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反派師尊讓我操碎了心 作者:貳兩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常情況下,這無可厚非。
但若是部分高階丹師不顧道義,通過大量煉製低階丹藥,惡意擠占下位市場,底層丹師便很容易失去生路。
而他們還可以用賺到的錢進一步壟斷原材料與銷路,使整個丹界成為他們的一言堂。
這並非危言聳聽,而是在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事。
修界曾經有一個以丹修為主的宗派,名為「丹宗」。他們便是借著這種手段起家,壟斷了丹道,打壓所有不依附於他們的丹修。
丹宗掌控丹界的百餘年中,無才無德之人高居上位,大量高階藥方失傳,丹界一度連八階丹藥都煉不出來。
丹修的修行環境前所未有的惡劣。
以至於幾個上宗不得不出手,通過威逼利誘,將丹宗拆分,之後丹藥協會才應運而生。
協會一出世便獲得了廣大丹師的支持,千來,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穩定的運作程序。
「限製開爐次數」便是他們規範丹藥市場的重要手段之一。具體為特階每年三次,高階每年十二次,再以下不作限。
當然,開爐不是指每年隻能煉這麽多丹,而是指流入市場的丹藥爐數。自己用煉多少都可以,送人量不大也沒關係。
作為享受規則庇護的代價,所有登記在冊的丹師每年會依據收入向協會繳納會費。協會則將這筆錢用於日常運營,以及給高階以上的丹師發放供奉,補償他們的收入損失。
駱九衢驚奇:「給錢小師叔就能理這種屁話?」
應歲與可不是好相與的脾氣,其生平第一討厭的事便是被指手畫腳。丹師協會這種要求沒換來他的反其道而行之還真是稀奇。
鶴雲櫟:「怎麽不理?好歹每年三千萬啊。」
「三千萬什麽?」駱九衢沒反應過來。
「靈石啊。」
三千萬!
震驚過後駱九衢陷入了深深沉默。
身為一個即使被長期包養,依舊每月都在為修煉材料「當褲子」的貧窮劍修,若有人每年給他三千萬靈石,別說限製他的出劍次數,最好再砍他幾刀。
否則他拿得良心不安。
那可是三千萬啊!
他的月例也才一千靈石!不吃不喝也要兩千五百年才能攢下師叔一年的入帳。
悔恨又一次將他淹沒。
為什麽他不學煉丹?
駱九衢默默算了一筆帳,當世「丹聖」三人,特階丹師大概二十不到三十人,還有高階丹師也要分——
「每年光分紅就好幾億,丹師協會這麽有錢的?」
可惡的中間商!
「沒那麽多。丹聖的標準分紅其實是一千萬,師父是例外。此外還要看實際情況。」
鶴雲櫟重新給他算來:「比如有些丹師受宗門供奉,本就不對外出售丹藥,那麽對他們就隻會象徵性的給一到兩成。」
另外兩個丹聖和絕大部分特級丹師都是這種情況。
「至於高階丹師分紅本身就不多,每年也就幾萬到幾十萬。因此哪怕是收益好的年份,丹師協會花在這上麵的錢也不會超過八千萬。」
幾萬到十幾萬是意思意思?
駱九衢開始懷疑自己和鶴雲櫟用的不是一種貨幣。而這還隻是分紅,並不包括丹師自己售賣丹藥的收入。
「為什麽小師叔就這麽多?」丹師協會做慈善的嗎?
「這就說來話長了。」
「師兄說吧,你師弟貧窮的人生不差這點時間。」
這要從數十年前說起了——
雲霄立派之初隻有劍道,並無丹道。但在當今這個世道,純粹的劍修是賺不到錢的,因此從立派起門中就沒擺脫過囊中羞澀的窘境。
到了第六代,情況更糟糕了。門內四個弟子加不出十點經營天賦,沒辦法靠經營產業賺錢不說,脾氣還一個賽一個臭,都拉不下臉去為大勢力打工。
大師伯隻能一人咬牙撐起宗門。
終於,在他日夜操勞下,宗門窮得到了解散的邊緣。
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師兄弟四人聚起來一合計,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得開闢一個賺錢的路子。
二師伯和三師伯痛定思痛後,咬牙表示願意犧牲自己給某個漂亮溫柔或者明媚可愛的富家小姐當贅婿。
大師伯一人一劍敲醒了他們:要有這好事還需要等到今天?
一番商量後,他們決定通過抓鬮的方式挑選一個倒黴蛋去學來錢的手藝。
很快,倒黴蛋選出來了。
是應歲與。
以應歲與的性子當然不樂意當這個「冤種」,就在他準備耍賴之時,一股突如其來的「使命感」湧上心頭,使他毅然將劍一扔,抱著丹書「啃」去了。
師伯們也收起了捆仙鎖。
該說天賦好悟性高的人學什麽都快,靠著自學,半年後應歲與便煉出了第一爐聚靈
丹。
憑著賣丹藥,門派的日子漸漸好了起來,收入由負轉正,也有餘錢修繕殿宇、置買產業了。
但在他們徹底「脫貧致富」的道路上還有一頭攔路虎,那就是丹師協會。
雖說丹師協會成立初衷是為了維護丹修界的公平,但千百年運作下來,還是浸染上了迂腐習氣,當權者結黨營私,黨同伐異,隻培養拜了山頭的「自己人」。
因此橫空出世,且「不懂規矩」的應歲與被視為了眼中釘。丹師協會的高層決意打壓這個「愣頭青」丹師,包括但不限於——
但若是部分高階丹師不顧道義,通過大量煉製低階丹藥,惡意擠占下位市場,底層丹師便很容易失去生路。
而他們還可以用賺到的錢進一步壟斷原材料與銷路,使整個丹界成為他們的一言堂。
這並非危言聳聽,而是在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事。
修界曾經有一個以丹修為主的宗派,名為「丹宗」。他們便是借著這種手段起家,壟斷了丹道,打壓所有不依附於他們的丹修。
丹宗掌控丹界的百餘年中,無才無德之人高居上位,大量高階藥方失傳,丹界一度連八階丹藥都煉不出來。
丹修的修行環境前所未有的惡劣。
以至於幾個上宗不得不出手,通過威逼利誘,將丹宗拆分,之後丹藥協會才應運而生。
協會一出世便獲得了廣大丹師的支持,千來,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穩定的運作程序。
「限製開爐次數」便是他們規範丹藥市場的重要手段之一。具體為特階每年三次,高階每年十二次,再以下不作限。
當然,開爐不是指每年隻能煉這麽多丹,而是指流入市場的丹藥爐數。自己用煉多少都可以,送人量不大也沒關係。
作為享受規則庇護的代價,所有登記在冊的丹師每年會依據收入向協會繳納會費。協會則將這筆錢用於日常運營,以及給高階以上的丹師發放供奉,補償他們的收入損失。
駱九衢驚奇:「給錢小師叔就能理這種屁話?」
應歲與可不是好相與的脾氣,其生平第一討厭的事便是被指手畫腳。丹師協會這種要求沒換來他的反其道而行之還真是稀奇。
鶴雲櫟:「怎麽不理?好歹每年三千萬啊。」
「三千萬什麽?」駱九衢沒反應過來。
「靈石啊。」
三千萬!
震驚過後駱九衢陷入了深深沉默。
身為一個即使被長期包養,依舊每月都在為修煉材料「當褲子」的貧窮劍修,若有人每年給他三千萬靈石,別說限製他的出劍次數,最好再砍他幾刀。
否則他拿得良心不安。
那可是三千萬啊!
他的月例也才一千靈石!不吃不喝也要兩千五百年才能攢下師叔一年的入帳。
悔恨又一次將他淹沒。
為什麽他不學煉丹?
駱九衢默默算了一筆帳,當世「丹聖」三人,特階丹師大概二十不到三十人,還有高階丹師也要分——
「每年光分紅就好幾億,丹師協會這麽有錢的?」
可惡的中間商!
「沒那麽多。丹聖的標準分紅其實是一千萬,師父是例外。此外還要看實際情況。」
鶴雲櫟重新給他算來:「比如有些丹師受宗門供奉,本就不對外出售丹藥,那麽對他們就隻會象徵性的給一到兩成。」
另外兩個丹聖和絕大部分特級丹師都是這種情況。
「至於高階丹師分紅本身就不多,每年也就幾萬到幾十萬。因此哪怕是收益好的年份,丹師協會花在這上麵的錢也不會超過八千萬。」
幾萬到十幾萬是意思意思?
駱九衢開始懷疑自己和鶴雲櫟用的不是一種貨幣。而這還隻是分紅,並不包括丹師自己售賣丹藥的收入。
「為什麽小師叔就這麽多?」丹師協會做慈善的嗎?
「這就說來話長了。」
「師兄說吧,你師弟貧窮的人生不差這點時間。」
這要從數十年前說起了——
雲霄立派之初隻有劍道,並無丹道。但在當今這個世道,純粹的劍修是賺不到錢的,因此從立派起門中就沒擺脫過囊中羞澀的窘境。
到了第六代,情況更糟糕了。門內四個弟子加不出十點經營天賦,沒辦法靠經營產業賺錢不說,脾氣還一個賽一個臭,都拉不下臉去為大勢力打工。
大師伯隻能一人咬牙撐起宗門。
終於,在他日夜操勞下,宗門窮得到了解散的邊緣。
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師兄弟四人聚起來一合計,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得開闢一個賺錢的路子。
二師伯和三師伯痛定思痛後,咬牙表示願意犧牲自己給某個漂亮溫柔或者明媚可愛的富家小姐當贅婿。
大師伯一人一劍敲醒了他們:要有這好事還需要等到今天?
一番商量後,他們決定通過抓鬮的方式挑選一個倒黴蛋去學來錢的手藝。
很快,倒黴蛋選出來了。
是應歲與。
以應歲與的性子當然不樂意當這個「冤種」,就在他準備耍賴之時,一股突如其來的「使命感」湧上心頭,使他毅然將劍一扔,抱著丹書「啃」去了。
師伯們也收起了捆仙鎖。
該說天賦好悟性高的人學什麽都快,靠著自學,半年後應歲與便煉出了第一爐聚靈
丹。
憑著賣丹藥,門派的日子漸漸好了起來,收入由負轉正,也有餘錢修繕殿宇、置買產業了。
但在他們徹底「脫貧致富」的道路上還有一頭攔路虎,那就是丹師協會。
雖說丹師協會成立初衷是為了維護丹修界的公平,但千百年運作下來,還是浸染上了迂腐習氣,當權者結黨營私,黨同伐異,隻培養拜了山頭的「自己人」。
因此橫空出世,且「不懂規矩」的應歲與被視為了眼中釘。丹師協會的高層決意打壓這個「愣頭青」丹師,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