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細無力,是虛證。來,看看舌頭。”


    張言正對李鬆林說:“這個就是經典的舌苔剝落。”


    “舌苔剝落?我還是第一次見呢。”李鬆林瞪著眼睛仔細打量。


    張言正說道:“你之前肯定見過,你自己沒注意罷了。”


    正常人的舌頭上都會有一層苔,中醫通過觀察這個舌苔的顏色,來判斷病情。


    但有的人舌苔會剝落,舌苔一塊一塊的脫落。


    也是虛。


    “這個算是肝癰,可以用一些中醫外科的思路……用大劑補氣藥托毒排膿,再輔之以一些活血化瘀,行氣破痰藥。”


    舌苔剝落一方麵是氣血兩虛,一方麵是胃陰虛。


    隻要大補氣血即可,其實中醫可以做些小外科手術的,但是林北不懂中醫外科,隻能開些內服藥了。


    “你們怎麽治的?”張言正問道,必須充分了解西醫的治療方法,才能開藥。


    “沒什麽……就是抗感染,還有生命支持……”


    “那我就以補為主了。”


    一般肝癰是發熱急驟,突然高燒,拒按,這是實證。但這個是低燒,結合舌脈是虛證。


    因此用大劑補氣補血藥。


    生黃芪六十克,當歸五十克,黨參三十克,白術二十克,石斛二十克,白芷十五克,桔梗十五克,熟地黃十五克。


    黃芪大補元氣,托毒排膿。輔之以黨參,白術,白芷。用當歸活血,石斛養陰,桔梗化痰。


    服用一劑,包塊變軟。看起來馬上就要破了。


    黃芪等藥可以補氣,正氣一足就會去抵抗外邪,因此有托毒排膿的功效。是為托補法。


    第二天一早,包塊中心就破潰了,流出了一些黃色的濃稠液體。


    包塊觸之變軟。邪將潰未潰,加強托補之力。


    生黃芪加到一百五十克。其餘不動。


    到第二天,又有惡寒怕冷。


    惡寒怕冷可能是陽虛。


    《外科全生集》中有方名為陽和湯。


    原文稱“此方治陰症,無出其右,用之得當,應手而愈。”


    加黃芪繼續托毒排膿,加金銀花,荊芥,防風,清透表邪。


    生黃芪一百五十克,金銀花一百二十克,荊芥五克,防風五克,肉桂十五克,薑炭十五克,甘草十克,熟地黃六十克,當歸二十克。


    以大補之藥托毒,促使毒邪外出。再以透表藥解之。開補結合,以達祛邪的目的。


    到了晚上微微有膿排出。


    老陸看著這個效果眉頭微皺,似不很滿意。


    張言正觀察到了老陸的麵色,問道:“怎麽了?開的藥不對嗎?”


    “開的藥沒問題,但是這個托毒排膿的效果還不是很理想。”


    包塊已經變軟,老陸用手一摸,還有波動感。


    “按照以往的經驗來說,大劑黃芪托毒排膿,這個時候應該已經破潰,膿應該流出來了,但現在沒有明顯變化,說明隻用托毒法已經不能應付了……我這裏有個小方子可以用。”


    大黃,乳香,沒藥,血竭,甘草。


    “讓藥師去準備,做出膏劑。”


    張言正問道:“膏劑?膏劑內服恐怕不方便吧?”


    “誰說內服了?外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中醫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陌清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陌清歡並收藏我的中醫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