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其與小木糾糾纏纏,一個追,一個逃,很有點兒畫本裏的意思,路嬸兒竟一副隨他們去的姿態,想的很開。


    待把這州城裏發生的事情聽了個七七八八,寧瀾便帶著一肚子的感慨同張九如張清川迴清遠縣了。


    阿北則留在寧磊身旁,先陪他去省裏考試,日後陪他進京。


    又是幾日舟車勞頓,寧瀾幾人終於抵達清遠縣。清遠縣還是那個清遠縣,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口音,路上遇到陌生的麵孔迎麵而來都有親近的感覺。


    縣衙也還是那個縣衙,大門上的漆補了又掉,掉了又補,氣派總一如從前。張九如想到從前拿假的桃花酒灌醉寧瀾的事情,不禁笑出了聲。


    張九如這邊才接任,事情多,隻能暫且住在衙門。毛球球一進衙門,好像迴到了自己的窩一般,比張九如還有主人的氣勢。


    寧瀾這邊便隻帶著張清川迴洞溪村安置。


    迴村的路上,遇見一個賣漿水的小娘子,寧瀾買了兩碗,一碗遞給張清川,二人慢慢喝完才迴家趕。


    下了管道,就能看見兩邊的桃花樹枝幹已經長的很粗壯,亭亭如蓋,綠葉成蔭,不少外地趕路的聚在樹下歇腳納涼。


    「呀,是寧瀾迴來了?」


    寧瀾衣著氣派,進了村許多人不敢認,直到有膽大的開了口,大家才七嘴八舌的圍了過來,簇擁著他走到了家門口。


    寧瀾去過京城可是大事,大家心中好奇,連張清川都沒怎麽注意到,一直在問和京城相關的事情,寧瀾都一一耐心迴答。


    到了家,寧瀾自然得先去拜訪文伯和族中各長輩,圍著他的鄉親們隻能略帶遺憾的先離開了。


    寧瀾和張清川洗漱一番,便挨家挨戶提著禮物去拜訪了。


    在洞溪村走了一圈,明顯能感覺到不一樣了,路上也很幹淨,幾乎沒有雜物垃圾。


    路過書院,聽著裏麵傳出來的朗朗讀書聲,都能覺得比之前的讀書聲要大。


    拜訪完一圈長輩,寧瀾去了孫望孫大叔家中,他打算在梨樹林中水池旁建個小院子,和張九如一塊兒住。


    老宅那滿牆薔薇花圍著的院子中,留了太多迴憶,他不捨得動。


    最後迴到糖作坊,寧瀾去荷塘邊輕喚了一聲,小九泡泡兒小黑阿黃三元四喜五福都跑了過來,喵喵汪汪的亂叫。


    寧瀾挨個抱完親熱完,天色已經變暗了。


    荷塘裏的灑下魚苗已經長的很肥了,到了收穫的季節,池塘中的魚都會被送到鎮上的餐館,知禮也會再補一些新的魚苗進去。


    池塘被護理的好的,一網下去,網上不少活蹦亂跳的魚。麻嬸兒便準備了個全魚宴,清蒸魚、秘製燒魚、酸湯魚、糖醋魚、糟魚、魚丸湯、魚片粥,配上剛起壇的荷花酒與初夏的晚風,再愉快不過。


    多出的魚也沒再往池塘裏放,寧瀾做成了風幹魚。


    魚清理幹淨,每斤用四五錢鹽醃7天後洗淨擦幹。腮下切一刀,青花椒、茴香妍末,同炒過的鹽一起擦入魚腮和魚腹內外,用紙包裹,掛在通風的地方。


    風幹魚可蒸、可爆炒、可燉,滋味很足。


    做成魚醬也是頂不錯的選擇,魚切碎,用炒鹽、花椒、茴香、幹薑、神曲、紅曲和酒拌勻,密封好,十日就可以吃了。


    小九和泡泡兒是不愛吃魚的,每每聞見魚味就迴嫌棄的走開。


    小九和泡泡兒鼻子嘴巴旁邊的毛髮變白了,步調不如以前矯健,兩隻貓都變得更加粘人了。這次寧瀾迴來,幾乎是寸步不離的跟著,不許寧瀾離開它們的視線範圍內。


    寧瀾身上好像長了兩個貓貓掛件,這既讓他甜蜜,又讓他憂心。待寺廟落成,把佛像請了進去,寧瀾先帶著小九兒和泡泡兒去拜了一拜。


    寧瀾這邊要忙建院子的事,就把張清川送去了學堂,寧瀾還纏著文伯讓他把張清川收了當關門弟子。


    要不怎麽說隔輩親,張清川雖說和文伯沒有半分血緣關係,文伯真真是用了十成十的心去教導。寧瀾已開始害怕文伯累著,後來發現他反而精氣神更足了,就放下了心。


    第91章


    中秋節前, 歸遠大師如約而至,文伯見到多年未見的老友,情不自禁潸然淚下,一番秉燭夜談, 兩人也未將這些年的舊敘完。


    歸遠大師聲名在外, 再加上洞溪村環境清幽和十裏桃花路的加成,吸引了不少願意來常駐和掛單的僧侶。


    寺廟落成, 掛上「潛溪寺」的牌匾, 歸遠大師主持了灑淨儀式和開光儀式後, 就正式向眾人開放了。


    寺廟前的放生池中,寧瀾移栽進去幾株荷花, 紅花綠葉山門,別有一番景致。池中的魚倒不用他管了,自有來來來往往的香客去放生。


    寺廟開放後,洞溪村比之以前更加熱鬧。路邊出現了許多賣香燭紙品、各種各樣吃食、小玩意的攤子。


    寧瀾當然也占據了兩個好位置, 著人守著賣各色糖果、秋梨膏和醬油。


    ……


    這邊梨樹林中的院子還未建好, 寧磊和李小書中舉的消息先傳來了。


    寧磊和李小書考試完,聽了張九如多走走看看的建議, 迴青州的路上, 每到一處陌生的地方,就會停留幾天, 與不同的人交談,熟悉當地的風土人情、生活狀況。


    是以二人還沒到家, 報喜的人先到了。


    要不說每年科舉考試後都有人能靠拿賞錢發一筆小財, 給寧磊和李小書報喜的, 青州那邊不說, 光洞溪村都來了好幾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古代養貓遛狗的日子[美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小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小酒並收藏在古代養貓遛狗的日子[美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