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各位了,但東西我們不能收,心領了,」寧瀾看著來人眼眶有些發熱。


    「小哥,大夫,我們雖然窮,不能叫好人寒心,你們收下吧。」


    「是呀,收下吧,別嫌東西寒酸。」


    實在拗不過,最後隻能從每人帶的東西裏拿走一個蘿蔔或一枚雞蛋,那些人才離開了。


    第62章


    義診圓滿的畫上了句號, 寧瀾把賣書收的銀子和義診的花費一項項羅列出來,在鋪子中顯眼的地方張貼了。


    「真是辛苦寧老闆了,」李清如帶著丫鬟過來見著單子由心道,「原以為你隻是說說, 沒成想做這麽周全。」


    「隻是舉手之勞, 」寧瀾領著李清如坐下,叫人送來茶點, 「我才要多謝你這一年來的辛勞。」


    「那就更談不上謝了, 」李清如捂嘴輕笑, 「我也不過是食人俸祿、忠人之事罷了。」


    如今天短夜長,下午來鋪子裏略坐一坐天就黑了, 因此點外賣的比堂食的人要多。李清如早早選出今日最好的一首詩,拉著寧瀾繼續給她講紅樓夢。


    李清如尤愛黛玉,對黛玉和寶玉之間的情節百聽不厭,有時一句話都能被她掰碎了迴味好幾天, 妥妥的一枚cp粉, 寧瀾識趣地講到第八十迴就不往後講了。


    糖水鋪子和酒樓不一樣,過年期間不營業也沒什麽妨礙, 從臘月二十九工人們就開始放假了, 一直放到初六。


    「九哥,你來啦!」寧瀾同知達過來貼春聯、掛桃符, 桃符是桃木製成,上有「神荼」、「鬱壘」二神的像, 用以壓邪祛鬼、祈福滅禍, 待他落上門鎖之後轉身就看見張九如正在等著。


    署衙已封了印, 「官憑印信, 文憑私約」, 封印意味著停止辦理公務。但為了防止有緊急情況發生,署衙通常會預留幾張加蓋了印信的空白紙張,除此之外,其他事情一概是不管的。因此總有小人趁機渾水摸魚做些偷搶打砸之事,不過張九如轄下,這種事少有發生。


    「封印」「開印」都是要舉行儀式的,「封印」時署衙內要張燈結彩,由知州帶著同知、通判等一眾官員身著朝服,望闕行禮。之後要燃放爆竹,舉辦宴席,答謝包括衙役在內的人一年來的辛勞。


    張九如細心為寧瀾整理好散落的頭髮,問道,「可要去逛逛?」


    「不了,迴家吧,」年集上人頭攢動、比肩接踵,寧瀾隻想和喜歡的人待在一起。把屋子裏的炭火燒的暖暖的,賭書潑茶、倚窗聽雪,若不想說話光發呆也很好。


    兩人果真就這麽待了幾日,興之所至,寧瀾還學著古人做了蜜漬梅花薦酒喝,文雅了那麽一迴。取一捧新雪,把白梅肉和新鮮梅花放入其中,露天發酵一晚,第二天拿蜂蜜醃了就可以。不過他煩透了醉酒的滋味,嚐了味道就把酒杯放下了。


    「哥,給我也嚐一口,」張長瑜像個跟屁蟲一樣跟在張九如身後,緊緊粘著人,這會兒正在和寧磊下棋,餘光撇見有好吃的,便支使起他哥。張九如挾了一小碟梅花,又倒了一杯溫好的流霞酒放在他麵前。


    寧瀾看他們一杯一杯飲酒胃酸,自己捧著一碗糖蒸酥酪吃。這糖蒸酥酪是老北京宮廷美食,元春省親迴宮後,滿意寶玉讀書上的進步,特意賞了他一碗吃。


    糖蒸酥酪一般吃冷的,法子寧瀾改了一下,拿牛乳同醪糟純汁蒸十五分鍾,再悶至成型,軟軟嫩嫩,香氣醇厚,不用加任何的蜜糖,滋味已非常足了。


    「瀾哥,我也想吃那個什麽酪,」張長瑜下著棋左顧右盼的不專心,看見什麽吃的都想嚐一口,他麵前已放了一碟子紅糖栗子酥,一碟子白雲片,還有一碟椒鹽餅了。


    「還下不下了,不下收了,」寧磊瞪他。


    張長瑜三下五除二吃掉一碗糖蒸酥酪,抹抹嘴,「下,下。」


    張長瑜打京裏來了一年有餘,除了想念家人,就惦記各種吃食,不多會兒又念叨起豆汁兒,說是他最愛的早點。閑著也是閑著,寧瀾便泡了些綠豆做來試試。


    綠豆浸泡好,用小石磨磨出豆漿,過濾兩遍,靜置沉澱三個小時。三小時後,綠豆澱粉會沉到下麵,隻倒出上層的漿液撇淨浮沫,放在炕上發酵。


    沒有引子,頭一迴發酵的時間會很長,約莫兩天,能聞到一股濃烈的酸味,嚐之味道醇厚、略有迴甘就算發酵好了。取一小壺上層的漿水存放,下迴再做就可以當引子使用,既能縮短發酵時間,風味也會有所提升。


    多的漿水棄之不用,鍋內隻用留存三分之一,同下層沉澱物攪拌均勻,開始熬煮。少許水先煮開,加入一半的豆汁,等到溫度升高即將開鍋時,再倒入一部分生豆汁,不斷重複,直至豆汁加完,全程都要保持不開鍋的狀態,之後用最小火保溫即可。


    煮好的豆汁兒放在碗裏靜置二十分鍾,沒有分層就說明火候正好,若有分層,就說明火候過了。


    豆汁兒是自遼宋時民間非常大眾化的食物,至清朝成為宮廷飲料,可以說歷史悠久,喝過一次絕對叫人忘不了。《燕都小食品雜詠》中稱其:「得味在酸鹹之外,食者自知,可謂精妙絕倫」。


    喝豆汁兒必得配以焦圈和鹹菜絲,焦圈一定得是酥酥脆脆的,放置十天八天酥脆程度不變;鹹菜絲一定要切的極細,用食茱萸做的辣子油拌了。


    一鍋豆汁兒兩天才做好,正好年初一拜完年喝,隻不過大家早上都吃了餃子,豆汁兒便一直在火上溫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古代養貓遛狗的日子[美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小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小酒並收藏在古代養貓遛狗的日子[美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