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反派師尊讓我操碎了心 作者:貳兩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應歲與似乎沒想過這個選項,意外看向弟子,久久沒有說話。
本來興致勃勃的鶴雲櫟被他複雜的眼神盯得逐漸沒了信心:難道師父不想去?
就在此時,救命的消息迴了過來,鶴雲櫟看過對麵提供的建議,扭頭說給了應歲與:「宿城這個季節冰雕很值得一看,再過半月正好還是冰雕節,很熱鬧;業肅美景也不錯,民風好客,很有人情味,一年四季都可以去;蘆陽……」
應歲與抬手,打住了他接下來的介紹:「就去東洲吧。」
雖然做了決定,他的語氣卻稱不上欣喜和期待。
鶴雲櫟也因此明確了一件事:師父確實在迴避去見陌阿叔。
為什麽?
他們不是故
友嗎?
他驟然想起了很早以前的一件事。
那時他隻有十幾歲,駱九衢還沒入門,大師兄又和他很有些年齡差。沒有同齡人的他在某次宴會上結識了某個門派的弟子,與其玩得頗為投機。
後來他們迴了各自宗門,鶴雲櫟思念玩伴,便勸師父去拜訪朋友。雖然師父最後也帶他去了,但卻很嚴肅地糾正了他的一個說法——
他(那個弟子的師父)不是為師的朋友。
隻是鶴雲櫟印象更深的一直是第二句話——
為師沒有朋友。
既然沒有朋友,那陌三千自然也算不得故友。
第30章
刻圖上的指針轉向東南, 緩緩挪向東洲字樣。
越近東洲,應歲與的話也漸漸減少,看著書, 卻長時間也未翻過一頁。
「師父有心事?」
躊躇再三, 鶴雲櫟終究還是問了出來。
應歲與抬起頭, 迴道:「你說為師新做的那套法衣配靛藍的腰帶好,還是配青藍的腰帶好?」
「靛藍的好。」給出答案後, 鶴雲櫟才揭穿他, 「師父剛才想的才不是這個。」
他從沒有見過這麽心事重重的應歲與。入得師父眼的人事物並不算多,能讓他上心的更是少之又少。
「聽起來徒兒已經知道為師在想什麽了,那為師答或不答也沒關係吧。」
他在裝糊塗。
不過鶴雲櫟也不想逼得師父像上一次一般用故事來糊弄他。
「如果和陌阿叔有關, 那不妨說出來讓弟子也出出主意。」他沒忘了應歲與是從決定要去東洲起才變成這樣的, 「雖然弟子沒有師父聰明, 但多個人多個主意, 或許能有一些幫助呢?」
措辭裏的謹慎應歲與聽得分明。
麵對弟子小心翼翼的擔心,乖張如他也不禁心軟, 退讓道:「放心吧, 需要的時候, 為師會的。」
雖沒有明說,卻也等於承認了所思所想。
得到這份保證的鶴雲櫟不再要求更多, 他相信師父會說到做到。
……
因為是凡人為主的州郡,為免去不必要的騷動, 兩人在城外的山頭下了車, 步行到城內。
遠遠的, 便瞧見一行人站在城門口, 似在等候什麽人。為首的男人富態圓潤,鶴雲櫟看了好幾眼才認出來:「陌阿叔?」
雖說凡人不比修士青春長駐, 但這麽大的形貌變化還是很讓他吃了一驚,當年陌三千在雲霄時可沒這麽……
豐滿。
好在整個人紅光滿麵,不難看出生活挺滋潤。
看到師徒二人,陌三千激動迎上來:「恩公、雲櫟,一路辛苦。」
他離開雲霄時鶴雲櫟已經成年,與如今的樣貌差距並不大,因此一眼認了出來。
應歲與左右看了看,感嘆:「看來我來的不是時候。」
「怎麽說?」陌三千不解。
「陌善人既有貴客,我們師徒此時叨擾屬實不妥。」
陌三千大笑,解釋:「唯一的貴客隻有恩公。」
「這麽說,這勞師動眾的罪責我是推不掉了。」
陌三千笑得更開心了,這種損你一句都要拐十個彎的性格,確實是應歲與。
「這樣不才配得上你大丹聖的排麵嗎?」說完也不給應歲與迴嘴的機會,迴頭將身後的嬌小清麗的婦人拉上前,「繡心,來見過恩公。」
「這是雲櫟賢侄。」
隨後又對師徒倆介紹:「這是內人。」
婦人款款行禮:「恩公。雲櫟賢侄。」
陌三千是離開雲霄後成的家,成親時並未鋪排,隻請了親近的親友。雲霄也有收到請帖,當時二師伯閉關,三師伯外出,隻來了大師伯和大師兄。
鶴雲櫟本也打算來,但臨下山前瞧見空蕩蕩的山門,終究還是折返迴去,幫應歲與分揀藥材了。
因此這還是兩人第一次見到陌三千的夫人。
陌夫人著樸素但得體打扮,身量嬌小,說話也溫柔。
與印象中很不一樣。
在書信提及到的隻言片語裏這是一個極有主意,甚至算得上固執的女性,不吵不鬧依舊能將閱人無數的陌三千拿捏得動彈不得。
不過人本來就不是能以貌衡量的。
「嬸娘。」鶴雲櫟迴禮。
而應歲與則短暫地將陌夫人打量了一遍,冷淡地應了一聲,作為對其禮數的迴應。
他沒有愛屋及烏的這種品德。
陌三千習慣了他這性子,並不覺得失禮:「大家先上車,迴府再說話吧。」
一路過來都是鶴雲櫟在關心陌三千以及陌家的近況,應歲與鮮少開口,但聽得認真。
本來興致勃勃的鶴雲櫟被他複雜的眼神盯得逐漸沒了信心:難道師父不想去?
就在此時,救命的消息迴了過來,鶴雲櫟看過對麵提供的建議,扭頭說給了應歲與:「宿城這個季節冰雕很值得一看,再過半月正好還是冰雕節,很熱鬧;業肅美景也不錯,民風好客,很有人情味,一年四季都可以去;蘆陽……」
應歲與抬手,打住了他接下來的介紹:「就去東洲吧。」
雖然做了決定,他的語氣卻稱不上欣喜和期待。
鶴雲櫟也因此明確了一件事:師父確實在迴避去見陌阿叔。
為什麽?
他們不是故
友嗎?
他驟然想起了很早以前的一件事。
那時他隻有十幾歲,駱九衢還沒入門,大師兄又和他很有些年齡差。沒有同齡人的他在某次宴會上結識了某個門派的弟子,與其玩得頗為投機。
後來他們迴了各自宗門,鶴雲櫟思念玩伴,便勸師父去拜訪朋友。雖然師父最後也帶他去了,但卻很嚴肅地糾正了他的一個說法——
他(那個弟子的師父)不是為師的朋友。
隻是鶴雲櫟印象更深的一直是第二句話——
為師沒有朋友。
既然沒有朋友,那陌三千自然也算不得故友。
第30章
刻圖上的指針轉向東南, 緩緩挪向東洲字樣。
越近東洲,應歲與的話也漸漸減少,看著書, 卻長時間也未翻過一頁。
「師父有心事?」
躊躇再三, 鶴雲櫟終究還是問了出來。
應歲與抬起頭, 迴道:「你說為師新做的那套法衣配靛藍的腰帶好,還是配青藍的腰帶好?」
「靛藍的好。」給出答案後, 鶴雲櫟才揭穿他, 「師父剛才想的才不是這個。」
他從沒有見過這麽心事重重的應歲與。入得師父眼的人事物並不算多,能讓他上心的更是少之又少。
「聽起來徒兒已經知道為師在想什麽了,那為師答或不答也沒關係吧。」
他在裝糊塗。
不過鶴雲櫟也不想逼得師父像上一次一般用故事來糊弄他。
「如果和陌阿叔有關, 那不妨說出來讓弟子也出出主意。」他沒忘了應歲與是從決定要去東洲起才變成這樣的, 「雖然弟子沒有師父聰明, 但多個人多個主意, 或許能有一些幫助呢?」
措辭裏的謹慎應歲與聽得分明。
麵對弟子小心翼翼的擔心,乖張如他也不禁心軟, 退讓道:「放心吧, 需要的時候, 為師會的。」
雖沒有明說,卻也等於承認了所思所想。
得到這份保證的鶴雲櫟不再要求更多, 他相信師父會說到做到。
……
因為是凡人為主的州郡,為免去不必要的騷動, 兩人在城外的山頭下了車, 步行到城內。
遠遠的, 便瞧見一行人站在城門口, 似在等候什麽人。為首的男人富態圓潤,鶴雲櫟看了好幾眼才認出來:「陌阿叔?」
雖說凡人不比修士青春長駐, 但這麽大的形貌變化還是很讓他吃了一驚,當年陌三千在雲霄時可沒這麽……
豐滿。
好在整個人紅光滿麵,不難看出生活挺滋潤。
看到師徒二人,陌三千激動迎上來:「恩公、雲櫟,一路辛苦。」
他離開雲霄時鶴雲櫟已經成年,與如今的樣貌差距並不大,因此一眼認了出來。
應歲與左右看了看,感嘆:「看來我來的不是時候。」
「怎麽說?」陌三千不解。
「陌善人既有貴客,我們師徒此時叨擾屬實不妥。」
陌三千大笑,解釋:「唯一的貴客隻有恩公。」
「這麽說,這勞師動眾的罪責我是推不掉了。」
陌三千笑得更開心了,這種損你一句都要拐十個彎的性格,確實是應歲與。
「這樣不才配得上你大丹聖的排麵嗎?」說完也不給應歲與迴嘴的機會,迴頭將身後的嬌小清麗的婦人拉上前,「繡心,來見過恩公。」
「這是雲櫟賢侄。」
隨後又對師徒倆介紹:「這是內人。」
婦人款款行禮:「恩公。雲櫟賢侄。」
陌三千是離開雲霄後成的家,成親時並未鋪排,隻請了親近的親友。雲霄也有收到請帖,當時二師伯閉關,三師伯外出,隻來了大師伯和大師兄。
鶴雲櫟本也打算來,但臨下山前瞧見空蕩蕩的山門,終究還是折返迴去,幫應歲與分揀藥材了。
因此這還是兩人第一次見到陌三千的夫人。
陌夫人著樸素但得體打扮,身量嬌小,說話也溫柔。
與印象中很不一樣。
在書信提及到的隻言片語裏這是一個極有主意,甚至算得上固執的女性,不吵不鬧依舊能將閱人無數的陌三千拿捏得動彈不得。
不過人本來就不是能以貌衡量的。
「嬸娘。」鶴雲櫟迴禮。
而應歲與則短暫地將陌夫人打量了一遍,冷淡地應了一聲,作為對其禮數的迴應。
他沒有愛屋及烏的這種品德。
陌三千習慣了他這性子,並不覺得失禮:「大家先上車,迴府再說話吧。」
一路過來都是鶴雲櫟在關心陌三千以及陌家的近況,應歲與鮮少開口,但聽得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