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請恕下官無禮,常大人您這麽做,可是要誅三族的啊!”
聽完常威的話,程峰遠端是臉色大變,連連迴絕道。
封疆大員無詔返京,私自調動東陽守軍,哪一條都是殺頭的大罪。
常威這老家夥真是什麽都敢說,拿闔家老小的性命,去賭一個窮酸書生連自己都沒有把握的推測,他程峰遠自覺還沒有這個膽量。
“國家有危,君子豈有惜身而獨自保全者。程大人倘若不敢,屆時大可將一切罪責推諉到老夫頭上,就說是我拿刀逼迫你交出兵權。”
重新將腰刀貼在程守備的脖子上,常威麵色沉穩如山,顯然已經下定了決心。
“老夫出身貧寒,先帝不以臣卑鄙,臨崩寄我以輔佐太子的大事。若是老夫明知天子危難,卻愛惜羽翼而視若罔聞,他日九泉之下有何麵目見我大明之先帝?”
“我意已決,程大人休要再勸。”
我那是想勸你嗎?我是在心疼自己的前程啊!
程峰遠欲哭無淚。
一城守備,輕易被文官逼迫著舉兵臨於京城,無論事成與否,到時候還有人敢用自己嗎?
更何況,此事無論怎麽看都實屬有百害而無一利。
且不提失敗的話,自己這條爛命便是為國為君罹難,指不定還要被國師黨羽如何汙蔑。
就算事成,帝王多疑,或許暫時會念著你的好。
等到這份感激過去,難道就不會尋思,既然這次他們可以用清君側的名義兵臨城下,那萬一日後有人惦記朕身底下這張龍椅,是不是也有舊事可以效法?
事關國之正統,就算父子都可能反目,更不用說師徒而已。
他一點兒也不看好常威這種蠢笨的做法。
“老大人,學生也覺得此行不妥。”
見程峰遠急得有如熱鍋上的螞蟻,而常威更是一副吃了秤砣鐵了心的決絕,寧采臣沒辦法再等下去,隻能硬著頭皮站出身來。
不料書生會在這個時候附和自己的建議,程峰遠眼眸頓時亮起,看向寧采臣的目光也不知不覺柔和了許多。
“有何不妥,莫非你四經五書中讀來的忠信禮義,此刻也全都拋之腦後了?”
同樣未曾想過,到頭來寧采臣也會反對自己,常威眉頭緊蹙,麵色不虞。
本來程峰遠的愛惜己身已經讓常威很是不滿,寧采臣一介讀書人的唯唯諾諾更是讓他火冒三丈。
寒窗苦讀隻為升官發財,滿腹詩書不講仁義禮信,倘若滿朝文武都是如此,那究竟是偌大一個王朝的可悲,還是天下讀書人的可悲?
年逾六旬,卻依然筋骨強健,為國為民操心嘔血的老大人,從未感到如此的疲乏與無力。
“老大人,學生不是這個意思。”
見常威誤解了自己的意思,寧采臣也不惱怒,耐著性子慢慢解釋道。
“國師法力通天,便是千軍萬馬都不能傷及分毫,大人此行無論集結多少兵馬,想來大多應該無濟於事。”
“學生覺得,倒不如尋些手段超凡的修行中人,徑直入京刺殺那妖人,匡扶朝綱,挽大廈之將傾。”
圖窮匕見,寧采臣露出了自己的真實意圖。
畢竟論出身,論地位,他們此行較之已經在京城經營數年的蜈蚣精,都是處在劣勢。
一方朝廷,能在妖魔遍地的聊齋世界支撐那麽久,即便再頹靡,鬼知道還有沒有什麽隱蔽的手段,若是貿然入京,反被對方打上一個措手不及,未免太可笑了。
常威是朝中二品大員,兼之太子太師,門生故吏遍地,由他背書至少能夠保證朝廷不會完全站在自己一行人的對麵。
如此一來,場麵的傾斜無疑會小上許多。
“那妖人修為究竟如何,居然連千軍萬馬都不能耐他何?”
倒吸一口涼氣,常威臉上顯現狐疑的神色。
程峰遠作為一城守備,還是一方經濟要地,城外守軍也不過萬餘。
他此行本以為最多隻需調動對方手裏最精銳的一千戰兵,就能從國師手中救出正德天子,驟然聽聞寧采臣此言,登時驚愕地連頷下美髯都拔去了不少。
“法相天地,半步超脫。”
寧采臣平靜地從口中吐出八字。
“嘶~”
場上牙齒漏風的聲音更甚,常威和程峰遠都不是見識短淺的人,久居高位,對一些奇人異士的傳言多少也有耳聞。
法相境,這樣的高人不該都是隱居在某處洞天福地,苦求超脫嗎?
刻意跑到朝堂上來沾染因果,究竟真如他所說我佛慈悲,普度眾生,還是另有所求,圖謀不軌……
常威二人不覺得這是個問題,前者聽聽就夠了,莫要把大家都當傻子。
“寧書生,你這話可當真,法相境……法相境……”
常威隻覺得滿嘴苦澀,先前老當益壯的誌氣,也在絕對的實力麵前化為烏有。
法相境,嗬,便是他填上這條老命,又能何濟於事?
“學生自然不敢妄言。”
寧采臣的話徹底斷了常威最後的念想。
“老大人莫要驚慌,學生恰好認識幾位能夠對付那妖人的有德高修,隻要能請得他們出手,自然能使那妖僧伏誅。”
“你認識那等高人?”
誰料常威聽聞此話的第一反應,不是喜出望外,而是將質疑的眼神投向寧采臣。
“方才老夫關心聖上安危,倒還不曾發覺,你不過區區一介秀才,未多出過遠門,怎麽言談間對朝堂之事比老夫都不逞多讓?”
“老夫尚且不知國師的清楚修為,你又是如何得知?”
果然,能坐到這個位置上的,都不是什麽好糊弄的角色。
所幸寧采臣早有腹稿,此時自然是不慌不忙地拱手稱道。
“不瞞老大人,學生幼時曾有奇遇,有路過雲遊僧人言學生與我佛有緣,想渡我入空門。”
“奈何家慈不許,以學生為家中獨子為由,拒絕了那位長老的好意。”
“不過那僧人倒是個有本事的高修,聽聞家中長者迴絕之意,也不惱怒,丟下一頁佛經就化作金虹遁走了。”
“學生也是靠著通讀那頁經文,才慢慢領悟了諸多道理與本事。”
說著,便將袖中法海書寫的經文拆出,遞與老人。
不用說,隻是粗略看過一眼,就算常威這種不通佛法的鴻儒,也能輕易體悟到字裏行間濃濃的佛韻。
“倒是不差,然後呢?”
常威微微頷首,示意寧采臣繼續說下去。
“學生本以為此生再也無法報答長老授業之恩,未曾料想幾日前,長老又出現在學生家中,言於學生,京中有蜈蚣精為亂,冒充佛祖,企圖截取王朝氣運超脫。”
“長老慈悲,不忍看百姓疾苦,想以大法力降妖除魔,奈何為天子龍氣所阻,不得接近那妖物,煩惱之餘,恰好路過想起學生之事,便來看望。”
“學生也是由此知道事情緣由的。”
三分真,一分假,卻是寧采臣早就準備好的托詞。
……
聽完常威的話,程峰遠端是臉色大變,連連迴絕道。
封疆大員無詔返京,私自調動東陽守軍,哪一條都是殺頭的大罪。
常威這老家夥真是什麽都敢說,拿闔家老小的性命,去賭一個窮酸書生連自己都沒有把握的推測,他程峰遠自覺還沒有這個膽量。
“國家有危,君子豈有惜身而獨自保全者。程大人倘若不敢,屆時大可將一切罪責推諉到老夫頭上,就說是我拿刀逼迫你交出兵權。”
重新將腰刀貼在程守備的脖子上,常威麵色沉穩如山,顯然已經下定了決心。
“老夫出身貧寒,先帝不以臣卑鄙,臨崩寄我以輔佐太子的大事。若是老夫明知天子危難,卻愛惜羽翼而視若罔聞,他日九泉之下有何麵目見我大明之先帝?”
“我意已決,程大人休要再勸。”
我那是想勸你嗎?我是在心疼自己的前程啊!
程峰遠欲哭無淚。
一城守備,輕易被文官逼迫著舉兵臨於京城,無論事成與否,到時候還有人敢用自己嗎?
更何況,此事無論怎麽看都實屬有百害而無一利。
且不提失敗的話,自己這條爛命便是為國為君罹難,指不定還要被國師黨羽如何汙蔑。
就算事成,帝王多疑,或許暫時會念著你的好。
等到這份感激過去,難道就不會尋思,既然這次他們可以用清君側的名義兵臨城下,那萬一日後有人惦記朕身底下這張龍椅,是不是也有舊事可以效法?
事關國之正統,就算父子都可能反目,更不用說師徒而已。
他一點兒也不看好常威這種蠢笨的做法。
“老大人,學生也覺得此行不妥。”
見程峰遠急得有如熱鍋上的螞蟻,而常威更是一副吃了秤砣鐵了心的決絕,寧采臣沒辦法再等下去,隻能硬著頭皮站出身來。
不料書生會在這個時候附和自己的建議,程峰遠眼眸頓時亮起,看向寧采臣的目光也不知不覺柔和了許多。
“有何不妥,莫非你四經五書中讀來的忠信禮義,此刻也全都拋之腦後了?”
同樣未曾想過,到頭來寧采臣也會反對自己,常威眉頭緊蹙,麵色不虞。
本來程峰遠的愛惜己身已經讓常威很是不滿,寧采臣一介讀書人的唯唯諾諾更是讓他火冒三丈。
寒窗苦讀隻為升官發財,滿腹詩書不講仁義禮信,倘若滿朝文武都是如此,那究竟是偌大一個王朝的可悲,還是天下讀書人的可悲?
年逾六旬,卻依然筋骨強健,為國為民操心嘔血的老大人,從未感到如此的疲乏與無力。
“老大人,學生不是這個意思。”
見常威誤解了自己的意思,寧采臣也不惱怒,耐著性子慢慢解釋道。
“國師法力通天,便是千軍萬馬都不能傷及分毫,大人此行無論集結多少兵馬,想來大多應該無濟於事。”
“學生覺得,倒不如尋些手段超凡的修行中人,徑直入京刺殺那妖人,匡扶朝綱,挽大廈之將傾。”
圖窮匕見,寧采臣露出了自己的真實意圖。
畢竟論出身,論地位,他們此行較之已經在京城經營數年的蜈蚣精,都是處在劣勢。
一方朝廷,能在妖魔遍地的聊齋世界支撐那麽久,即便再頹靡,鬼知道還有沒有什麽隱蔽的手段,若是貿然入京,反被對方打上一個措手不及,未免太可笑了。
常威是朝中二品大員,兼之太子太師,門生故吏遍地,由他背書至少能夠保證朝廷不會完全站在自己一行人的對麵。
如此一來,場麵的傾斜無疑會小上許多。
“那妖人修為究竟如何,居然連千軍萬馬都不能耐他何?”
倒吸一口涼氣,常威臉上顯現狐疑的神色。
程峰遠作為一城守備,還是一方經濟要地,城外守軍也不過萬餘。
他此行本以為最多隻需調動對方手裏最精銳的一千戰兵,就能從國師手中救出正德天子,驟然聽聞寧采臣此言,登時驚愕地連頷下美髯都拔去了不少。
“法相天地,半步超脫。”
寧采臣平靜地從口中吐出八字。
“嘶~”
場上牙齒漏風的聲音更甚,常威和程峰遠都不是見識短淺的人,久居高位,對一些奇人異士的傳言多少也有耳聞。
法相境,這樣的高人不該都是隱居在某處洞天福地,苦求超脫嗎?
刻意跑到朝堂上來沾染因果,究竟真如他所說我佛慈悲,普度眾生,還是另有所求,圖謀不軌……
常威二人不覺得這是個問題,前者聽聽就夠了,莫要把大家都當傻子。
“寧書生,你這話可當真,法相境……法相境……”
常威隻覺得滿嘴苦澀,先前老當益壯的誌氣,也在絕對的實力麵前化為烏有。
法相境,嗬,便是他填上這條老命,又能何濟於事?
“學生自然不敢妄言。”
寧采臣的話徹底斷了常威最後的念想。
“老大人莫要驚慌,學生恰好認識幾位能夠對付那妖人的有德高修,隻要能請得他們出手,自然能使那妖僧伏誅。”
“你認識那等高人?”
誰料常威聽聞此話的第一反應,不是喜出望外,而是將質疑的眼神投向寧采臣。
“方才老夫關心聖上安危,倒還不曾發覺,你不過區區一介秀才,未多出過遠門,怎麽言談間對朝堂之事比老夫都不逞多讓?”
“老夫尚且不知國師的清楚修為,你又是如何得知?”
果然,能坐到這個位置上的,都不是什麽好糊弄的角色。
所幸寧采臣早有腹稿,此時自然是不慌不忙地拱手稱道。
“不瞞老大人,學生幼時曾有奇遇,有路過雲遊僧人言學生與我佛有緣,想渡我入空門。”
“奈何家慈不許,以學生為家中獨子為由,拒絕了那位長老的好意。”
“不過那僧人倒是個有本事的高修,聽聞家中長者迴絕之意,也不惱怒,丟下一頁佛經就化作金虹遁走了。”
“學生也是靠著通讀那頁經文,才慢慢領悟了諸多道理與本事。”
說著,便將袖中法海書寫的經文拆出,遞與老人。
不用說,隻是粗略看過一眼,就算常威這種不通佛法的鴻儒,也能輕易體悟到字裏行間濃濃的佛韻。
“倒是不差,然後呢?”
常威微微頷首,示意寧采臣繼續說下去。
“學生本以為此生再也無法報答長老授業之恩,未曾料想幾日前,長老又出現在學生家中,言於學生,京中有蜈蚣精為亂,冒充佛祖,企圖截取王朝氣運超脫。”
“長老慈悲,不忍看百姓疾苦,想以大法力降妖除魔,奈何為天子龍氣所阻,不得接近那妖物,煩惱之餘,恰好路過想起學生之事,便來看望。”
“學生也是由此知道事情緣由的。”
三分真,一分假,卻是寧采臣早就準備好的托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