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反派師尊讓我操碎了心 作者:貳兩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顧決雲知道,下次有機會他還是會問。
當年,在得知應歲與叛出山門後,他們三個師兄弟在陸儔的房前跪成一排,請求父親師父息怒,不要將師弟除名。
否則,事情就真的無可挽迴了。
但一天一夜下來,陸儔都沒有給出任何表態,迴應他們的隻有緊閉的房門。
性情最為急躁的顧決雲等不及了,他衝著屋內高喊:「師父!求您饒了四師弟這一迴!我會把他帶迴來給您賠罪的。」
屋內沒有動靜。
為表決心,顧決雲一咬牙指天立誓:「我顧決雲在此立下心魔誓,如果帶不迴應歲與,將道心永無寸進。」
跪在一旁的陸長見和牧夜聲當時都驚了,不可置信地看向他們的三師弟。
而伴隨著誓雷響起的,是陸儔踹門而出的聲音。
他極端憤怒地看著自己的三弟子,其中的火氣,竟然不亞於被應歲與說「恩斷義絕」後的程度。
想起師父當時的嚇人模樣,顧決雲至今心有餘悸:「後麵師父還足足罰了我三年的緊閉。我就不懂了,明明是我們三個一起求的情,為什麽隻罰我。」
「我們可沒有發心魔誓。」陸長見冷淡迴道,難得地沒有對師弟表現出疼惜,「其實我一直覺得,父親那時候根本就沒想過把四師弟除名,他隻是要個台階下,我們跪個三五天就好了。誰想得到你竟然衝動到發了心魔誓,攔都攔不住。」
如果是少時聽到這種話,顧決雲定會覺得陸長見在維護自己老爹。可後來發生的事,讓他對師父的成見有了些許改變。
應歲與下山後,他的名字在門派內成了禁詞。
之後幾年,師父在討伐龍胤餘孽中留下的舊傷復發,逐漸纏綿病榻。臨終前他將三個師兄弟分別叫去,留下遺言。
他給顧決雲的遺言是讓他記著自己的誓言,不管師兄弟變成什麽模樣,都要拉他一把。
而他給陸長見的遺言則是:要一直做好師弟們的兄長,不管什麽時候,都要無條件地接納、包容他們。
牧夜聲沒有說過自己收到的遺言,但顧決雲猜想也大差不差。
句句不提老四,卻也句句不離老四。總結起來,就是讓他們要管老四。
畢竟他們三人在山上待得好好的,哪需要「被拉一把」,哪需要「無條件的接納包容」?
原來,他也在關心著被自己苛刻對待的小弟子。
這並不表示陸儔就成了一個好師父,師兄弟們關於他的記憶依舊更多是嚴苛與暴力。
但如果其中有哪怕一點「慈愛」,那麽原諒起來,會容易許多。
如今的顧決雲能夠明白陸長見的說法或許更接近事實,但他心裏並不願意承認,嘴硬道:「大師兄,你能別為了顯得我蠢,故意這麽說嗎?」
陸長見則表示:「三師弟你做事確實一直挺不過腦子的。」
被師兄弟中最遲鈍的大師兄這樣說,顧決雲十分不服,但長幼有別,他不好開口嗆兄長,隻能在心裏迴嘴——
他是「有腦子,但不用」,總比大師兄腦子不夠用好一點。
第75章
兩師徒一起「失蹤」了好幾天, 迴來後第一件事自然是去「靜思堂託兒所」接鬆鬆。
隻是路上,兩人就如何提及兩人當前的關係產生了分歧。應歲與迫不及待想要「昭告天下」,鶴雲櫟卻唯恐被人覺察分毫。他好說歹說, 甚至「割地賠款」, 才讓應歲與勉強答應暫時隱瞞。
到了靜思堂, 鬆鬆正在學寫大字,一見到鶴雲櫟便放下筆跑了上來, 拉著他表達自己的思念。
待師徒倆簡單說過話, 陸長見把兩人叫到了隔壁。
麵對他關於兩人去哪,做什麽的詢問,鶴雲櫟一時語塞:「弟子陪師父去——去了……」
剛才路上光顧著說服師父瞞下他們的關係, 忘記對「口供」了。
「滄州。」
應歲與把話接了過去。
「對, 滄州。」鶴雲櫟如蒙大赦, 「我和師父去了滄州。」
「去那裏採購一些特產藥材。」
「是這樣的。」鶴雲櫟附和。
陸長見倒沒有察覺到兩人之間的微妙暗流, 隻以為是應歲與這趟又幹了「壞事」,鶴雲櫟被迫幫他隱瞞, 所以說起話來才磕磕絆絆。
「你讓雲櫟師侄自己說話!」封住應歲與的嘴後, 他嚴肅詢問起鶴雲櫟, 「老實和師伯說說。你師父這次出去是不是又招惹誰了?」
「沒有。」鶴雲櫟飛快否認。
師父這幾天都和他呆在一起,能招惹誰?
陸長見懷疑:「真的?」
「真的, 弟子可以發誓。」
因為師父根本就沒有出去。
師侄都這樣說了,陸長見隻能信了:「下次不要這樣一聲不吭就走了。」
這話既是對鶴雲櫟說的, 也是對應歲與說的。
鶴雲櫟點頭應下。
而應歲與隻「哦」了一聲, 算是給大師兄麵子。
「還有。」陸長見轉向鶴雲櫟, 「秀青山那件事考慮得怎麽樣了?」
「哪件事?」鶴雲櫟不解。
陸長見看向旁邊的應歲與:師弟沒和師侄提?
而應歲與則不接他的視線。
他隻能自己將原委解釋來:「秀青山棠華真人有個小弟子, 年紀和你差不多,人漂亮、性格也乖巧。之前棠華真人和師伯見了麵, 覺得你倆很合適,商量著給你們保個媒。」
當年,在得知應歲與叛出山門後,他們三個師兄弟在陸儔的房前跪成一排,請求父親師父息怒,不要將師弟除名。
否則,事情就真的無可挽迴了。
但一天一夜下來,陸儔都沒有給出任何表態,迴應他們的隻有緊閉的房門。
性情最為急躁的顧決雲等不及了,他衝著屋內高喊:「師父!求您饒了四師弟這一迴!我會把他帶迴來給您賠罪的。」
屋內沒有動靜。
為表決心,顧決雲一咬牙指天立誓:「我顧決雲在此立下心魔誓,如果帶不迴應歲與,將道心永無寸進。」
跪在一旁的陸長見和牧夜聲當時都驚了,不可置信地看向他們的三師弟。
而伴隨著誓雷響起的,是陸儔踹門而出的聲音。
他極端憤怒地看著自己的三弟子,其中的火氣,竟然不亞於被應歲與說「恩斷義絕」後的程度。
想起師父當時的嚇人模樣,顧決雲至今心有餘悸:「後麵師父還足足罰了我三年的緊閉。我就不懂了,明明是我們三個一起求的情,為什麽隻罰我。」
「我們可沒有發心魔誓。」陸長見冷淡迴道,難得地沒有對師弟表現出疼惜,「其實我一直覺得,父親那時候根本就沒想過把四師弟除名,他隻是要個台階下,我們跪個三五天就好了。誰想得到你竟然衝動到發了心魔誓,攔都攔不住。」
如果是少時聽到這種話,顧決雲定會覺得陸長見在維護自己老爹。可後來發生的事,讓他對師父的成見有了些許改變。
應歲與下山後,他的名字在門派內成了禁詞。
之後幾年,師父在討伐龍胤餘孽中留下的舊傷復發,逐漸纏綿病榻。臨終前他將三個師兄弟分別叫去,留下遺言。
他給顧決雲的遺言是讓他記著自己的誓言,不管師兄弟變成什麽模樣,都要拉他一把。
而他給陸長見的遺言則是:要一直做好師弟們的兄長,不管什麽時候,都要無條件地接納、包容他們。
牧夜聲沒有說過自己收到的遺言,但顧決雲猜想也大差不差。
句句不提老四,卻也句句不離老四。總結起來,就是讓他們要管老四。
畢竟他們三人在山上待得好好的,哪需要「被拉一把」,哪需要「無條件的接納包容」?
原來,他也在關心著被自己苛刻對待的小弟子。
這並不表示陸儔就成了一個好師父,師兄弟們關於他的記憶依舊更多是嚴苛與暴力。
但如果其中有哪怕一點「慈愛」,那麽原諒起來,會容易許多。
如今的顧決雲能夠明白陸長見的說法或許更接近事實,但他心裏並不願意承認,嘴硬道:「大師兄,你能別為了顯得我蠢,故意這麽說嗎?」
陸長見則表示:「三師弟你做事確實一直挺不過腦子的。」
被師兄弟中最遲鈍的大師兄這樣說,顧決雲十分不服,但長幼有別,他不好開口嗆兄長,隻能在心裏迴嘴——
他是「有腦子,但不用」,總比大師兄腦子不夠用好一點。
第75章
兩師徒一起「失蹤」了好幾天, 迴來後第一件事自然是去「靜思堂託兒所」接鬆鬆。
隻是路上,兩人就如何提及兩人當前的關係產生了分歧。應歲與迫不及待想要「昭告天下」,鶴雲櫟卻唯恐被人覺察分毫。他好說歹說, 甚至「割地賠款」, 才讓應歲與勉強答應暫時隱瞞。
到了靜思堂, 鬆鬆正在學寫大字,一見到鶴雲櫟便放下筆跑了上來, 拉著他表達自己的思念。
待師徒倆簡單說過話, 陸長見把兩人叫到了隔壁。
麵對他關於兩人去哪,做什麽的詢問,鶴雲櫟一時語塞:「弟子陪師父去——去了……」
剛才路上光顧著說服師父瞞下他們的關係, 忘記對「口供」了。
「滄州。」
應歲與把話接了過去。
「對, 滄州。」鶴雲櫟如蒙大赦, 「我和師父去了滄州。」
「去那裏採購一些特產藥材。」
「是這樣的。」鶴雲櫟附和。
陸長見倒沒有察覺到兩人之間的微妙暗流, 隻以為是應歲與這趟又幹了「壞事」,鶴雲櫟被迫幫他隱瞞, 所以說起話來才磕磕絆絆。
「你讓雲櫟師侄自己說話!」封住應歲與的嘴後, 他嚴肅詢問起鶴雲櫟, 「老實和師伯說說。你師父這次出去是不是又招惹誰了?」
「沒有。」鶴雲櫟飛快否認。
師父這幾天都和他呆在一起,能招惹誰?
陸長見懷疑:「真的?」
「真的, 弟子可以發誓。」
因為師父根本就沒有出去。
師侄都這樣說了,陸長見隻能信了:「下次不要這樣一聲不吭就走了。」
這話既是對鶴雲櫟說的, 也是對應歲與說的。
鶴雲櫟點頭應下。
而應歲與隻「哦」了一聲, 算是給大師兄麵子。
「還有。」陸長見轉向鶴雲櫟, 「秀青山那件事考慮得怎麽樣了?」
「哪件事?」鶴雲櫟不解。
陸長見看向旁邊的應歲與:師弟沒和師侄提?
而應歲與則不接他的視線。
他隻能自己將原委解釋來:「秀青山棠華真人有個小弟子, 年紀和你差不多,人漂亮、性格也乖巧。之前棠華真人和師伯見了麵, 覺得你倆很合適,商量著給你們保個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