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對。」
順妃想了想,點點頭,拉著喬溪雲叮囑了好些懷孕時的忌諱,什麽不許人拍肩膀,不許屋裏人大小聲。
喬溪雲一一記下,心裏頭暖暖的。
「姐姐這般有心,要是這迴是我猜錯,那可辜負您的好意。」
「便是這迴沒有也無妨,你還年輕,總能懷上。」順妃說到這裏,聲音凝滯,她別過頭,看著窗外的菊花,「你也別著急,這種事是千萬急不得的。」
「我明白。」
喬溪雲點點頭,她的眼神順著順妃的視線瞧見外麵的菊花,那菊花乃是白玉珠簾,花瓣濃密,真如珠簾一般裊娜垂下。
順妃幾時愛上菊花?
喬溪雲心裏的念頭不過一閃而過,並沒多想。
太後的病果真過幾日就好了。
這日下午,長春宮派人送信來,說是明日皇後要率領後宮妃嬪去給太後請安,吩咐眾人要著吉服,言行規矩,不得有失。
春和說完話,笑道:「我們皇後娘娘說,這些話也不過是白囑咐您一句,不過是為的您頭一次見太後,得多交代幾句。」
「是,皇後娘娘的好意,我自然明白。」
喬溪雲應對得很有分寸,她給如意使了個眼神。
如意拿了個荷包上去,「這點兒意思請姑娘喝茶。」
春和雖不是很貪財之人,可旁人笑臉相對,她也不好拿架子,少不得多提點一句,「還有一事,太後娘娘不喜尋常門第出身的妃嬪。奴才隻在這裏多嘴說一句,娘娘可別說是奴才說的。」
「這你放心,我們曉得道理的。」
白梅笑容親切,「怪不得宮裏都說春和姑娘人最和氣,最愛幫人,今日見了,才知果然不假。」
春和被誇得忍不住笑。
她生的不錯,笑起來更添了幾分姿色,抿了抿唇,「姑姑可別捧我,不然我可找不著北,實話跟您說,這句話也是我們娘娘叮囑。」
「都說明主有忠僕,這話果然不假。」
喬溪雲笑盈盈點頭:「皇後娘娘的恩情,我真是沒齒難忘。」
春和見喬嬪識趣,便也開口告辭。
白梅親自出去送了她一程子,才迴來,她臉上露出些許擔憂神色,「皇後娘娘的人都這麽說,那明日隻怕沒那麽好應對。」
喬溪雲看了李福全一眼。
李福全反應快,把其他人帶下去,留了如意幾個在裏麵,自己把著門。
「姑姑,你是宮裏老人,你跟我說說太後的事吧。」
喬溪雲招唿白梅上前,給白梅倒了杯茶。
白梅見娘娘絲毫沒有慌亂神色,不知覺心裏也覺得輕鬆幾分,「太後娘娘的事其實也沒什麽好說的,她是皇後娘娘、全妃娘娘的姑姑,出身八大姓春英氏,本朝春英氏在朝廷沒幾個大臣,可先帝爺在位的時候可不一樣,朝廷裏六部尚書有三部尚書是春英氏。」
「這都是因為一開始,先帝爺寵愛太後的緣故,可先帝爺呢又是個風流性子,後宮佳麗無數,尤其不知怎的,後來特別寵愛那些小門小戶出身的妃嬪,廢太子的生母先鄧貴妃就是其中一個。太後跟先鄧貴妃鬥了幾十年,一直沒占上風過……」
隨著白梅的講述,喬溪雲漸漸明白了些大概。
無非是太後嫉恨鄧貴妃得寵,又有個太子兒子,雖說之後先太子謀逆被圈禁,廢除儲君之位,鄧貴妃為保兒子之命,以三尺白綾自盡。
太後算是笑到最後的贏家。
可多年來的仇恨到底是沒這麽容易宣洩。
於是,太後就遷怒到其他出身貧寒的妃嬪,先帝爺身子不行那幾年,後宮的妃嬪死的死,瘋的瘋。
直到皇帝登基後,事情才好些。
喬溪雲聽到這裏,有些隱隱頭疼。
她揉著太陽穴:「怪不得皇後身為太後侄女,還特地派人叮囑這麽一句,隻怕明日的事不輕。」
「娘娘,奴才知道您是聰明人,」白梅低聲道:「但奴才多嘴勸您一句,忍一時風平浪靜,一個孝字當頭,便是皇上也得退讓幾分。」
「我知道。」
喬溪雲眼神堅定:「我才不會傻的拿自己去碰南牆,明日若是一時受委屈,我忍忍就是。」
隻看皇上對太後的態度,也知道太後不過是秋後的螞蚱。
她還年輕,日子還長久,沒必要跟太後正麵剛。
別說她剛不過,就是皇後、貴妃也沒這資格。
沒見這幾日,皇後、貴妃都在太後跟前鞍前馬後的嘛,她們這等身份,尚且如此。
何況她。
白梅顯然對給太後請安的事很是上心,下午叫人拿了熨鬥把吉服燙了燙,次日早上,天還沒亮,就攙扶喬溪雲起來,沐浴更衣。
早膳是□□糕餑餑。
白梅道:「娘娘今日請安不知得多久,湯湯水水的就別喝了,吃這餑餑墊墊肚子。」
她又準備了一個香囊,裏麵裝了幾片參片,「這一早起,娘娘若是困了就含含參片,這參片不是什麽年份多的,拿來醒神也不打緊。」
大概是被她緊張的態度感染,如意等人都繃著神經。
在長春宮的時候,見喬溪雲要喝水,如意嚇得忙使眼色,喬溪雲知道意思,略沾了沾唇就把茶盞放下。
她環顧眾人,孫貴人等人也是一臉的緊張。
看來,大家都知道太後的脾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順妃想了想,點點頭,拉著喬溪雲叮囑了好些懷孕時的忌諱,什麽不許人拍肩膀,不許屋裏人大小聲。
喬溪雲一一記下,心裏頭暖暖的。
「姐姐這般有心,要是這迴是我猜錯,那可辜負您的好意。」
「便是這迴沒有也無妨,你還年輕,總能懷上。」順妃說到這裏,聲音凝滯,她別過頭,看著窗外的菊花,「你也別著急,這種事是千萬急不得的。」
「我明白。」
喬溪雲點點頭,她的眼神順著順妃的視線瞧見外麵的菊花,那菊花乃是白玉珠簾,花瓣濃密,真如珠簾一般裊娜垂下。
順妃幾時愛上菊花?
喬溪雲心裏的念頭不過一閃而過,並沒多想。
太後的病果真過幾日就好了。
這日下午,長春宮派人送信來,說是明日皇後要率領後宮妃嬪去給太後請安,吩咐眾人要著吉服,言行規矩,不得有失。
春和說完話,笑道:「我們皇後娘娘說,這些話也不過是白囑咐您一句,不過是為的您頭一次見太後,得多交代幾句。」
「是,皇後娘娘的好意,我自然明白。」
喬溪雲應對得很有分寸,她給如意使了個眼神。
如意拿了個荷包上去,「這點兒意思請姑娘喝茶。」
春和雖不是很貪財之人,可旁人笑臉相對,她也不好拿架子,少不得多提點一句,「還有一事,太後娘娘不喜尋常門第出身的妃嬪。奴才隻在這裏多嘴說一句,娘娘可別說是奴才說的。」
「這你放心,我們曉得道理的。」
白梅笑容親切,「怪不得宮裏都說春和姑娘人最和氣,最愛幫人,今日見了,才知果然不假。」
春和被誇得忍不住笑。
她生的不錯,笑起來更添了幾分姿色,抿了抿唇,「姑姑可別捧我,不然我可找不著北,實話跟您說,這句話也是我們娘娘叮囑。」
「都說明主有忠僕,這話果然不假。」
喬溪雲笑盈盈點頭:「皇後娘娘的恩情,我真是沒齒難忘。」
春和見喬嬪識趣,便也開口告辭。
白梅親自出去送了她一程子,才迴來,她臉上露出些許擔憂神色,「皇後娘娘的人都這麽說,那明日隻怕沒那麽好應對。」
喬溪雲看了李福全一眼。
李福全反應快,把其他人帶下去,留了如意幾個在裏麵,自己把著門。
「姑姑,你是宮裏老人,你跟我說說太後的事吧。」
喬溪雲招唿白梅上前,給白梅倒了杯茶。
白梅見娘娘絲毫沒有慌亂神色,不知覺心裏也覺得輕鬆幾分,「太後娘娘的事其實也沒什麽好說的,她是皇後娘娘、全妃娘娘的姑姑,出身八大姓春英氏,本朝春英氏在朝廷沒幾個大臣,可先帝爺在位的時候可不一樣,朝廷裏六部尚書有三部尚書是春英氏。」
「這都是因為一開始,先帝爺寵愛太後的緣故,可先帝爺呢又是個風流性子,後宮佳麗無數,尤其不知怎的,後來特別寵愛那些小門小戶出身的妃嬪,廢太子的生母先鄧貴妃就是其中一個。太後跟先鄧貴妃鬥了幾十年,一直沒占上風過……」
隨著白梅的講述,喬溪雲漸漸明白了些大概。
無非是太後嫉恨鄧貴妃得寵,又有個太子兒子,雖說之後先太子謀逆被圈禁,廢除儲君之位,鄧貴妃為保兒子之命,以三尺白綾自盡。
太後算是笑到最後的贏家。
可多年來的仇恨到底是沒這麽容易宣洩。
於是,太後就遷怒到其他出身貧寒的妃嬪,先帝爺身子不行那幾年,後宮的妃嬪死的死,瘋的瘋。
直到皇帝登基後,事情才好些。
喬溪雲聽到這裏,有些隱隱頭疼。
她揉著太陽穴:「怪不得皇後身為太後侄女,還特地派人叮囑這麽一句,隻怕明日的事不輕。」
「娘娘,奴才知道您是聰明人,」白梅低聲道:「但奴才多嘴勸您一句,忍一時風平浪靜,一個孝字當頭,便是皇上也得退讓幾分。」
「我知道。」
喬溪雲眼神堅定:「我才不會傻的拿自己去碰南牆,明日若是一時受委屈,我忍忍就是。」
隻看皇上對太後的態度,也知道太後不過是秋後的螞蚱。
她還年輕,日子還長久,沒必要跟太後正麵剛。
別說她剛不過,就是皇後、貴妃也沒這資格。
沒見這幾日,皇後、貴妃都在太後跟前鞍前馬後的嘛,她們這等身份,尚且如此。
何況她。
白梅顯然對給太後請安的事很是上心,下午叫人拿了熨鬥把吉服燙了燙,次日早上,天還沒亮,就攙扶喬溪雲起來,沐浴更衣。
早膳是□□糕餑餑。
白梅道:「娘娘今日請安不知得多久,湯湯水水的就別喝了,吃這餑餑墊墊肚子。」
她又準備了一個香囊,裏麵裝了幾片參片,「這一早起,娘娘若是困了就含含參片,這參片不是什麽年份多的,拿來醒神也不打緊。」
大概是被她緊張的態度感染,如意等人都繃著神經。
在長春宮的時候,見喬溪雲要喝水,如意嚇得忙使眼色,喬溪雲知道意思,略沾了沾唇就把茶盞放下。
她環顧眾人,孫貴人等人也是一臉的緊張。
看來,大家都知道太後的脾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