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在古代養貓遛狗的日子[美食] 作者:林小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成,不成,」三爺爺連連搖頭,「你想給你舅舅分成就給他,我沒有意見。」
「對、對,」寧建邦和寧建樹也點頭應和,「族裏也不會有意見,幾位族老我們去說和,你隻管放心。」
「我也不要,」秦大同樣不應,做醬油的方子在他手裏握著,已是寧瀾給他的保障,再多的情他也不能承了。
「我舅舅家裏生活已經不愁,那一成是我要給阿爺阿奶的孝敬,若寫阿爺的名字,恐他的兄弟眼紅,」這怎麽還有給錢不要的,寧瀾不禁失笑,「給你們的,你們若不要就都給族裏,反正辦族學、置辦族產都很費錢。」
寧瀾心意已定,幾人勸不過就應下了。這樣一來,醬油作坊的分成就變成了族裏四成,秦大三成,三爺爺兩成,羅舅舅一成。
之所以把他的分成給出來,一來是因為村裏的作坊隻做周邊縣鎮的生意,張九如把州城往外的生意都做了,給的分成多多了。二來算是他多行好事吧,為族裏的發展多出一點力。
這時個人和家族的榮耀是緊密相連的,可以說宗族是整個族人的後盾。就拿族產來說,置辦的田地一般分三份:祭田用以維持家族祭祀,學田用以支持族中孩童讀書科舉,義田主要用於救助族中孤寡,幫因災病舉步維艱的族人。
在族產的管理上,也自有一套流程,總族派一位代表,由各房支選人員輪流與他共同經營。族產種類、數量等也會定期被刊入族譜,接受全部族人的監督。當然為了防止有徇私舞弊、盜賣侵漁的行為,還有嚴格的製度。
所以說宗族的存在,在這樣的時代,對身後沒有依靠的百姓來說是一件很好的事。
知會過各族老,喊來羅舅舅重新簽訂契約,醬油作坊的事就處理完了。林子這邊倒沒什麽可以交代的,各處的人都是可用的,隻是以後要累著知禮了,得他常往州城跑動。
還有就是寧瀾身邊沒人了,隻能他自己過去,這點倒無所謂,他發愁貓貓狗狗們怎麽安排。
小黑和阿黃都是獵犬,是在山裏跑慣的,帶去州城必定拘束的慌,得留下。他們三個崽崽已送走了一個,四喜和五福最少也得留下一個,可帶過去一隻又怕它孤單,思來想去還是留它們一家在一起。
而小九和泡泡兒,不是他不想帶,是根本帶不走,這倆小東西一被抓上車就跑,躲起來誰都找不到,寧瀾也隻能放這倆不羈的靈魂充足的自由。
到最後寧瀾發現糾結的隻有他自己,貓貓狗狗們是一點不糾結的。
「少爺,你放心留下它們吧,我和麻嬸兒會照顧好的,」知禮出聲寬慰。
留就留下吧,這裏地下水資源豐富,若湖泊能打造起來,生態環境會變的更好,到時說不定會引來很多很多小動物,讓它們留在這裏生活也怪愜意的。
「要想我啊你們,」寧瀾臨走前煮了一鍋肉餵給給這些小傢夥,除了阿黃,都是被他打小餵起來的,肉類吃慣了熟的,生的輕易不吃。阿黃病過一迴,從那之後,也不怎麽吃生肉了。
張九如在清遠縣逗留的時間不短,署衙積壓了不少事情,迴去的路上就不好再耽擱,因此寧瀾提前準備好了吃的帶著。
他先做了薄餅,麵粉加少許鹽、比做饅頭多的水拌成稠糊,醒15分鍾,手打濕把麵團翻拌十幾下再醒15分鍾,吊入井裏過夜。第二日熱鍋開最小火,取一塊麵團,這時麵團粘手,但是光滑有延展性。手中的麵團沿著鍋底畫圈、提起,這時候鍋底會粘上一層薄餅,約20秒後就烙好了,如此反覆。烙好的薄餅摞起來,找東西蓋上,餅本身產生的水蒸氣會讓它變軟,用來卷菜吃最好。
然後是蜜汁豬肉脯,將帶一點肥肉的豬裏脊,在水中浸泡三小時,浸泡的時候加入花椒和少量米酒。浸泡好擦幹水分,剁的碎碎的,最好是看不見顆粒。加入鹽、胡椒粉、醬油、黃酒沿一個方向攪拌均勻至上勁,再靜置一個小時使肉入味。最後攤開擀薄,烤十分鍾後取出,倒出烤盤中析出的汁液,肉餅兩麵均勻的刷上蜂蜜水,再烤十分鍾,取出灑白芝麻切塊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釀瓜這道小菜,這是和文伯家中廚娘學的。老黃瓜挑個大的切兩半,挖去瓤,用鹽殺出水分。生薑、陳皮、薄荷、紫蘇切絲,加茴香、炒砂仁、白糖拌勻,放入瓜內,再用繩子將兩半黃瓜合併紮好,醃五六日取出,切碎曬幹收貯。
這三樣,當趕路的幹糧再好不好過,餅皮薄軟;肉脯可以透光,軟爛卻有嚼勁,有淡淡的芝麻香和蜂蜜香;釀瓜脆生生的,爽口微辣,正好解肉膩。
去州城前一晚,寧瀾和張九如一起去向寧致文道別。
「去吧,」寧致文雖有些失落,卻知道年輕人不該困在這個小地方,「記得得空來看看我這個老人家就行。」
「自然會的,」寧瀾把準備的棗參丸、百花蜜等物遞過去,「等文伯有時間了,我們接著您去州城住一段時間。」
「我一把老骨頭,懶得動彈嘍!」
「文伯神采奕奕,一看就是長命百歲的,哪裏老了,淨瞎說。」
「行了,就你嘴甜,」文伯樂嗬地看寧瀾一眼,「少哄我幾句罷!」
寧瀾琅然一笑,不再說什麽。
一旁的張九如跟著叮囑道,「老師,您一定照顧好自己,保重身體,有什麽事情叫知禮捎信給我們。」
「對、對,」寧建邦和寧建樹也點頭應和,「族裏也不會有意見,幾位族老我們去說和,你隻管放心。」
「我也不要,」秦大同樣不應,做醬油的方子在他手裏握著,已是寧瀾給他的保障,再多的情他也不能承了。
「我舅舅家裏生活已經不愁,那一成是我要給阿爺阿奶的孝敬,若寫阿爺的名字,恐他的兄弟眼紅,」這怎麽還有給錢不要的,寧瀾不禁失笑,「給你們的,你們若不要就都給族裏,反正辦族學、置辦族產都很費錢。」
寧瀾心意已定,幾人勸不過就應下了。這樣一來,醬油作坊的分成就變成了族裏四成,秦大三成,三爺爺兩成,羅舅舅一成。
之所以把他的分成給出來,一來是因為村裏的作坊隻做周邊縣鎮的生意,張九如把州城往外的生意都做了,給的分成多多了。二來算是他多行好事吧,為族裏的發展多出一點力。
這時個人和家族的榮耀是緊密相連的,可以說宗族是整個族人的後盾。就拿族產來說,置辦的田地一般分三份:祭田用以維持家族祭祀,學田用以支持族中孩童讀書科舉,義田主要用於救助族中孤寡,幫因災病舉步維艱的族人。
在族產的管理上,也自有一套流程,總族派一位代表,由各房支選人員輪流與他共同經營。族產種類、數量等也會定期被刊入族譜,接受全部族人的監督。當然為了防止有徇私舞弊、盜賣侵漁的行為,還有嚴格的製度。
所以說宗族的存在,在這樣的時代,對身後沒有依靠的百姓來說是一件很好的事。
知會過各族老,喊來羅舅舅重新簽訂契約,醬油作坊的事就處理完了。林子這邊倒沒什麽可以交代的,各處的人都是可用的,隻是以後要累著知禮了,得他常往州城跑動。
還有就是寧瀾身邊沒人了,隻能他自己過去,這點倒無所謂,他發愁貓貓狗狗們怎麽安排。
小黑和阿黃都是獵犬,是在山裏跑慣的,帶去州城必定拘束的慌,得留下。他們三個崽崽已送走了一個,四喜和五福最少也得留下一個,可帶過去一隻又怕它孤單,思來想去還是留它們一家在一起。
而小九和泡泡兒,不是他不想帶,是根本帶不走,這倆小東西一被抓上車就跑,躲起來誰都找不到,寧瀾也隻能放這倆不羈的靈魂充足的自由。
到最後寧瀾發現糾結的隻有他自己,貓貓狗狗們是一點不糾結的。
「少爺,你放心留下它們吧,我和麻嬸兒會照顧好的,」知禮出聲寬慰。
留就留下吧,這裏地下水資源豐富,若湖泊能打造起來,生態環境會變的更好,到時說不定會引來很多很多小動物,讓它們留在這裏生活也怪愜意的。
「要想我啊你們,」寧瀾臨走前煮了一鍋肉餵給給這些小傢夥,除了阿黃,都是被他打小餵起來的,肉類吃慣了熟的,生的輕易不吃。阿黃病過一迴,從那之後,也不怎麽吃生肉了。
張九如在清遠縣逗留的時間不短,署衙積壓了不少事情,迴去的路上就不好再耽擱,因此寧瀾提前準備好了吃的帶著。
他先做了薄餅,麵粉加少許鹽、比做饅頭多的水拌成稠糊,醒15分鍾,手打濕把麵團翻拌十幾下再醒15分鍾,吊入井裏過夜。第二日熱鍋開最小火,取一塊麵團,這時麵團粘手,但是光滑有延展性。手中的麵團沿著鍋底畫圈、提起,這時候鍋底會粘上一層薄餅,約20秒後就烙好了,如此反覆。烙好的薄餅摞起來,找東西蓋上,餅本身產生的水蒸氣會讓它變軟,用來卷菜吃最好。
然後是蜜汁豬肉脯,將帶一點肥肉的豬裏脊,在水中浸泡三小時,浸泡的時候加入花椒和少量米酒。浸泡好擦幹水分,剁的碎碎的,最好是看不見顆粒。加入鹽、胡椒粉、醬油、黃酒沿一個方向攪拌均勻至上勁,再靜置一個小時使肉入味。最後攤開擀薄,烤十分鍾後取出,倒出烤盤中析出的汁液,肉餅兩麵均勻的刷上蜂蜜水,再烤十分鍾,取出灑白芝麻切塊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釀瓜這道小菜,這是和文伯家中廚娘學的。老黃瓜挑個大的切兩半,挖去瓤,用鹽殺出水分。生薑、陳皮、薄荷、紫蘇切絲,加茴香、炒砂仁、白糖拌勻,放入瓜內,再用繩子將兩半黃瓜合併紮好,醃五六日取出,切碎曬幹收貯。
這三樣,當趕路的幹糧再好不好過,餅皮薄軟;肉脯可以透光,軟爛卻有嚼勁,有淡淡的芝麻香和蜂蜜香;釀瓜脆生生的,爽口微辣,正好解肉膩。
去州城前一晚,寧瀾和張九如一起去向寧致文道別。
「去吧,」寧致文雖有些失落,卻知道年輕人不該困在這個小地方,「記得得空來看看我這個老人家就行。」
「自然會的,」寧瀾把準備的棗參丸、百花蜜等物遞過去,「等文伯有時間了,我們接著您去州城住一段時間。」
「我一把老骨頭,懶得動彈嘍!」
「文伯神采奕奕,一看就是長命百歲的,哪裏老了,淨瞎說。」
「行了,就你嘴甜,」文伯樂嗬地看寧瀾一眼,「少哄我幾句罷!」
寧瀾琅然一笑,不再說什麽。
一旁的張九如跟著叮囑道,「老師,您一定照顧好自己,保重身體,有什麽事情叫知禮捎信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