輔的是哪一國?◎
蕭無憂沒有跪溫孤儀。
她被侍女按了一把,盧七這具虛弱的身子經不起,顫悠悠跌在地上。但她隻是借了盧七的殼,靈魂和意識還是蕭無憂。
於是,蕭無憂起身,轉過屏風重新上了榻。
甚至迴去的短短幾步路,她還麻利地撥釵散髻,脫了外袍。奈何身子實在不爭氣,她闔眼裹被裝睡時,胸口止不住急喘,又考慮到琳琅一行人或許應付不來。索性,她便咳嗽起來,一聲連著一聲,聽著要將肺都咳出來。
如她所料,隨著一聲「陛下聖安」,溫孤儀並未多話,直逕入了內室。未幾榻畔投下大片陰影,一股威壓逼仄而來。
「姑娘,您用些水。」琳琅將她半扶起來,端著一盞茶餵她。
蕭無憂還在斷斷續續地咳,勉強咽下一口,緩了緩,努力想要撐開的雙眼又闔了上去。
屋內靜了一瞬,她的唿吸勻稱些,垂下的長睫不再顫抖,一副沉睡模樣。
琳琅有些猶豫地將她放平,躬身退在一側。
床榻前高大的身形未再移動,直過了一刻鍾的功夫,方道,「好生伺候著。」
言罷,作了個噤聲的手勢離去。
一屋的人無聲跪送。
「姑娘,陛下走了。」琳琅見人走遠,長籲了口氣,低聲喚她。
蕭無憂沒有睜開眼,隻擺擺手朝裏頭睡去。
琳琅會意,給她掖好被角,領著丫頭們悄聲退下。
日影偏轉,陽光烈了些,蕭無憂方緩緩睜開了眼。
這廂假寐的功夫,她借盧瀾最後的意識,了解了當下事宜。隻是盧七姑娘常日居於後宅,這知曉的朝政屈指可數,如史書一般簡潔,無甚細節。
大鄴確實亡了。
亡在嘉和二十七年歲末。
嘉和二十七年十一月初十,溫孤儀扶永安公主棺槨迴長安。於城郊三十裏駐軍,後被請往大理寺問話。
二十日,太子主持永安公主七七忌,突發心疾,暴斃而亡。嘉和帝聞儲君薨逝,痰血瘀胸,翌日醜時崩於太極宮。
皇後主喪儀,十二月十八送帝入陵寢,體衰力竭,當夜薨逝於甘露殿。皇長女武陵公主侍疾在榻,驟聞皇後故,人死身涼,遂得癔症瘋癲。
加之雲中城一戰,六皇子戰死,三皇子失蹤。故而蕭家皇室嫡係一脈子嗣凋零。
十二月二十五,溫孤儀被放出大理寺,欲扶太子長子為新君。
不料太子府橫遭屠虐,太子膝下二子四女慘死府中,唯太子妃崔氏和繈褓稚子不知去向。
至此,溫孤儀持遺照登基。
遺照乃嘉和帝親筆,璽印蓋章,「朕崩,溫孤儀輔政,若子孫無能失德,卿可取而代之。」
聽來,溫孤儀還是臨危受命,扶大廈之將傾。
但隻要細想,這裏頭便委實荒唐。
父皇如何會讓他取而代之,且不論還有大皇姐的子嗣,還有三哥的子嗣。退一萬步講,便是蕭家嫡係全沒了,還有這處的盧氏輔國府,這是流著蕭家血脈未出五服的宗親,是昭武女帝留給王朝的最後血脈,近百年來都與皇室同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蕭無憂忍住心中歡喜,隻掀被起身吩咐道,「趕緊給我更衣!」
「堂堂天子,來看我作甚?」寬衣的時辰裏,蕭無憂有些迴過神,她如今是盧家女,一個小小女子,怎勞天子探視?
「自姑娘落水,陛下將你抱迴,便一直關心著,每日都打發太醫來。」琳琅迴道,「可能是昨個太醫迴了陛下,您有轉醒的跡象,陛下方來的。」
蕭無憂抬手摸了摸自己麵龐,盧七和她有幾分相似,大抵是父皇借之排遣哀思。
「那如今是貞德三年,好好的,陛下怎改了年號?」
這話落下,琳琅理衣襟的手猛地一僵,隻垂著眼瞼道,「新帝上位,自然改年號,姑娘連這都忘了。」
新帝?
蕭無憂心口皺縮,須臾也釋然了。父皇已過花甲,重病纏綿多年,這般去了也算解脫。
「我睡糊塗了。」蕭無憂穿好衣衫至妝檯前坐下,忍不住掩口咳了兩聲,「太子仁善,如今繼位,定是個英明的君主。」
「啪!」琳琅像是聽到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事,臉煞白,手一抖玉梳跌在地上。
「怎麽了?」蕭無憂被扯到髮絲,台鏡開了一半又合上,不禁側首問道。
「姑娘哎,可不敢渾說……」常姑姑亦是一臉驚色,上來摸著她額頭,「這是真燒糊塗了?」
蕭無憂才要拂開她的手,再欲問話,隻聽得一聲「陛下駕到——」
頓時,屋內外所有人俯身跪拜。
唯蕭無憂思親心切,隻本能地站起身,提袍出去。
卻在踏出門檻的第一步,頓住了步伐。
迎麵而來的——
玄金冕服,金玉帶,雙龍紐交冠,是九五之尊。
但那眉眼深邃,笑不盈眸的人,不是她溫潤如水的皇兄。
「他是新帝?」蕭無憂氣血翻湧。
「姑娘快跪下!」追來的琳琅用力扯著她袖角,暗示她行禮。
「他是大鄴朝的新帝?」蕭無憂兀自喃喃,聲若遊絲。
「姑娘,如今是大寧國了。」琳琅一咬牙將她按下身,帶著哭腔悄聲道,「蕭鄴王朝三年前就亡了。」
第5章 烈骨
◎盧氏輔國公府,輔的是哪一國?◎
蕭無憂沒有跪溫孤儀。
她被侍女按了一把,盧七這具虛弱的身子經不起,顫悠悠跌在地上。但她隻是借了盧七的殼,靈魂和意識還是蕭無憂。
於是,蕭無憂起身,轉過屏風重新上了榻。
甚至迴去的短短幾步路,她還麻利地撥釵散髻,脫了外袍。奈何身子實在不爭氣,她闔眼裹被裝睡時,胸口止不住急喘,又考慮到琳琅一行人或許應付不來。索性,她便咳嗽起來,一聲連著一聲,聽著要將肺都咳出來。
如她所料,隨著一聲「陛下聖安」,溫孤儀並未多話,直逕入了內室。未幾榻畔投下大片陰影,一股威壓逼仄而來。
「姑娘,您用些水。」琳琅將她半扶起來,端著一盞茶餵她。
蕭無憂還在斷斷續續地咳,勉強咽下一口,緩了緩,努力想要撐開的雙眼又闔了上去。
屋內靜了一瞬,她的唿吸勻稱些,垂下的長睫不再顫抖,一副沉睡模樣。
琳琅有些猶豫地將她放平,躬身退在一側。
床榻前高大的身形未再移動,直過了一刻鍾的功夫,方道,「好生伺候著。」
言罷,作了個噤聲的手勢離去。
一屋的人無聲跪送。
「姑娘,陛下走了。」琳琅見人走遠,長籲了口氣,低聲喚她。
蕭無憂沒有睜開眼,隻擺擺手朝裏頭睡去。
琳琅會意,給她掖好被角,領著丫頭們悄聲退下。
日影偏轉,陽光烈了些,蕭無憂方緩緩睜開了眼。
這廂假寐的功夫,她借盧瀾最後的意識,了解了當下事宜。隻是盧七姑娘常日居於後宅,這知曉的朝政屈指可數,如史書一般簡潔,無甚細節。
大鄴確實亡了。
亡在嘉和二十七年歲末。
嘉和二十七年十一月初十,溫孤儀扶永安公主棺槨迴長安。於城郊三十裏駐軍,後被請往大理寺問話。
二十日,太子主持永安公主七七忌,突發心疾,暴斃而亡。嘉和帝聞儲君薨逝,痰血瘀胸,翌日醜時崩於太極宮。
皇後主喪儀,十二月十八送帝入陵寢,體衰力竭,當夜薨逝於甘露殿。皇長女武陵公主侍疾在榻,驟聞皇後故,人死身涼,遂得癔症瘋癲。
加之雲中城一戰,六皇子戰死,三皇子失蹤。故而蕭家皇室嫡係一脈子嗣凋零。
十二月二十五,溫孤儀被放出大理寺,欲扶太子長子為新君。
不料太子府橫遭屠虐,太子膝下二子四女慘死府中,唯太子妃崔氏和繈褓稚子不知去向。
至此,溫孤儀持遺照登基。
遺照乃嘉和帝親筆,璽印蓋章,「朕崩,溫孤儀輔政,若子孫無能失德,卿可取而代之。」
聽來,溫孤儀還是臨危受命,扶大廈之將傾。
但隻要細想,這裏頭便委實荒唐。
父皇如何會讓他取而代之,且不論還有大皇姐的子嗣,還有三哥的子嗣。退一萬步講,便是蕭家嫡係全沒了,還有這處的盧氏輔國府,這是流著蕭家血脈未出五服的宗親,是昭武女帝留給王朝的最後血脈,近百年來都與皇室同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