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大嬸這樣的性子,讓寧瀾生出幾分佩服。


    柳大嬸和小可憐母親娘家是同村,她家窮,打小沒少受小可憐母親家救濟,因此一直記在心裏。


    寧瀾這次鬧著從寧二叔家分出來,為確保萬無一失,得找個幫手,頭一個就想到了她。


    柳大嬸沉默著應下,對寧瀾琢磨設想的各種細節也上心,確確實實也是幫了大忙的。可到底她沒有真的看見寧二叔寧二嬸上山,心裏有疙瘩。


    寧瀾不知如何勸解,他也的的確確是沒有說謊的。


    ......


    這晚是寧瀾穿過來之後睡的最安穩的一晚,次日一早醒來感覺充滿了力氣,利落地打水洗漱一番,熬了兩碗濃稠的粟米粥慢慢喝著。粥上麵飄著許多未脫掉的皮殼,但不妨礙他的好胃口。


    寧瀾一邊喝粥一邊打量這個小院,小院構造擺設和秦大哥家差不多,隻是比秦大哥家大了一些。


    房子也是土坯,坐北朝南,一間主屋坐落於正中,西邊一間小雜物間和一間廚房挨著,東邊一個小書房,旁邊小籬笆圍起了一片空地,原來應該是菜園。


    小書房應是小可憐的父親讀書用的,隻是裏麵的書和筆墨紙硯都沒有了,隻剩一疊用過的不能再用的草紙,兩麵都密密麻麻寫滿了字,寧瀾小心的把草紙上的灰清理幹淨仔細收了起來。


    寧瀾又把屋中都翻了一遍,想找找小可憐母親有沒有留下東西,可惜什麽也沒找到,不禁有點難過。


    打起精神,寧瀾準備把主屋重新布置一番,家中難免有客人來,一進來看見一張床大剌剌的擺著不好看。


    挪床的時候,倒讓寧瀾在床腳下發現一支木簪,木簪簡單雅致,刻著梅花,必是小可憐母親用過的。寧瀾同樣小心翼翼的把木簪擦拭幹淨和那一疊草紙收到了一起,心中的難過被這小驚喜驅散不少。


    收拾完空空如也的家,寧瀾在心裏盤算著日後如何賺錢。他現在手裏有三爺爺借的 300 文錢,就算不置辦東西,光吃飯也撐不了太久。


    寧瀾左思右想,想不出個所以然,幹脆先不想了,先去山腳下挖野菜。


    秋季地裏水邊都是寶,各種野菜數不勝數,有的盡管拔了,吃不完在水中焯過晾幹,到冬天再吃也是可以的。平日裏炒了、蒸了或和麵捏成菜窩窩,都是很好吃的。


    挖完野菜,寧瀾又去撿了些幹草來鋪床。花嬸兒的被褥要還的,這時代被褥值錢,是家中的開支大頭,他不能總占著。


    撿來的幹草需要在沸水中煮過晾幹才能用,煮過的幹草軟,鋪起來舒服,高溫還能殺死一些藏在幹草裏的雜菌。寧瀾現在身體虛弱還有傷口沒好,不敢大意,萬一染了病得不償失。


    晚飯寧瀾把剩下的一隻野雞燉了,那隻野雞總蹦躂讓他饞肉味了,辣辣的黃燜雞好吃,可他現在隻能吃清淡的,便向花嬸兒討了些山菇來燉湯。


    寧瀾沒拔過雞毛,隻知道得先在熱水裏燙了,一頓操作下來,他比野雞還狼狽。


    花嬸兒隔著院牆看不下去,叫了兒子寧大旺來幫他,寧瀾識趣兒的蹲在一旁學習。


    「大旺哥,你可真厲害,」寧瀾由衷讚嘆,寧大旺今年 19,剛娶了媳婦兒,長得高高壯壯的,憨厚的像隻熊,可手裏的動作利落的很。


    「嘿嘿,」寧大旺憨憨的笑了兩聲,「幹的多就會了。」


    寧瀾先把湯燉上,然後著手炒雞血,那雞血加了水和鹽巴靜置了一個小時了,已結了塊


    雞血切片,焯過水。鍋中熱油爆香蔥、薑、蒜、花椒,加一勺豆醬迅速炒勻。然後倒入雞血翻炒,加清水沒過雞血,少許鹽巴調味。水燒開後下蒜苗,中小火煮至變軟,收淨湯汁可出鍋。


    等到野山菌獨有的香味飄出來,雞肉也燉好了,肉軟軟爛爛的,骨頭也酥掉了。


    寧瀾把雞湯和炒雞血都分出了一些給花嬸兒送去,花嬸兒給了他兩張烙的暄暄的玉米餅子。他明日打算上山,正好把這餅子當幹糧帶上。


    靠山吃山,寧瀾想去山上看看都有什麽。他認得不少草藥,了解習性,也知道每種藥材該如何處理,興許能靠採藥換些錢。


    雨後也是菌子最旺盛的時候,順道采些野山菌來吃。像吃食之類的東西,村裏是人也常去采的,平時給桌上添個菜夠了,但是要拿來換錢是不夠的。


    趕早不趕晚,次日清早寧瀾循著記憶上了山,他略往裏麵走了些,沿途留下記號。近山來的人多,有中藥也被踩的不成樣子了。


    寧瀾並不盲目找,有些中藥他認得但這個時代未必就用來入藥了,他昨晚上翻來覆去想過了,準備先找些柴胡去醫館探探路。


    柴胡清熱解毒,可治療肝鬱氣滯、月經不調、瘧疾等病,是自古以來非常常用的中藥,早在東漢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中就記載過著名的「小柴胡湯」。


    而且野生柴胡分布地區非常廣,這個季節又是採收最好的時候。寧瀾有意識的往幹燥山坡和林中的空地去找,果然叫他找到了不少生的極好的柴胡。


    柴胡根部入藥,挖采的時候需得小心不損壞根莖。寧瀾工具不趁手,之前也沒挖過,剛開始挖少不得損壞一些,慢慢便漸入佳境了。


    陽光透過林中的葉子斑駁地灑到地上,樹葉隨著微風沙沙作響,各種鳥鳴清脆悅耳。


    午後的陽光打在身上很舒服,寧瀾坐在一條小溪旁把兩張玉米餅子吃完了,又掬了一捧溪水喝。趕明兒得用竹筒做個水壺隨身攜帶著,寧瀾受爺爺奶的影響習慣喝開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古代養貓遛狗的日子[美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小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小酒並收藏在古代養貓遛狗的日子[美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