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瀾選擇了糯米,糯米提前浸泡幾個時辰,桃花瓣在鹽水裏泡 15 分鍾後清洗幹淨,一半的花瓣和糯米上鍋蒸熟,另外一半攤開晾幹。


    蒸熟的糯米放至常溫,一層糯米一層桃花,最後加入酒麴拌勻,拌的過程中要分量多次加入涼開水,使糯米保持在一個很濕潤的狀態。


    拌好的糯米倒入罈子中壓實,中間留出一個圓洞,密封常溫放置 5 天。五天後發酵出來的桃花釀呈淡淡的粉色,花香濃鬱,口味清甜。


    若是將桃花釀過濾出來,倒入酒罈,用幹稻草穀殼炙過,二次發酵兩個月,得出的桃花酒顏色更濃鬱,酒味更重。寧瀾隻炙了兩壇。


    花釀沒有什麽稀奇的,寧瀾把他兩年前埋的雪水起了,代替涼白開加入到米中,這樣釀出來的桃花釀就多了一分清冽。


    頭批桃花釀出來,寧瀾便去鎮上找劉承了。


    「寧瀾,這次給哥哥帶了什麽好定西,」劉承正在酒樓和朋友吃酒,小廝報了,劉承忙下來把寧瀾接到樓上了,他知道寧瀾無事不會過來的。


    劉記酒樓也是劉家的產業,劉承常在這裏和朋友廝混。


    「嘖,我們劉家公子何時開始做慈善了,」酒桌上有醉酒的看見劉承和一個衣著樸素的少年同行,忍不住開口嘲弄劉承。


    「滾,吃你的酒吧,」劉承把寧瀾帶到另一個房間,「莫理他,喝醉了就知道瞎胡說。」


    一個陌生人,寧瀾有什麽好在意的,倒出一杯桃花釀給劉承,「今日給給你帶來樣好酒,你先嚐嚐。」


    「桃花釀啊,這有什麽......」劉承接過先聞了,嚐了一口就把未出口的話咽了下去,「果然是你,做的桃花釀都比別家的好。」


    寧瀾笑笑,劉承看著整日沒個正形,其實是個很有成算的,「剛釀好就給你送來了。」


    「嘿嘿,真夠意思,這桃花釀你有多少?」


    兩人談生意向來時直來直往,客套話說多了寧瀾覺著累。劉承平日裏酒桌上彎彎繞繞不少,見著寧瀾這樣兒的,也不多費勁就直接來了。


    「隻有十二壇。」


    「那也太少了,」劉承忍不住抱怨。


    「你以為我這桃花釀為何與別人的不一樣,自然是因為用了難得的原料,」寧瀾道,「我隻留下兩壇自己喝,其他的可都拿出來給你了。」


    他的酒釀做出來的味道和別人不同,一是用了雪水的緣故,二是因為酒麴,酒麴不同,釀出來的酒味道也不同。


    桃花花期隻有半個月,寧瀾這半個月忙的頭昏眼花,能得十幾壇桃花釀已經很難得了,他起出來的雪水也是勉強夠用。


    這雪水寧瀾本來準備留著藥用的,《本草綱目》中有記載:「臘雪甘冷無毒,解一切毒,治天行時氣瘟疫。」


    若經常用雪水洗澡,不僅能增強皮膚與身體的抵抗力,減少疾病,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如果長期飲用潔淨的雪水,可益壽延年。


    如今這攢下的雪水全用掉了,寧瀾還有些心疼。還有山中那幾株桃樹,他怕花摘多了影響夏季結果,專門花錢雇了幾個小娘子,叫她們隻摘桃花的花瓣。


    「這十二壇桃花釀不是一天釀製的,但是品質保證都一樣,每隔一天我給你送過來兩壇怎麽樣?」


    「成,我還信不過你麽。」


    兩人幾句話談妥,寧瀾半個多月的辛苦,總共賺了四兩銀子,倒也值得。


    天色還早,寧瀾便去了一趟羅家村。羅明遠去年考中了童生,明年就要考秀才了,羅家供應羅明遠日子過的儉省,寧瀾常買些吃的用的送過去。


    羅家院子裏剛散去一群人,小舅舅羅傑正蹲在院子裏嘆氣。


    「小舅舅,發生何事了?」


    「寧瀾呀,快進來,」小舅舅強顏歡笑,「沒事兒,進屋坐吧。」


    寧瀾進屋發現一家人整整齊齊的,羅明遠也在,「表弟怎麽沒去書院?」


    「書院休沐,我迴家待一日,」羅明遠語氣中也是難掩的失落。


    屋中人人都是一臉難色,對寧瀾卻是閉口不提,寧瀾也斂了神色,「原來阿爺阿奶舅舅舅媽還是把我當外人。」


    「胡說什麽呢,」最終是羅阿奶開了口,「你阿爺過了年身體總不好,大夫瞧過開的方子要用人參作引,家中總共這麽多銀錢,給你阿爺抓了藥明遠的書就讀不成了。」


    羅阿奶還有一件事沒說出來,有人落井下石,說可以供羅明遠讀書,但要羅明遠入贅。


    第25章


    其實再等兩個月地裏的糧食賣了,羅家手中也就有錢了,偏偏所有事情都趕在這個青黃不接的時候。


    寧瀾先問,「阿爺身體現在如何了?」


    「我沒事,」羅阿爺憋著咳嗽,聲音悶悶道。


    寧瀾便有了計較,「我剛去鎮上得了四兩銀子,舅舅先用吧,若是不夠,我家中還有,舅舅隨我走一趟去拿就是了。」


    「這可使不得,」羅舅舅忙推拒,羅阿奶和舅媽都把身子撇過去悄悄抹淚。


    「舅舅不要推拒,阿爺的身體和表弟的前程,哪樣不比錢重要。再說我爹剛分家時,舅舅也沒少接濟。」


    都說救急不救窮,寧瀾多往羅家跑了兩趟,拉著舅舅去山上認了幾味中藥,叫他采了去鎮上醫館賣掉,每月也能多個進項。


    這時的藥材來源主要是兩種渠道,一是野生的,二是人工種植。比如人參自唐朝就已經開始人工種植了,品質不比野生的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古代養貓遛狗的日子[美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小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小酒並收藏在古代養貓遛狗的日子[美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