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事實並沒有這樣誇張,皇帝撞破那兩人偷情私會之景,隻是冷著臉一言不發的離開,那兩人更是僵在原地如泥塑木雕一般,哪還有功夫求饒——可見藝術都來自生活的加工。


    連喬雖叮囑了怡元殿的宮人不可私下議論,但是她哪堵得住滿宮的悠悠之口,況且孫柔青隨即就被皇帝下令禁足,明郡王也稱病不朝,無形中更佐證了流言的真實性。


    後宮不寧,穆氏在諸嬪妃來請安時便肅容說道:「淑妃因對貴妃無禮才被陛下禁足,宮中卻謠言不斷,諸位妹妹都須管好自己宮裏的舌頭,若再讓本宮聽見類似的言語,必定嚴懲不貸。」


    眾女雖口裏答應著,其實並不十分相信:淑妃對貴妃不敬也不是頭一迴了,何以偏偏這次撞在槍口上?皇貴妃越是這樣疾言厲色,越叫人疑心裏頭有什麽隱情。


    直到穆氏狠心將幾名散播謠言的宮人押入暴室,後宮的騷亂這才收斂了些,隻是皇帝的光輝形象已經挽救不迴了。


    男人被戴綠帽子,得到的除了同情,往往還有嘲笑,即便是天子也逃不脫這一定律。


    連喬在心裏默默為他點蠟。


    楚源再過來怡元殿,已經是五日之後。連喬見他眼圈微青,雙目帶赤,就知道這幾日皇帝一定睡得不好,她也不敢多問,忙著將皇帝脫下的大氅接過,畢恭畢敬的將他迎進去。


    這一頓晚膳也吃得沒甚滋味,皇帝始終一言不發,連喬也不好開口,空氣好似凝固一般,讓人心悸得慌。


    直到飯後取清茶漱了口,皇帝才淡淡抬眸,「如今因為淑妃之事,宮裏想必已傳遍了吧?」


    「都是些小人之言,陛下不必放在心上。」連喬訕訕說道。流言雖是現實的強化版,但畢竟來源於現實,殺傷力甚至更為巨大。


    「朕終究淪為了臣民的笑柄。」楚源自嘲的笑道。


    連喬心道皇帝也太誇張了,這話也就敢在宮裏說說,誰還敢傳到外頭去?這樣多疑,難怪夜夜都睡不好呢!


    連喬埋頭扒下最後一口飯,才沉默著問道:「那兩人陛下打算如何處置?」


    她有意迴避了姦夫淫-婦這幾個字眼。


    「朕已決意賜淑妃白綾,至於明郡王,他大約會在數月之後死於一場暴病。」楚源平靜說道。


    看來皇帝到底咽不下這口氣,而且考慮得十分周全,倒不如說反被這件事脅迫:那兩人要死,而且不能一起死,免得被人看出端倪——皇帝終究是好麵子的。


    連喬對於這樣的決定無話可說,隻嘆道:「早知如此,當時臣妾便不該攛掇陛下去看淑妃,總好過……」


    楚源嗤道:「別人看不到,莫非就證明此事不存在了麽?朕豈不更加成了蒙在鼓裏的傻子?況且僅是一迴便叫朕瞧見了,誰知道背地裏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時候!」


    沒準就隻有這一迴呢。連喬本意是為了撇清幹係,誰知道皇帝多疑,無形中給自己多戴了幾層綠帽子,連喬自然更加放心釋慮:即便她在其中做了什麽手腳,但孫淑妃與明郡王有染卻是不爭的事實,而皇帝在意的也僅是這一事實。


    楚源自言自語的道:「朕不曾虧待過她,給予她妃位的尊榮,也未因孫家遷怒於她,何以她會這樣背叛朕?」


    連喬聽見他頹然的語氣,心裏隱隱有幾分好笑:皇帝從來不覺得虧待過任何人,可對於孫柔青而言,失去從前所擁有的一切就生不如死,兩人在認知上都有偏差,還指望孫柔青一心一意地跟他過下去麽?


    連喬懶得糾正他錯誤的觀念,隻道:「淨室裏放好了熱水,陛下可要過去洗濯?」


    楚源無言的站起身來,似乎意識到不該和連喬談論這種話題:女人總是見不得男人提起其他的女人,何況這個女人還是深愛著她的。


    兩人各自梳洗畢躺到床上,楚源從被子裏攥緊她的手,輕聲問道:「阿喬,你會不會有一日也來背叛朕?」


    「不會。」連喬很幹脆的給予他迴應。


    因為她怕死。


    她靠著楚源結實的腰腹,低低說道:「臣妾和淑妃不同,淑妃的心中除了陛下還裝有許多,家世、名望、地位等等,可臣妾心裏卻唯有陛下,容不下其他任何人和事。」


    拿淑妃做例子是最直觀也是最有效的,她們兩人的處境本就諸多相似,卻又截然不同,所以最終的人生走向也是完全相反的。


    淑妃會因孫家而怨恨陛下,但連喬不會,這自然足以證明她說的是真話。楚源心裏得到些許安慰,他將連喬的手臂夾得更緊,輕輕說道:「幸好朕還有你。也隻有你。」


    連喬已在他懷裏睡去,不知聽沒聽到。


    孫柔青被賜死之前,派侍衛過來傳話,說想要見連喬一麵,連喬沒有答應。


    「娘娘不肯見她是對的,淑妃詭計多端,誰知道會不會臨死之前還找個墊背的,娘娘可別上當。」紫玉很贊同她的做法。


    「我倒不是怕她有什麽詭計,隻是覺得沒必要。」連喬輕輕笑道,看著繈褓中雪白-粉嫩的嬰孩,小娃娃抱著她一根指頭津津有味的吸吮著,好像那是什麽難得的美味佳肴,連喬覺得指尖傳來一陣酥酥麻麻的涼意,但是並不怎麽難受,也就由他去。


    比起去見一個將死之人,她寧願在殿內陪著自己的兒子。想來孫柔青無非就是那些話,想在亡命之前痛訴前情,將自己的惡名宣揚出去,連喬何必給她這個機會?索性就讓孫柔青銜恨而死鬱鬱而終,反正連喬是不怕遭報應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王之母[穿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行有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行有道並收藏帝王之母[穿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