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反派師尊讓我操碎了心 作者:貳兩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厲聲朝著虛空高喝:「誰人製造的幻境?膽敢算計本君!若教本君將你抓出來,定碎屍萬段,決不輕饒。」
他仿佛在演一場誇張的獨角戲,沒人能聽懂他在說什麽。哪怕是相熟的同伴們也怕經受前一個少年的遭遇,默默退避。
「瘋了吧?」
「應該是瘋了。」
這種事也不算孤例,每次選徒大比前總有一些承受能力差的人出現精神問題,眾人也算見怪不怪。非說有什麽不同,就是這次的「劇本」內容比較特別。
不過鶴雲櫟有其他看法。
之前他為了更好地增加葉清對師父的好感做了大量攻略。過程中參考了【**文學城】各式各樣的話本。其中有一類打著「重生」標籤的書,故事主要講主角迴到過去改變命運。
而藍衣少年的表現和此類書籍中主角在剛重生後的反應很相似。
不過這次他並沒有初見葉清時那般激烈的生理反應,因此鶴雲櫟也不敢斷定藍衣少年就是「重生」的主角。
鶴雲櫟倒出一顆定魂丹遞給藍衣少年的同伴,示意他們給少年餵下。幾人明顯有所猶豫,但最終還是鼓起勇氣撲上前,一齊將藍衣少年壓住,把丹藥給他塞了下去。
鶴雲櫟不禁感嘆:小孩子心思真單純,完全沒想過他給的藥可能有害啊。
在丹藥作用下,藍衣少年漸漸安靜下來,而鶴雲櫟向同伴問過藍衣少年的名姓後,也深藏功與名地轉身離去。
他來到應歲與身邊:「師父,我們走吧。」
應歲與看著他並不動。
「師父?」
見弟子不明白,應歲與隻能抬起自己的手:「監護人不牽著為師,就不怕為師走丟,或者,跑去其他地方做壞事嗎?」
一路上應歲與已經用這由頭調侃了他好多次。
鶴雲櫟無奈討饒:「師父就別逗我了。弟子也是受了二師伯的囑託,不得不代他留意您的作為。」
再說他也隻是盯著,不會真的管著師父啊。師伯們的吩咐在他心裏還是要排到應歲與的體驗之後的。
「為師知道因由不在你。」
知道還……
下半句抱怨還沒出來,便聽他接著感慨:「可不找個合適的理由,我怎麽好親近徒兒呢?」
師父想親近他?
鶴雲櫟心猛地多跳了一拍。
但應歲與的語氣半真半假,也不知幾分認真幾分玩笑。他鼓起勇氣握住應歲與的手:「那……這樣可以了嗎?」
應歲與調整方向,換了個雙方都舒服的交握姿勢:「這樣更好。」
接下來的路上應歲與隻是安分地牽著他,甚至沒有扣手指。
原來隻是想牽手嗎?
還是把他當成會走丟的小孩兒了?
這一次,鶴雲櫟心裏的失落比以往更甚。而緣由也很顯然:他喜歡師父,他的心不純潔了。
……
修仙者的腳力遠勝凡人,求仙者要走一整天的路,兩人不多時便走到了。
鶴雲櫟將陸長見給的身份牌交給了門口登記的弟子。
守門弟子看了一眼,懶散的神情忽然認真起來:「客人稍等。」
隻見他扭頭跑向值守的隊伍,對著其中那位領頭之人說了什麽。之後那個守衛頭領又拿出傳訊玉簡,發了一段信息。
不一會兒兩位身著院判服飾的修士走了出來。正是那天審核雲霄資料的樓院判與高院判。周院判因為被雲霄「放過鴿子」,覺得尷尬,沒有前來。
他們並未急著上前,反而在靠近門口時刻意壓慢了腳步,暗中打量起這兩位雲霄來客。
因為這次是代表門派外出,因而在抵達前鶴雲櫟特地換上了掌門常服,裏中外共計三層,每層都有刺繡和配飾,而發冠也是和衣服的華貴程度適配的羽冠。
至於應歲與則低調許多,隻是將頭髮認真梳了梳,衣服製式並沒有比他在門內的便服複雜多少。
這般對比鮮明的打扮很容易看出誰地位更「高」。
高院判拉了拉同僚的袖子:「前麵那個戴羽冠的就是雲霄掌門?陸宗師這麽年輕的?」
自從那天被同僚們介紹雲霄派的歷代大佬和事跡之後,高院判便不可抑止地對這個門派生出了敬仰之情。
強大卻低調,不愛俗名,不貪功利,逢亂而出,事後拂衣而去,深藏功名。多麽偉大又高尚的一個門派啊。
對於他的錯誤認知同僚們幾經掙紮,最終沒忍心提前打破他的幻想。
反正隻要一接觸,就能知道和強大相匹配的是他們不合群的性格,以及極端我行我素的思考和做事方式。
被折騰幾次就敬仰不起來了,誰都是這樣過來的。
「陸宗師已經不是掌門了。」樓院判解釋道。「他早就傳位給下一代弟子。現在的雲霄掌門好像姓鶴,是他的師侄。」
「師侄?」高院判疑惑,「陸宗師沒有弟子嗎?」
樓院判知道他為何疑惑:「有啊。不過別人門派可能有自己的傳承方式吧。」
唯賢是舉,宗門至上。高院判心裏的敬仰更深了。
「旁邊那個穿道袍的也是雲霄弟子?」他好奇問道。
雲霄原來也有需要出家的道派嗎?
樓院判本來沒很在意旁邊那個「平平無奇」的修士,直到被問才定睛瞧了瞧,這一看不得了:「是……是應,應丹聖!」
他仿佛在演一場誇張的獨角戲,沒人能聽懂他在說什麽。哪怕是相熟的同伴們也怕經受前一個少年的遭遇,默默退避。
「瘋了吧?」
「應該是瘋了。」
這種事也不算孤例,每次選徒大比前總有一些承受能力差的人出現精神問題,眾人也算見怪不怪。非說有什麽不同,就是這次的「劇本」內容比較特別。
不過鶴雲櫟有其他看法。
之前他為了更好地增加葉清對師父的好感做了大量攻略。過程中參考了【**文學城】各式各樣的話本。其中有一類打著「重生」標籤的書,故事主要講主角迴到過去改變命運。
而藍衣少年的表現和此類書籍中主角在剛重生後的反應很相似。
不過這次他並沒有初見葉清時那般激烈的生理反應,因此鶴雲櫟也不敢斷定藍衣少年就是「重生」的主角。
鶴雲櫟倒出一顆定魂丹遞給藍衣少年的同伴,示意他們給少年餵下。幾人明顯有所猶豫,但最終還是鼓起勇氣撲上前,一齊將藍衣少年壓住,把丹藥給他塞了下去。
鶴雲櫟不禁感嘆:小孩子心思真單純,完全沒想過他給的藥可能有害啊。
在丹藥作用下,藍衣少年漸漸安靜下來,而鶴雲櫟向同伴問過藍衣少年的名姓後,也深藏功與名地轉身離去。
他來到應歲與身邊:「師父,我們走吧。」
應歲與看著他並不動。
「師父?」
見弟子不明白,應歲與隻能抬起自己的手:「監護人不牽著為師,就不怕為師走丟,或者,跑去其他地方做壞事嗎?」
一路上應歲與已經用這由頭調侃了他好多次。
鶴雲櫟無奈討饒:「師父就別逗我了。弟子也是受了二師伯的囑託,不得不代他留意您的作為。」
再說他也隻是盯著,不會真的管著師父啊。師伯們的吩咐在他心裏還是要排到應歲與的體驗之後的。
「為師知道因由不在你。」
知道還……
下半句抱怨還沒出來,便聽他接著感慨:「可不找個合適的理由,我怎麽好親近徒兒呢?」
師父想親近他?
鶴雲櫟心猛地多跳了一拍。
但應歲與的語氣半真半假,也不知幾分認真幾分玩笑。他鼓起勇氣握住應歲與的手:「那……這樣可以了嗎?」
應歲與調整方向,換了個雙方都舒服的交握姿勢:「這樣更好。」
接下來的路上應歲與隻是安分地牽著他,甚至沒有扣手指。
原來隻是想牽手嗎?
還是把他當成會走丟的小孩兒了?
這一次,鶴雲櫟心裏的失落比以往更甚。而緣由也很顯然:他喜歡師父,他的心不純潔了。
……
修仙者的腳力遠勝凡人,求仙者要走一整天的路,兩人不多時便走到了。
鶴雲櫟將陸長見給的身份牌交給了門口登記的弟子。
守門弟子看了一眼,懶散的神情忽然認真起來:「客人稍等。」
隻見他扭頭跑向值守的隊伍,對著其中那位領頭之人說了什麽。之後那個守衛頭領又拿出傳訊玉簡,發了一段信息。
不一會兒兩位身著院判服飾的修士走了出來。正是那天審核雲霄資料的樓院判與高院判。周院判因為被雲霄「放過鴿子」,覺得尷尬,沒有前來。
他們並未急著上前,反而在靠近門口時刻意壓慢了腳步,暗中打量起這兩位雲霄來客。
因為這次是代表門派外出,因而在抵達前鶴雲櫟特地換上了掌門常服,裏中外共計三層,每層都有刺繡和配飾,而發冠也是和衣服的華貴程度適配的羽冠。
至於應歲與則低調許多,隻是將頭髮認真梳了梳,衣服製式並沒有比他在門內的便服複雜多少。
這般對比鮮明的打扮很容易看出誰地位更「高」。
高院判拉了拉同僚的袖子:「前麵那個戴羽冠的就是雲霄掌門?陸宗師這麽年輕的?」
自從那天被同僚們介紹雲霄派的歷代大佬和事跡之後,高院判便不可抑止地對這個門派生出了敬仰之情。
強大卻低調,不愛俗名,不貪功利,逢亂而出,事後拂衣而去,深藏功名。多麽偉大又高尚的一個門派啊。
對於他的錯誤認知同僚們幾經掙紮,最終沒忍心提前打破他的幻想。
反正隻要一接觸,就能知道和強大相匹配的是他們不合群的性格,以及極端我行我素的思考和做事方式。
被折騰幾次就敬仰不起來了,誰都是這樣過來的。
「陸宗師已經不是掌門了。」樓院判解釋道。「他早就傳位給下一代弟子。現在的雲霄掌門好像姓鶴,是他的師侄。」
「師侄?」高院判疑惑,「陸宗師沒有弟子嗎?」
樓院判知道他為何疑惑:「有啊。不過別人門派可能有自己的傳承方式吧。」
唯賢是舉,宗門至上。高院判心裏的敬仰更深了。
「旁邊那個穿道袍的也是雲霄弟子?」他好奇問道。
雲霄原來也有需要出家的道派嗎?
樓院判本來沒很在意旁邊那個「平平無奇」的修士,直到被問才定睛瞧了瞧,這一看不得了:「是……是應,應丹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