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謝嶽父大人!”
能夠讓老丈人英國公支持自己,當然是最好的情況,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乃上上之策。
有英國公出麵,王拓覺得,這些禁軍將領裏,哪怕有趙宋的死忠派,也翻不起什麽大浪花。
保險起見,王拓沒有離開,他站在英國公的身後,等著看這些禁軍將領們如何表態。
還有一層考慮,萬一這些人真的不同意,他在場可以及時出手,免得老丈人出現什麽危險,到時候他迴家不好跟媳婦交待。
好在,英國公在軍中的威望著實不淺,就在他表明自己的態度後,下麵有三分之二的將領都支持英國公,剩下的三分之一沒有表態,他們想要反對,但是不敢說出口,按照這裏的人數,他們要是敢說反對的話,恐怕走不出這個中軍大帳。
“既然各位都是如此識時務的人,那麽我也不會吝嗇,等到你們助我拿下汴京城,該有的封賞絕對不會打折扣。”
在一片謝恩的聲音裏,王拓滿意的大笑起來。
當然,其實王拓要他們做的事情並不多,一是要他們將禁軍都牢牢束縛在軍營裏,二是讓他們憑借自己臉,去勸降汴京城的其他人,至於賺開城門,這一點根本用不著他們,王拓手下的玄冰台死士,早就做好了準備。
隻待王拓一聲令下,隨時可以將汴京外城的城門打開。
在汴京城外的禁軍將領們高高興興的向王拓俯首稱臣的時候,被圍的水泄不通的汴京城裏麵已經開始亂了起來。
所有人都慌忙的囤積食物,一時之間,汴京城的米價瘋狂上漲,不少做糧食生意的商家甚至直接關門,打定主意要把糧食留給自己家。
護國侯府,王拓穩坐正廳,麵前是顧廷燁和盛長柏。
“這群人來的速度太快,朝廷的斥候竟然毫無察覺,這下子,我們恐怕沒辦法逃出汴京城了。”
提起被困,顧廷燁滿臉苦笑,他先前還以為,自己留了兩條退路,結果兩條退路全部都被堵死。
“現在的情況是,除非我們會飛,還不能飛得太低,不然的話,會被外麵的弓箭射下來,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逃出汴京城了。”
上午的時候,顧廷燁到外城的城牆上麵看了一眼,那整齊肅穆的敵人軍隊,滿身殺氣,讓他這個久經行伍的人看到,都覺得頭皮發麻,那些文官看到後,當場兩股戰戰,差點沒當場癱坐在地上。
有些腎不好的更是捂著褲子走下城牆,隨後趕緊找個地方撒尿。
“你覺得,我們投降如何?”
王拓這句話說出來,盛長柏立刻嚴聲嗬斥。
“我等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怎麽能夠生出這種背主投降的念頭?先人有雲,忠誠不事二主,這種貳臣之心,還是早點打消了吧。”
被嗬斥了一番,王拓笑嗬嗬的也不生氣。
“可是古人還說過,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咱們這位皇帝做的那些事情,長柏你不會當成沒聽過吧?難道你以為,這滿城的風雨,都是謠傳不成?”
“這······”
王拓一句話將他逼到死角裏,無論他怎麽解釋,趙宗全做的事情就是忤逆不孝,大逆不道,哪怕太後娘娘不是他生母,也是名義上的母親,下毒毒害太後,就是趙宗全身上最大的汙點,還是沒辦法洗刷的那種。
顧廷燁見狀,開口給盛長柏解圍。
“好了,現在不是說這些事情的時候,咱們還是商量著怎麽抵擋兵災吧!等到敵軍攻破城門,咱們這些人家,怕是都要遭難。”
前兩年的時候,顧廷燁見識過不少被叛軍禍害的城池,裏麵的情景慘不忍睹。
“哦!這一點你倒是不用擔心,那群人還是很守規矩的。”
“啊?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王拓的話說完,顧廷燁立刻察覺到其中的不對之處。
“你該不會是,跟那群人有所勾結吧?”
其實顧廷燁一直都覺得王拓神神秘秘的,主要是王拓明明文韜武略,當世之人難有與之匹敵者,但是他卻如此低調,這種反常的現象,讓顧廷燁百思不得其解。
“你該不會真的······”
見王拓隻是笑卻不開口辯解,盛長柏也覺得不對勁了。
“勾結什麽的肯定沒有,所以你們不用擔心!”
“唿——!嚇死我了,我還以為你真的跟他們是一夥兒的呢。”
顧廷燁長出一口氣,如果是跟王拓為敵,他真的不想,也不敢。
“那些人都是我的手下,我不需要跟他們勾結!”
噗通!嘩啦!
顧廷燁和盛長柏猛然起身,將椅子帶倒不說,還將手裏的茶盞失手打碎。
“你,你說的都是真的?”
顧廷燁聲音嘶啞的問道。
王拓抿嘴一笑,沉聲道:“當然是真的,我騙你們幹什麽,他們都是我的人,為了這一天,我已經布局了好多年,如今天下即將盡歸我手,我也不想再瞞著你們。”
“你為何這樣做!”
最不能接受這一點的盛長柏,聲音冰冷幾分。
王拓哈哈大笑:“我為何不能這麽做?所謂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他趙家的皇位是怎麽來的,我想你們不會不知道吧?他趙匡胤做的,難道我就做不得?更何況,我的手下兵強馬壯,北滅大遼,西滅西夏,南滅安南,東滅倭國,一統神州近在咫尺,換成是你,你會放棄麽?”
盛長柏據理力爭:“可是天下原本已經安定,你貿然興起兵災,難道不怕生靈塗炭麽?”
“前兩年趙宋境內烽煙四起,你難道是瞎子,看不到?我有能力,有信心能夠讓百姓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憑什麽要讓趙家人禍害他們?”
“你,你這是妖言惑眾!”
顧廷燁見盛長柏的表情越發憤怒,趕緊安撫他。
“長柏,消消氣,有些事情,其實思齊兄弟說的沒錯,前兩年你一直在京城,不知道外麵的情況,百姓們的日子,其實過得很苦,不然他們也不會揭竿造反!”
能夠讓老丈人英國公支持自己,當然是最好的情況,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乃上上之策。
有英國公出麵,王拓覺得,這些禁軍將領裏,哪怕有趙宋的死忠派,也翻不起什麽大浪花。
保險起見,王拓沒有離開,他站在英國公的身後,等著看這些禁軍將領們如何表態。
還有一層考慮,萬一這些人真的不同意,他在場可以及時出手,免得老丈人出現什麽危險,到時候他迴家不好跟媳婦交待。
好在,英國公在軍中的威望著實不淺,就在他表明自己的態度後,下麵有三分之二的將領都支持英國公,剩下的三分之一沒有表態,他們想要反對,但是不敢說出口,按照這裏的人數,他們要是敢說反對的話,恐怕走不出這個中軍大帳。
“既然各位都是如此識時務的人,那麽我也不會吝嗇,等到你們助我拿下汴京城,該有的封賞絕對不會打折扣。”
在一片謝恩的聲音裏,王拓滿意的大笑起來。
當然,其實王拓要他們做的事情並不多,一是要他們將禁軍都牢牢束縛在軍營裏,二是讓他們憑借自己臉,去勸降汴京城的其他人,至於賺開城門,這一點根本用不著他們,王拓手下的玄冰台死士,早就做好了準備。
隻待王拓一聲令下,隨時可以將汴京外城的城門打開。
在汴京城外的禁軍將領們高高興興的向王拓俯首稱臣的時候,被圍的水泄不通的汴京城裏麵已經開始亂了起來。
所有人都慌忙的囤積食物,一時之間,汴京城的米價瘋狂上漲,不少做糧食生意的商家甚至直接關門,打定主意要把糧食留給自己家。
護國侯府,王拓穩坐正廳,麵前是顧廷燁和盛長柏。
“這群人來的速度太快,朝廷的斥候竟然毫無察覺,這下子,我們恐怕沒辦法逃出汴京城了。”
提起被困,顧廷燁滿臉苦笑,他先前還以為,自己留了兩條退路,結果兩條退路全部都被堵死。
“現在的情況是,除非我們會飛,還不能飛得太低,不然的話,會被外麵的弓箭射下來,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逃出汴京城了。”
上午的時候,顧廷燁到外城的城牆上麵看了一眼,那整齊肅穆的敵人軍隊,滿身殺氣,讓他這個久經行伍的人看到,都覺得頭皮發麻,那些文官看到後,當場兩股戰戰,差點沒當場癱坐在地上。
有些腎不好的更是捂著褲子走下城牆,隨後趕緊找個地方撒尿。
“你覺得,我們投降如何?”
王拓這句話說出來,盛長柏立刻嚴聲嗬斥。
“我等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怎麽能夠生出這種背主投降的念頭?先人有雲,忠誠不事二主,這種貳臣之心,還是早點打消了吧。”
被嗬斥了一番,王拓笑嗬嗬的也不生氣。
“可是古人還說過,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咱們這位皇帝做的那些事情,長柏你不會當成沒聽過吧?難道你以為,這滿城的風雨,都是謠傳不成?”
“這······”
王拓一句話將他逼到死角裏,無論他怎麽解釋,趙宗全做的事情就是忤逆不孝,大逆不道,哪怕太後娘娘不是他生母,也是名義上的母親,下毒毒害太後,就是趙宗全身上最大的汙點,還是沒辦法洗刷的那種。
顧廷燁見狀,開口給盛長柏解圍。
“好了,現在不是說這些事情的時候,咱們還是商量著怎麽抵擋兵災吧!等到敵軍攻破城門,咱們這些人家,怕是都要遭難。”
前兩年的時候,顧廷燁見識過不少被叛軍禍害的城池,裏麵的情景慘不忍睹。
“哦!這一點你倒是不用擔心,那群人還是很守規矩的。”
“啊?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王拓的話說完,顧廷燁立刻察覺到其中的不對之處。
“你該不會是,跟那群人有所勾結吧?”
其實顧廷燁一直都覺得王拓神神秘秘的,主要是王拓明明文韜武略,當世之人難有與之匹敵者,但是他卻如此低調,這種反常的現象,讓顧廷燁百思不得其解。
“你該不會真的······”
見王拓隻是笑卻不開口辯解,盛長柏也覺得不對勁了。
“勾結什麽的肯定沒有,所以你們不用擔心!”
“唿——!嚇死我了,我還以為你真的跟他們是一夥兒的呢。”
顧廷燁長出一口氣,如果是跟王拓為敵,他真的不想,也不敢。
“那些人都是我的手下,我不需要跟他們勾結!”
噗通!嘩啦!
顧廷燁和盛長柏猛然起身,將椅子帶倒不說,還將手裏的茶盞失手打碎。
“你,你說的都是真的?”
顧廷燁聲音嘶啞的問道。
王拓抿嘴一笑,沉聲道:“當然是真的,我騙你們幹什麽,他們都是我的人,為了這一天,我已經布局了好多年,如今天下即將盡歸我手,我也不想再瞞著你們。”
“你為何這樣做!”
最不能接受這一點的盛長柏,聲音冰冷幾分。
王拓哈哈大笑:“我為何不能這麽做?所謂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他趙家的皇位是怎麽來的,我想你們不會不知道吧?他趙匡胤做的,難道我就做不得?更何況,我的手下兵強馬壯,北滅大遼,西滅西夏,南滅安南,東滅倭國,一統神州近在咫尺,換成是你,你會放棄麽?”
盛長柏據理力爭:“可是天下原本已經安定,你貿然興起兵災,難道不怕生靈塗炭麽?”
“前兩年趙宋境內烽煙四起,你難道是瞎子,看不到?我有能力,有信心能夠讓百姓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憑什麽要讓趙家人禍害他們?”
“你,你這是妖言惑眾!”
顧廷燁見盛長柏的表情越發憤怒,趕緊安撫他。
“長柏,消消氣,有些事情,其實思齊兄弟說的沒錯,前兩年你一直在京城,不知道外麵的情況,百姓們的日子,其實過得很苦,不然他們也不會揭竿造反!”