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反派師尊讓我操碎了心 作者:貳兩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朝折劍,永墜塵泥。
場景一轉,來到一處頗為簡陋荒蕪的山門,蔥鬱的山林中幾間木屋錯落排布,中央有一片放了木人樁的廣場。
鶴雲櫟隱約記得,是雲霄靠丹藥生意發跡前的模樣。
西向的木屋內,比前一個場景裏年紀稍長些的顧決雲神色凝重。最終他像是下定了決心,將手中的紙壓在燭台下,拿起包袱,出了門——
【大師兄,二師兄,我去抓老四迴來。用不了多久,不用擔心。】
話雖如此,但直到夢裏的房間逐漸蒙塵破敗,它的主人也沒有再迴來。
顧決雲食言了。
鶴雲櫟睜開眼,淚流滿麵。
一次比一次真實,一次比一次殘忍的夢境教他難以承受。
夢中三師伯去哪了?
抓老四迴來?為什麽要用「抓」?
還有,為什麽要專門讓他夢到那道簽文?
難道一語成讖?
之前被種種意外暫時摁下的不安被這個夢境再度喚起。
夢境裏的時間明顯早於現在。
而據他所知師父在此之前長時間離開雲霄的經歷隻有出師試煉那次,加上大師兄說師父下山前和師祖發生過不愉快的事。
難道正是這件不愉快的事導致了師父此後十幾年沒有師門聯繫,三師伯才決定下山「抓」師父,因此不知所蹤?
而之後,師父又因為種種原因成了「魔主」,進而與二師伯成了死敵?
雖然邏輯通順了,但明顯與現實不相符。
現實裏師父迴來了,並沒有誤入歧途的跡象,三師伯也平安無事。
如果說第二個夢境讓他懷疑「夢境是另一個世界的故事」,那麽這第三個夢便讓他確認了自己的猜想。
但鶴雲櫟不敢掉以輕心。
另一個世界的故事不代表不會在這個世界發生,過去沒發生的不代表未來不會發生。
比如三師伯這次不慎被邪道蠱女下了情蠱,就能與葉清故事裏俠客的經歷對應起來。
那俠客去南嶺也是為了找師弟。
這不會太巧了嗎?
葉清有男主身份,身負機緣,他講的故事或許不止是一個故事那麽簡單。
鶴雲櫟甚至有一個更可怕的猜想:俠客或許就是夢境世界裏的三師伯。
但這件事太過驚悚殘忍,他不敢深想。
現實和夢境的出入點在哪裏?
是什麽導致了它們的不一樣?
又是否會有其他原因導致夢境裏的不幸投射到現實?
鶴雲櫟無法不去思考這種種可能,他承擔不起因為輕視而導致同門、親友遭遇危險的後果。
再也躺不下去的他披上衣服,起了床。
穿過走廊來到院子裏,天氣尚寒,夜露刺骨。透過鬆枝梅影,院子的另一頭,師父房間的窗戶一片漆黑。
看來已經休息了。
是了,這些天師父為給三師伯培育新雌蠱一事忙得腳不沾地,十分辛苦。
想到此處,鶴雲櫟覺得自己不該再用沒有現實依據的不安去打擾師父休息。於是壓下傾訴的想法,轉身準備迴房。
就在此時,身後一聲「吱呀」,應歲與的房門打了開來。
……
「師父
!」鶴雲櫟詫異於他出現的及時。
應歲與長發披散,身上穿著中衣,隻在肩上搭了一件外袍,看來是剛從床上起來。
瞧見弟子一臉心事,他側開身,示意進屋說話。
來到屋裏,點燃燭火。
暖色的燭光,帶來了些許暖意。
應歲與房間的陳設很簡單,整體色調為暗藍,除了固定搭配的床、桌子、櫃子等,並沒有額外添置物件。
案台上的劍架空空蕩蕩。
自從封劍改道後,他便再也沒碰過劍,但不知為何也沒有去掉劍架。
夜已深,應歲與沒有煮水泡茶,而是倒了一杯桌上的溫水給弟子。
鶴雲櫟捧著水,沒有喝。
他憂心忡忡地問道:「師父,三師伯不會有事吧?」
雖然師父對解蠱很有把握,但葉清講的那個故事和今晚的夢都讓他心驚膽戰。
他總怕有意外。
這和第二場夢不一樣。
第二場夢裏師父與二師伯的不和現今毫無跡象,但三師伯的危難卻正當前。
應歲與看著惶然的弟子:是因為擔心所以才睡不著?
雖然暫時不明白弟子這份過度的擔憂從何而來,但他還是輕聲安慰:「不會的。有為師在呢。」
一句簡單的話,鶴雲櫟心裏卻像有了著落。安心的環境與最信任的人,教他忍不住將所有不安都傾訴出來:「弟子最近做了一些夢……」
話說出口他便後悔了。
為了夢心神不寧,師父定是又要笑話他孩子氣了吧。
應歲與沒有任何要笑的跡象,靜靜看著他,似乎在等後麵的內容。
受到鼓勵的鶴雲櫟有了繼續說下去的勇氣:「那些夢都很不好。一個夢裏,師父離開了我們,三師伯留書說要把師父帶迴來,卻一去不返;
另一個夢裏,師父和二師伯成了死敵,似乎到了勢不兩立的地步;
還有一個夢裏,師父被很多人追殺,最終……」
鶴雲櫟說不下去了:這下師父會嘲笑他了吧。
若不是夢境真實到幾乎近似於預兆,他也會覺得這些內容荒謬。
場景一轉,來到一處頗為簡陋荒蕪的山門,蔥鬱的山林中幾間木屋錯落排布,中央有一片放了木人樁的廣場。
鶴雲櫟隱約記得,是雲霄靠丹藥生意發跡前的模樣。
西向的木屋內,比前一個場景裏年紀稍長些的顧決雲神色凝重。最終他像是下定了決心,將手中的紙壓在燭台下,拿起包袱,出了門——
【大師兄,二師兄,我去抓老四迴來。用不了多久,不用擔心。】
話雖如此,但直到夢裏的房間逐漸蒙塵破敗,它的主人也沒有再迴來。
顧決雲食言了。
鶴雲櫟睜開眼,淚流滿麵。
一次比一次真實,一次比一次殘忍的夢境教他難以承受。
夢中三師伯去哪了?
抓老四迴來?為什麽要用「抓」?
還有,為什麽要專門讓他夢到那道簽文?
難道一語成讖?
之前被種種意外暫時摁下的不安被這個夢境再度喚起。
夢境裏的時間明顯早於現在。
而據他所知師父在此之前長時間離開雲霄的經歷隻有出師試煉那次,加上大師兄說師父下山前和師祖發生過不愉快的事。
難道正是這件不愉快的事導致了師父此後十幾年沒有師門聯繫,三師伯才決定下山「抓」師父,因此不知所蹤?
而之後,師父又因為種種原因成了「魔主」,進而與二師伯成了死敵?
雖然邏輯通順了,但明顯與現實不相符。
現實裏師父迴來了,並沒有誤入歧途的跡象,三師伯也平安無事。
如果說第二個夢境讓他懷疑「夢境是另一個世界的故事」,那麽這第三個夢便讓他確認了自己的猜想。
但鶴雲櫟不敢掉以輕心。
另一個世界的故事不代表不會在這個世界發生,過去沒發生的不代表未來不會發生。
比如三師伯這次不慎被邪道蠱女下了情蠱,就能與葉清故事裏俠客的經歷對應起來。
那俠客去南嶺也是為了找師弟。
這不會太巧了嗎?
葉清有男主身份,身負機緣,他講的故事或許不止是一個故事那麽簡單。
鶴雲櫟甚至有一個更可怕的猜想:俠客或許就是夢境世界裏的三師伯。
但這件事太過驚悚殘忍,他不敢深想。
現實和夢境的出入點在哪裏?
是什麽導致了它們的不一樣?
又是否會有其他原因導致夢境裏的不幸投射到現實?
鶴雲櫟無法不去思考這種種可能,他承擔不起因為輕視而導致同門、親友遭遇危險的後果。
再也躺不下去的他披上衣服,起了床。
穿過走廊來到院子裏,天氣尚寒,夜露刺骨。透過鬆枝梅影,院子的另一頭,師父房間的窗戶一片漆黑。
看來已經休息了。
是了,這些天師父為給三師伯培育新雌蠱一事忙得腳不沾地,十分辛苦。
想到此處,鶴雲櫟覺得自己不該再用沒有現實依據的不安去打擾師父休息。於是壓下傾訴的想法,轉身準備迴房。
就在此時,身後一聲「吱呀」,應歲與的房門打了開來。
……
「師父
!」鶴雲櫟詫異於他出現的及時。
應歲與長發披散,身上穿著中衣,隻在肩上搭了一件外袍,看來是剛從床上起來。
瞧見弟子一臉心事,他側開身,示意進屋說話。
來到屋裏,點燃燭火。
暖色的燭光,帶來了些許暖意。
應歲與房間的陳設很簡單,整體色調為暗藍,除了固定搭配的床、桌子、櫃子等,並沒有額外添置物件。
案台上的劍架空空蕩蕩。
自從封劍改道後,他便再也沒碰過劍,但不知為何也沒有去掉劍架。
夜已深,應歲與沒有煮水泡茶,而是倒了一杯桌上的溫水給弟子。
鶴雲櫟捧著水,沒有喝。
他憂心忡忡地問道:「師父,三師伯不會有事吧?」
雖然師父對解蠱很有把握,但葉清講的那個故事和今晚的夢都讓他心驚膽戰。
他總怕有意外。
這和第二場夢不一樣。
第二場夢裏師父與二師伯的不和現今毫無跡象,但三師伯的危難卻正當前。
應歲與看著惶然的弟子:是因為擔心所以才睡不著?
雖然暫時不明白弟子這份過度的擔憂從何而來,但他還是輕聲安慰:「不會的。有為師在呢。」
一句簡單的話,鶴雲櫟心裏卻像有了著落。安心的環境與最信任的人,教他忍不住將所有不安都傾訴出來:「弟子最近做了一些夢……」
話說出口他便後悔了。
為了夢心神不寧,師父定是又要笑話他孩子氣了吧。
應歲與沒有任何要笑的跡象,靜靜看著他,似乎在等後麵的內容。
受到鼓勵的鶴雲櫟有了繼續說下去的勇氣:「那些夢都很不好。一個夢裏,師父離開了我們,三師伯留書說要把師父帶迴來,卻一去不返;
另一個夢裏,師父和二師伯成了死敵,似乎到了勢不兩立的地步;
還有一個夢裏,師父被很多人追殺,最終……」
鶴雲櫟說不下去了:這下師父會嘲笑他了吧。
若不是夢境真實到幾乎近似於預兆,他也會覺得這些內容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