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全文完結後,我迴來了 作者:日日復日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丹熹隻能以身硬扛,咬破舌尖,用血摻入分水訣中。
靈光化為一把血色的利劍,一斬劈開水浪,二斬剖開魚腹,第三斬,直接正麵劈斬上那半截金色銘文。
血劍與銘文神力相撞,魚腹當中爆出一聲尖銳鳴響,肉眼可見的衝擊波往四麵盪開,將這一條贏魚撕得粉碎,爆出沖天水花。
沈丹熹亦被反噬的力量衝上高空,五髒六腑都險些被碾碎,腦子裏嗡然一聲,短暫地失去意識。
水浪在高空散成雨點,化為一場驟雨淋下。
雨點劈頭蓋臉澆來麵上,再沒有了要將萬事萬物都往水裏鎮壓的力量。沈丹熹被雨點澆得醒過來,甩了甩頭,強迫自己清醒,踩著雨點飛身過去,一把抓住雨幕當中懸空的金色銘文。
這半截銘文像一隻被馴服的野獸,乖順地躺在她手心裏,源源不絕的靈氣從銘文裏流出,順著經脈灌入她體內。
沈丹熹就地坐上一株折斷的樹幹,打坐調息,將靈力自經脈中循環周天,引入靈池,煉化入丹元。
消耗的靈力逐漸恢復過來,沈丹熹慘白的麵上終於洇出一點血色,周身溢出淺淺瑩光,盪開身周雨珠,亦烘幹衣裙。
她垂頭看一眼掌心乖順的銘文,心中大約明白過來。
這一場鎮山令的爭奪,就要看她和殷無覓,各自能降服多少閬風山失控暴亂的力量,將其化為己用。
想必到最後,他們二人也免不了一場對決。
驟雨停歇,被洪流肆虐過的山林穀底伏倒一片,遍地水窪。
啪嗒啪嗒的踩水聲絡繹不絕,越來越近,不知從何時起,山穀中倖存下來的飛禽走獸都往沈丹熹身邊聚了過來,嚶嚶低鳴。
沈丹熹掐了一個手印,指間生出溫暖春風,往四麵吹拂而去,風拂幹它們濕透的皮毛和翎羽,帶著治癒的靈氣,癒合它們身上的傷口。
但是一些已經殞命在洪流裏的獸,沈丹熹便無能為力了。
她摸了摸手邊一隻梅花鹿的頭,說道:「沒事了,你們都走吧,去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躲著。」
飛鳥抖開幹透的翅膀,藉助靈風之力起飛,群獸也很快散去,逃往安寧的地界躲避這一場災禍。沈丹熹看著散去的群獸背影,又迴望一眼洪流途徑的方向。
目之所見,皆是斷木與殘屍,就像一道新鮮的血淋淋的傷口蜿蜒於地麵。
風聲嗚咽,像是群獸哀鳴,攜著血腥氣撲來鼻間,沈丹熹心口一滯,一口鬱氣堵在胸腔內,哽得她眼角生澀,喉中生疼。
沈丹熹默然無言地在原地站了片刻,五指緊緊攥著手中半片銘文,轉過身,往遠處隱有力量波動的地方禦空而去。
約行三十裏,沈丹熹在一處沙地發現激烈相鬥的兩隻靈獸,一隻頭生尖角的蠱雕,另一隻則是兩頭的蛇怪,軹虺。
兩獸體型皆比尋常大了三四倍,兇悍暴戾,蠱雕雙爪尖利如鉤,而軹虺的蛇鱗亦是堅韌如盾鐵,兩隻獸每每碰撞到一起,都會擦出飛濺的火花。
沈丹熹到的時候,蠱雕已被軹虺團團纏住,按入沙地裏。但它並未完全處於下風,尖銳的爪子亦掀開軹虺的鱗甲,穿透入它體內。
兩隻獸同時發出哀嚎,翻動時,撞得四周山搖地動。
沈丹熹在它們身上都發現了殘損的鎮山令銘文,這是兩道互不臣服,彼此廝殺的神山之力。
蠱雕身上所爆發出來的銘文神力,對沈丹熹格外親和,當她靠近時,也溫和地接納了她,並未傷她。
與之相反的,軹虺身上的神力則極為排斥她,並不願意臣服在她腳下。
一山無有二主,閬風山鎮山令中生出兩道無法兼容的神主印,使得神山之力也分裂為二,彼此互不臣服,才造成如今閬風山內神力失控的局麵。
閬風山祭台。
懸於閬風山巔的鎮山令高逾百仞,金光燦燦,繚繞雲霧散開後,隻要在崑崙地界上,仰頭便可瞧見高懸在天幕的鎮山令。
隨著時間流逝,鎮山令中有部分狂暴的力量已平復下來,一些紊亂的銘文線條也復歸原位。
但在中心處,依然存在兩枚神主印,神主印四周對撞的力量最為激烈,閬風山的哀鳴仍未停止。
所有人都密切關注著鎮山令上的變化。
天墉城中民眾隻能看到鎮山令上的銘文變動情況,而閬風山祭台前的諸人,卻可通過祭台山碑看到鎮山令中發生的景象。
鎮山令中的「閬風山」隻是一座虛構的試煉秘境,是閬風山在鎮山令內的投影。但裏麵所發生的的慘烈景象,還是叫所有人都吃了一驚,心生憂慮。
若不盡快扼製閬風山中兩股力量的廝殺,那麽,此時此刻發生在鎮山令中的一切,都會在不久的將來,在閬風山上真實上演。
有距離祭台較遠處的低階神官竊竊私語,不勝唏噓道:「兩方神主印源於神女和閬風山主,代表他們二人意誌,誰能想到,一個多月前,兩人還是晟雲台上誓約的道侶,今日便為了爭奪鎮山令如此勢同水火。」
「情意既斷,當然便到了清算之時了,就像凡間中人,和離之後也是要清算清楚的,這麽多年來,殿下為了閬風山主可付出了不少,沒有殿下,他何德何能坐上這個位置?」
「凡間有句話講『升米恩,鬥米仇』,小恩小惠叫人感激,但若是施與得多了,反會生出仇怨。給出去容易,收迴來可就難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靈光化為一把血色的利劍,一斬劈開水浪,二斬剖開魚腹,第三斬,直接正麵劈斬上那半截金色銘文。
血劍與銘文神力相撞,魚腹當中爆出一聲尖銳鳴響,肉眼可見的衝擊波往四麵盪開,將這一條贏魚撕得粉碎,爆出沖天水花。
沈丹熹亦被反噬的力量衝上高空,五髒六腑都險些被碾碎,腦子裏嗡然一聲,短暫地失去意識。
水浪在高空散成雨點,化為一場驟雨淋下。
雨點劈頭蓋臉澆來麵上,再沒有了要將萬事萬物都往水裏鎮壓的力量。沈丹熹被雨點澆得醒過來,甩了甩頭,強迫自己清醒,踩著雨點飛身過去,一把抓住雨幕當中懸空的金色銘文。
這半截銘文像一隻被馴服的野獸,乖順地躺在她手心裏,源源不絕的靈氣從銘文裏流出,順著經脈灌入她體內。
沈丹熹就地坐上一株折斷的樹幹,打坐調息,將靈力自經脈中循環周天,引入靈池,煉化入丹元。
消耗的靈力逐漸恢復過來,沈丹熹慘白的麵上終於洇出一點血色,周身溢出淺淺瑩光,盪開身周雨珠,亦烘幹衣裙。
她垂頭看一眼掌心乖順的銘文,心中大約明白過來。
這一場鎮山令的爭奪,就要看她和殷無覓,各自能降服多少閬風山失控暴亂的力量,將其化為己用。
想必到最後,他們二人也免不了一場對決。
驟雨停歇,被洪流肆虐過的山林穀底伏倒一片,遍地水窪。
啪嗒啪嗒的踩水聲絡繹不絕,越來越近,不知從何時起,山穀中倖存下來的飛禽走獸都往沈丹熹身邊聚了過來,嚶嚶低鳴。
沈丹熹掐了一個手印,指間生出溫暖春風,往四麵吹拂而去,風拂幹它們濕透的皮毛和翎羽,帶著治癒的靈氣,癒合它們身上的傷口。
但是一些已經殞命在洪流裏的獸,沈丹熹便無能為力了。
她摸了摸手邊一隻梅花鹿的頭,說道:「沒事了,你們都走吧,去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躲著。」
飛鳥抖開幹透的翅膀,藉助靈風之力起飛,群獸也很快散去,逃往安寧的地界躲避這一場災禍。沈丹熹看著散去的群獸背影,又迴望一眼洪流途徑的方向。
目之所見,皆是斷木與殘屍,就像一道新鮮的血淋淋的傷口蜿蜒於地麵。
風聲嗚咽,像是群獸哀鳴,攜著血腥氣撲來鼻間,沈丹熹心口一滯,一口鬱氣堵在胸腔內,哽得她眼角生澀,喉中生疼。
沈丹熹默然無言地在原地站了片刻,五指緊緊攥著手中半片銘文,轉過身,往遠處隱有力量波動的地方禦空而去。
約行三十裏,沈丹熹在一處沙地發現激烈相鬥的兩隻靈獸,一隻頭生尖角的蠱雕,另一隻則是兩頭的蛇怪,軹虺。
兩獸體型皆比尋常大了三四倍,兇悍暴戾,蠱雕雙爪尖利如鉤,而軹虺的蛇鱗亦是堅韌如盾鐵,兩隻獸每每碰撞到一起,都會擦出飛濺的火花。
沈丹熹到的時候,蠱雕已被軹虺團團纏住,按入沙地裏。但它並未完全處於下風,尖銳的爪子亦掀開軹虺的鱗甲,穿透入它體內。
兩隻獸同時發出哀嚎,翻動時,撞得四周山搖地動。
沈丹熹在它們身上都發現了殘損的鎮山令銘文,這是兩道互不臣服,彼此廝殺的神山之力。
蠱雕身上所爆發出來的銘文神力,對沈丹熹格外親和,當她靠近時,也溫和地接納了她,並未傷她。
與之相反的,軹虺身上的神力則極為排斥她,並不願意臣服在她腳下。
一山無有二主,閬風山鎮山令中生出兩道無法兼容的神主印,使得神山之力也分裂為二,彼此互不臣服,才造成如今閬風山內神力失控的局麵。
閬風山祭台。
懸於閬風山巔的鎮山令高逾百仞,金光燦燦,繚繞雲霧散開後,隻要在崑崙地界上,仰頭便可瞧見高懸在天幕的鎮山令。
隨著時間流逝,鎮山令中有部分狂暴的力量已平復下來,一些紊亂的銘文線條也復歸原位。
但在中心處,依然存在兩枚神主印,神主印四周對撞的力量最為激烈,閬風山的哀鳴仍未停止。
所有人都密切關注著鎮山令上的變化。
天墉城中民眾隻能看到鎮山令上的銘文變動情況,而閬風山祭台前的諸人,卻可通過祭台山碑看到鎮山令中發生的景象。
鎮山令中的「閬風山」隻是一座虛構的試煉秘境,是閬風山在鎮山令內的投影。但裏麵所發生的的慘烈景象,還是叫所有人都吃了一驚,心生憂慮。
若不盡快扼製閬風山中兩股力量的廝殺,那麽,此時此刻發生在鎮山令中的一切,都會在不久的將來,在閬風山上真實上演。
有距離祭台較遠處的低階神官竊竊私語,不勝唏噓道:「兩方神主印源於神女和閬風山主,代表他們二人意誌,誰能想到,一個多月前,兩人還是晟雲台上誓約的道侶,今日便為了爭奪鎮山令如此勢同水火。」
「情意既斷,當然便到了清算之時了,就像凡間中人,和離之後也是要清算清楚的,這麽多年來,殿下為了閬風山主可付出了不少,沒有殿下,他何德何能坐上這個位置?」
「凡間有句話講『升米恩,鬥米仇』,小恩小惠叫人感激,但若是施與得多了,反會生出仇怨。給出去容易,收迴來可就難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