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那個時候才一歲,我連話都不會說。」
「用的可能是嬰言嬰語呢?」
那太牛了夏姨,這她都能聽出來?
大量的證據朝著一個方向指證,陳溫予還在信與不信之間搖擺。她大腦放空,頭枕在沙發上,看著天花板發呆。
為什麽就一點印象都沒有呢?
明明拍照者這樣直觀的偏愛。
「溫予?」兩人貼得很近,互相交換著體溫。夏汐見不得她這幅樣子:「你還小嘛,溫予,沒有人會去苛責小嬰兒的記憶力,拍照的長輩更不會。或者,你給阿姨打個電話,問問她之前有沒有在這個地方住過呢?我也去找我媽要一下照片裏的具體住址。」
「我阿姨應該也不知道。」
「你的媽媽我也叫阿姨。」
不要逃避那個答案,想聯繫她、想聽她的聲音,不應當被認為是羞恥。
「她是你的媽媽,溫予,這一點是怎麽樣也不會改變的。」
命運真的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
血緣與命運一樣奇妙。
「你總是願意把事情往好的那一麵想。」
「畢竟壞的一麵又沒真的出現在我們麵前,不是嘛?」
不要畏畏縮縮啊陳溫予。
勇敢的人先質問全世界。
陳溫予捏緊拳頭,坐好,下定決心。
沒骨頭似的黏在她身上的夏汐被陳溫予牽連著朝前倒,陳溫予牢牢將人護住,夏汐順勢改變姿勢,兩腿朝後蹬,頭枕著陳溫予的膝蓋,橫躺在沙發上。
好悠哉啊這個人。
陳溫予捏捏她的腮幫子,掏出手機,輸入那串爛熟於心的號碼。
「嘟——嘟——」電話響的前幾聲沒有人接。
陳溫予不想表現得很在意,一低頭,夏汐枕著她,有一下沒一下地拔手指側邊的倒刺。
陳溫予對夏汐的印象停留在她為自己上躥下跳,她的淡定會傳染,一次沒打通而已,國內都做不到準時接通每一通電話,她打的這通還是跨國電話。
這通沒通,那就再打一通。
至少母親沒有註銷這個號碼,她或許也期待過自己的來電。
「不要扯手上的倒刺。」陳溫予攥住夏汐亂動的手。
夏汐昂著腦袋看她:「可是發現了又不拔了它,我渾身刺撓。」
「忍著,你這麽拔小心傷口化膿。」陳溫予腿往上抬,要把人從自己的腿上頂下去,她將手機貼著耳廓:「起來,我去給你找個指甲剪。」
「什麽?」
「倒刺還是要用指甲剪來剪。」
夏汐指指自己的喉嚨,再指手機:「溫予,不是我在說話哦。」
兩廂沉默,是陳溫予先開的口。
她和母親分開時還在上小學,喊人時帶著小朋友式的習慣。太久沒叫,陳溫予原以為這個稱謂會哽在嗓子口,出口意料地流暢:「媽媽。」
「嗯。」陳母玩不來溫情的那套,強硬是她刻在骨血裏的內容,雷厲風行,喜歡說祈使句,對幼時女兒說的多是指令型的內容。
和陳父一樣,兩個鋸嘴葫蘆。
陳母:「這是你第一次主動給我打電話。」
陳溫予:「我不想打擾你現在的生活。」
「是嗎?我還以為是因為你還在怪我。」
怪過的吧,隻是不是現在。
陳溫予繼續頂夏汐,她執意要從沙發上起來。夏汐讓了位置,趴在沙發上乖巧地等她迴來,自己走一步,她的腦袋跟著移動一下,滿心滿眼都是她。
讓她不要拔,她就不拔,是很聽話的寶寶。
聽話的寶寶有糖吃,陳溫予將糖果與指甲剪一起遞給她。
一顆糖就能把她打發了,夏汐笑得見牙不見眼。她喜歡的不止糖而已。
陳溫予對陳母:「以前不懂事,我怪過你。」
陳母迴陳溫予:「和懂不懂事無關,你現在也可以怪。」
她這麽做,不代表她就認為自己沒有錯。
陳母了解自己的孩子,她肯定:「你打這通電話給我,不是為了告訴我你已經看開了吧?」
陳溫予也了解自己的母親:「你還是那麽無趣,媽媽。」
這話居然會從陳溫予的嘴裏說出來。
電話對麵的陳母猝不及防,她一愣,嘴角勾起淺淺的笑容:「你確實改變了很多,你父親給我發的郵件裏說你到安城這邊上學來了。還習慣嗎?是不是交了新的好朋友。」
「我以前貌似沒什麽朋友?」用不上『新的』這個形容詞。
「還是有一個的。」陳母迴憶。
那要追溯到十幾年前了。
更早一些時候,為了生陳溫予,陳母的事業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十幾年前不比現在,國家對孕婦的保障政策聊勝於無,企業不愛要沒生過孩子的女員工,一聽見要請孕產假,明裏暗裏勸你快走。
陳母所在的企業好歹走在國際前沿,這種缺德事要臉幹不出來,也不在乎那仨瓜倆棗。他們不使絆子,幾個月沒辦法好好上班的陳母工作狀態下滑,相當於是親手斷送了放在眼前的升遷機會。
那麽要強的一個人,肯定受不了。
她產後情緒沒調整過來,和女兒不親近,小陳溫予被交由了月嫂帶。
每天上班勾心鬥角就夠累的了,奶娃娃今天喝了幾瓶奶翻了幾次身,這種無關緊要的小事陳母不耐煩聽,要月嫂不用向她匯報。
「用的可能是嬰言嬰語呢?」
那太牛了夏姨,這她都能聽出來?
大量的證據朝著一個方向指證,陳溫予還在信與不信之間搖擺。她大腦放空,頭枕在沙發上,看著天花板發呆。
為什麽就一點印象都沒有呢?
明明拍照者這樣直觀的偏愛。
「溫予?」兩人貼得很近,互相交換著體溫。夏汐見不得她這幅樣子:「你還小嘛,溫予,沒有人會去苛責小嬰兒的記憶力,拍照的長輩更不會。或者,你給阿姨打個電話,問問她之前有沒有在這個地方住過呢?我也去找我媽要一下照片裏的具體住址。」
「我阿姨應該也不知道。」
「你的媽媽我也叫阿姨。」
不要逃避那個答案,想聯繫她、想聽她的聲音,不應當被認為是羞恥。
「她是你的媽媽,溫予,這一點是怎麽樣也不會改變的。」
命運真的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
血緣與命運一樣奇妙。
「你總是願意把事情往好的那一麵想。」
「畢竟壞的一麵又沒真的出現在我們麵前,不是嘛?」
不要畏畏縮縮啊陳溫予。
勇敢的人先質問全世界。
陳溫予捏緊拳頭,坐好,下定決心。
沒骨頭似的黏在她身上的夏汐被陳溫予牽連著朝前倒,陳溫予牢牢將人護住,夏汐順勢改變姿勢,兩腿朝後蹬,頭枕著陳溫予的膝蓋,橫躺在沙發上。
好悠哉啊這個人。
陳溫予捏捏她的腮幫子,掏出手機,輸入那串爛熟於心的號碼。
「嘟——嘟——」電話響的前幾聲沒有人接。
陳溫予不想表現得很在意,一低頭,夏汐枕著她,有一下沒一下地拔手指側邊的倒刺。
陳溫予對夏汐的印象停留在她為自己上躥下跳,她的淡定會傳染,一次沒打通而已,國內都做不到準時接通每一通電話,她打的這通還是跨國電話。
這通沒通,那就再打一通。
至少母親沒有註銷這個號碼,她或許也期待過自己的來電。
「不要扯手上的倒刺。」陳溫予攥住夏汐亂動的手。
夏汐昂著腦袋看她:「可是發現了又不拔了它,我渾身刺撓。」
「忍著,你這麽拔小心傷口化膿。」陳溫予腿往上抬,要把人從自己的腿上頂下去,她將手機貼著耳廓:「起來,我去給你找個指甲剪。」
「什麽?」
「倒刺還是要用指甲剪來剪。」
夏汐指指自己的喉嚨,再指手機:「溫予,不是我在說話哦。」
兩廂沉默,是陳溫予先開的口。
她和母親分開時還在上小學,喊人時帶著小朋友式的習慣。太久沒叫,陳溫予原以為這個稱謂會哽在嗓子口,出口意料地流暢:「媽媽。」
「嗯。」陳母玩不來溫情的那套,強硬是她刻在骨血裏的內容,雷厲風行,喜歡說祈使句,對幼時女兒說的多是指令型的內容。
和陳父一樣,兩個鋸嘴葫蘆。
陳母:「這是你第一次主動給我打電話。」
陳溫予:「我不想打擾你現在的生活。」
「是嗎?我還以為是因為你還在怪我。」
怪過的吧,隻是不是現在。
陳溫予繼續頂夏汐,她執意要從沙發上起來。夏汐讓了位置,趴在沙發上乖巧地等她迴來,自己走一步,她的腦袋跟著移動一下,滿心滿眼都是她。
讓她不要拔,她就不拔,是很聽話的寶寶。
聽話的寶寶有糖吃,陳溫予將糖果與指甲剪一起遞給她。
一顆糖就能把她打發了,夏汐笑得見牙不見眼。她喜歡的不止糖而已。
陳溫予對陳母:「以前不懂事,我怪過你。」
陳母迴陳溫予:「和懂不懂事無關,你現在也可以怪。」
她這麽做,不代表她就認為自己沒有錯。
陳母了解自己的孩子,她肯定:「你打這通電話給我,不是為了告訴我你已經看開了吧?」
陳溫予也了解自己的母親:「你還是那麽無趣,媽媽。」
這話居然會從陳溫予的嘴裏說出來。
電話對麵的陳母猝不及防,她一愣,嘴角勾起淺淺的笑容:「你確實改變了很多,你父親給我發的郵件裏說你到安城這邊上學來了。還習慣嗎?是不是交了新的好朋友。」
「我以前貌似沒什麽朋友?」用不上『新的』這個形容詞。
「還是有一個的。」陳母迴憶。
那要追溯到十幾年前了。
更早一些時候,為了生陳溫予,陳母的事業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十幾年前不比現在,國家對孕婦的保障政策聊勝於無,企業不愛要沒生過孩子的女員工,一聽見要請孕產假,明裏暗裏勸你快走。
陳母所在的企業好歹走在國際前沿,這種缺德事要臉幹不出來,也不在乎那仨瓜倆棗。他們不使絆子,幾個月沒辦法好好上班的陳母工作狀態下滑,相當於是親手斷送了放在眼前的升遷機會。
那麽要強的一個人,肯定受不了。
她產後情緒沒調整過來,和女兒不親近,小陳溫予被交由了月嫂帶。
每天上班勾心鬥角就夠累的了,奶娃娃今天喝了幾瓶奶翻了幾次身,這種無關緊要的小事陳母不耐煩聽,要月嫂不用向她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