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倒轉至一年前,彼時,隨著頜國軍隊的一次次失利,他們不得不屈服於現實的壓力,與越國簽訂了和平協議,將西北邊境的大片土地割讓出去。


    這片廣袤的土地蘊含著豐富的火靈石靈脈也隨之歸入越國版圖。


    在這片新生的領土上,清風學院的院長楊杭正沉浸在對過去數年間種種事件的反複思量之中,試圖理清學院在此過程中的得失。


    他坐在書房裏,翻閱著厚厚的卷宗,眉頭緊鎖。


    楊杭的目光停留在那份關於西北邊疆地區的報告上。


    \"這怎麽可能隻是巧合呢?\"


    楊杭自言自語道,聲音低沉而充滿疑惑。


    他注意到,就在那個被認定為靈脈所在地的山穀發生火災的那一天,同時也是他最疼愛的孫子楊玉郎不幸喪命之時。


    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後續的軍方調查卻一無所獲,沒有找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楊杭對自己孫子的性格了如指掌,他堅信楊玉郎絕不可能無緣無故地深入敵境,冒生命危險去做毫無意義的事。


    因此,他開始懷疑這兩起看似無關的事件背後,或許隱藏著某種不為人知的聯係。


    懷著揭開謎團的決心,楊杭首先想到了利用監修鑒這種神奇的法寶來探尋真相。


    監修鑒以其獨特的功能,能夠揭示所有違反修真界律法的行為,但遺憾的是,它並不適用於普通的日常事務。


    即使楊杭有能力獲取這件寶物,他也明白,自己所追求的答案很可能不在它的觀測範圍內。


    在這種情況下,楊杭決定求助於天機閣的歐陽璞。


    經過一番艱難的談判,楊杭不惜花費重金——整整一百萬靈石,隻為換取一個至關重要的信息:“究竟是誰導致了我的孫子楊玉郎死亡?”


    等待的過程漫長而又煎熬,但最終,楊杭還是得到了迴應。


    答案指向了兩個人:一個是開陽學院的林凡,另一個則是明心門的李宛兒。


    這兩個名字猶如晴天霹靂,讓楊杭的心緒久久不能平靜。


    然而,正當他準備進一步探究林凡的情況時,一個意外的記憶闖入了他的腦海。


    幾年前,在那次備受矚目的封印大陣比試中,林凡據說已經在激烈的戰鬥中犧牲。


    這個消息讓楊杭產生了新的疑問:難道林凡真的死而複生了嗎?


    為了徹底解開這個謎題,楊杭再次找到了天機閣的歐陽璞,這一次,他願意付出更多的代價——額外的五十萬靈石,隻為了確認林凡的真實狀況。


    他這才得到了確切的消息:林凡並沒有真正死去,而是改名為李林,至今仍活在世上。


    就在楊杭剛剛離開天機閣之際,歐陽璞迅速行動起來,他立即聯係上了明心門的掌門徐靜。


    由於兩人以往存在著交情,歐陽璞毫不猶豫地將楊杭來訪的目的透露給了徐靜,提醒她務必提高警惕。


    收到消息後,徐靜不敢怠慢,馬上派遣手下前往越國西北邊陲地區,將正在那裏服役的李宛兒緊急召迴明心門。


    她的目的是保護李宛兒免受楊杭可能發動的突襲,畢竟在私底下進行暗殺行動幾乎是防不勝防的。


    然而,楊杭並不打算就這樣放棄。


    當他得知李宛兒已經被帶迴明心門後,怒不可遏的他決定親自上門理論。


    可是,明心門可不是一個可以隨意欺淩的地方。


    尤其是當徐靜了解到整件事情的始末,知道楊玉郎竟然膽敢算計明心門的弟子時,她的態度變得異常強硬。


    麵對氣勢洶洶前來興師問罪的楊杭,徐靜毫不客氣,甚至沒有多說一句話,直接將其趕出了明心門的大門。


    眼見對方如此強勢,楊杭也隻能帶著滿腔憤怒和挫敗感,灰頭土臉地離開了。


    在經曆了明心門的挫折之後,楊杭並沒有氣餒,反而變得更加謹慎。


    這次,他選擇帶上豐厚的禮物,親自前往開陽學院拜會封承清。


    這位老謀深算的封承清在與楊杭一番客套寒暄之後,終於明白了對方此行的目的。


    事實上,早在封印大陣比試結束之時,封承清就已經有所察覺。


    當時,他派人檢驗了所謂的林凡骨灰,結果卻發現那竟然是楊衛的骨灰。


    再加上後來從西北邊陲返迴的修士們的報告,他們聲稱有一個名叫李林的人,其行為舉止和修煉的功法都與林凡極為相似,而且李林出現的時間正好與林凡失蹤的時間相吻合。


    更重要的是,在越國修真界從未聽說過李林這個名字,這就更讓人懷疑李林其實就是林凡的偽裝身份。


    如今,從楊杭口中再次確認了這個猜測,封承清心中已經有了定論。


    不過,他並沒有表現出絲毫急切,反而是鎮定自若,與楊杭周旋了一番。


    最後,他承諾開陽學院將會對此事進行全麵調查,並保證會給楊杭一個滿意的答複。


    楊杭聽到這裏,內心不禁暗自咒罵封承清這隻老狐狸,他深知此人精明無比,難以輕易打動,但楊杭表麵上卻不動聲色。


    接著,他巧妙地轉移話題,決定投其所好,於是主動提起了修煉上的難題,特別是有關突破至化神期的關鍵——領悟“勢”和“意”。


    他故意提到了他的師兄衛雨老祖是如何領悟了“勢”和“意”的,可惜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不已。


    說到這裏,楊杭故意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封承清的臉龐,敏銳地捕捉到了對方眼中的一絲興趣。


    他不失時機地從懷中取出一枚玉簡,輕輕放在桌上,聲稱其中記載了衛雨老祖對於“勢”和“意”的獨特見解。


    楊杭強調,雖然每個人的領悟過程都是獨特的,但參考其他人的經驗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發,甚至可能悟出屬於自己的‘勢’和‘意’。”


    毫不猶豫地,楊杭將這個珍貴的玉簡遞給了封承清。


    盡管表麵上封承清做出一副推辭的姿態,聲稱自己受之有愧,可手上動作卻絲毫不慢,緊緊抓住了那枚玉簡。


    楊杭見狀,笑著表示,清風學院與開陽學院同屬於越國修真界的四院一宗一門,本應同氣連枝,互幫互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玉簡既然對開陽學院院長封承清有用,那麽送給封承清院長又何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尋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廿三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廿三生並收藏修尋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