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柔青連忙道謝,又惴惴的抬頭,「可是皇上那邊……」


    「皇上那邊哀家自然也會替你遮掩。」孫太後麵上不變,又緊盯著她道:「連婕妤就快生產了,你不可以再輕舉妄動,不然出了什麽岔子,哀家也保不了你。」


    孫柔青有些詫異,莫非太後對這一胎也很重視?但是到了這個地步,她哪還敢和孫太後強嘴,隻得有氣無力的答應下來。


    孫太後畢竟是圓滑老練的人物,次日便推說犯了舊病,留孫淑妃在福寧宮侍疾。如此一來,礙於孝道,眾人自然不便質問。隻是這樣一來,孫柔青也不能伺候聖駕,對她而言倒不知是喜是悲。


    孫太後又叫了連喬過去,贈與她一串伽南香念珠,說是在佛前開過光的,為了補償她之前所受的驚嚇,同時祈禱她平安順產。


    連喬當然知道孫太後的用心,拿人的手短,她收了孫太後的東西,也就不好再咬著孫柔青不放了。


    這份禮她還不能不收,不然就是對孫太後不敬。


    宮裏就是這麽個等級森嚴的地方,當你居於人下時,再多的不平都隻能眼睜睜看著。除非你也站到高地,那時,你才擁有與強者對抗的資本。


    迴到怡元殿,紫玉將那串念珠收進箱屜裏,嘟囔道:「孫淑妃的運氣也太好了,幾番有謀害主子之心,別人還肯護著她!」


    「誰叫她有一個好姑姑呢?本宮就沒有。」連喬說這話的語氣不無失望。


    連家是個實力雄勁的大族,可是她卻不能從家中得到任何庇護,反而家中還時不時給她添點堵。連家那兩兄弟但凡有點雄心壯誌,早該起兵謀反算了,或是幹脆交託兵權也好。可他們卻偏安一隅,安享目前的尊榮,渾然不知死期將至。


    就這樣蠢如鹿豕的一家子,皇帝還得費勁提防呢!倒不知是皇帝的心眼太小,還是連家人心太大。


    紫玉見她默默沉思,知道她想起在家中的苦楚,因勸道:「主子也莫太傷心了,好歹還有皇上呢!」


    聽了紫玉這話,連喬險些撲哧一笑。要說旁人不可靠,那麽皇帝更不可靠。帝王之心向來叵測,她雖然在努力爭取楚源的愛憐,卻從不打算將寶全部押在皇帝身上。就算這次她能僥倖逃過生死劫,她也不會對楚源孤注一擲,甚至芳心暗許。


    歸根究底,宮裏的女人想要生存,並且活得舒服,還是得靠孩子。男人不過是可有可無的替代品而已。


    再去長樂宮請安時,連喬恢復了昔日的從容,或者說誌得意滿。穆皇貴妃看著她膨脹如圓球的腹部,心裏猜測裏麵有多大機率會是個皇子。


    不光是她,其他人也都虎視眈眈盯著連喬的肚子,但是到了這個關頭,再沒有人敢輕舉妄動——冷宮可不是個好去處,郭庶人的處境還不足以引以為戒嗎?


    穆氏收迴視線,容顏親切一如往昔,「如今真相大白,本宮也能鬆一口氣了。連婕妤,前些日子是委屈了你,可是咱們姊妹總以伺候陛下為要,些許委屈不值得什麽。你今後還需放寬心胸,莫以此事為念,為陛下誕下一個健康的皇子才是。」


    穆氏最喜歡說些冠冕堂皇的話,同時暗含教唆挑撥,這大概算是她的一種惡趣味。連喬無言以對,唯有福了福身子,「謝娘娘吉言。」


    楊盼兒動了動嘴唇,似乎想說些什麽,但終究沒說出口。如今孫淑妃也不在,無人給她幫腔,隻怕一言不合還會落得眾人圍攻的下場。楊盼兒頗有自知之明,一向隻喜歡賣弄口舌,行動上卻畏怯如鼠,如今索性連這一點口舌之爭都免了。


    連喬的目光沉靜的從眾人麵上拂過,無論過去是交好還是交惡,如今她們都已偃旗息鼓,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連喬腹中這個即將誕生的孩子身上。


    畢竟這個尚未出世的孩子,或許將極大的改變宮中格局。


    連喬比她們更想知道答案,因為這不僅關乎她今後的榮辱,更關乎生死。


    作者有話說:


    感謝:名字有毒扔了1個地雷、落雨笙歌扔了1個手榴彈。


    ps.為什麽我的章節總是如此短小,因為它就和作者菌一樣纖瘦苗條→_→?


    第40章 臨盆


    五月已能漸漸感到炎夏的熱力,連喬一手捏著團扇,從禦花園的青石夾道緩緩走過時,眼見道旁的紅薔薇開得如火如荼,光艷一如風情初露的女子。


    連喬伸手欲摘一朵把玩,吳映蓉忙喚道:「姐姐,當心有刺!」


    連喬隻好縮迴手,笑道:「還是你仔細。」


    她打量著身側的映蓉,覺得她雖然還是一樣瘦弱,比起冬日倒仿佛有精神些。想來去了郭氏這個心腹大患,吳映蓉的日子也好過多了。


    見到映蓉黑髮汗津津的貼在兩鬢,連喬不免有些抱歉:「難為你還每日出來陪我走動。」


    這還是楊漣說的,快要生產了,不妨多散散步,好使身子骨結實一些——畢竟生孩子是個體力活,若堅持不下來,那就是一屍兩命的後果。


    映蓉搖搖頭,「我不要緊的。姐姐聽說了麽?冷宮裏的郭庶人絕望自裁了。」


    連喬將團扇揮了揮,盪起幾股清爽的微風,那上頭繡著的花鳥仿佛也隨之活轉來。她輕輕笑道:「我可沒讓她死,隻是有人不願意她活。」


    映蓉默然,半晌方嘆道:「可惜她受了旁人的指示,最終也不過落得狡兔死走狗烹罷了。」言語裏頗有兔死狐悲之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王之母[穿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行有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行有道並收藏帝王之母[穿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