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迴來了,最近還有什麽疑難雜症沒有?”林北伸了懶腰,癱坐再沙發上。


    白鴿說道:“沒有了,這個屬於比較奇怪,我現在好奇,中醫是怎麽看待發熱的?”


    “呃……這裏首先區分一個概念,發熱和發燒是不一樣的,西醫認為發燒了才叫發熱,中醫不一樣,發熱不是單獨指發燒,不發燒也可以是發熱。”


    “不發燒怎麽能算是發熱呢?”


    “就比如,你明明不發燒,體溫正常,但是感覺渾身熱的難受,中醫叫煩熱,就是渾身發熱,感覺煩躁煩悶,有點悶熱的那種感覺。雖然體溫正常,但也屬於發熱。”


    “那怎麽治療呢?”


    “首先是一個虛實的問題,這有什麽區別呢,實證是熱邪盛實,虛證是沒什麽熱邪,自己虛導致的。比如發高燒,一般情況講是實證,但是這個患兒雖然發高燒,但也是虛證,這個一會具體說,實證好治,清熱就行了,雖然高燒,但很容易退,虛證就不一樣了,虛證一般是低燒,但是那種反複低燒,或者前麵說的那種,體溫正常,自己感覺煩熱,都屬於虛熱。


    你光知道虛熱還不行,你還要知道究竟是哪虛了,我的經驗就是分為陰虛發熱,氣虛發熱,血虛發熱,陽虛發熱。或者氣陰兩虛夾雜出現等等。”


    “那不就是八綱辨證嗎,陰陽,寒熱,虛實,表裏。”


    “沒錯,下一步就是辨表裏,具體點就是病位的問題,比如熱在表,就是熱邪剛剛入侵到皮毛,口鼻,還沒往下走,解表就行了。一旦入裏,最先入肺,這個是病位在肺,如果大便幹結,腹部硬滿,說明由肺入胃,如果同時是實證的話,就需要大承氣湯瀉下清熱。”


    “這麽麻煩,聽的腦袋都暈了。”


    “這麽說吧,用你們西醫的話來講,上唿吸道感染就是表證,肺炎就是裏證。一個外邪入侵,病變的部位在相對淺表的地方,一個深入到了髒腑。”


    “你要這麽說我能明白一點。”


    “其實我隻是個比喻,西醫病名和中醫的證型不能完全相當的,比如虛熱,最多的就是陰虛發熱,多見於肺病後期,比如一個人外感風熱,熱邪入裏,熱邪久了就會轉成燥邪,燥邪就會傷陰,到了後期就是遷延不愈的低熱,就是陰虛發熱,比如低燒,潮熱盜汗,五心煩熱,伴有口幹咽燥,舌紅苔少等等。


    比較罕見的就是陽虛發熱,血虛發熱,和氣虛發熱了。


    以這個患兒為例,就是氣虛發熱,為啥氣虛會發熱呢,其實很簡單,氣在體內一定是要運轉的,氣虛了就走不動了,走不動了就悶那了,悶的久了就悶出熱了。”


    白鴿聽到這噗嗤一笑:“你這解釋的,怎麽說呢……感覺有點……”


    “話糙理不糙,黃芪,人參都是大補元氣的藥,氣一足,就能運轉了,能動了,悶住的熱自然就散了。這個方法是李東垣發明的,自古治發熱都是用涼藥,李東垣反用人參,黃芪這些溫藥治發熱,因此得名甘溫除熱法。


    當時那個患兒首先是陰虛,因為舌紅少苔且幹,其次腹部硬滿,當時你們沒說,我就猜到大便幹結了。


    白鴿點點頭“這個確實,但是當時服用完中藥之後,大便也恢複正常了。但是我看你也沒有用什麽通便的中藥啊。”


    “還是老生常談了,增水行舟法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中醫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陌清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陌清歡並收藏我的中醫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