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反派師尊讓我操碎了心 作者:貳兩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鶴雲櫟點頭後,他抱上鬆鬆,拿出傘,和弟子一同走出茅亭。
見他們要離開,紀桓追入雨中:「前輩等等!」他催促著僕從拿出一卷畫軸,「兩位可見過這畫上的人?」
畫軸展開,露出一幅人像,是個青年,相貌和鶴雲櫟有七八分相像。
鶴雲櫟
瞭然:難怪年輕人方才一直看他。
紀桓抓緊時間解釋:「這是我祖爺爺的哥哥,少年時因為家裏困難被賣掉。祖爺爺生前一直記掛著這件事,依憑記憶畫出了他成年後可能的模樣,命後輩必須將人找到。
我等不敢怠慢,多年來一直在找尋。前段時間新得了消息,才找到青州。不知兩位可曾見過相似之人?」
說是「兩位」,但實際上他隻是在問鶴雲櫟。
因為時間久遠,紀桓不敢貿然確認眼前的青年就是他要找的人,但相信即使不是,也絕對有關係。
鶴雲櫟抬腳,想上前仔細查看。
應歲與卻慌了,鬆開傘,抓住他的手,連鬆鬆也拉住了他的衣襟。
失去支撐的傘飄落,雨絲落在三人身上。
鶴雲櫟迴頭看了一眼拽著自己的兩人,收迴了腳步。
他並未直接迴應紀桓,而是指點道:「你們要找雲霄派的話,得從這裏掉頭,直走,見到有李樹的小道後轉向,之後沿著李樹一路往上就能找到了。」
說完,他召迴雨傘,重新為一大一小遮去紛飛的雨絲:「師父,走吧。」
他們還要去莊子上呢。
紀桓還試圖叫住鶴雲櫟,但對方不再理會他的唿喚。
瞧著牽手走遠的兩人,他疑惑:原來是師徒嗎?感覺不太像啊。
走出一段距離後,鶴雲櫟才開口感嘆:「畫上的人和我有些像。」他抬眼看向應歲與,露出詢問之意,「可我完全不記得來雲霄之前的事。」
他想聽聽應歲與的說法。
師父不想他靠近那個年輕人,應該是知道些什麽吧。
應歲與不知該如何開口。
除了害怕鶴雲櫟被帶走,也因為在那段往事裏,他的模樣並不討人喜歡。
……
事情得追溯到九十年前的某一天。
彼時還混跡於邪道的應歲與站在街邊,長久地看著街對麵那對老少。
他們已經在他落腳之所的巷口站了十三天了。
說是「老」但男人年紀不算大,模樣黑瘦,一看就飽經勞苦。而被他牽著的男孩約莫七八歲,有些瘦,但能看出模樣頗為可愛。
孩童身上插著草標,這是要賣掉的標誌。
男娃娃本來就好賣,何況模樣還不差。上前詢價的人很多,但男人卻一次又一次拒絕了他們。
孩童黑亮的眼眸也一次次抬起,似乎在尋找什麽。
出於某種「惡意」的心思,應歲與在多日的旁觀後,第一次走了上去:「他是你的親生孩子?」
「對。」男人的眼神與聲音都透著麻木。
「不要了?」
男人沉默,似乎為這個問題感到痛苦。
應歲與又問:「三十兩銀子賣嗎?」
他自信自己給出的價錢不差,男人也確實在為這個價碼心動,但還是問了一句:「敢問公子住哪?買這孩子迴去做什麽?」
應歲與明白這孩子賣不出去的理由了。
——對於買主的挑三揀四。
他覺得男人很虛偽,都決定拋棄這孩子了,還管他的死活做什麽?拿得到銀子不就好了?
但後來想想,當時的他或許在嫉妒吧。
同樣經歷了被拋棄的命運,這孩子至少在被拋棄的前一刻還在被血親關心著。
他沒有迴答男人的問題,隻問:「賣,或不賣?」
或許是不相信麵前這個滿是戾氣的年輕人,男人思慮再三後,搖了搖頭。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向男人詢價成了應歲與出門的節目,兩到三天問上一次,而每次價錢也會漲上三到五兩。
他並非誠心想買,隻想看到這個男人痛苦又糾結的模樣。他想戳穿他的偽善,逼他承認自己為錢拋棄孩子的事實。
在痛苦的等待中,男人日漸憔悴,本來還算精神的脊背逐漸佝僂。
第二十天,應歲與第三次詢問沒能達成交易,準備離開。
此時身後響起一個稚嫩的聲音:「七十兩!」見他沒有反應,孩童堅定地重複了一遍,「七十兩,我跟你走。」
孩童在為自己講價?在為把他當商品賣掉的人講價?
應歲與覺得不該是這樣,他怎麽能不難受、不哭呢?
但他終究無法向一個主動賣掉自己的孩子還價。
他將銀子丟給男人,朝孩童伸出手,而孩童也自覺鬆開男人,將手放入了他的掌心。
這份乖巧識趣讓應歲與很滿意。
他轉頭警告男人:「以防你和你的家人沒有自覺,我多提醒一句。我買下他,那他無論生死都是我的。如果以後你們家裏的任何人敢厚顏無恥地找來,我就殺了你全家。」
聽到這狠厲的威脅,男人意識到這個「年輕人」並非良善,開始惶恐和後悔。可他神情幾番變化,終究沒有說出讓應歲與把孩子還給他的話。
在這二十多天的等候中,男孩已經成了他良心上巨大的包袱,好不容易放下,他沒有勇氣再背迴去。
見他們要離開,紀桓追入雨中:「前輩等等!」他催促著僕從拿出一卷畫軸,「兩位可見過這畫上的人?」
畫軸展開,露出一幅人像,是個青年,相貌和鶴雲櫟有七八分相像。
鶴雲櫟
瞭然:難怪年輕人方才一直看他。
紀桓抓緊時間解釋:「這是我祖爺爺的哥哥,少年時因為家裏困難被賣掉。祖爺爺生前一直記掛著這件事,依憑記憶畫出了他成年後可能的模樣,命後輩必須將人找到。
我等不敢怠慢,多年來一直在找尋。前段時間新得了消息,才找到青州。不知兩位可曾見過相似之人?」
說是「兩位」,但實際上他隻是在問鶴雲櫟。
因為時間久遠,紀桓不敢貿然確認眼前的青年就是他要找的人,但相信即使不是,也絕對有關係。
鶴雲櫟抬腳,想上前仔細查看。
應歲與卻慌了,鬆開傘,抓住他的手,連鬆鬆也拉住了他的衣襟。
失去支撐的傘飄落,雨絲落在三人身上。
鶴雲櫟迴頭看了一眼拽著自己的兩人,收迴了腳步。
他並未直接迴應紀桓,而是指點道:「你們要找雲霄派的話,得從這裏掉頭,直走,見到有李樹的小道後轉向,之後沿著李樹一路往上就能找到了。」
說完,他召迴雨傘,重新為一大一小遮去紛飛的雨絲:「師父,走吧。」
他們還要去莊子上呢。
紀桓還試圖叫住鶴雲櫟,但對方不再理會他的唿喚。
瞧著牽手走遠的兩人,他疑惑:原來是師徒嗎?感覺不太像啊。
走出一段距離後,鶴雲櫟才開口感嘆:「畫上的人和我有些像。」他抬眼看向應歲與,露出詢問之意,「可我完全不記得來雲霄之前的事。」
他想聽聽應歲與的說法。
師父不想他靠近那個年輕人,應該是知道些什麽吧。
應歲與不知該如何開口。
除了害怕鶴雲櫟被帶走,也因為在那段往事裏,他的模樣並不討人喜歡。
……
事情得追溯到九十年前的某一天。
彼時還混跡於邪道的應歲與站在街邊,長久地看著街對麵那對老少。
他們已經在他落腳之所的巷口站了十三天了。
說是「老」但男人年紀不算大,模樣黑瘦,一看就飽經勞苦。而被他牽著的男孩約莫七八歲,有些瘦,但能看出模樣頗為可愛。
孩童身上插著草標,這是要賣掉的標誌。
男娃娃本來就好賣,何況模樣還不差。上前詢價的人很多,但男人卻一次又一次拒絕了他們。
孩童黑亮的眼眸也一次次抬起,似乎在尋找什麽。
出於某種「惡意」的心思,應歲與在多日的旁觀後,第一次走了上去:「他是你的親生孩子?」
「對。」男人的眼神與聲音都透著麻木。
「不要了?」
男人沉默,似乎為這個問題感到痛苦。
應歲與又問:「三十兩銀子賣嗎?」
他自信自己給出的價錢不差,男人也確實在為這個價碼心動,但還是問了一句:「敢問公子住哪?買這孩子迴去做什麽?」
應歲與明白這孩子賣不出去的理由了。
——對於買主的挑三揀四。
他覺得男人很虛偽,都決定拋棄這孩子了,還管他的死活做什麽?拿得到銀子不就好了?
但後來想想,當時的他或許在嫉妒吧。
同樣經歷了被拋棄的命運,這孩子至少在被拋棄的前一刻還在被血親關心著。
他沒有迴答男人的問題,隻問:「賣,或不賣?」
或許是不相信麵前這個滿是戾氣的年輕人,男人思慮再三後,搖了搖頭。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向男人詢價成了應歲與出門的節目,兩到三天問上一次,而每次價錢也會漲上三到五兩。
他並非誠心想買,隻想看到這個男人痛苦又糾結的模樣。他想戳穿他的偽善,逼他承認自己為錢拋棄孩子的事實。
在痛苦的等待中,男人日漸憔悴,本來還算精神的脊背逐漸佝僂。
第二十天,應歲與第三次詢問沒能達成交易,準備離開。
此時身後響起一個稚嫩的聲音:「七十兩!」見他沒有反應,孩童堅定地重複了一遍,「七十兩,我跟你走。」
孩童在為自己講價?在為把他當商品賣掉的人講價?
應歲與覺得不該是這樣,他怎麽能不難受、不哭呢?
但他終究無法向一個主動賣掉自己的孩子還價。
他將銀子丟給男人,朝孩童伸出手,而孩童也自覺鬆開男人,將手放入了他的掌心。
這份乖巧識趣讓應歲與很滿意。
他轉頭警告男人:「以防你和你的家人沒有自覺,我多提醒一句。我買下他,那他無論生死都是我的。如果以後你們家裏的任何人敢厚顏無恥地找來,我就殺了你全家。」
聽到這狠厲的威脅,男人意識到這個「年輕人」並非良善,開始惶恐和後悔。可他神情幾番變化,終究沒有說出讓應歲與把孩子還給他的話。
在這二十多天的等候中,男孩已經成了他良心上巨大的包袱,好不容易放下,他沒有勇氣再背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