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蘇修儀依舊不覺得自己的言辭有何不妥,昂然挺著一截秀頸,「多子多福才為昌盛之兆,娘娘再得寵,也隻是一人,不足以為皇室開枝散葉,自然還得咱們一同分憂為好。至於位分……娘娘您撫育一雙兒女未免辛苦,若能從妃位上提拔幾個為娘娘您左膀右臂,這宮中的事務自會井然有序,不需娘娘您多費精神。」
眾人見她這樣大膽無恥,不由得紛紛側目。可憐蘇修儀猶自洋洋自得,不知自己已淪為眾人笑柄。
連喬依舊沒有動氣,笑看著座下道:「蘇修儀適才所言,倒叫本宮想起一事,陛下昨兒才同本宮說起,忠國公之嫡孫女不日將從西疆返京,欲在京中擇一佳婿,陛下正愁不知匹配哪家才好,蘇妹妹此言提醒了本宮,不如命她入宮才是最相宜的。」
尹婕妤的消息靈通,最先反應過來,「娘娘所說,可是那位有『女羅剎』之名的公孫姑娘?」
連喬頷首,「不錯。」
尹婕妤頓覺得意,麵向眾人道:「這位公孫姑娘在閨中時就驍勇無比,習得一手好大刀,性子又極暴烈,家中奴僕凡不如意就動輒打殺,後來隨其父兄去了西疆,竟以女子之身屢立戰功,曾隻身闖入敵陣中,斬殺人頭百十口,因此那幫西夷人聞風喪膽,贈以『女羅剎』之號,由此可見其蠻暴。」
蘇修儀聽到這裏,臉都快白了,她幾乎求救般的望向連喬。
連喬依舊笑吟吟的喝著茶,隻是那笑容看起來已不再溫和,反而有幾分殘酷的意味。
尹婕妤從不吝惜添油加醋,一臉幸災樂禍的看著蘇修儀,「忠國公乃三朝老臣,曾被高宗皇帝親口稱為「朕之股肱」,可見地位顯赫。這位公孫姑娘一旦入宮,即使不在妃位,想來也會封個昭儀,蘇姐姐你倒是可以與她好好敘一敘姐妹之情。」
蘇修儀聽得冷汗涔涔而下,她的確不怕新人入宮分寵,因為她本就無寵,可要是來上這麽一位厲害人物,自己若哪日得罪了她,興許連小命都保不住——公孫氏的脾氣這樣壞,連皇帝都得避讓三分,可不是得在宮裏揚武耀威!連喬身為皇貴妃當然不怕,可她一個小小的修儀,隻怕女羅剎第一位便會拿她開刀。
思及此,蘇修儀的臉色已慘白如紙,罷了,暫且忍氣吞聲總好過日後淒悽慘慘,她咬著一口銀牙,濃濃的朝連喬堆出一臉笑,「皇貴妃娘娘,嬪妾一時糊塗才口出此言,其實心裏並不是這麽想的,太後過世才數月,怎能因這個讓陛下背負不孝之名呢?至於晉位一事其實也不著急,若都像娘娘一樣的有功之人,晉封自然是應該的,可嬪妾們既不曾生下一男半女,也不曾於社稷為陛下分憂,少不得還得熬些時日。至於那位公孫姑娘,您還是別叫她進宮罷,她這樣的性子,合該找個降得住的人家才是,何必送進宮來受罪呢?」
眾人見她飛快改口,且換上一副可憐兮兮的語氣,不禁鄙夷。
連喬卻是見好就收,隨手將茶盞往桌上一頓,眼皮都沒眨一下,「蘇修儀的意思本宮已經明白了,你們呢?」
雖是很平靜的語調,眾妃卻不敢大意,齊齊起身道:「嬪妾等唯娘娘馬首是瞻。」
連喬這才滿意的讓她們平身,卻看著蘇修儀,「本宮的弘兒近來偶感微恙,蘇修儀若有心,就為我兒抄寫幾份佛經罷。」
雖是處罰,蘇修儀聽了卻大喜,忙道:「嬪妾領命。」
若連喬不肯罰她,她反而惴惴難安,疑心連喬日後另有什麽設計,現在這下她卻安心多了。
解散諸妃後,連喬才得以退迴內室歇一歇,紫玉一邊為她捶著背,一邊笑道:「娘娘也真是,陛下早就說了不會納公孫姑娘為妃,要為她尋一戶門當戶對的好人家,娘娘倒拿這個來嚇唬人。」
連喬懶洋洋的道:「橫豎這話陛下也隻在本宮麵前提過,她們又不知道。」
紫玉出了一會兒神,卻笑道:「那公孫姑娘雖然驍勇,聽聞生得亦是花容月貌,秀麗過人,陛下若有意,大可以召進宮來見一見再做打算,可陛下卻二話不提就將此事交由娘娘,可見咱們這怡元殿真是個鍾靈毓秀的好地方,陛下來了就再不想離去了。」
連喬不做聲,她知道紫玉是在變著法子訴說皇帝的專情,但對於這種問題連喬一向是避而不談的,她自己亦有些納悶:那公孫氏雖是個母老虎,可楚源也有一身好武藝,未必會怕她,何以卻這樣興致淡淡呢?連喬自不會以為自身魅力非凡,蓋過皇帝對旁人的興趣,她隻能歸結為皇帝中意的本就不是這一款的,還是得更溫柔多情的女子才能打動帝心。
這樣懶懶的想了一會兒,連喬就讓紫玉將昨兒收起的帳冊書簿重新攤開,準備開始工作。前些日子她臥病,穆氏也被拘禁,這後宮的瑣事便無人料理,堆積成山,連喬預計還得好幾日才能整理完。任其職盡其責,這份責任總歸是她推卸不掉的。
正埋首案卷,外頭忽聞一陣嘈雜之聲,仿佛是名女子叫嚷著要進來。連喬隻覺那聲音頗為耳熟,一時卻想不起是誰。
紫玉匆匆出去,又匆匆迴來稟報,「是含春殿的連美人。」
她這位二妹有事沒事總喜歡找點存在感,連喬還記得上次雪地之中,連音哭著喊著跑來指責的情景,卻不知這迴又有什麽新花樣。
反正她也不懼,連喬因道:「讓她進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眾人見她這樣大膽無恥,不由得紛紛側目。可憐蘇修儀猶自洋洋自得,不知自己已淪為眾人笑柄。
連喬依舊沒有動氣,笑看著座下道:「蘇修儀適才所言,倒叫本宮想起一事,陛下昨兒才同本宮說起,忠國公之嫡孫女不日將從西疆返京,欲在京中擇一佳婿,陛下正愁不知匹配哪家才好,蘇妹妹此言提醒了本宮,不如命她入宮才是最相宜的。」
尹婕妤的消息靈通,最先反應過來,「娘娘所說,可是那位有『女羅剎』之名的公孫姑娘?」
連喬頷首,「不錯。」
尹婕妤頓覺得意,麵向眾人道:「這位公孫姑娘在閨中時就驍勇無比,習得一手好大刀,性子又極暴烈,家中奴僕凡不如意就動輒打殺,後來隨其父兄去了西疆,竟以女子之身屢立戰功,曾隻身闖入敵陣中,斬殺人頭百十口,因此那幫西夷人聞風喪膽,贈以『女羅剎』之號,由此可見其蠻暴。」
蘇修儀聽到這裏,臉都快白了,她幾乎求救般的望向連喬。
連喬依舊笑吟吟的喝著茶,隻是那笑容看起來已不再溫和,反而有幾分殘酷的意味。
尹婕妤從不吝惜添油加醋,一臉幸災樂禍的看著蘇修儀,「忠國公乃三朝老臣,曾被高宗皇帝親口稱為「朕之股肱」,可見地位顯赫。這位公孫姑娘一旦入宮,即使不在妃位,想來也會封個昭儀,蘇姐姐你倒是可以與她好好敘一敘姐妹之情。」
蘇修儀聽得冷汗涔涔而下,她的確不怕新人入宮分寵,因為她本就無寵,可要是來上這麽一位厲害人物,自己若哪日得罪了她,興許連小命都保不住——公孫氏的脾氣這樣壞,連皇帝都得避讓三分,可不是得在宮裏揚武耀威!連喬身為皇貴妃當然不怕,可她一個小小的修儀,隻怕女羅剎第一位便會拿她開刀。
思及此,蘇修儀的臉色已慘白如紙,罷了,暫且忍氣吞聲總好過日後淒悽慘慘,她咬著一口銀牙,濃濃的朝連喬堆出一臉笑,「皇貴妃娘娘,嬪妾一時糊塗才口出此言,其實心裏並不是這麽想的,太後過世才數月,怎能因這個讓陛下背負不孝之名呢?至於晉位一事其實也不著急,若都像娘娘一樣的有功之人,晉封自然是應該的,可嬪妾們既不曾生下一男半女,也不曾於社稷為陛下分憂,少不得還得熬些時日。至於那位公孫姑娘,您還是別叫她進宮罷,她這樣的性子,合該找個降得住的人家才是,何必送進宮來受罪呢?」
眾人見她飛快改口,且換上一副可憐兮兮的語氣,不禁鄙夷。
連喬卻是見好就收,隨手將茶盞往桌上一頓,眼皮都沒眨一下,「蘇修儀的意思本宮已經明白了,你們呢?」
雖是很平靜的語調,眾妃卻不敢大意,齊齊起身道:「嬪妾等唯娘娘馬首是瞻。」
連喬這才滿意的讓她們平身,卻看著蘇修儀,「本宮的弘兒近來偶感微恙,蘇修儀若有心,就為我兒抄寫幾份佛經罷。」
雖是處罰,蘇修儀聽了卻大喜,忙道:「嬪妾領命。」
若連喬不肯罰她,她反而惴惴難安,疑心連喬日後另有什麽設計,現在這下她卻安心多了。
解散諸妃後,連喬才得以退迴內室歇一歇,紫玉一邊為她捶著背,一邊笑道:「娘娘也真是,陛下早就說了不會納公孫姑娘為妃,要為她尋一戶門當戶對的好人家,娘娘倒拿這個來嚇唬人。」
連喬懶洋洋的道:「橫豎這話陛下也隻在本宮麵前提過,她們又不知道。」
紫玉出了一會兒神,卻笑道:「那公孫姑娘雖然驍勇,聽聞生得亦是花容月貌,秀麗過人,陛下若有意,大可以召進宮來見一見再做打算,可陛下卻二話不提就將此事交由娘娘,可見咱們這怡元殿真是個鍾靈毓秀的好地方,陛下來了就再不想離去了。」
連喬不做聲,她知道紫玉是在變著法子訴說皇帝的專情,但對於這種問題連喬一向是避而不談的,她自己亦有些納悶:那公孫氏雖是個母老虎,可楚源也有一身好武藝,未必會怕她,何以卻這樣興致淡淡呢?連喬自不會以為自身魅力非凡,蓋過皇帝對旁人的興趣,她隻能歸結為皇帝中意的本就不是這一款的,還是得更溫柔多情的女子才能打動帝心。
這樣懶懶的想了一會兒,連喬就讓紫玉將昨兒收起的帳冊書簿重新攤開,準備開始工作。前些日子她臥病,穆氏也被拘禁,這後宮的瑣事便無人料理,堆積成山,連喬預計還得好幾日才能整理完。任其職盡其責,這份責任總歸是她推卸不掉的。
正埋首案卷,外頭忽聞一陣嘈雜之聲,仿佛是名女子叫嚷著要進來。連喬隻覺那聲音頗為耳熟,一時卻想不起是誰。
紫玉匆匆出去,又匆匆迴來稟報,「是含春殿的連美人。」
她這位二妹有事沒事總喜歡找點存在感,連喬還記得上次雪地之中,連音哭著喊著跑來指責的情景,卻不知這迴又有什麽新花樣。
反正她也不懼,連喬因道:「讓她進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