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知是否因為身體特殊的緣故,他看起來遠比實際歲數年輕,溫雅而……美麗。


    這和儀貞想像中的模樣很不相同,和旁人口中的模樣很不相同——縱然她極明白一個道理,人不可貌相。


    她矇昧無知的心微顫起來,目光從那人身上避開了:不是出於畏懼,或者厭惡。


    王遙立在下首,朝在座眾人一一見過禮,語中帶笑:「奴才耽擱了,沒能伺候主子們宴客。」


    老皇爺說「無妨」,儀貞聽得出來,那是一種很隨意的口吻,不同於對她,甚至不同於對太子。


    王遙擁有著九五至尊發自內心的親近與認同。或許老皇爺自己也不是意識不到這一點。


    她一時忘記了母親先前的告誡,抵擋不住地偷覷了太子一眼。


    太子立刻捕捉到了這一霎的窺探,一雙眼坦然地迴視她,沒有戒備,但也沒有示好。


    儀貞這才垂下眸子,恪守起了臣屬的本分。


    長她一歲的太子,心思比她深重二十年。


    往後真能和這個人相處嗎?


    她雖不說敏慧過人,但還不至於不清楚自己為何留在宮裏。因為尚沒有機會情竇初開,終身便已經定了,麵對太子時與其羞赧扭捏,不如實際些,想想法子與這位殿下長久相安是正理。


    辦法沒想出來,王遙與帝妃二人的談話又飄進耳中來了,原來召謝家女入宮,是他進的言。


    「謝大將軍勞苦功高,皇爺怎會不體恤將軍的家小?姑娘如今不必擔心了,萬事有皇爺與娘娘做主,比在自家還強十倍百倍呢。」


    這都是官樣話。感恩戴德的架勢,儀貞也不至於不屑做,可是王遙這話說完,依舊叫她周身生起一股異樣的感覺,有憤懣,有委屈,有惶恐……不盡於此。


    不過大夥兒都沒瞧出什麽端倪來,這麽懵懂的小姑娘,極力表現得知禮懂事,就很可人疼了。


    太子呢,他是看出儀貞那點兒小心思了,但他並不在意。


    他關心的是那副玻璃眼鏡。


    這不是一次心血來潮的普通獻禮。


    老皇爺清楚,王遙同樣清楚。


    飲春宴後,過了兩日,他才像是第一次知道這副眼鏡的存在一般,訝異地皺起了眉頭:「市舶司是幹什麽吃的?貢品裏那麽些玻璃器,竟都不如這個?」


    王掌印背地裏訓斥司禮監屬下的話不脛而走,未幾,左僕射姚盛因貪瀆放盪、勾結外蕃,舉家流至嶺南。


    姚盛次子姚洵,自幼任太子伴讀,二人情同手足。王遙認為,太子獻上那一副眼鏡,是出於他的攛掇。


    姚洵被逐出端敬殿時,王遙就立在門前看著,兩手對插在袖中,一派老神在在的樣子。


    迴身時正對上太子無情無緒的目光。王遙沖他欠了欠身,如釋重負般說:「殿下安心,將這些個調三斡四的奸佞小人清理幹淨,皇爺與殿下父子之間就不會再生嫌隙了。」


    太子牽一牽嘴角,略帶自嘲道:「隻怕父皇怪我行事魯莽——還賴掌印多為我美言幾句才是。」


    王遙敢不應承,忙道:「殿下言重。奴才願為殿下,肝腦塗地。」


    他比了比手,請太子先行,自己亦跟著離開了端敬殿。


    亂紅深翠,春風如酒。王遙走在長街裏,心中暢泰。


    宮裏就要有喜事兒了。他默然盤算著,十二監要先忙活起來,然後是欽天監、禮部、護軍、廷臣、蕃王……樁樁件件,都少不得經他手底下過一迴。


    極遠處依稀傳來三兩鐐銬玎玲之聲,仿佛亦為這金童玉女、天作之合載歌且舞。


    他情不自禁地笑起來。


    第2章 二


    對於議婚的事情,儀貞還全然不知,她正一心適應著宮中的日子。


    趙娘娘安排她住在薔薇館裏,這地方小巧雅致,離永寧宮不遠,經過一條小路就能到,便於趙娘娘時常照拂著她,又不至於過分擾了彼此的起居。


    另外,這也是內宮中離端敬殿最近的所在。


    這話是慧慧替儀貞梳頭時悄悄告訴她的。


    慧慧與珊珊,是被撥來貼身伺候她的兩個宮人,算是薔薇館一班宮女中的頭兒。


    儀貞對著鏡子理了理兩隻紅寶耳墜旁的碎發,沖鏡子裏的慧慧笑了笑。


    又或許隻是為自己的花容月貌而笑罷了。慧慧暗自莞爾:畢竟,謝家姑娘確乎是個美人胚子。


    她將犀角梳放迴妝檯上,取來靶鏡,供儀貞端詳髮式是否合意。


    儀貞自然挑不出什麽毛病來。她在家時也常梳垂掛鬟——女孩兒家的髮式就那麽幾樣,頂多細枝末節上多費點兒心思而已——戴的飾品大多是攢花兒,春夏是瑪瑙玉石攢的,秋冬則是珍珠金銀攢的。


    可即便是一樣的打扮,宮裏也有宮裏的章程,那份氣韻格調,模仿是模仿不來的。


    二百來年積厚流光,山育水養,信手一筆的風骨,落下的是數不清的鍾靈毓秀。


    厚重得儀貞幾乎承受不起。她輕輕轉了轉頭,隱在髮絲間的金墜角泠然輕響,迫使她端正了姿態,以免有失身份。


    恰巧珊珊打了簾子進來,瞧見這一幕,會心一笑,隨即開口道:「姑娘,早膳擺好了,姑娘請移步吧。」


    這又是宮裏的一重講究:飯不稱飯,要喚作「膳」。一日也沒有三餐,隻有早、晚兩次正餐,其餘時候傳些什麽墊肚子也使得,那便一概歸為小食了,一粥一湯是小食,整豬整羊也是小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城山黛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城山黛瑪並收藏六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