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還沒講完,茶館外已經站著一個男人,長身玉立,白衣勝雪。
「客官,」撥拉著算盤的人聽見腳步聲,頭也不抬一下,格外專心,「茶館打烊啦,咱們在教這些孩兒,有啥事明天趕早吧。」
白衣人頓了頓,喚道:「三算子。」
這樣一聲,把三算子嚇得手一抖,算盤上的珠子立刻亂了;堂中講得抑揚頓挫的書生,也丟下摺扇,慌慌張張地跑出來,眼見著就要往地上跪。
李玄晏的眼眸沉了沉。「叫我玄晏公子就好。」
茶老大聽見外頭聲響,快步走出,隻得低頭喚道:「玄晏公子,請進。」
李玄晏見他一襲長衫,赫然已是儒商模樣,不復當年馬幫老大的風吹雨淋,一年不見,竟然稍微白胖了些。想到自己也算是為剡人做了好事,心中略感寬慰。又問:「二狗和四旗呢?」
茶老大剛說一個迴家去了,另一個趁鋪子休息,在涿下城中野著,書生就叫著「明天再教明天再教」,把那些小孩往茶館外麵趕。孩子們聽見這個陌生哥哥對茶館裏的夥計如數家珍,平日裏自帶一股威嚴之氣的陳掌櫃,見了他也是恭恭敬敬的樣子,並且不同於對待客人那般,是親和的恭敬,而是某種敬畏的恭敬,不由得對他大感興趣,紛紛圍過來,伸出沾著泥的小手,往他一塵不染的白色衣角上拍去。
「喂!喂!」書生連忙把他們轟出茶館,孩童們一路好奇地迴頭,看著門裏那個浮出一絲微笑的白衣人,一路打鬧,咯咯笑著跑遠了。他看著他們,想到了什麽?
茶老大見到李玄晏臉上浮出了微笑,依舊謹慎地問:「要喝茶嗎?現在這個時候,正好喝……」話說到一半,自知失言,又不說了。
李玄晏搖了搖頭,表示沒關係:「來壺碧螺春,要好一點的。」
四算子點頭哈腰,走也如飛,跑去後麵取貢品級別的茶葉了。
李玄晏緩步走進茶館,卻不落座,先看書生寫在紙上的大字。遒勁有力,的確好看,人物都藏在市井中。
又如不經意般,問:「他們找過你?」
畢竟除了遠在北疆的天狼騎士兵,剡地境內,又有幾個人真的知道,那日縱著紅馬踏開春草,手執文書退開宿州千騎的,起初並非他李玄晏,而是……她。
茶老大麵對李玄晏,自然是不敢撒謊的,低著頭唯唯諾諾。
丹鳳眸一動,李玄晏微怔,又問:「賀子衿故意的?」
?
茶老大不敢再含糊,小心翼翼地點了點頭:「賀公子知道咱們要收手開店,料想陛下會從都城來,早些時候已經打過招唿,讓書生說書時,就說這段。書生看孩子們不識字,幹脆也教了,還望陛下……」怎麽都說不下去。
還望陛下息怒?李玄晏這副樣子,也不像是生氣了啊。況且賀子衿不會把他們往火坑裏推,讓他們說這種東西,就是認為李玄晏不可能遷怒於他們了。
迴想當日,藕衫少女清麗如昔,與玄衣公子相攜而來,笑語款款。茶老大問起才知道,這兩個野傢夥如今既不長居宿州,亦不在剡地,沒了質子和宿州敵將千金的身份,無需遭受旁人譴責,又從大君和大君的繼任者那裏取得一大筆錢,雲遊四海,瀟灑快意。
白衣人眼睫垂落,伸手按在衣襟,喃喃道:「怪不得我翻遍剡地,都尋他們不見。原來是在這裏,託了口信給我。」
在場其餘幾人,俱是一驚。原來他們自北疆一別,至今一年,從未見過李玄晏?
身影一晃,那人抬腳越過門檻,走到院中,對著穹頂那輪明月,一口氣從胸膛深處抬起,模糊了眼眶,放聲喊道:
「秦鑒瀾,你不肯見我?」
角落裏那塊迴音壁,不斷迴響著他一個人的聲音:「不肯見我?不肯見我?不肯見我?」
丹鳳眸用力閉上。
?
天地之間,忽然響起細細的琴音。
非夢非誤。
李玄晏聽得真真切切,那人正在後院按琴,與他隔了一排密密的修竹。涿下城中,山風如昨。
彈得還不算好,似乎隻是初學者的水平。
他抬腳剛想走上前,林中卻隱隱傳來長劍破空聲,一招一式,極盡淩厲。
似乎在警告他不要走近,又似乎是在邀請他向前,共同欣賞這曲劍舞。
長夜之下,紅燭飄搖。李玄晏立在原地,聽著無比熟悉的曲調,和著節拍,高聲唱道:
「問此去、向蒼茫四野,
「海晏河清!」
歌聲一輕。
最後一句,至此梗在喉中,怎麽都唱不出口。
誰是牧民?誰是狼?他又說得清麽?他想說得清麽?
竹林中人卻哈哈大笑,縱聲高唱;劍氣更盛,琴音更烈,指下如有三十年慷慨風雷,滾滾而過。
「歌我搏狼,
以安萬鄰!」
(正文完)
--------------------
第70章 正文後記
=========================
第一次完本這麽長篇的小說,並且會有讀者看誒(好吧,還有番外沒寫!)激動!
因為是雖然有簡綱,但沒有存稿,一邊努力碼字,一邊有生活中的事情(包括吃年貨吃上火所以需要請假這種聽起來太無厘頭的事……),每天寫完就沒辦法仔細修改前麵的章節,隻好睡前看看,改改最新一章。更新完番外之後,可能隔一段時間才會重新讀前麵的,改改後續覺得不通順的語句/可以寫得更好的段落,但主線的劇情,大致就是如此,不會變動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客官,」撥拉著算盤的人聽見腳步聲,頭也不抬一下,格外專心,「茶館打烊啦,咱們在教這些孩兒,有啥事明天趕早吧。」
白衣人頓了頓,喚道:「三算子。」
這樣一聲,把三算子嚇得手一抖,算盤上的珠子立刻亂了;堂中講得抑揚頓挫的書生,也丟下摺扇,慌慌張張地跑出來,眼見著就要往地上跪。
李玄晏的眼眸沉了沉。「叫我玄晏公子就好。」
茶老大聽見外頭聲響,快步走出,隻得低頭喚道:「玄晏公子,請進。」
李玄晏見他一襲長衫,赫然已是儒商模樣,不復當年馬幫老大的風吹雨淋,一年不見,竟然稍微白胖了些。想到自己也算是為剡人做了好事,心中略感寬慰。又問:「二狗和四旗呢?」
茶老大剛說一個迴家去了,另一個趁鋪子休息,在涿下城中野著,書生就叫著「明天再教明天再教」,把那些小孩往茶館外麵趕。孩子們聽見這個陌生哥哥對茶館裏的夥計如數家珍,平日裏自帶一股威嚴之氣的陳掌櫃,見了他也是恭恭敬敬的樣子,並且不同於對待客人那般,是親和的恭敬,而是某種敬畏的恭敬,不由得對他大感興趣,紛紛圍過來,伸出沾著泥的小手,往他一塵不染的白色衣角上拍去。
「喂!喂!」書生連忙把他們轟出茶館,孩童們一路好奇地迴頭,看著門裏那個浮出一絲微笑的白衣人,一路打鬧,咯咯笑著跑遠了。他看著他們,想到了什麽?
茶老大見到李玄晏臉上浮出了微笑,依舊謹慎地問:「要喝茶嗎?現在這個時候,正好喝……」話說到一半,自知失言,又不說了。
李玄晏搖了搖頭,表示沒關係:「來壺碧螺春,要好一點的。」
四算子點頭哈腰,走也如飛,跑去後麵取貢品級別的茶葉了。
李玄晏緩步走進茶館,卻不落座,先看書生寫在紙上的大字。遒勁有力,的確好看,人物都藏在市井中。
又如不經意般,問:「他們找過你?」
畢竟除了遠在北疆的天狼騎士兵,剡地境內,又有幾個人真的知道,那日縱著紅馬踏開春草,手執文書退開宿州千騎的,起初並非他李玄晏,而是……她。
茶老大麵對李玄晏,自然是不敢撒謊的,低著頭唯唯諾諾。
丹鳳眸一動,李玄晏微怔,又問:「賀子衿故意的?」
?
茶老大不敢再含糊,小心翼翼地點了點頭:「賀公子知道咱們要收手開店,料想陛下會從都城來,早些時候已經打過招唿,讓書生說書時,就說這段。書生看孩子們不識字,幹脆也教了,還望陛下……」怎麽都說不下去。
還望陛下息怒?李玄晏這副樣子,也不像是生氣了啊。況且賀子衿不會把他們往火坑裏推,讓他們說這種東西,就是認為李玄晏不可能遷怒於他們了。
迴想當日,藕衫少女清麗如昔,與玄衣公子相攜而來,笑語款款。茶老大問起才知道,這兩個野傢夥如今既不長居宿州,亦不在剡地,沒了質子和宿州敵將千金的身份,無需遭受旁人譴責,又從大君和大君的繼任者那裏取得一大筆錢,雲遊四海,瀟灑快意。
白衣人眼睫垂落,伸手按在衣襟,喃喃道:「怪不得我翻遍剡地,都尋他們不見。原來是在這裏,託了口信給我。」
在場其餘幾人,俱是一驚。原來他們自北疆一別,至今一年,從未見過李玄晏?
身影一晃,那人抬腳越過門檻,走到院中,對著穹頂那輪明月,一口氣從胸膛深處抬起,模糊了眼眶,放聲喊道:
「秦鑒瀾,你不肯見我?」
角落裏那塊迴音壁,不斷迴響著他一個人的聲音:「不肯見我?不肯見我?不肯見我?」
丹鳳眸用力閉上。
?
天地之間,忽然響起細細的琴音。
非夢非誤。
李玄晏聽得真真切切,那人正在後院按琴,與他隔了一排密密的修竹。涿下城中,山風如昨。
彈得還不算好,似乎隻是初學者的水平。
他抬腳剛想走上前,林中卻隱隱傳來長劍破空聲,一招一式,極盡淩厲。
似乎在警告他不要走近,又似乎是在邀請他向前,共同欣賞這曲劍舞。
長夜之下,紅燭飄搖。李玄晏立在原地,聽著無比熟悉的曲調,和著節拍,高聲唱道:
「問此去、向蒼茫四野,
「海晏河清!」
歌聲一輕。
最後一句,至此梗在喉中,怎麽都唱不出口。
誰是牧民?誰是狼?他又說得清麽?他想說得清麽?
竹林中人卻哈哈大笑,縱聲高唱;劍氣更盛,琴音更烈,指下如有三十年慷慨風雷,滾滾而過。
「歌我搏狼,
以安萬鄰!」
(正文完)
--------------------
第70章 正文後記
=========================
第一次完本這麽長篇的小說,並且會有讀者看誒(好吧,還有番外沒寫!)激動!
因為是雖然有簡綱,但沒有存稿,一邊努力碼字,一邊有生活中的事情(包括吃年貨吃上火所以需要請假這種聽起來太無厘頭的事……),每天寫完就沒辦法仔細修改前麵的章節,隻好睡前看看,改改最新一章。更新完番外之後,可能隔一段時間才會重新讀前麵的,改改後續覺得不通順的語句/可以寫得更好的段落,但主線的劇情,大致就是如此,不會變動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