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承氣湯?”幾人異口同聲。


    “沒錯,大承氣湯,瀉下清熱,現在立刻灌腸。”


    大黃三十克,芒硝三十克,厚樸十五克,枳實十五克。


    煎好立刻灌腸。


    深夜十二點。


    幾人都沒有睡覺。


    已經大便兩次,再測體溫,已恢複正常。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體溫又開始升高。


    林北說道::“苔黃膩,主熱邪,痰黃量大,也是熱邪的跡象,痰黏難咳說明有熱就久生燥的趨勢。全身酸痛也有一部分寒邪在表,裏熱應該是被大承氣湯瀉掉了。”


    老陸說道:“既要解表,又要清裏,既要清熱,又要祛寒,麻杏石甘湯合宣白承氣湯加減。”


    炙麻黃六克,生石膏六十克,苦杏仁十二克,柴胡三十克,黃芩三十克,桑白皮三十克,生大黃十五克,浙貝母十五 蒲公英十五克,甘草六克。


    早上服用一次,又大便一次,高燒退。


    林北說道:“我在省醫院的經驗就是要頻頻喂服,就是不拘時候的喂藥,每次喂點,尤其對於這種熱邪盛大的。了”


    老陸問道:“用什麽?”


    “鮮竹瀝,清熱化痰,藥專力宏,可以鼻飼這個。”


    中午又鼻飼一次鮮竹瀝,到了下午又鼻飼一次。


    晚上繼續服用那個中藥方子。


    李鬆林說道:“這一整天沒用過人工吸痰了。”


    張言正說道“明天爭取就把痰清光。現在患者還是會咳嗽。”


    王利提醒道:“還有氣喘。咳嗽氣喘是主要症狀。如果氣喘的症狀緩解了,就可以把唿吸機撤下來,換成鼻導管,你們也能看舌象了。”


    “葶藶子。”林北突然說道。


    “什麽?”


    “葶藶子,瀉肺平喘怎麽能少了葶藶子這味藥?”


    老陸聽了微微點頭:“確實,葶藶子這味藥也可以加。明天早上的藥可以加三十克葶藶子。”


    “高燒穩定退下來了,沒有再複發,現在生命體征很穩定了。我覺得是瀉下了三次,熱勢已經減了大半了。別說十天了,我覺得四五天就能出院了。”張言正說道。


    老陸聽了笑了“我當時把脈就已經發現雖然人年紀大了,但是正氣可一點也不虛,但是大病難免傷正,最起碼也要調補幾天,防止有什麽後遺症,做好善後收尾工作,至少也要十天。”


    第三天。


    原方加葶藶子繼續服用,中午鼻飼鮮竹瀝。下午繼續服用原方。


    痰明顯少了很多,但是痰還是很黏稠。沒再用過人工吸痰。


    張言正說道:“大便已經恢複正常了,要不就把大黃去了?痰幾乎沒有了,但很粘稠,我認為是陰虛,主要症狀緩解了,一般就是實證轉虛證了,可以上點滋陰潤燥藥吧?”


    老陸說道:“可以去大黃。但別忘了,患者雖然不怎麽咳嗽了,也不怎麽有痰了,但還是氣喘。而且身痛沒有緩解,還是有實邪。”


    林北說道:“你們發現一個問題沒有,就是用了這麽久麻杏石甘湯,患者竟然沒有出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中醫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陌清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陌清歡並收藏我的中醫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